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浙江省这座出身嫡系的孔庙,跟山东曲阜孔庙有哪些不同?告诉你我这次参观的一些小观察

第一进院落

在第一进院落中看到了6棵粗壮的银杏树,王汉龙告诉我,这些银杏树原本是8棵,在“文革”中被毁掉了2棵。而根据《家庙志》上的记载,这个院落中还有一座高大的棂星门,此门也在“文革”中被砸毁了。可能是处在江南的原因,留存下来的6棵银杏树身上长满了青苔,而其青苔之厚是我所未曾见过者。王汉龙长期生活在此地,他对我的这个惊叹不以为然,他说当地很多树都会长这样厚厚的青苔。

原本的正门被封了起来

银杏树上厚厚的青苔

而这个院落的侧墙上还嵌着7块大小不等的碑刻,按照旁边的介绍牌,可知这些均为跟家庙有关的刻石。

墙上的刻石

穿过大成门,进入了主院,其正前方就是大成殿,在这里我看到孔子端坐在正前方,上方悬挂着“万世师表”的匾额,而左右两边陪祀者则是伯鱼和子思。

第二进院落

参观此殿之时正赶上没有游客,王汉龙建议我进内去拍照,他顺手就搬开了前边的护栏,这给我的拍照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我在心中一直默念:我的拍照是为了宣传孔门伟业,丝毫没有不尊之意。不知孔圣人是否接收到了我的脑电波。

孔子塑像

但他塑像前的供桌上所摆放的一些青铜品祭祀用品虽然是仿制,但制作得也算认真,我只是没好意思打开看看里面供着的是什么供品。我遗憾于自己没能带一点供品来放在供桌上,因为我没想到可以走进大殿之内,但既然来到了圣人的面前,我只好把相机放在供桌上,而后给孔子鞠了一躬。还是王汉龙手快,他在我鞠躬之时已经把相机拎在了手中,我不知道他这么做的用意,但我猜测:如果我把相机放在供桌上,而后行礼,有可能意味着这相机就成了供品,显然王汉龙不愿意让我失去接着拍下去的装备。

供桌上的青铜器

从大成殿出来,在其侧旁就是圣泽楼,而此楼前的那两株高大的芭蕉树,在雨中现出了妩媚之态。“雨打芭蕉”,这倒是古人常常咏叹的美景,但我看到这两株芭蕉的时候,心中却涌现出了“我想要怒放的生命……”这几句歌词,看来自己的俗真的已经深入了骨髓。

圣泽楼前的芭蕉

关于圣泽楼的用途,《南宗家庙志》之中写到:“最后为圣泽楼,原名御书楼,作陈放朝廷谕文、诏书、赏赐物品之用,始见于明代《诏建衢州孔氏家庙碑》,但当时位于翰林公署轴线上,这种格局至少保持至清嘉庆年间,其后一度未见,民国时改建于崇圣祠后现址,民国三十一年(1942),被日寇烧毁。现存五开间二层硬山式建筑为1991年至1993年重建。”原来这里就是御书楼,难怪其楼名为“圣泽”,可惜这“御书”二字指的不是皇帝所赐之书,而是专指朝廷所下的诏书、赐物等等。但既然有赐物,那会不会有赐书呢?可惜我没有找到相应的资料。

不知里面有没有藏品

圣泽楼未曾开放,只能参观大成殿两侧的长廊,在这里看到了许多尊用当代手法制作的塑像,而我于此处最关心的是孔端友,因为他是孔门南宗的开创者。

门窗大敞

长廊内的塑像

果真,他的塑像也在其中。然从该塑像的开脸来看,我却总跟杜甫的雕像产生联想。其实转念思之,孔端友到底长啥样?更进一步说,“诗圣”长啥样?我们不可能看到照片,既然如此,这就让雕塑家有了发挥想象的余地,而眼前的这些雕像,每一尊的基座上都列有介绍牌,而孔端友的这块介绍牌上果真写着“孔氏南宗始祖”字样。

成排的贤人

孔端友

对面一侧长廊里则没有摆放雕像,所见者乃是用汉代画像砖的手法雕造出孔氏家族南渡时的各个重要场景,这倒是一种图文并茂的介绍手段,远比我写的这些拉杂文字要直观太多,如果我再引用古语,则更让读者味同嚼蜡,然而不引用又不足以说明其重要意义所在,那我就折衷一下,少引用几段吧,明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写到:

宋建炎初,孔子四十八代孙袭封衍圣公端友扈驾南渡,端友殁,子玠袭封,始寓衢州。绍兴六年,诏权以衢州学为家庙,赐田五顷。孙搢、文远、万春、洙,六十年间俱袭封。淳祐乙卯,郡守孙子秀请于朝,以城北闲地建孔氏家庙,规制视祖庭。丙子毁于盗,洙遂即其家以祀。元至正十九年,有诏孔子子寓衢者赴阙,洙及弟演子楷入觐,奉问劳奖,谕授国子祭酒浙东提学,以宋政和年所降袭封铜印纳于朝。其封爵逊于曲阜弟袭焉。

由这段叙述可知,孔端友对于孔门南宗的建立,其作用是何等之巨大。

另一侧长廊

用画像砖的形式介绍历史

南渡

让爵

参观完两廊,而后从侧旁的月亮门穿入了另一个院落,在这个院落中我第一次遇到了一队游客,此时的雨又突然大了起来,雨滴敲打在芭蕉叶上的声音果真是另一种天籁。这个院落不大,仅有一座二层的仿古建筑,上面悬挂着“思鲁阁”的匾额。王汉龙告诉我,这里就是当年南孔庙藏书之地。他的这句话让我瞬间来了精神,于是顾不得等那位游客离开,就挤进了思鲁阁内。

