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凤阳赋
?
《凤阳赋》是李宣章创作的诗词。凤阳府位于现安徽省凤阳县,明洪武七年明太祖朱元璋改中立府为凤阳府,同年府治由古濠州城前往新建的明中都城,凤阳是朱元璋出生并生长的地方,凤阳府治今凤阳县城凤阳享有"帝王之乡、花鼓之乡、改革之乡、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
凤阳赋
李宣章
巍哉凤阳!明之中都故城,今之凤州新府。福地圣天,腾龙跃虎。东扼徐淮之域,秀揽齐鲁之大观;北控豫州之区,遥望赵魏之遗古。荆襄西顾,居强楚之要塞;金陵南接,尽展吴越之英武。
于是天厚凤阳,形胜天然。神凤涅盘,历百炼以复活;璨阳初照,越万险而中天。建城三千余年,溯根钟离;战国屡经易手,云梦终还。韭山秀奇兮,洞天别有;禅窟清雅兮,天影空涵。漫起玄音,龙兴晚钟咏颂;难寻胜况,明陵风雨依然。叹车如水马若龙,谯楼归市;日精青翠月华秀,九华屏冠。浮桥锁烟,东坡忘返;濠梁观鱼,庄周流连。一树四台十四峰兮,山水勾连相济;三驿六道十二桥兮,地雄吴越隘关。"黄雀弯前明似霜",唯咏蚌埠珠灿;"春风掀起绿波扬",漫赋钓台春妍。
胜景赏罢,人杰敬观。仰乎凤翔九天,马孝慈母仪天下;龙游神域,朱洪武横扫中原。广积粮而墙高筑,缓称王以霸业全。大明兴兮,慕九合一统斯人幸;明陵起兮,叹十年九旱中都连。更修陵以封林岭,劳民而土木残。圣地灵秀安在?葱郁渐趋枯焉。沿明以降清,战火硝烟未断;共和而废帝,兵荒马乱连绵。斯民流离失所,花鼓凄婉;哀鸿耸岭一片,惨状不堪。
中华雄立,世纪改元。然好景何在?犹积贫万千。众人携家逃外,帝乡弃之荒山。贫穷岂是社会主义,富强方能民富邦安。改革开放,解贫困当务之急;创新发展,扬富强时代之帆。春风拂兮以奋身,大包干始肇于十八勇士;龙抬首兮而放胆,谋发展图变于三十许年。悠悠小岗村,科技兴农而苗娟秀;巍巍工业苑,实业振工面貌焕然。于是民丰物足,琼楼一夜以林立;日新月异,华灯满街而蜿蜒。
噫于嘻!百鸟朝凤,九州沐阳!其蕴亦深,其形亦胜;其举亦壮,其韵亦祥。率改革之先锋,秉帝乡之锐智;呈灵凤之瑞气,谱伟业之楷章。圣贤豪杰岂唯过往,才俊精英潮涌时强。引美丽中国再创奇迹,勇当世纪领头羊;圆复兴嘉梦而展异彩,幸乘凤凰而远翔![1]
注释
1、凤阳府位于现安徽省凤阳县,明洪武七年明太祖朱元璋改中立府为凤阳府,同年府治由古濠州城前往新建的明中都城,凤阳是朱元璋出生并生长的地方,凤阳府治今凤阳县城。凤阳府下辖五州十三县,亳州、宿州、颍州、泗州和寿州五州,明代隶属于南直隶,清代隶属于江南省和安徽省,1913年废府留县,置凤阳县于凤阳府城,1914年置淮泗道于凤阳府城,1938年凤阳县城由府城迁往蚌埠镇(今蚌埠市),1947年蚌埠镇脱离凤阳县,府城重新成为凤阳县城至今
2、凤阳享有"帝王之乡、花鼓之乡、改革之乡、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依托底蕴深厚的明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明皇陵、明中都鼓楼、龙兴寺遗址等为重点的旅游文化产业和"洪武宴"等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以凤阳花鼓、凤阳凤画、凤阳民歌等为代表的独特民间文化艺术享誉海内外;以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沈浩先进事迹陈列室、"当年农家"为阵地,
3、凤阳县境古为淮夷之地,春秋时为钟离子国,后有钟离、蚕富、燕、中立等县名。
4、凤阳亦为帝都范本。朱元璋登基第二年,在凤阳营造了中国第一都城--"大明中都皇城",成为后来南京、北京故宫的蓝本。目前遗留的明中都皇故城、皇陵、鼓楼、龙兴寺等大量遗址、遗迹被列为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中都皇故城遗址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新民
滁州名胜联·凤阳
凤阳,明晚央视见!
安徽这个低调的县城 曾与南京齐名 被誉“帝王之乡”却少有人知!
这段关于凤阳的纪录片,带你了解古城墙下的那段历史
揭秘明朝中都凤阳:历史上最为豪华的都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