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养生】经常失眠是怎么回事?
失眠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失眠症是指睡眠启动和维持发生障碍导致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正常需要的一种状况。失眠包括一过性失眠、持续性失眠等诸多类型,失眠常伴发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痛苦。失眠的人群高达42.5%t48研究资料显示严重失眠症的发病率为9.38%t491。失眠症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导致精神疾病的常见诱因。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不得眠”、“目不瞑”等,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失眠的原因,《灵枢·大惑论》所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中医对于失眠的治疗也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系统的辨证和治疗方法,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中医临床思维方法。本研究得益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之“中医思维认知科学研究”的分支课题.“基于中医医案的中医临床思维挖掘整理研究”的支持,使我们有机会探讨运用中医思维科学的原理,从临床思维的角度,研究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探讨不同思维方法对失眠症中医临床疗效的影响。中医治疗失眠症的过程包含了很多思维科学的内容,特别是中医临床思维方法具有独到之处,辨证论治的整体思维和以象思维为主的中医理论的核心思维,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中医学中蕴含着深刻的辨证思想,其临床思维呈现出丰富的辨证思维的特色。失眠的辨证思维治疗多体现在脏腑辨证,体质辨证,营卫气血辨证,阴阳辨证诸多方面。形神一体观是整体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灵枢·天年》“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指出人是形神的统一体。以此为指导的失眠的治疗方法即心身同治。清·王肯堂《证治准绳》载“一妇因久积忧患后心痛..,不寐,大便燥结,以四物加陈皮、甘草百余帖未效。予日:此肺久为火所郁,气不得行,血亦蓄塞,遂成污浊,气壅则头痛,血不流则心痛,通一病也。治肺当自愈。遂效东垣清空膏例,以黄芩细切、酒浸透,炒赤色,为细末,汤下,头稍汗,十余帖,汗渐通身而愈。因其膝下无汗,瘦弱脉涩,小便数,大便涩,当补血以防后患,以四物汤加陈皮、甘草、桃仁、酒芩,服之愈。”此例中妇人因久积忧患而心痛,进而不寐,便是典型的形神一体的表现。另载一例“子和治一妇人,久思而不眠,令触其怒,妇果怒,是夕困睡,捷于影响。惟劳而气耗,恐而气夺者为难治。”此例中子和采用怒胜思,是典型的心理疗法治疗失眠。亦体现了形神一体的思想。唐·孙思邀在睡眠养生方面论述颇多,其提出的“先睡心后睡眼”也是形神一体观的体现。


  肝脏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肝藏血和肝主疏泄。肝的这两个生理功能与失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明因五志过激,劳逸起居失度等各种原因,导致肝之藏血功能失调,则血不能归于肝脏,人就不能按时睡眠从而导致失眠。肝调畅气机和调畅情志的功能也与失眠关系密切。气血调和,则心情开朗;肝失疏泻,气机不畅,则情志抑郁而致失眠。失眠患者往往表现出肝脏的气机郁结,疏泄失常,气血失调,营卫不和,魂不安藏。《普济本事方·卷一》论述失眠的病因时谓:“平人肝不受邪,故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说明人寐与肝魂有着的密切关系。肝脏有病,则魂失潜敛,阳气动而不静,神不潜藏而致失眠。在临床上对于失眠的治疗,应从肝论治,突出从肝辨证,注重调达肝气,使肝的疏泄和藏血的功能正常,从而脏腑协调,神魂自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医科普】助眠安神两大法宝—疏肝气与调阴阳
失眠症的中医理法研究概况
中医治证不治病6-9
春分与养生
失眠中医研究之浅见
冠心病伴有失眠?中医有一方,可补脾行气、化痰祛瘀、宁心安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