思鲁阁

其实此阁内也没有太多的陈设,只是在正中的位置用红木制作了一个祭龛,祭龛内摆放着一块碑状的刻石,上面用线描的形式刻着孔子像,据说这原图乃是出自大画家吴道子之手,而阁上则供奉着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这个楷木像我当然看不到,因为它已经不藏在这里了,据说被转移到了博物馆,好在几年前我在子路的后裔家中看到了何为“楷木”。

孔子像

对于思鲁阁,《南宗家庙志》把其称之为:“为家庙最有特色的建筑,三开间二层单檐建筑,二坡顶硬山式结构,前檐上下层皆有廊庑。”可惜这段记载中未曾提到思鲁阁曾经是孔庙的藏书之处。

中西结合

但是,对孔门南传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孔传,确实刊刻过书籍,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东鲁孔传,字圣传,先圣之裔,而中丞道辅之孙也。为人博学多闻,取唐以来至于吾宋诗颂铭赞,奇编奥录,穷力讨论,纤芥不遗。撮其扼要,而分汇聚,有益于世。续唐白居易《六帖》,谓之《六帖新书》。”这位孔传有不少的著作传世,除这里提到的《孔氏六帖》外,他另外还著有“《杉溪集》、《续尹植文枢纪要》、《洙南野史》、《东家杂记》等”等书。

以此表明这里与曲阜同源

他既然有这么多的著作,而《孔氏六帖》的性质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汇编之书,编这样的书需要有大量的藏书作资料。以此推论起来,当年孔府的藏书量应该很大。可惜的是,因为历史的变迁,孔府当年所藏之物大多被毁,《南宗家庙志》上说:“留下的历史见证物应是极为丰富。然而,自宋、元、明、清以来,家庙家塾屡建屡迁,祭器乐器、书画、宗谱、档案等虽也累有增益,但却迭经兵火骚扰不断,所剩寥寥无几。时至抗战时期,日寇二次入侵衢州,除孔子夫妇楷木像避难于龙泉、庆元等地外,家庙、家塾、府宅均遭毁坏,其他存物也几乎丧失殆尽。”

像个戏台

但即便如此,该《志》第七章“文物”中第一节为“楷木像、祭器、乐器、古籍、书画”,谈到古籍时,该《志》中首先讲到了《孔氏宗谱》:“《孔氏宗谱》为民国七年竖行线装木刻本,计26卷28册。书高28厘米,宽20.5厘米,书页上下双线黑框,书口上刻‘孔氏宗谱’,单鱼尾,下刻‘诗礼堂’字样,每页12行(小字不等),行22字。每册书的封面均钤有长方形‘至圣南宗奉祀官审查之章’楷书朱文印章。扉页刻有‘民国戊午(1918)季夏重镌南宗世谱诗礼堂珍藏’字样。”此谱虽然是民国年间所修,然其却有所本:“据宗谱序中所考,这套《孔氏宗谱》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由六十八世孙所重修,后于道光十八年(1838)由六十九世孙续修,光绪二年(1876)由六十九世孙续修,光绪二十二年(1896)由七十世孙续修,再就是这次民国七年由七十一世孙续修而成。”

如此说来,《孔氏宗谱》千年以来代代递修,而新修之谱都是以旧谱为依据,《南宗家庙志》“著述”一节中称:“考孔氏旧谱创始于北宋四十六世孙、刑部侍郎孔宗翰,元丰八年(1085)镂板行于世,仅收录直系长子长孙。其后南宋初年四十八世孙孔端朝著《续阙里世系》。南宋末景定间(1260~1264),五十一世孙、广德军通判孔应得编《家谱正误》,刊行。”这同样可以推论出当年的孔府藏有不少历代所修的《孔氏宗谱》。《南宗家庙志》上还记载了孔庙中藏有《孔氏南宗考略》一书,除此之外,就再没有跟书有关的记载了。就这么两部民国的出版物也算《家庙志》中郑重记载的“古籍”?并且书中还说明,而今这两部书也藏到了衢州市博物馆。这个结果真令我感慨不已。

后花园一角

而今的南孔庙,其格式跟曲阜孔庙不同。衢州的这座孔庙不是纵长形,我感觉反而近似于正方形,因为其纵深并不大,故而参观过程中时常从侧旁穿入。一路参观下去,在这里还看到了六代公爵祠,此祠内同样以现代雕塑手法展现了孔洙让爵的场景,他的这个重大举措也确实值得后世代代歌颂。

而后又穿过几个院落,到最后参观了后花园。这个花园的面积不小,但里面的植物却未见有高大者。王汉龙告诉我,原本这些地方都被不同的部门占用,经过多年的努力,这里总算腾退了出来,而今却成为了衢州地区最重要的文化名片。想一想,文化的传承对社会有着何等之大的凝聚力,而孔子所开创的儒学体系,又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两千多年,他的子孙在中国南方扎根繁衍,应该说,他们对于中国儒学观念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曲阜游记(三)
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孔林——世界文化遗产之十三
说走就走的旅行——曲阜孔庙
一、七绝·孔府孔庙孔林(三首)圣府门、大成殿、孔庙
天下第一庙 孔庙
天下第一家——孔 氏 家 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