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事无成的孔子不值得祭拜

又到了祭孔的日子。每到9月28日这一天,中国的文化人就折腾祭孔大典。煞有介事。
孔子做过什么事,让你这么纪念?
其实,孔子是一个一事无成的人,如何成圣人?
什么样的人是圣人? 孟子《孟子·万章下》称孔子是“圣之时者”的圣人。盂子说,圣人,有四种。伯夷是“圣之清者”.也就是“圣人中最清高的”。伊尹是“圣之任者”.也就是“圣人中最负责的”。柳下惠是“圣之和者”,也就是“圣人中最随和的”。孔子,是“圣之时者”,也就是“圣人中最识时务的”。孔子善于处世,是“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孟子·万章下》)。就是该离开就离开,走得快快的;该呆着就呆着.呆得长长的;该隐居就隐居,决不贪图名利;该做官就做官,也不自命清高。总而言之,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很知道同时制宜,所以是“圣之时者”。
如果以孟子的标准来评选圣人,圣人的标准也就实在太低了。即使这么低的标准,孔子也称不上圣人。因为并不识时务。他时时想做官,只是做不上罢了。
后代儒家有语“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可事实是,孔子不但没有阻止鲁国和周王朝的覆灭,其个人也是空怀理想,无所作为。 孔子崇拜周公,也想像周公一样辅佐周室,强大鲁国。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就要做官。 儒家历来崇尚学而优则仕,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孔子不从不掩饰想当官的意图。志向明确坚定,但仁途却不顺,可以说是毫无作为。
《论语.子张》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话虽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却被奉为儒家的经典。 《论语.子罕》载: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贡说,我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正在等着识货的人呢。” 《论语.子罕》载:“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公山弗扰是鲁国大夫季氏的一个反叛的家臣,属乱臣贼子,盘踞费邑谋反,孔子竟想去应聘做官,可见其做官心情的急迫。孔子说我去当官是有条件的,我要把那地个地方变成东周。将乱臣贼子变成礼制东周,这不是乱了套吗?这是公元前501年的事。公元前490年,晋国赵简子的一个家臣盘踞中牟反赵,典型的犯上作乱,孔子两次想到那里去做官,子路更是反对,孔子就说:“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真正坚固硬的东西磨不薄,真正洁白的东西染不黑,我是只中看不中吃挂起来做摆设的葫芦吗?” “子见南子”是孔子求官另一件不光彩的事。《论语》:“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南子,卫灵公的夫人,宋国人,生得十分俏丽,富有风情,名声不好。孔子为了卫国做官就去见她,并且和她同车出行。今天的说法就是吹枕头风。子路当然不高兴。孔子就对天发誓,如果我对南子有什么非分之想,老天怎能么着,怎么着。 孔子做官曾经划出一些条件和底线,比如:“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论语.宪问》)政治清明就出来做官,社会黑暗出来做官领薪水是可耻的。又说:“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又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论语.泰伯》)孔子急于到叛臣那里去做官,显然是违背了自己的做官原则,表露出他急于当官的心情。 孔子曾说:“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如果让我当官,保证“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
可是孔子做官,总做不久,成绩平平没有见树。孔子做过官的国家,一共三个:鲁、卫、陈。鲁国的官做得最大,一度以大司寇的身份摄行相事,但时间很短。从做中都宰算起,前后只有四年。在卫同做官时间最长,先后两次,加起来七年。在陈国就只有三年:做什么官,也不清楚:这样算下来,孔子做官的时间,共十四年,占他成年后生命的四分之—。孔子曾经带着学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也是举荐自己,希望别让他他做官。到过的国家,除了鲁、卫、陈,还有周、齐、宋、曹、郑、蔡、楚。他做过官的国家,约占他所到国家的三分之一,做官的时间少,碰钉子的时候多。 孔子61岁那年曾经到陈国做官,三年后再次离开,实际上是被人驱逐。在去蔡国的路,半路上被人围困,断了粮,一行数人都饿得爬不起来,当时子路就发脾气了。据《沦语·卫灵公》,子路“愠见”,对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子路怨恨地对老师孔子说:君子也会走投无路吗?孔子说:“君于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当然也会有走投无路的时候,但君子不像小人,一遇到这种情况,就歇斯底里,胡作非为。
其实,孔子对不被见用生活潦倒也心里不好受。据《论语·宪问》孔子在卫国时候,有一天孔子在室内击磬,门外有个挑草筐的汉子听见了,就说“有心哉,击馨乎!鄙哉, 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这个汉子说,击馨的这个人有心事,这样乒乓乱敲一气,太俗气了吧,不就是抱怨人家不了解你吗?水深就穿着衣服过河,水浅就撩起衣服过河嘛。 孔子也发过牢骚。据《论语·公冶长》,有一天孔子忽然大发感慨:“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我的主张行不通呀!真想坐只木筏子,到海上去漂泊。跟着我走的,也就是阿由吧?子路听说,喜出望外,心想自己真是老师的得意门生。老师漂洋过诲.不带别人,就带我。没想到孔子接着又泼了一瓢冷水.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子路倒是比我还勇敢.可惜找不到做木筏子的材料。

