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辉,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

个人化的历史叙述

首先,李辉也以写文人而名显文坛。集记者、学者、作家多重身份为一身的李辉,创作形式多种多样。其次,李辉对文人的历史叙述,是个人化的历史叙述,是另类的知识分子研究。最后,毋庸置疑的是李辉能够成名并不是偶然的,他的创作有其独特的价值所在。而文坛对李辉的评价也是颇高的。他从一开始创作,就得到了文坛的认同,并且引起了当时文坛的热议。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李辉写作文人,并不只是采用随笔的形式,他还写了一系列的文人传记。

从学术研究走向历史叙述

李辉是当时社会背景下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与陈思和等人一同求学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在上大学期间,他与陈思和合作研究巴金,并出版了他们的第一本专著—《巴金论稿》,从此走上了学术的求索之路。在长达二十多年的创作中,李辉游走于文化批评家、散文家、传记家的多重角色之间,他的作品都贯穿着很强的历史责任感。

历史叙述前的学术训练

当时他与陈思和合作研究巴金,并在贾植芳的指导下,参与了有关巴金的资料编辑及研究工作,后来在名师的指导下,又接触到大量珍贵的资料,为李辉的学术探索之路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并且两人从上大学到毕业,完成了《巴金论稿》的初稿,并托人打印成油印本。毕业后,两人通过书信往来,仍旧一起探讨巴金,因对《巴金论稿》初稿不满意,两人删了又填,填了又删,终于成了出书时的模样。

后来,李辉在得到了系统的学术训练的同时,也走进了文人的世界,认识了一批文人,这为他日后成为写作文人提供了契机。

总之,《巴金论稿》作为李辉与陈思和的第一本专著。也是李辉走进文人、走进历史的开端。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方法—对文学真相的孜孜探求,对历史环境的独立思考,对文人主观世界人生观、作家个性、时代局限的高度关注,对他日后的历史叙述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此期间,李辉曾感叹道:资料搜集对自己认识历史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前提。也就是说,没有大量的资料的搜集,是很难对历史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把握的。

历史诱惑下的创作概貌

《巴金论稿》发表后,陈思和继续走自己的学术之路,而李辉就没那么安分了,他似乎不愿意将自己限定在某个领域中。他不仅写传记,写散文,还创作报告文学作品,俨然是个“杂家”,但他并非没有自己的创作自觉。

多年来,他游走于学者、记者、传记家、散文家多重角色之间,涉猎多种文类体裁,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但综观他的创作之路,不难发现他始终不离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在他丰富的作品中,展现的是历史人物的命运变迁与时代风云,贯穿的是他的历史反思。他创作的自觉性就体现在他的历史叙述上。

传记是李辉历史叙述主要方式之一。其中《浪迹天涯一一萧乾传》就是他从学术研究转向传记的第一部著作,在此充分展现了作家的才能,大胆地遥体人情、悬想时势,把萧乾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刻画了一个活生生的萧乾。但是,传记的虚实向来是最难把握的。在此传中,李辉大胆地运用小说的笔法,插入不少戏剧性场景,让整部作品充满文学色彩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其真实性的质疑。李辉后来谈到这部作品时,也觉得自己太过于追求故事性了,

然而在这不断趋于成熟的传记写作过程中,李辉有着自己的传记写作追求,他力图用文学性的手法,写出文人一生的曲折,又试图借助对人物内心的发掘及对思想的梳理,来写出人物与历史的复杂性。

除了传记外,学术性随笔也是李辉常用的历史叙述方式之一。而学术性随笔的三种内容有:其一,是搜集史料,发现逸文,每有新得,小者可添读书趣味,增进知识,大者可改变文学史上的定论。其二,经过一定程度的材料积累,对某一专题作综合性的研究,在介绍材料的同时渗入了作者的研究成果,往往能填补文学史研究中的某些空白。其三,是经过长期的文化积累,以读书为题,谈古道今,表达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倡导一种文化精神。

那么李辉的随笔创作就属于前两类写作,他的随笔多是对文人的一种人生扫描,是对历史的补充,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传记写作,也不是学术专论,因此笔者以“学术性随笔”来概括他的历史叙述散文。

李辉虽然所创作的报告文学作品不多,但是却让我们看到了他为保存史料、研究历史所作出的努力,他具有强烈的历史感。

比如,一般的历史著作,为了体现历史叙述的客观性,作者一般是隐而不露,尽可能地淡化自己的主观情绪,但是李辉在解读、串联史料时,却有意地将自己的历史感受给展现出来,或是感叹,或是议论。在他的历史叙述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的历史情感的变化。

总之,从李辉的创作历程来看,他由最初的学术写作走到历史写作,由写文人到写历史,关注点由文化界转向社会界,他的写作视野在不断地扩大,但是不管是传记、学术性随笔、报告文学还是域外视角下的历史著作,李辉都在历史领域转悠。也正是因为对历史的兴趣,才创作了传记,随笔写作等方式。

现实情怀下的历史叙述观

“历史叙述”作为一种言语行为,指涉的是对过去事实的描述。“在传统史学的语境中,历史叙述不过是叙述历史的一种行为,表现为历史学的形式问题。

历史叙述的真实性与主观性

历史叙述与历史的真实性紧密相连,一提到历史叙述,人们往往会考量它是否再现了客观的历史事实,或者说还原了历史真相。而历史是什么呢?其实,历史,在他们眼中犹如是被定型的具象,是可以再现和还原的。然而李辉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的确是描摹出了人物及历史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对历史事实的叙述也较为客观,但是仍难掩自己的主观情绪,并且强调独立的历史思考,他认为你研究历史,就应该有你历史的见解,应该有个人的独立思考的东西,这是一个史学家最重要的。

历史叙述的细节与深度

中国传统的历史叙事实际上是一种关注人与社会关系的宏大叙事”。这种宏大的历史叙事,往往是以人为辐射点,围绕着人,对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展开论述,涉及到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提供了很多社会历史和文化信息。一部传记可以是一部思想史,也可以是一部社会史。但是,这种宏大的历史叙述,承担了过多的信息,面广而不细,很难走进历史的深处。

然而走进历史的深处,却是李辉的追求。从小就对历史感兴趣的李辉,自然也渴求走进历史,还原历史的真相,尽管他清楚地意识到历史叙述的有限性,但他还是觉得应该竭尽全力去走进历史的深处。不过,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应该是尽我们每个人的所能,走进历史的真实所在”汇。带着这样的历史责任感,李辉孜孜不倦地追寻着历史真相。

那么,在李辉看来,历史是在历史细节中展露的,要走进历史的深处,就得从历史细节中寻找。并且他在多篇文章及其访谈中曾多次强调要注重历史细节,因为历史细节在时间的流逝中,会变得更为重要,更能显示出它的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随州名人堂》他把巴金及大批名人研究透了,最近他回随州了
李辉的“不一样”
李辉 | 文人的命运走向,体现了中国现当代历史的变化过程
「松社我来讲」李辉:平实而致远的传记作家
“我从来不把任何个人当神一样看” | 学人书单·传记随笔篇
有史以来100部最伟大的非虚构图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