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名小孩突然脑出血,到医院检查吓一跳,很多家长都在做!

“宝宝一声吼,妈妈抖三抖!”宝宝哭闹时抱起TA晃来晃去,应该是妈妈们最常见的哄娃方式。

但小编最近被一条“7个月宝宝因大人摇晃致死”的消息吓得好方好方,医生诊断该宝宝被晃成了“婴儿摇晃综合征”。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呢?宝宝哭闹时应该怎么哄TA?各位妈妈赶快跟着来学学!

很多家长在小孩哭闹的时候,喜欢用摇晃的方式安抚他,却不知道这样的行为,可能会对他产生不利的影响。

前段时间又一个新生儿的新闻,小宝宝睿睿,才3个月大。他刚刚经历了一次脑部手术,躺在病床上,额头上贴着纱布。一旁的爷爷既心疼又懊悔。

在两天内,睿睿连续抽搐,面色苍白,并伴有呕吐症状,一家人赶紧把他送进了医院。

经过颅内CT检查,医生发现,睿睿脑内出现了积液,得了摇晃综合征。这很可能跟他的头部被过度摇晃或转动有关。

据报道,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一个月内,已经收治了5名反复抽搐、两眼凝视的宝宝。

而这些宝宝患的都是同一种病——婴儿摇晃综合征!

婴儿摇晃综合征是什么

看到宝宝哭闹不止,就忍不住抱起TA来边摇边哄,这是很多妈妈的本能反应。

但妈妈们应该认识到,摇晃的时候力度和频率往往很难拿捏,你稍不注意,宝宝就可能被“晃”出问题。

“婴儿摇晃综合征”就是宝宝因摇晃而患上的病症。那么婴儿摇晃综合征到底是种什么病呢?一起来看看。

“婴儿摇晃综合征”就是指瞬间以不当的方式剧烈摇晃婴幼儿,或长时间多次快速摇晃婴幼儿,造成其脑部伤害,甚至死亡。

这种疾病多发生在0-4岁的宝宝身上,尤其是0-8个月大的宝宝。

患上婴儿摇晃综合征的宝宝,程度较轻的主要表现为烦燥不安、倦怠,程度较严重的则表现为有运动障碍、瘫痪、呼吸困难、失明、反应迟钝、神情恍惚、惊厥、昏迷现象,长大后还可能有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的危险。

更严重的则会因颅内血肿而夭亡。

所以,如果妈妈发现自己的宝宝在摇晃后出现精神不振、表情淡漠、眼神呆滞、食欲不振的情况,就要怀疑宝宝是否患上“婴儿摇晃综合征”了。

婴儿摇晃综合征的危害

在国际上,婴儿摇晃综合征的缩写是SBS,中国也将这种疾病简称为摇婴症。

说得严重点儿,婴儿摇晃综合征相当于一种严重的虐童形式,因为它通过悄无声息的摇晃,让宝宝在没有外部损伤迹象的情况下造成头或脑的损伤。

由此看来,婴儿摇晃综合征的危害其实巨大的。

这种疾病最大的危害在于,它给宝宝带来的脑损伤通常难以恢复,病症严重的宝宝即时躲过了生命危险。

长大后也可能因为脑部发育迟缓而影响身体其他部位的发育,甚至有可能造成智力低下。

另一方面,婴儿摇晃综合征可能导致宝宝脑内神经连接的断裂,进而导致眼内出血和其他(如骨头等)伤害。

年幼的宝宝正处于身体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是经不起妈妈无意中的摇晃的。

为了宝宝的安全着想,任何力度的摇晃,妈妈都一定要避免哦。

为何易患摇晃综合征

对婴幼儿阶段的宝宝而言,新生儿是最经不起摇晃的,因为TA们的颅脑还在发育期,而且比成人的脑部柔软、脆弱。

另外,新生儿的颈部肌肉也非常柔软脆弱,如果妈妈在摇晃时没有用力过猛,就会造成宝宝的脑组织与头颅发生碰撞,引起脑出血,神经系统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因此,对于新生儿,妈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正确的抱婴方法:

抱1-2月宝宝:

关键是托住头部。妈妈可以让宝宝平躺在自己怀里,也可以稍稍斜躺,但无论是平抱还是斜抱,妈妈的前臂一定要托住宝宝的头部,另一只手臂托住宝宝的臀部和腰部哦。

抱3个月宝宝:

有斜抱和直立抱两种方式。斜抱的角度可比之前稍大,直立抱则有两种姿势,一种是让宝宝背朝妈妈坐在妈妈的一只前臂上,妈妈的另一只手拦住宝宝的脚部。

另一种是宝宝面朝妈妈坐在妈妈的一只前臂上,妈妈的另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头颈、背部,让宝宝的胸部可以贴在妈妈的前胸和肩部。

怎么预防

妈妈们已经知道,通过摇晃来哄娃有让宝宝患上“婴儿摇晃综合征”的危险,所以抱娃的时候要坚决改掉晃来晃去的坏习惯哦。

除了抱娃时不能摇晃,还有哪些带娃方式也应该Say No呢?

