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死磕到底的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刘禹锡日后最得意的一定不是那篇短短的《陋室铭》,而是两首畅快淋漓的《游玄都观诗》。

在唐代,有几位意气风发的诗人,即使失意也是那么惊天动地。

第一个诗人是陈子昂,家庭巨富却买不来抱负的施展,在燕昭王曾经筑就的黄金台上,高呼: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李白斗酒灌下,什么不如意都不管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高适对朋友董大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安史之乱,很少有让人提起的诗句出现。直到有一个人如流星般滑过舞台的中央,留下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提气之句,人们才发现,这个人,逆时针旋转也是这么自如。

公元772年,刘禹锡在苏州降生,此后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怎么你也?……),9岁时开始跟著名的诗僧皎然学诗。当老孟郊还在苦读,白居易还未沾沾自喜“雁塔题下最少年”的时候,刘禹锡不仅21岁中了进士,紧接着还中了博学宏词科。

795年,23岁的刘禹锡担任太子校书,受到太子身边的红人王叔文、王伾的欣赏,同时与柳宗元成为太子党的重要成员,以至于永贞革新时大家不敢直呼其名,而简称其为“二王刘柳”,可谓“飞扬跋扈为谁雄”!

刘禹锡从二十三岁到三十三岁的十年,辗转多地任节度使掌书记、主簿、监察御史等官职,工作轻松,生活自在,交友十分广泛。他与柳宗元、韩愈、韦执谊、牛僧孺等交好,还替杜佑、武元衡等草拟公文。刘禹锡踌躇满志,心高于天,鼓足干劲想创下惊天伟业。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33岁,王叔文掌握中枢大权,在仓促中开始全面改革,受伤的有旧臣、宦官、藩镇,刘禹锡作为其中重要人物,任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掌握财政大权,一时风头无俩。

志得意满之下,形势急转,改革的受害者们团结在新太子周围,对王叔文集团进行了不同梯次的打击,加之集团内乱,永贞革新失败,二王丢命,刘禹锡等八人被一贬再贬成为司马,而且不得恩赦。

站在群山之巅一下子掉入深谷,其中的落差只有本人清楚。刘禹锡的贬黜地是朗州,就是今天的湖南常德。

唐朝的朗州深处潇湘之地,是古代贬官的理想之所。刘禹锡在朗州担任司马这样的散官,政治上无法有所作为,只能把时间用在山水之间。朗州十年,不但没有消沉,反而愈发激起壮志,仿佛自带核能。

而到永州赴任的柳宗元性格内向,加之妻子早逝,母亲不久之后也离开人世,柳宗元一下子觉得自己老了很多,事实上,那年他才33岁。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是刘禹锡不断鼓励他,经常给他写信打气,希望好朋友能振作起来。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就是柳宗元的核电站,源源不断供给他能量。在刘禹锡的鼓励下,柳宗元终于能够正常工作,开始关心民间疾苦,也开始游山玩水。

“永州之野产异蛇……”——《捕蛇者说》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期间,刘禹锡不断上书当权的李吉甫、李绛、武元衡等人,终于得以与柳宗元回到长安。

历经10年煎熬,再回来已是白发人。回到长安之后,刘禹锡心情大好,听闻玄都观中桃花盛开,便欣然前去赏花。回来之后,不免有所感发,就信手写下一首观花有感。题目较长,颇有戏谑口气。

元和十年自朗州承诏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因此又名《游玄都观》。诗歌传出,引起了当权者的不快,认为讽刺他们借打击“永贞革新”上位,就迅速将刘禹锡、柳宗元等五人又一次贬出京城。

刘禹锡起初被贬之地是播州,就是古代的夜郎,如今的贵州遵义。当时的播州还没有茅台酒,道路不便,属于特别偏远地区,去那里九死一生。刘禹锡还有80岁的老母,去播州更是十死无生。作为刘禹锡一生好友的柳宗元自请将柳州换给刘禹锡。加上裴度的请求,刘禹锡改贬连州,就是如今的广东南岭之中的清远市。

刘禹锡、柳宗元一同赴任,在衡阳分道,二人伤感无限,互相赠诗告别。

柳宗元对刘禹锡说,兄弟,好不容易熬了十年回到京城,谁想到立马又得翻过南岭。还是低调点吧,不要再显摆文字了。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自己被朋友牵连,反而还安慰好友,除了柳宗元外,恐怕没有这样的人了。刘禹锡心下明白:我想想吧。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四年后,刘禹锡母亲终因年高而逝,刘禹锡扶灵回乡安葬,在衡阳得到柳宗元病逝的消息,刘禹锡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他想到到柳州后不久的柳宗元寄信来说,如果皇恩浩荡允许我们回家,那么晚年我们做个邻居吧。

