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沈从文九妹的命运悲剧

刘宜庆

沈从文一家与沈岳萌(右一)

  沈岳萌,1912年生于凤凰,是沈从文最小的妹妹。在沈从文的短篇小说《炉边》和《玫瑰与九妹》中,九妹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阿丽思中国游记》《静》《贤贤》《三个女性》等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皆以九妹为原型。在沈从文湘西题材的小说中,活跃着一群灵动的少女形象,如翠翠、三三、夭夭、萧萧、金凤等,皆纯净可人,从这些湘西少女身上,似乎都能觅见九妹的影子与风韵。

掌上明珠

  1911年12月,沈从文的父亲沈宗嗣响应武昌起义,参与组织发动了凤凰当地的武装起

  义,一度被选为临时掌权人物。可惜后来因竞选省议会代表失败,他愤而组织“铁血团”上京刺杀袁世凯,事泄,被迫亡命关外。他写信回家,叫家中典卖田产还债,导致家道中落。

  沈宗嗣常年奔波在外,养育子女的重担都落在妻子黄素英身上。黄素英,又名黄英,出身凤凰黄家,是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著名画家黄永玉的本家,黄素英是黄永玉的姑奶奶。深受家学熏陶的黄素英,非常重视子女教育,不只是对儿子,在女儿的教育上她投入了更多心血,沈从文小时候甚至是跟着大姐、二姐的女老师启蒙的。

  在大女儿长大出嫁,二女儿夭折之后,最小的女儿沈岳萌就成了黄素英和沈家所有人的掌上明珠。沈家的子女都是出了名的会读书,沈岳萌小时候也表现出不输哥哥姐姐们的聪明伶俐,再加上她长得特别玉雪可爱,花瓣似的小脸,水灵灵的大眼睛,见过的人几乎没有不夸奖的。二哥沈从文也对九妹偏爱有加,他初期的作品集,总喜欢让九妹题字。

沈、张信使

  1917年9月2日,15岁的沈从文追随父亲,亦投身行伍。在军旅生涯中,沈从文受担任军中秘书的湖南泸溪人文颐真以及老军法长萧选青的影响,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开始有了“弃武从文”的想法。沈从文原名沈岳焕,在萧选青的建议下,他先把名字改为“崇文”,后来再改为了“从文”。

  1922年,沈从文踽踽一人来到了北京,在北京大学旁听,并陆续在《晨报》《语丝》《晨报副刊》《现代评论》上发表作品。沈从文生活稍微安定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把母亲和妹妹接到了北京。此时的九妹刚刚15岁。

  沈从文从并不丰厚的收入里挤出钱给九妹购买衣物、大量的书籍,还从大学的法语系找人来教九妹法语。沈从文发现留学英美的英语系虽然人多,但精通法语的人却极少,他给九妹安排的学习计划很庞大,内容包括法语、英语、写作和礼仪。九妹半是好奇半是盲从地接受了哥哥的安排,按照二哥的意愿开始学法语、读小说,甚至写作。

  1928年,为了取得事业上的发展,沈从文带着母亲和妹妹离开北京前往上海。初到上海的生活,沈从文靠一支笔养活三个人。母亲对儿女的困境最为敏感,当黄素英意识到儿子的收入很难负担在新地方的家庭开支,便果断给在老家的大儿子沈云麓去信,让他接自己回家。

  二十六七岁时,经徐志摩推荐,沈从文得到胡适的赏识,在胡适担任校长的中国公学任讲师,经济状况也因此大为改观。沈从文给胡适写信,请求准许沈岳萌到中国公学作旁听生,“不求学分,不图毕业,专心念一点书”。沈从文让妹妹到外文系旁听,似乎还有一个隐秘的目的——可以得知张兆和的动态。沈从文追求张兆和时,有时是让九妹充当信使。

  1931年6月,沈从文到了北平,夜宿达园。快要放暑假了,他思念在上海吴淞的张兆和。他给张兆和写了一封长信,在开头提到这样一件事——让妹妹沈岳萌去看望张兆和:

