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梁漱溟从事邹平乡村建设二三事
梁漱溟(坐者)与邹平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同仁

梁漱溟(1893年-1988年),原名焕鼎,是民盟创始人之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文化救国的代表人物、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被誉为“最后的儒家”。著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究元决疑论》《中国人》等。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天灾人祸不断,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间。梁漱溟与其他志士仁人一样,苦苦寻求救国之路。梁漱溟认为,中国不能往西走,要往东走,中国的问题就在于“文化失调”,而解决中国的问题就必须走乡村建设之路。中国社会是乡村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从乡村教育入手。正是基于这种信念,1930年1月,梁漱溟来到山东邹平,从实践层面发起了乡村建设运动,开始了中国乡村现代化的探索。

成立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1931年,梁漱溟从周村下了火车,带着成箱的书籍,乘坐马车来到了邹平。他选择邹平的原因,一是当时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的大力支持。据传,韩复榘早年听过梁漱溟的演讲,很是敬仰,故尊称梁漱溟为梁先生,曾在济南设宴款待梁漱溟。据载,韩复榘从省政府拨款10万元,作为梁漱溟在山东的乡村建设经费。二是邹平符合梁漱溟的实验要求。梁漱溟认为,合适的乡村建设实验地方,应符合两个要求,首先应交通方便,但又不能离济南太远;其次不能有大地主。经过多番实地考察,梁漱溟最终确定了邹平为实验基地。

梁漱溟等人在城门外的东关安顿下来。这个地方在县城外边,地方空旷,适合人员聚集、搞各种活动。在东关马路北边,有一家卖盐的商店,占地有十几亩,由于经营不善已经面临倒闭,梁漱溟等人买下了这个院子,并在院子里盖了一座礼堂和七座教室,但是需要的空间还远远不够。他们就向县政府报告,把靠东的一座天齐庙征过来,改做了梁漱溟的办公室;又向北扩建,把院墙外边的一块空地买下来,改成了操场。但是,在征这块空地的时候,还遇到了麻烦。原来,用来做操场的这块地,本是几户农民的菜地,平时种菜自给自足,有余菜还可以售卖,便不想卖地。不过,这几户农民里有一个叫薛文斋的人,读过书,思想比较开阔,在与梁漱溟协商后,就说人家梁先生从大城市跑到农村,就为了帮我们搞建设,我们不能拖后腿,一定要支持梁先生的事业。就这样,其他几户纷纷效仿,把地给让了出来。据传,梁漱溟后来还给这几户村民题了字画表示感谢。

1931年6月,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邹平宣告成立,梁仲华任院长,孙则让任副院长,梁漱溟任研究部主任。1933年10月,梁漱溟接任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此后济宁专区划为实验区,由梁仲华任济宁实验专区专员;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菏泽分院成立后,由孙则让任分院院长兼菏泽实验专区专员。

“他的生活很简单朴素,每天起得很早。夏天五时,冬天六时,晚十时左右就寝。住室除桌椅外,再没有其他东西。他的书籍也不放在私室,统统放在公用的图书馆中。”研究院研究部导师唐现之回忆梁漱溟在邹平的生活。梁漱溟的学生胡应汉也回忆道:“三两个烧饼,一碗稀饭,佐以几片大头菜,他即可度过一天。”

引进“托里斯”棉花品种

邹平拥有“中国棉纺织名城”称号,这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有着不解之缘。

鲁北平原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宜棉花生长,因此当地很早就有种植棉花的传统,但收益并不大,因此农民种植棉花的积极性不高。1931年至1937年间梁漱溟在邹平推行乡村建设运动时,因地制宜,组织村民学习植棉技术。他还引进了一种名为“托里斯”的美国棉花品种,发给农民,并安排技术人员教农民种植;同时,还在附近的孙家镇成立“梁邹美棉运销合作社”,并在各村设立村社,统一收购、轧花后,送交孙家镇总社,由总社根据合同售给棉商。

据载,1932年邹平棉花种植面积900亩,1933年就扩大到23000亩,1934年则增加到4万余亩,基本普及邹平全县。

举办农产品展览会

梁漱溟在邹平开展乡村建设运动初期,由于人们对此了解甚少,思想上还处于排斥阶段,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为了使邹平群众更快地对乡村建设运动有深入了解,梁漱溟在1931年10月25日组织举办了一次农产品展览会。展览会上共展出改良作物、家禽品种等2800多种,这在当时封闭闭塞的邹平来说,无疑是一件新鲜事,吸引了很多老百姓前来参观。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邹平又举行了两次农产品展览会,不仅使邹平人加深了对乡村建设运动的了解,开始接受并支持梁漱溟的工作,而且使当地民众开阔了眼界,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据传,邹平退休教师王效平至今还珍藏着一枚制作精美的银盾,银盾中间刻着“农为国本”四个字。这枚银盾是王老师的父亲王英贤当年参加农产品展览会得到的奖品。当年,王英贤是远近闻名的木匠,技艺高超,他发明了一种手摇缠穗机。使用这种手摇缠穗机,能从过去缠一个线穗需要20分钟,变成现在缠一个线穗只需一分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项发明荣获一等奖,在当时引起了不小轰动。

