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讯不发达的古代,古人是怎么传达爱的?

映雪读书 不一样的文字,不一样的你


文:于丹

本文选自《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磨铁图书(ID:motiebook)出品


爱多情,爱无奈。


爱情从来是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话题。


但在通讯不发达的古代,你能想象的出我们的祖先是怎样传达爱的吗?


从一些诗人留下的只言片语中,我们或许能窥见一二。


爱是孤独的长久凝视与等待




李商隐在《代赠》中写道,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立尽斜阳,一个思妇,在黄昏时刻,登上楼头,望眼欲穿,望不见天边,更望不见归人,从暮色沉沉一直望到新月如钩。


“玉梯横绝”这个比喻有两重意思,第一重,玉梯隐隐约约连接着月宫,在云雾中似断似续,不可攀登;第二重,玉梯就是眼前的楼梯,月光下,楼梯如玉,无人来与佳人相会。


远处的虚拟的玉梯连接的月亮已经清瘦如钩;近处的实体的楼梯上,相思的人也像新月一样消瘦。


思妇独立楼头,看见远处的月亮和近处的楼梯,看着自己的栏干远远地延伸出去,秋波望断,时光辗转。


孤寂之中,她终于看到了陪伴自己的两种植物,芭蕉和丁香。但是芭蕉不舒展——叶子紧紧卷着,丁香空自结——花骨朵也是裹成小结。


芭蕉和丁香,都没有展开自己的美丽。


“同向春风各自愁”,同处一片春风中,芭蕉愁,丁香愁,她也在愁,各有各的心事。她的心如同芭蕉叶、丁香结,面对春风,面对夕阳,所有的孤独、所有的心事都被刻画出来。


这种孤独,这种思念,也就是温庭筠所说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洲。”黄昏这个时候,归舟点点,自天际而来,但千帆望尽,都不是自己等待的人,只有斜阳脉脉,碧水悠悠,空空伴着楼头盛装的佳人独自忧伤。这样丝丝缕缕的斜阳光线,把痴痴守望中的那点寂寞与不甘刻画得千回百转,只“斜晖脉脉水悠悠”七字,写尽纤细绵长的一种刻骨伤情。


爱你是我一个人的心事




而在晏殊的笔下,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写完信笺,诉尽相思,但无论是鸿雁还是鱼儿,都无法把自己的心意寄出去。

这一个难耐时刻,又见斜阳。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这也是一个静默的时刻,斜阳笼罩了楼头独自远眺的身影,极目处一带远山,绿水东流,斜晖常在。


只是人面不知何处,红笺小字写就的相思无处可投,空空握着自己心中的一把柔情,“惆怅此情难寄”。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永远也寄不出的情书,写出来不过是对自己心事的一个交代。


托明月,寄斜阳,太多的愁思并不一定非让对方知道,只是为了安顿自己的一颗心。


而今天,一个人有思慕,如果不买礼物送对方,他会自问,她怎么能知道呢?


一个人有很深的爱恋,他会想,如果我不发一封E-mail,不让她读到我的心声,她怎么能懂得呢?


其实,最深挚无悔的爱恋未必一定要得到回应,笔墨晕染了情思,无非是给自己的生命一个交代。斜阳和明月,之所以在中国人心中有如许分量,是因为斜阳余晖中融合了无数人盼归的眺望,那些目光中的企望酿成了西天晚霞;而明月清冷的光芒中含着多少相思的眼泪,那些思情磨洗出了月光的皎洁。


爱是断肠人念另一个断肠人




这样一个黄昏时分,到了元曲里面说得更加鲜活。


王实甫写《别情》: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人怕黄昏,忽然之间真的又黄昏了,人要保重自己别销魂啊。


可他怎么能够不销魂?旧啼痕没有干,新啼痕又来了,自己是断肠人,又在想念另一个断肠人。


这样的句子常常让我思考,今人相比于我们的祖先,是更有力量了还是更无能了?表面看起来,科技让我们上天入地,几乎无所不能,我们显然是进步了。但在另外一方面,我们不勇敢了,我们不深情了。


今天,我们有几个人会为一份寄托不出去的情思而断肠呢?我们有几个人会对那种无法回应的音信还执著呢?有几个人会在乎对自己的心、自己的感情有一份交代?有几个人还会勇敢地面对斜阳去感伤呢?