1、和宝宝玩游戏过于激烈

点评:一些过于激烈的亲子游戏,如抱着宝宝旋转,让宝宝坐在妈妈膝盖上并往后用力翻躺等,都可能让宝宝的颈部受伤,甚至受到惊吓,是应该避免的。

2、用力拍打宝宝的背部

点评:用力拍打宝宝(尤其是3个月以下)的背部也是一种摇晃,容易对引起内脏损伤和脊柱受伤,更严重的还可能损伤脑部,所以建议妈妈改为手弓起呈空心状态,并轻轻抚摸。

3、将宝宝用力往上抛玩

点评:这个动作虽然能让宝宝欢乐地大笑,但其实十分危险,容易给宝宝带来脑挫裂伤,应该避免。

4、大力摇晃宝宝的摇床

点评: 宝宝即使睡在摇床上,妈妈也不能过于剧烈地摇晃,否则宝宝的头部也有受到伤害的危险哦。

5、婴儿推车没有防震轮子

点评:没有防震轮子的婴儿推车不建议使用,因为碰到颠簸的路面,睡在车里的宝宝极易受到伤害。

建议选择有防震功能的婴儿车,同时外出时给宝宝垫上柔软舒适的婴儿枕头。

避免的注意事项

既然宝宝睡前哭闹不能用摇晃来安抚,妈妈应该怎么“治服”这个小小的淘气包呢?

想要快速止住宝宝的哭闹,最根本还是要学会读懂宝宝的需求,掌控宝宝的情绪,才能“见招拆招”。各位妈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哦!

1、摸清“哭”的暗语

从宝宝的哭声可以分辨出TA的需求,比如撒娇的哭声音量偏高,哭了很久却不掉眼泪;如果是尿布湿了,哭音则尖锐并夹杂低音;肚子饿了,哭音中会有“M”的音节;想睡觉时哭声会比较低沉。

当然,生病时哭声会持续且反复发作,如果声音由强变弱妈妈就要高度警觉了!

2、给宝宝按摩

适度的按摩是通过身体的亲密接触缓解宝宝哭闹情绪的好方法,妈妈不妨尝试,千万不要因为宝宝哭闹不止而打骂宝宝哦。

3、调整宝宝的睡姿

妈妈不要强迫宝宝非得用哪种睡姿睡觉,只要TA感到舒服即可,不过,一般宝宝哭闹时,可能会有身体上的不适,此时建议用侧睡或平躺的方式比较好。

4、准备宝宝喜欢的物品

3岁以上的宝宝通常有自己喜欢的小物品,比如小熊、抱枕等,妈妈可以让宝宝抱着小物品入睡,增加TA内心的安全感,从而减少哭闹。

5、情况异常需保持警惕

这里再次强调,如果宝宝的哭泣声一直未停,安抚了很久都无济于事,妈妈最好考虑送TA去医院,因为此时宝宝极有可能生病了,比如患婴儿性肠绞痛等,只有疾病治愈了才能真正解决哭闹问题。

根据医生的介绍,由于婴儿的大脑还没发育好,而颈部肌肉对头部的支撑力较弱,摇晃过程会对大脑内的血管进行牵拉,可能造成颅内出血,留下偏瘫、癫痫、失明等后遗症,脑损伤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一个不经意的摇晃动作,竟然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也许很多人还不相信。

然而,越来越多的真实案例,都在警示我们,千万不要用力摇晃年龄小的宝宝!

今年8月,微博上一位母亲发帖,声称自己好好的孩子,在某医院经历了“康复治疗”以后,不幸脑瘫了。

同时,她还发布了孩子哭喊着被猛烈揉搓头部的小视频。视频中,医院的推拿人员用力揉、转孩子的脑袋,家人则配合着将他固定住,不让他乱动。

没想到,推拿了不过7天的时间,孩子竟面色惨白,陷入了昏迷。紧急抢救回来后,孩子双侧的大脑皮层已经坏死,确诊脑瘫!

医生初步诊断,孩子是由于剧烈摇晃,患上了婴儿摇晃综合症。

我们都希望孩子聪明伶俐,而脑瘫,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除了谴责无良的医院和医生外,家长的无知也让人深感痛心。

有调查统计,婴儿摇晃综合征中85%的案例是在家中造成的。因为晃动对宝宝造成伤害的有70%都是男性家长,还有一些老人也喜欢通过摇一摇,让宝宝停止哭闹或哄宝宝睡觉。

可是,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却潜伏着危险,可能给宝宝造成一生的伤害!

在这里,豆妈要给家有宝宝的朋友们3点建议:

1、不要经常用摇晃的方式哄宝宝


不要前后晃

不要上下颠

还有,这种颠也不行

这几种安抚宝宝的方式,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但是,这几种方式都潜藏着风险,已经被医生明令禁止,建议大家不再使用。

2、不要和宝宝玩高抛类的游戏


3、不要把情绪发泄在宝宝身上

千万、千万、千万不要剧烈摇晃宝宝!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如果你的身边也有家长这样做,赶紧提醒他们吧,不要因一时的疏忽酿成大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急!数名婴儿灭顶之灾...严重会致死!江西很多家长做过这动作!
三岁宝宝突然脑出血,只因奶奶的带娃老方法,你也可能这样带过娃
宝宝与妈妈同睡竟丢了命!鼻孔流血全身僵硬,冬天睡觉要小心这个!
哄宝宝睡觉 大幅摇晃伤大脑
微博传摇晃哄宝宝睡觉会伤脑?
5名小孩突然脑出血,到医院检查,吓惨了,很多家长都在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