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睡前语音故事影响专注力!看完这些危害你还敢给孩子听吗

“我家孩子的专注力很差,经常看书看着看着就玩起了玩具。”

“孩子根本没法持续做一件事情超过30分钟,不是犯困就是被其他东西吸引去了。”

妈妈们还记得小花猫钓鱼的故事吗,没法集中精力钓鱼的小花猫最后一只鱼也没钓着,如果不注重专注力的培养,孩子长大成人后很有可能在自己的事业上也难成一事。

2岁以前的宝宝,因为缺乏定向专注力,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办法做到安静地投入与某一件事情。大约到2岁半以后,宝宝的专注力会有一个显著的提升,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做的是遵循宝宝发育规律,耐心地建立起良好的行为秩序。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必要的操心和过多的干预是每个家长都忍不住犯的毛病,宝宝学习一项技能都讲究最合适的时期,妈妈们千万不要心急。

从小给宝宝创造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无干扰空间,当宝宝在做自己的事情时,不要轻易地打扰他,不管他是在玩玩具或者只是对着自己的小肉脚发呆。这不仅仅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一种可行方法,更是对孩子的尊重。

1.参与而不是打断

很多家长会觉得不打断宝宝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不能和他交流,久而久之会不会让宝宝的性格更变得内向。

其实“不打断”的关键点在于,将做什么的主导权交由宝宝自己来决定,告诉宝宝他可以尽情做他喜欢的事情,玩玩具、阅读、绘画,甚至发呆。而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尝试自然地加入宝宝的“游戏”中,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打断。

2.打断前给个缓冲

现实生活下,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而不得不去打断孩子,这个时候脾气稍微暴躁一点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得不耐烦,拒绝参与妈妈们提出的另一项活动。

其实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切换状态缓冲的出口,比如在孩子投入到自己的事情之前,跟他约好1小时之后的计划,同时在打断前10分钟口头提醒孩子。

这样在这10分钟里,孩子就能主动做好转移注意力的准备,而不是被家长强行打断。看似短暂的10分钟,制造了一个缓冲的机会,让孩子不会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打断而生气。

3.把握参与度很重要

在孩子的充满矛盾冲突的成长过程中,把握不好参与的度是每个家长的通病。每个家长都希望能靠自己“过来人”的经验减轻孩子成长过程的“痛苦”,于是出现很多夸张的代劳现象,比如早上害怕孩子迟到,挤好牙膏接好洗脸水;害怕孩子偷懒,全程盯着孩子做作业。

这些都是属于成长路上,孩子必须要独立面对的内在矛盾,一旦父母卷入这种内在矛盾时,最典型的感受就是觉得自己进退两难:一方面觉得这么给孩子这么大压力不好,另一方面又被孩子不专心做作业、各种拖延弄得心烦不已。

久而久之,弄得自己心力憔悴,这样的痛苦和矛盾来源于家长把孩子需要自己独立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平衡学习和游戏的时间,如何加强时间观念,转化成了自己的问题,不仅为自己徒增烦恼,还剥夺了孩子在内在矛盾中自我调节自我适应的过程。更糟糕的是,属于孩子的内在矛盾转化成了亲子间的冲突。

家长插手太多,孩子反而无法自我成长,所以当孩子经历成长中的矛盾时,不妨试着放手给他更多权利和自主性。

睡前亲子共读是提高孩子专注力的有效方法,科学研究表明,亲子共读时,孩子大脑的前额叶部位会得到刺,长期坚持亲子共读的孩子,语言、认知能力,以及自制力和专注力也会比较好。

很多家长会问,让孩子听时下流行的手机语音故事能达到一样的效果吗?确实,语音故事为很多家庭育儿带来了便捷,但是语音故事和亲子共读完全不是一回事。

语音故事缺乏亲子间的互动,与亲子共读比起来少了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时的肢体和眼神交流,这些看似细节的东西能够帮助孩子理解故事情节,效果好一点的还能促使孩子对故事情节深层次的思考,这一点是手机上生动有趣的语音故事怎么也做不到的。

长期听语音故事的孩子还有可能会对真实阅读产生厌恶,另外,科学研究表明,与陌生人的声音相比,父母的声音尤其是妈妈的声音,能更强地激活孩子大脑的多个脑区,促进大脑的成长和发育。

所以提高孩子专注力,亲子共读不能只是依靠各种APP或者假手于人,父母的陪伴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助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确的与孩子亲子阅读方式?
睡前故事可助宝宝长智力
宝宝的睡前故事你选对了么?
家长再累也要陪孩子做3件事,过了6岁就来不及了
睡觉前1小时,常带孩子做这2件事,不仅聪明还高情商,要坚持
上班族父母晚上如何陪伴宝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