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孩子特别“关心”妈妈,别急着高兴,这是出了问题的信号!

妈咪读呀原创

“我的孩子很暖心,他才3岁半,已经开始关心我了。”一位妈妈喜上眉梢地说。“妈妈,你带钥匙了吗?”“妈妈,家里空调别忘了关啊。”孩子总是提醒妈妈,别忘了这、别忘了那。

“这真的是一件好事吗?”另一位妈妈问道,她学过一点心理学,直觉告诉她这不见得一定是暖男的表现。“太关注大人的事情,当然有可能是孩子比较成熟、懂事,但儿童心理学认为,也有可能是孩子焦虑的一种表现。”这位妈妈解释说。

在育儿的道路上,大多数父母对孩子倾注了百分百的爱。一旦孩子出现回报,他们往往开心不已。但有时候,他们也会忽略一点,孩子也是人,他也会产生焦虑。美国著名的临床精神医学博士、情绪研究专家塔玛·琼斯基在著作《让孩子远离焦虑》中这样阐述说——但今天,越来越多的孩子表现出焦虑症状,从尿床、黏人、频繁肚子痛,到做噩梦,甚至拒绝去学校。

孩子是否产生焦虑,如何判断?

往往焦虑的孩子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很强,容易紧张、多虑。伴随而来的是过分敏感和敏锐的洞察力。他们总是留意身边的环境,细枝末节的变化和其他孩子注意不到的事情,都能被他们敏锐的心接收到。

常见的焦虑表现是和妈妈的分离焦虑,刚上幼儿园的妈妈应该最有体会。等再大一点到小学,可能对现实危险的恐惧,比如惧怕“雷电、狂风”等天气,有的大孩子甚至惧怕过马路,一定要拉着大人的手。看说起来很可笑,但这是真的。

问题的根源在哪里?焦虑的实质其实是——恐惧。而恐惧来源于父母的过度保护

“这个不可以吃,吃进去肚子里就会有虫虫,到时候虫虫就在你肚子里钻啊钻。”

“吃西瓜必须把西瓜籽吐出来,否则他们就在你的小肚肚里发芽生长,最后你的肚皮里就长出一棵好大好大的西瓜树。”

这样的语言熟悉吗?在生活中,每当孩子表现得不乖,家长习惯用这些含有“威胁和恐吓”的字眼去吓唬孩子,以此纠正他们的行为。

久而久之,孩子对一些本不会发生的事情也变得敏感,开始担心这担心那。时间一长,就对自己原本能做到的事情开始怀疑。有一段时间,家里老人带小小费比较多。一天晚上,和平时一样,我带他下楼。他却说:“妈妈,楼梯太高了,下不去。”而事实上,以他的身高和能力,完全能自如下楼。

通过观察发现,老人带他时候非常精心。一开始他可能只是撒娇,下楼要老人抱。老人不抱他时,嘴里却在叮嘱:“慢点下哦,小心摔哦。”这句话反反复复在他耳朵里回放。经过他内心的演绎后,这句话的潜台词变成:下楼梯很危险,必须小心、必须再小心些。最终,他变得胆怯了。

我身边的这件小事让人警醒:过度保护反而让孩子能力低下,变得小心和脆弱了

焦虑的孩子最后会发生什么?明明聪颖智慧优异异常,却因深陷焦虑而无法快乐学习和生活,甚至有一部分成年人在过度的焦虑中罹患抑郁;甚至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让焦虑问题治疗专家塔玛·琼斯基甚感痛心。

还有哪些举动促使孩子焦虑?

太苛求孩子的行为。有一次跟一位妈妈带孩子去儿童乐园,琳琅满目的桌上积木一下子抓住孩子们的心。那位妈妈在孩子拼积木的过程中一直指导:“你的积木这样拼不行吧,搭高了以后肯定不稳哦……你怎么可以先拼小的再拼大的呢?服气了,你这顺序就不对。”别说孩子,我都觉得烦躁了。

讲真,别太苛求孩子了。当孩子做什么事情,佛性一点真的挺好。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为什么非要按照我们大人的思维模式做事情呢?就算积木拼法不对,塌了又重来就好,也是一次总结问题的好机会。总是挑剔孩子的做法,他们当然对自己也变得不满意起来,对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出现焦虑反应。

还有一类父母特别不把孩子当外人,喜欢述说家里的家长里短。有一位妈妈当着年幼的孩子面前哭,一把眼泪一抹鼻涕地哭诉爸爸如何不顾家,只顾自己,有多自私等等。孩子后来一见到爸爸,扑上去就拿小拳头锤打爸爸。其实,成年人之间的许多问题,孩子听了也理解不了,反倒是增加了他们的焦虑感。

其实,对孩子最好的养育方式,还是那句老话:家庭和睦,爸爸爱妈妈。和谐的家庭才能培养出孩子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性格,这就够好啦,在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有一个好性格比什么都强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满分父母丨上早教真的有用吗?努力成为百分妈妈
为什么很多父母用了很大的精力,还是会教出懦弱讨好型的孩子
送孩子上幼儿园最忌讳两件事,真的不要做!
为什么你的孩子会胆小?
【思维培养】数学能力早培养
孩子焦虑症的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