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实施,那么它将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工程!

塔里木盆地由于深处大陆内部,周围又有高山阻碍,使得湿润空气难以进入和逸出,加上盆地西面主要刮西南风,盆地东面主要刮东南风,使得盆地的水系循环处于一个独立程度很强的系统。盆地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大多在50毫米以下,极为干旱。盆地水系年循环量大约800亿吨(通过计算盆地各个河流年径流量、流动地下水及降雨量得出)。

要想改造盆地,使得盆地变成一个沃土,一个粮仓,一个鱼米之乡,就要打破目前的这个水系平衡,使得系统内的水量增大。要打破这个平衡,就得使进大于出,必须要有外来的水,让进盆地的水多于出盆地的水。从盆地的地理特征看,每年水蒸气被带出盆地的量不超过10%,大约在80亿吨上下。由于目前盆地水系基本平衡,所以每年水蒸气被带入的量也有80亿吨。

系统水蒸汽年逃逸量这里估计是10%,如果实际比这个量少,那么调水效益会更高。

如果从盆地外向盆地内额外每年调入80亿方的水,那么平衡被打破,当重新平衡时,系统内的循环水量就达到现在的两倍,即1600亿吨。系统内循环的水量比原来增加了一倍,即增加了800亿吨,达到1600亿吨,也相应增加了发电潜力年5400亿千瓦时。当这1600亿方的水被蒸发时,会带走大量沙漠的热量,使得沙漠夏天的最高温度降低。

经济效益:

农业收益:盆地面积8.5亿亩,可耕种面积将达4亿亩,加上内蒙、青海、甘肃等沙漠改善的收益,光农业年产值就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水力发电的收益:目前盆地地表年循环水量约600亿方,大部分都是高原雪山上4,000米海拔流下来的,到盆地海拔1,200米。年发电潜力超过4,000亿度(大约是三峡水电的2倍,三峡总投资约2100亿元人民币),按0.5元的销售价格算(发电加电网),年收益可达2000亿元。

盆地治理是一个世纪工程,投入大工期长,应由国家成立专项发展基金,必要时引入国际投资或社会资本。

实施建议:

  1. 先对盆地边缘高原山脉100公里内的地貌做三维图,根据三维图,在雪水多的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上,在可建造水库的地方勘探,看看土质的水密性,必要时要做堵漏措施。

  2. 利用当地地形,开挖一些高原人工水库,再把附近的雪水引导到这些水库,特别要重视雪山背面的。目前,盆地所有600亿方循环水水源都可以看作是迎向盆地这一面雪山的雪水,而雪山背向盆地的另一面的雪山,都流向了别的地方。如果把原来流到别的地方水,也就是雪山背向盆地的那一面的雪水,引向盆地,那么就相当于从盆地外给盆地供水,属于外来水。

盆地北面的天山山脉,目前往南流入盆地的水年约300亿立方米。而山脉北面雨水非常充沛,伊利哈萨克州就在天山山脉北面,其河流年径流量达363.2亿立方米。改造后使天山山脉往北流的雪水流向南,引向盆地,大约能增加年50亿立方米的水。如果把伊利东北面的博罗科努山一起治理,使雪水留到山脚下的博斯腾湖(我国内陆最大的淡水湖,海拔1048米,),再流入塔里木盆地,那么每年还能增加另外的50亿立方米。如果治理配合发电,发电量年可达500亿度!(但是考虑到国际因素,实施起来仍是困难重重)。

盆地南面的昆仑山山脉,由于受到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湿气难以到达,而每年数千亿立方米的水又白白外流。除非实施藏水入疆即“大西线”工程,盆地的缺水现状才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而当年调入盆地水量增加了140亿吨,导致系统循环水量达到2000亿吨,增加发电能力年12240亿千瓦时(是目前三峡发电能力的6倍,三峡总投资约2100亿元人民币)。

图为三峡大坝

当塔里木盆地内年循环水量达到2,000亿方时,将是目前600亿方的3.3倍,盆地内的气候将会有明显的变化。首先,2,000亿吨的水蒸发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必然使得盆地的夏天气温降低,冬天气温升高。其次,由于地表温度降低,导致降雨大幅增加,年地表水的蒸发量也会大幅降低,恶劣风沙天气将大幅减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的地理界线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地下运河——新疆坎儿井)
在坎儿井边行走
我国最大沙漠底下发现地下“海洋”,水量惊人,水可以直接饮用
中国最大沙漠底下发现地下“海洋”,水量惊人,水可以直接饮用
妙用雪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