孔子是圣人,思想伟大,无所不能,为什么就当不成官,当了官也当不长,思想主张也不被见用,还落得个如丧家犬的下场?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也曾探讨过这个问题。受困陈蔡时,被人围困,孔子知道弟子们心中恼怒,就召来子路问道:“《诗)中讲‘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在旷野上徘徊’。难道我的学说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境地呢?” 子路说:“想必是我们的仁德修炼不够吧?所以别人不相信我们。想必是我们的智谋掌握还不够吧?所以大家不放我们走。” 孔子说:“有这样的道理吗!仲由,假如有仁德的人必定受人信任,哪会有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呢?如果有智谋的人必定能畅行无阻,怎么会有比干被剖心呢?” 子路出来,于贡进去见孔子。孔子子贡同样的问题。子贡说:“因为先生的学说太博大了,所以天下诸侯没有哪个能容纳先生的。先生何不稍微降低迁就一点呢?” 孔于说:“子贡啊,好的农夫虽然善于播种庄稼,但却不能保证一定有收获,能工巧匠制造的器具也未必能使所有人都称心。君子能够研究并提出自己的学说,能用一定的方法规范社会,按照一定的次序管理国家,但不一定能被社会接纳。如今你不勤修自己的学说,却想降低标准、迁就别人以希求别人容纳。子贡啊,你的志向不远大啊”。 子贡出来,颜回进去见孔于。孔子说又回同样的问题。颜回说:“先生的学说极其博大,所以天下诸侯都不能容纳。尽管如此,先生还是坚持不懈地推行自己的学说,不被容纳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因为不被流俗所容纳,所以才显示出不苟且、不迁就的高风亮节。不能研修和完善自己的学说,这才是我们的耻辱。博大精深的学说已经非常完备却不被采用。这是国家统治者的耻辱。不被容纳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被容纳,更能显示出不随流俗的君子风范”。 听了这话,孔子很受用:“是这样啊。颜家的后代!要是你有很多财产,我愿意做你的管家”。
春秋旧中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管子的春秋霸业不说,商鞅讲王霸和霸道,说动秦孝公改革变法,李斯上书秦王放弃“逐客令”,张仪、苏秦合纵联横,都有要有胆有识,有理论有谋略,还要有行动和办法。上升到哲学高度,就是智和能。
说到底,孔子缺的就是智和能。他并没有理论,礼是周礼,不是他开创的。恢复周礼也要有具体的办法,他没有。只是讲“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听起来很美,怎么做到呢?孔子并没有招数。卫国任他做官,他提出的方案就是“正名”。卫灵公向孔子请教打仗的事。孔子说“祭祀方面的事我倒是知道,打仗的事我没有学过。”孔子就被赶走了。做官治国要有真才实学,要有智有谋。这是孔子没有的。 伯夷、叔齐是自己跑到山里不出来的,孔子是到处游说推荐自己的,他怎么能跟伯夷、叔齐去比呢?比干自知将死而赴难,以被剖心来成就自己坚贞勇敢,孔子怎么敢?绝不会有这样的勇气。
有人把孔子的一生作了总结,孔子一生经受了十二次挫折。
第一次受挫,年轻气盛,眼里揉不得沙子,因不满季孙氏越礼而愤然出走。
第二次受挫,政治跨国界,有同化异邦之嫌,被齐国大夫误认为鲁国间谍被迫逃离。
第三次受挫,做官心切,竟然应召叛臣,弟子子路极力反对而未果。 第四次受挫,原已官运亨通,只因齐国使了小小离间计而被迫流亡。 第五次受挫,因遭小人加害,生性过疑,害怕获罪而再逃。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是卫国。
第六次受挫,清高不屈而又想追逐礼遇,自感受到卫灵公羞辱而出走。
第七次受挫,过于自负,想他人处处听从自己,卫灵公尊而不用只能伤心离去。
第八次受挫,再次“饥不择食”,想替叛臣做事,弟子子路再次阻拦而未行。
第九次受挫,与虎谋食,遭人排挤,被桓魋提刀赶跑。
第十次受挫,出言不慎,语过尖锐,遭人猜疑而再次被迫流亡。
第十一次受挫,固执己见,不合时宜,劝卫国正名而遭冷遇。
第十二次受挫,不在其位,仍谋其政,主动问政而被婉拒。
什么样的人是圣人?我认为尼采的超人是圣人。 叔本华悲观无望的哲学归入宗教是哲学的一种出路。但人世间的现实尘地里精神之花就无法扎根绽放吗?叔本华的后继者尼采在宣布“上帝死了”之后,就给世界迎来了“超人”。 尼采是站在人本主义的立场上对西方传统文化的核心——基督教进行批判的。“上帝”就意味着不要独立思想,这样的伦理道德势必会使人丧失强力意志而堕落,社会也会倒退。由此他提出了“上帝死了”的口号。尼采在批判传统文化过程中,痛感现代人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颓废了,堕落了,他希望有超越现代人的理想的人出现,也就是“超人”。超人是一种新的人类,他更高大、更强壮、更健全、力量更强大,是出类拔萃的人种,是充实、丰富、伟大而完全的人;超人是强力意志最集中、最完全的体现者。尼采说:“我要向人们讲授生存的意义,这意义就是超人,是乌云里的闪电。”
尼采认为超人不是人类自然进化的产物,而是创造出来的,决不带有任何低等动物及猿的属性。超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形成的,只有少数的、有坚强的强力意志的人才能形成。超人与人的关系就像人与 类人猿的关系。超人是天才,是真理和道德的准绳,是世界、历史的主宰者,是旧世界的破坏者又是新世界的创造者。超人是在痛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敢于面对人类的最大痛苦.残酷和暴力只能使超人更坚韧不拔。他曾经认为像凯撒大帝、拿破仑这样的人是超人。但有时他又认为超人还不曾出现,历史上和现代社会中的最伟大的人物都太人性了,不是超人。
孔子一大部分论述是教导人们如何做人的。我就想一事无成的孔子怎么教导做人呢?他有这个资格吗? 作为一个人,是不是要会做事,还要做成点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名著导读《论语》注译、评析
走进《论语》:孔子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
有关孔子
讲稿(2):孔子的生平
孔子:我为什么喜欢颜回
#每日学论语#14.3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