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沪上大小姐 津门年少时(图)

'老九章'绸缎庄、西开教堂、起士林都是严幼韵常提及的当年的'天津足迹'。

当地时间5月24日,著名中国外交家顾维钧的遗孀顾严幼韵女士在纽约家中去世,享年112岁。她是当年扬名上海滩的'84号小姐',是复旦大学的第一届女毕业生;其先后两任丈夫杨光泩和顾维钧都是著名的外交家,二战结束后她成为联合国首批礼宾官,也是联合国的首批女外交官……

实际上,1905年9月27日出生于天津的严幼韵,基本是在津门度过了自己人生前20年的青春时光。进入天津中西女中读书,成为中国最早同时接受传统教育和西式教育的一批女子;曾住在今营口道一带的租界洋房、对西开教堂很是熟悉、喜欢起士林的西餐、钟情茉莉花茶……这位一生极富传奇色彩的外交名媛,和天津可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报记者第一时间连线相关研究学者、专家,走访这位生命轨迹几乎横跨整个20世纪的百岁名媛的津门足迹,揭开一个世纪老人与天津的往昔故事。

' 老九章''西开'都熟悉 故居现已难寻

1905年出生于天津,在津入读中西女中,1925年毕业后方到上海继续求学……严幼韵,这位被评价为'上海滩最后的大小姐'的世纪老人,算来人生中20年的青春韶华大多在北洋重镇天津度过。

严幼韵的祖父严信厚被誉为宁波帮的开山鼻祖,其实更是浙商进军天津的开山人物。据资料显示,天津开埠以后,外国洋行先后在天津建立或设分号,不少人士北上移居津门发展。严信厚那时被李鸿章任命为天津盐务帮办,不久后在津开设了'老九章'绸缎庄分号,也将上海城隍庙的物华楼金店分号开到了天津估衣街,'包括在东门里经司胡同还开办了同德盐号经营盐业,成为当年浙商在天津的明星级人物。'

严幼韵在自传中常提到的几处与天津密切相关的地点,'老九章'绸缎庄应该算是其中之一。'前年9月份,我曾邀请严幼韵的女儿杨雪兰来天津访问,我还陪着她一起去了现今还在的'老九章'绸缎庄旧址。'天津市艺术史学者刘恒岳介绍,严幼韵在天津上学读书时,新衣服便不少,同一件衣服'几乎从来不穿第二次',周末还经常会带着同学回家,一起用时兴的布料找裁缝做衣服,'她在自传里也曾提及,穿剩下的一般会送给朋友,毕竟家里开绸缎庄的,所以有理由推断'老九章'应该是严幼韵少年时较常去的地方之一。'

有一种说法认为:严家在天津有两幢房子。一幢是位于老城厢东门里经司胡同盐号的老房子,'倒是没听她的女儿说起过东门里的老房子,当然,也不能完全否定其存在,作为一个官商大家庭,房子可能不止一处,只不过严幼韵在津的故居已经都不复存在了。'刘恒岳直言,严幼韵的姐姐严莲韵曾提到过'父亲在租界地区建造'的小时候居住过的洋房,如今已被岁月淹没,'根据严幼韵及其女儿的介绍,比对着他们家族的老照片去寻找,最后锁定大概的地理位置就是现在吉利大厦附近一带,邻近西开教堂。'刘恒岳记得严家亲属曾说过,应该是位于英、法租界交界处营口道的桐寿里,'严幼韵的父亲严子均以三公子严智桐和五公子严智寿的名字命名。'

晚年常提及中西女中求学记忆 与严修是同族

1919年,14岁的严幼韵进入天津中西女中读书,还给自己起了个英文名字'朱莉安娜'。当年在天津上学时的很多往事,据说都是严幼韵在晚年时常提及的记忆,'我经常买几罐雅各布奶油苏打饼干和大块黄油放在宿舍窗子外边……'1923年,严家全家迁往上海,严幼韵则继续留在天津读书,成为住校生。中西女中的住校生管理十分严格,周末才能回一次家。严幼韵的父母倒是常常来津,家里的女仆、厨子、门房、马车车夫、黄包车夫和其他佣人一个也不少。

' 我认为严幼韵的人生,不仅仅是一句'生于天津'能概括的,20岁前严幼韵基本都在津,青少年时期更多的是在读书、求学,那是对一个人的成长、认知具有很大影响的一段时光。'刘恒岳表示,就目前的了解,还没有涉及严幼韵在天津中西女中之前,在哪儿读过书、接受过教育的话题,资料中也只是显示她对天津中西女中情有独钟之类。不过作为富家子女,刘恒岳认为严幼韵的幼年、青少年不太可能只守在天津一步不动,'和家人返乡,回老家慈溪、去上海访友肯定是有的,大部分时间应该是在天津度过。'

天津中西女中办学颇有特色,天津市地方史研究专家学者张绍祖特别提及,比如采取灵活多样的学分制,尤其注重英语教学与音乐教学,在课外经常组织演讲会、辩论会、音乐会,演外国话剧等。据说当时严幼韵除了要应付日常的功课,还要参加学校的钢琴课、合唱团和体育活动。那时天津中西女中的音乐课颇负盛名,刘恒岳觉得从这里走出的才女往往'高寿',或许也是得益于这所学校对于音乐教学等方面的重视,'虽然是揣测,我觉得多少也是有联系的,至少都懂得生活、热爱生活吧。'

