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照片:十九世纪末巴蜀,传教士镜头下的川人

本组图片源自西方传教士Mary Alice Thompson(1856年-1936年)拍摄的图像。她于1892年7月被教会传教协会接受为名誉传教士,并于10月份前往中国。她及传教士同事曾于1892年至1900年期间在中国四川的工作。这些照片描绘了四川人日常生活的场景。

巴蜀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大致范围包括川、渝及其附近地区,即今四川省中东部和重庆大部及陕南、鄂西等地。巴蜀山川具有三千年悠久历史,既拥有集山、水、林、泉、瀑、峡、洞等为一体的壮丽自然景色,又拥有熔巴蜀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的浓郁文化景观。

四川人,又称为川人、蜀人或巴蜀人,即巴蜀民系,是汉族的一个民系,是中国四川省境内的主要族群,主要分布于四川省。。简捷地说,四川人原本是全国各地移民的后裔。秦灭蜀后,就曾“移秦民万家”充实川蜀;东汉末到西晋,又发生过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从唐末五代到南宋初年,有大批北方人迁居蜀地;元末明初,南方移民大批进入四川;明末清初的的大移民活动前后延续一百多年,即所谓“湖广填四川”;抗日战争时期,大批“下江人”即长江中下游居民大量迁居四川。解放后大批北方干部进入四川,三线建设时期又有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员进入四川定居蜀地。

随着移民的进入,必然发生的是不同地域文化的碰撞。中原文化、南粤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同形成于先秦的巴蜀文化之间的碰撞,可以想见是持久而激烈的。可是,碰撞的过程也就是融合的过程,其结果便是一种新的区别于原有的古蜀文化的新文化的诞生。

清代思想家魏源在《湖广水利论》中较早提及“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典故。他的说法,简明扼要地揭示了中国历史上脍炙人口的移民运动。经过明末的兵燹战乱,四川境内的不少地方“寥寥孑遗,俨同空谷”。经过其他地区民众的自发迁徙以及官府的招徕流民,四川人口逐渐增长。

四川话是流行于四川省和重庆市(巴蜀地区)及周边省份临近地区的主要汉语言。四川话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是由明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古巴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

僻居内陆腹地的四川人,由于交通信息的闭塞,比起得风气之先的沿海人,似乎很难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但是,穷则思变,愈是闭塞便愈思开通,愈想打开眼界,因此,四川人也在这种开通进取的状态下,敢作敢为,以致在近现代以来的历史上,开创了许多“敢为天下先”的典范。

敢为天下先、勇于开放、敢于创新——这是蜀文化的内涵特征。这种精神从古以来一以贯之,都在持续地发生作用,不断地表现出来。在古代,古蜀人开创了以成都为起点的中外交流通道“南方丝绸之路”,最早把中国的名称China传播到西方世界。---【十九世纪末的四川。摄影:Mary Alice Thompso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湖广填四川”真相解密
川赞:四川人的历史文化特质与文化性格解读
成都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三次大屠杀”和“八次大移民”的渊薮
成都历史上的4次大移民
四川人都是混血儿
成都历史上的移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