“共成斯举”石碑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积弱积贫,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是无法读书识字的。为此,梁漱溟在邹平辉里村搞起了教育试点。

在辉里村,一直流传着一则关于五吊钱与石碑的故事。相传当年梁漱溟倡议办学时,由于经费紧张,村里的开明士绅提议捐款支持,得到村民的热烈响应。李慎庆回忆起当年的情形,仍然激动万分:爷爷交给当时还是幼童的他五吊钱,让他去捐款支持办学运动。梁漱溟也为村民的热情所感动,亲自题写“共成斯举”四个字,落款“桂林梁漱溟”。村民们将梁漱溟的题字刻在石碑的正面,石碑背面刻上捐款人的名字,立在学校的门口。这块石碑由村民小心保护至今,现在是市级重点文物。“梁漱溟,好人啊!村头还有一块他题的'共成斯举’碑,上面还有我的名字呢。”李慎庆老人如是说。

“神像之争”

为普及教育、提高村民文化水平,梁漱溟把邹平划分为14个乡,在乡设立乡学,在村设立村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校舍不足的问题。有人提议把寺庙改成校舍,将寺庙里供奉的几位神仙请出去,到别的地方供奉。

这时,村里有个叫吕梦白的老秀才听说后情绪激动,带着一批村民阻止施工,对梁漱溟说:“梁院长,你口口声声要建设乡村,弘扬传统文化,你们这样干,不是破坏礼俗,破坏乡村吗?”

梁漱溟心平气和地解释道:“第一,神像本来就是我们用泥巴塑起来的,没有灵魂,也没有生命。第二,大家祖祖辈辈供奉它,可是它到底为大家解决了什么实际困难?大家不还是照样过着缺衣少食的苦日子吗?第三,现在,我们兴办乡学,发展教育,学习文化、技术,一起发展经济,这才是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啊。”

最后,梁漱溟又把目光转向那位老秀才说:“像您这位老先生,如果您当初一味求神拜佛,而不是寒窗苦读,那您会有今天的功名和学问吗?”一席话,说得老秀才和闹事的村民都哑口无言。这场风波平息下来,庙里的神像也顺利拆除。几天后,乡学正式开始了。

改造清河沟

邹平有一条源于县城南部长白山的清河沟,蜿蜒70里,横贯邹平腹地,注入小清河。然而,由于沿岸农民大肆砍伐树木,造成水土严重流失。清河沟一带沼泽遍布,每逢暴雨,无数田庄被淹,沿岸农民深受其害。梁漱溟看到了问题所在,专门请水利专家针对清河沟情况,设计了改造方案。但是在具体实施时也遇到了不小的阻碍,主要是长山县县长袁明谦认为改造方案对长山县没有直接利益,迟迟不愿配合。

据传,梁漱溟在与袁明谦多次协调无果后,为此事专程见了韩复榘。不久,韩复榘到周村工兵营,附近几县的军政官员都前来听训。会上,韩复榘怒气冲冲,在众人面前高声质问袁明谦,问他知不知罪,清河沟是怎么回事?他一边说,一边脱下皮鞋,对着袁明谦劈头盖脸地打起来,最后指着袁明谦的鼻子道:“汛期之前拿不下工程,我要你脑袋!”不久后,清河沟顺利竣工。因竣工时两岸杏花正美,故改名为“杏花沟”。

邹平山上“最后的儒家”

梁漱溟在邹平创办的乡村建设运动开始于1931年,因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被迫在1937年中止,但至今仍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邹平人民也世代感念梁漱溟为邹平付出的一切。1988年梁漱溟去世后,人们按照其遗愿,将一部分骨灰葬在幽静美丽的邹平小黄山。一位名叫王泽浦的老人自2000年起一直为梁漱溟守墓。他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把墓地清扫干净,梁漱溟墓碑上长达千字的碑文,他也能一字不落地背诵下来;近40年没回邹平县城的李慎庆,知道梁漱溟就埋在县城边上的黄山上,一直存着“啥时候去拜一拜”的念头。

梁漱溟的长子梁培宽多次携妻子、孩子参观位于邹平一中的梁漱溟纪念馆,他曾这样评价父亲:“怀着一颗佛徒的心肠,倾其毕生精力,以自己的研究识见和亲身实地参与,探求中国民族自救的道路。在别人,或出世,或入世,是两条路,可在他看来是相通的。他正是具有一个佛徒的深心大愿,以出世者悲天悯人的心肠,从事入世的工作。”

(聂文环,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学大师梁漱溟和邹平乡村建设运动
刘庆亮老师中海大讲堂讲座:梁漱溟在邹平的救国大业之六
梁漱溟先生邹平墓地的大师书法精品
乡村建设派
梁漱溟
(近) 梁漱溟书法墨迹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