严幼韵曾说,那时不喜欢上学,更愿意跟着母亲去各地旅行。而为了辅导她的功课,父亲严子均请来老师在家里教严幼韵学国文、英语和数学。'她在天津中西女中之前受到的这些教育很有可能是带有私塾性质的。'用刘恒岳的话说,作为'南开之父'严修的族亲,当时为严幼韵请来'南开'的老师应该也并非难事。

' 其实两家同属于慈溪严氏,只不过严修家在其七世祖时迁到了天津,后来很长时间与老家断了联系。'南开大学校党委宣传部编辑、青年学者陈鑫解释,直到严幼韵的祖父严信厚随李鸿章来津,身为李鸿章的幕僚,他的任务之一是帮办盐务,而严修的祖父、父亲就是盐商,严修的父亲严克宽还曾为长芦盐商的纲总之一,两人由于工作开始接触,后来查对家谱发现,原来是同族。'严修家从康熙年间到天津,已经和慈溪隔绝了200多年。'对照家谱,严克宽和严信厚是同辈,因此从辈分上说,严信厚相当于严修的族叔。陈鑫指出,从严修日记和书信中都能看到,他称严信厚为'小舫叔'或者'筱舫叔'〔小舫(筱舫)是严信厚的字〕。光绪初年两边才又建立起联系。后来严修出任贵州学政,任满返程时路过上海,还曾专门去拜访过严信厚。严信厚建议他回慈溪老家祭祖,严修便与严信厚的儿子、也就是严幼韵的父亲严子均一起乘轮船到慈溪,与慈溪老家正式建立起联系。'严子均后来也长期在津读书,与严修家关系非常亲密,严幼韵也就是这时在天津出生。'

严幼韵的父亲严子均还曾为南开学校建校捐过钱。陈鑫介绍,南开的前身是严修家的家馆,1904年建私立中学堂,起初还是在严修家里上学。'两年后,天津有位郑菊如先生捐了城西南的一片开洼地给中学堂,'南开'得名便源于此,而最初兴建南开学校的建设经费,就是徐世昌、卢木斋和严子均几位捐的。'

喜欢吃起士林西餐 不化妆不和人拍照

当年的严幼韵在学校里打网球、排球,夏天游泳,冬天滑冰,平日还经常和朋友骑着自行车'去著名的西点店起士林','她特别喜欢吃咱们天津起士林的西餐。'在刘恒岳看来,与其说年轻时的严幼韵爱运动,不如说是她的生活方式、心态健康,'她曾经讲过,自己的健康和吃喝运动都无关。'这位百岁老人自有一套'长寿秘诀'--'不锻炼、不吃补药,最爱吃肥肉,不纠结往事,永远朝前看。'

在采访中严幼韵曾说,自己其实就是心态好,'杯子里的水喝了一半,有的人会感叹'都喝了一半了',她不那么认为,她说杯子里还有一半呢。'第一任丈夫去世,一个人带着三个女儿,后来又到联合国任职……在刘恒岳眼中,严幼韵颠沛流离的后半生经历,都说明她是一个'既有能力心态又很健康的人'。晚年出去整理头发,出车祸撞掉牙,家里人害怕得不得了,严幼韵却说:你们不知道我有多幸运,否则我的命都没有了,现在命还在,怎么不幸运呢?'就是这样一个特别想得开的老太太。'

这些年在网上不难看到严幼韵晚年的一些视频,刘恒岳总感到这位老太太的江南口音不那么明显,反而不时会带上一些天津话的语言表达方式,'这很正常,人生的前20年,求学、生活都是在这座城市,那时候没有录音机,想学别的方言也不方便,所谓乡音难改吧。'严幼韵生活中的很多习惯似乎也带有北方的特点。杨雪兰就曾经跟刘恒岳聊起过母亲有喝茉莉花茶的习惯,'典型的北方习惯,一开始我猜了好几种比较'时髦'的茶,结果说到京津百姓热衷喝的茶--花茶,杨雪兰一下子激动起来说:'这个就是妈妈喝的茶啊!''

严幼韵和她的第二任丈夫、比她年长近20岁的中国著名外交家顾维钧之间的爱情和婚姻,也常为世人所称道。1958年,顾维钧与严幼韵结婚。严幼韵善于理家、精于治家,晚年将顾维钧照顾得非常好,'不止家里的亲戚朋友,顾维钧自己也承认,可以说顾维钧长寿很大程度是严幼韵的功劳。'包括由于严幼韵的存在,她将顾维钧前几任夫人的子女后代都团结在顾维钧周围,'热爱生活,友善亲和,她自有她的女性魅力。'

刘恒岳感慨,晚年的严幼韵爱美依旧,'不化妆都不和人拍照的。'不单纯只是出于对美的追求,刘恒岳感觉更多是体现她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杨雪兰女士今年给我寄过一张贺卡,就是去年老太太在纽约过生日时的照片,几百人为她庆祝111岁生日,老太太光彩依旧。'新报记者 吴非

28 责任编辑 : 韩薇 FX00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逝去的街巷——委托行 · 绸缎庄
【天津】重游津门(三)
崇化学会九十年
近代津门书法四大家之一
【实拍天津】古色古香的津门故里
顾维钧遗孀纽约去世 系联合国首批女外交官(图)|顾维钧|遗孀|严幼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