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67年,有人给毛主席写信,要他别打倒刘少奇,这个人到底是谁?

1967年的一天,有人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有一句话让人震撼,那人在信中写了这么一句话,“主席,请不要打倒刘少奇同志。”这话无疑是大胆而惊人的,而写出这番话的人,正是章士钊。

章士钊的一生无疑是见证了历史的几番变化,他出生于清末时期,成长于民国时期,安眠于建国初期,这三个时期的中国,无疑是经历了黑暗到光明的过程,而他也在这样纷乱的岁月中,走上了一条救国道路,为此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章士钊出生于1881年,是湖南长沙人,家境普通的他,也见证了时局的动荡,朝局不稳,经济恶化,各种社会矛盾达到顶峰,因此出现了很多起义和运动,而随着西方国家的入侵,让原本就恶劣的环境,变得更加不堪。

那时候,很多人看着这样的黑暗,都是心怀热血,希望可以救国救民。章士钊从小就很聪明,13岁起靠着一本《柳宗元文集》开启了不一样的道路,16岁已经很有学问了,甚至能给人当老师。

后来,在姐姐的资助下,章士钊到外面求学,得到更多成长,想法也更加成熟,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文采,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次在报纸上发表反清文章,呼吁革命救国,也因此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尽管因为时局复杂,所以经历了很多失败,但章士钊始终没有放弃,并且还从失败的经历来总结经验,领悟到革命救国,还是要多方吸取国内外的先进思想和知识,不能靠着一腔热血无脑冲。

于是他去了国外,多番学习外国人的变法,潜行做学问,并将国外的所见所闻,撰写成文章,传递到国内。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回到国内,并创办报刊,犀利的文字,虽然出发点都是切实的为了人民,可惜因为触犯了多方利益,导致自己受到围攻。

尽管依然有多方抛来橄榄枝,但到了55岁的时候,经历了许多党派和领导人之后,他终于意识到,只有共产党的理念,才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当时章士钊不顾党派立场,给毛泽东一心赴法留学的学生赞助经费,也因此和毛泽东成为忘年交。

尽管毛泽东后来没有去法国,但他经常去听章士钊的课,他的言论引起章士钊的关注,两人几番交流,章士钊也很欣赏毛泽东,后来还曾为他和杨开慧保媒。后来重庆谈判的时候,章士钊也因为深知蒋介石根本没有真心想和谈,因此悄悄在毛泽东手心写了一个“走”字,劝他离开,不要冒险。

尽管章士钊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蒋介石麾下,日子也过得不错,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救国救民的初心,而跟在蒋介石身边,也让他渐渐看清,国民党根本无法拯救中国于水火。

等到内战爆发后,章士钊更是对蒋介石一党心灰意冷,一个65岁的老人,多次在两党之间奔波,也没能让蒋介石回心转意,最终身在曹营,但只有国民才是他初心的章士钊,选择暗中帮助共产党,暗中劝说不少革命将领,向共产党靠拢,也因此他在解放战争中,为和平解放做出了很多贡献。

可以说,章士钊的一生,得到很多党派的欣赏,官运很好,人也能力出色,就连杜月笙都对他看尊重,这样一个人走过了几个朝代,最终走进了新中国,这也注定他的地位是不一般的,因此他才会敢于向毛主席写信,让他不要打倒刘少奇。

可惜时代变化无常,不管是不是和平年代,政治上的东西始终是复杂的,他的一封信,最终也没能改变刘少奇的命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大书记”确立不久后,为何紧添两位“候补书记”,他们是谁?
蒋介石曾说:有两人能取代我,一个是毛泽东,另一个已被我杀了!
斯大林:你贡献大!毛主席不以为然,半句话顿时让气氛凝结了!
毛泽东在延安接待过一位美军上校,这位上校说“被共产党打动了”
唯一的国家名誉主席:毛主席给她让座,党龄14天,没有与丈夫合葬
李海龙|枣园的灯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