  我要玖到××来看看你,我说:“玖,你去为我看看××,等于我自己见到她。去时高兴一点,因为哥哥是以见到××为幸福的。”

从左至右:沈从文、 六弟沈荃、母亲黄英、九妹沈岳萌、大哥沈云麓

情路不顺

  与沈从文交往甚密的朋友,都见过九妹,巴金对九妹的记忆尤深。1932年9月,巴金应沈从文邀请,到青岛大学做客,在沈从文的宿舍住了约一个星期。巴金在一篇纪念沈从文的文章中回忆起那段经历:

  他的妹妹在山东大学念书,有时也和我们一起出去走走、看看。他对妹妹很友爱,很体贴,我早就听说,他是自学出身,因此很想在妹妹的教育上多下功夫,希望她熟悉他自己想知道却并不很了解的一些知识和事情。

  此时的九妹,正跟随沈从文来到了青岛。沈从文在国立青岛大学中文系讲《中国小说史》《高级作文》。九妹在国立青大外文系旁听,继续进修法语。

  施蛰存对九妹也留有印象。那是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8年,张兆和带两个孩子及九妹,在香港待船,准备取道越南去昆明。施蛰存正从上海来,也要到昆明去。沈从文委托施蛰存与她们结伴同行,以便照应。一路虽鞍马劳顿,所幸顺利到达。施蛰存颇为幽默地说这是他“平生一大功勋”。

  九妹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大家撮合她与沈从文的好友夏云在一起。夏云系燕京大学心理学助教。沈从文曾在《答瑞典友人问》中提到,正是通过夏云,自己很早便接触到了弗洛伊德的学说。夏云与九妹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提出订婚的请求,可九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五六年后,九妹终于领悟到夏云的深情,然而此时斯人已去。

  随即,刘祖春出现在达子营28号沈家中,这位来自湘西的年轻人,考上了北大,获得了沈从文大哥沈云麓的资助,到北京后,自然成为沈家的座上客。每逢周末刘祖春去沈家,作陪的总是九妹。他俩相恋了。

  1937年,刘祖春从北京大学毕业。此时他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加上日益严峻的华北局势,刘祖春决定参加革命,他与九妹的爱情需要一个了断。一个周末,刘祖春从沈从文家吃过饭回家,九妹坚持相送,表示:“我什么都不怕,到哪里去都不怕。”但刘祖春不愿意连累九妹,分别的时刻,刘祖春甚至不敢看“她那双满是惊疑和责备的眼神”。

  1937年7月27日,刘祖春赶到沈家,找张兆和借20元钱作为路费,之后匆匆离去,自此便成永别。

最终归宿

  1938年,张兆和带二子及九妹逃出北京,几经辗转到达昆明。九妹在西南联大图书馆找到了工作。一次图书馆遭遇敌机轰炸,她帮助别人抢救东西,等警报解除,回到自己的住处,却发现房间遭到小偷洗劫。在内心的郁结与外部的刺激下,九妹精神失常了。

  1945年3月,沈从文请凤凰同乡严超护送九妹回到沅陵。走时生性活泼,回来时疯疯癫癫。这令血性刚烈、黄埔军校出身的弟弟沈岳荃一度情绪失控,据说他曾怒发冲冠,拔出手枪,要与二哥算账。

  后来,九妹嫁了一个叫莫仕进的泥瓦匠,在沅水边一个叫乌宿的地方住了下来。

  1959年冬,九妹去世。她的美,永远地停留在沈从文的小说中。    (摘自《同舟共进》2022年第7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从文带走九妹11年,送回故乡却已疯癫,晚年见外甥不由得悲从中来
被沈从文“毁掉”的九妹,精神失常后委身泥瓦匠,48岁活活饿死
沈从文给小妹介绍大学教授,她看不上,精神失常后委身泥瓦匠,48岁活活饿死
沈从文带走九妹11年,送回故乡已是一个疯子,胞弟差点对兄拔枪
她那么美那么聪明,为什么那么惨:沈从文九妹(上)
沈从文的九妹沈岳萌:精神失常后委身泥瓦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