爱是不忘却



 

对于这样的一个时刻,刻画得最细腻的是南渡之后的李清照。由北入南,失去夫君,失去家国河山,这样一个走向暮年的女人,黄昏时刻,她的心事又能怎么书写?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们都记得她的这首《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一连串的叠字,写出从清早起来就若有所失,无着无落,想要寻觅,抓住些依托,偏偏落得一片惨凄……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想想她内心的单薄纤弱,堆积了多少世间离乱变迁的心事。偏偏到了这样一个难耐时分,长空断雁,蓦然之间勾起她更深的感伤:“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而今南来的秋雁,正是当年在北方曾见过的吧,它们是否还记得当年赌书泼茶的欢洽,挥毫泼墨的倜傥?物虽是人却非,江山易代,沧海桑田。


再看地上:“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韩偓曾经“醉里回头问夕阳”,责问斜阳走得太快,太无情,全然不管相思人老去。而李清照却怨斜阳难耐,她说,我守着这个窗子,看着满地堆积的菊花,无心去采,人共花,任憔悴,如此光景,让我怎么才能挨到天黑?


在烈士们的眼里,黄昏太过匆匆,来不及建功立业;在高士们的眼里,黄昏太过匆匆,来不及舒解怀抱;而在李清照的眼里,黄昏格外悠长,满眼的景致已经不堪,何况又听见了这样一种声音:“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番景象,一个“愁”字能了吗?人心已怨黄昏长,偏偏雨打梧桐,点点滴滴,格外地渲染了她的忧伤。


有谁的黄昏能如此细腻?跟着李清照走过这样一个宛转曲折的黄昏之后,我们怅然望向天空,才发现都市已经在尾气的迷雾和过早亮起的霓虹灯彩中失去了黄昏。今天的人纵使有了忧伤,总希望尽快忘怀,虽然可以用各式各样的方式去排遣去发泄,但忧伤过后,情感一片空茫。还有谁敢寂寞地守住黄昏呢?还有谁敢用一份沉甸甸的忧伤,实实在在去印证一份情感的力量?


爱是对孤独的品味和享受



 

李商隐更勇敢,他送走了黄昏,送走了夕阳,还不甘心,所以写下《花下醉》。


寻芳不觉醉流霞,

倚树沉眠日已斜。


太阳已经西斜,在沉沉的斜阳中,人不知不觉地欢愉,人不知不觉地沉睡,而醒来之后呢?


客散酒醒深夜后,

更持红烛赏残花。


夕阳已逝,夜色沉沉,客已散,酒已醒,唯有已经凋零的残花还在。


那么就端起红烛,在烛光中独自欣赏那份残败的美丽吧……


这是送走夕阳之后的不甘,送走夕阳以后的意犹未尽。


这种对残花、对孤独的品味和享受,也是一种心灵的丰富和勇敢。


爱是永恒的,古人的深情,并不比我们少一分,甚至比我们今人更绵长和有力。


距离可以拉长爱的长度,时间可以增加爱的厚度,

无人知晓的爱又未尝不是一种美丽的忧伤。


爱是易逝的,爱是珍贵的,爱来临时,我们都应该好好珍惜。


*作者:于丹,本文选自于丹新书《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再版),磨铁图书(ID:motiebook)。「映雪读书」经授权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暖照夕阳 --丹韵词音 于丹
丹韵词音?暖照夕阳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技巧:古代诗歌中典型意象
古人笔下的黄昏说不完的唯美,道不尽的孤独 晚云收,夕阳挂,一川枫
斜阳楼头
古人笔下的黄昏说不完的唯美,道不尽的孤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