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法国哲学专家)尚杰莅临我院做学术报告
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法国哲学专家)尚杰莅临我院做学术报告 (2007-04-21 10:16:41)
今天晚上19:00,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法国哲学专家)尚杰莅临我们北师大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给大家做了题为《萨特之后的法国哲学——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学术报告。我院各各专业、各年级众多学生纷纷慕名前来聆听,报告尚未开始,整个教室已经座无虚席。首先,我院外国哲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王成兵教授致欢迎辞,对尚杰研究员的莅临演讲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谢意!尚先生主要从结构主义的基本问题、拉康、20世纪中后期的结构主义、结构主义以及后结构主义等几个方面展开演讲。
在讲结构主义的基本问题时,他指出,结构主义的基本问题其实最早出自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两个基本问题:
1、符号是任意的,一个符号和另一个符号的联系是任意的规定。在这里他着重强调了“能指”和“所指”的问题,并申明有关两者的关系问题在后面他还会不断提及。“能指”和“所指”都是索绪尔语言学的术语。索绪尔认为,任何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能指”指语言的声音形象,“所指”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比如英语的“tree”这个单词,它的发音就是它的“能指”,而“树”的概念就是“所指”。“能指”和“所指”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但是,索绪尔认为,某个特定的能指和某个特定的所指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是约定俗成的。比如在“树”这个词中,树的概念和“树”的特定发音不是必然结合在一起的,“树”在英文中的读音和在法文、拉丁文中的读音明显不同,但却都能表达了“树”的意思。这就是符号的任意性原理。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索绪尔语言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它支配着索绪尔的整个语言的语言学系统,是头等重要的。
2、意义是由词和词之间的差别排列决定的。在此,尚先生指出,语言中词和词之间的“意指”关系,它并不超出语言之外,并不指向客观对象,所以也没有太多深度。
在讲到拉康时,尚先生指出拉康是后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根据拉康的观点,人的人格在婴儿时期已经形成。他将人格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婴儿将镜子里的自己看作“他者”;第二阶段,婴儿认为镜子里的自己只是“图像”;第三阶段,婴儿知道镜子里的人是“自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科院考古所李新伟研究员在世界历史研究所作学术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宋江宁研究员应邀来我院做学术报告
中国社科院罗红光研究员应邀来我中心讲学
山东社会科学院成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语言与“文本”
看看博导们在读什么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