“皇恩若许归田去,岁晚当为邻舍翁。”——《重别梦得》

可惜柳宗元再也等不到了。刘禹锡决定将柳宗元的大儿子视如己出,好生抚养。同时出钱将柳宗元好生安葬,郑重请写碑文的大家韩愈写了一篇著名的《柳子厚墓志铭》。又为他写了一块匾,上书“芒寒色正”,至今悬于柳州柳侯祠的门楣上。柳宗元的作品也经刘禹锡之手编撰成集,流传后世。

柳宗元去了,刘禹锡的路还得继续走。

两年后,公元828年,刘禹锡离开连州,赴夔州任刺史。夔州地处三峡,“风急天高猿啸哀”,最是险恶不过。在夔州,刘禹锡怡然自得,根据当地民歌写了很多首《竹枝词》,其中不乏我们耳熟能详的爱情诗篇。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当然也有满心的愤懑,也借大江挥发。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尽管无限伤心事尽付流水,五十多岁的刘禹锡依旧不向命运低头,他在皇权更迭中等待着,潜伏着,气势依旧不减。他在夔州调任和州途中写的《西塞山怀古》一不小心就成为后人惊叹的怀古名诗。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在和州,刘禹锡遭到排挤。按照规定,作为通判,应享有县衙三间三厢的住宅,但县令却欺负他是个被贬的人,让他住在偏僻的城南。刘禹锡不以为意,看到窗外大江上白帆点点,写下了一副对联: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知县知道后,将他挪到城北,三间房减成一间半。刘禹锡看到树荫浓密,又写了一副对联:

“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更生气了,干脆将他搬到县城中部,房子换成一间斗室,仅能容床、桌、椅。

半年之内,三次搬家,刘禹锡愤怒了。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并不是那么好欺负的。这次刘禹锡不再写对联了,他刷刷点点写下了千古流传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写毕请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写铭文刻在石碑上,立于斗室之前,知县吐血不住。

第二年,刘禹锡离开和州,在扬州遇到白居易。此时,刘禹锡已经55岁了,白居易与其同年。二人想起历历往事,均无限感慨。白居易言道,虽然你是写诗的好手,但命运注定你无法出人头地。满朝官员都荣耀,独你长年被贬。可能是你才情太高,但是遭了二十三年的罪也太过了。

刘禹锡心下感动,举起一杯酒,说了句,谢谢,死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6岁,刘禹锡再入长安,还去玄都观,看到的却是没有一株桃树,他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

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但是讽刺他的人都已远去,皇帝早不是那个皇帝了,此时距离永贞革新已经过去24年,皇帝从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一直到宣宗,竟然换了七代帝王,再大的仇怨也已经过去了。

可见活得长也是一种胜利。

暮年的刘禹锡终于进入集贤殿任学士,尔后成为吏部侍郎,然而大和年间的政治环境早不同往昔,刘禹锡已经成为过气明星,现在站在舞台中央和即将站在舞台中央的是日后成为牛李党争首领的李宗闵和李德裕,连对刘禹锡颇为欣赏的裴度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裴度倒台后,59岁的刘禹锡再度离开中央,前往日后的“人间天堂”苏州赴任,其后辗转赴任,其理想始终不得实现。

最后的岁月,刘禹锡还想一搏。

振臂犹堪呼一掷,争知掌下不成卢。——《赠乐天》

骥伏枥而已老,鹰在韝而有情。聆朔风而心动,眄天籁而神惊。力将痑兮足受绁,犹奋迅于秋声。——《秋声赋》

842年,71岁的刘禹锡病逝于山西,这个永不妥协的斗士终于追随好朋友柳宗元去了,而他的声音千百年来一直在历史的殿堂里回想,号召我们继续奋斗。

人若没有梦想,与咸鱼有什么区别?

命运如此不公,我却始终相信:是金子总有发光的一天。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杂曲歌辞·浪淘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柳宗元与刘禹锡:一生贬谪路,千年友谊情
【唐诗成语49】韩愈、柳宗元之“大放厥词”:都过去了,还计较啥呢?
这两人前半生事事相同,堪称中唐诗人第一CP
唐诗闲读:“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半世飘零客,一生好兄弟
【文化宁海】储展鹏 | 天地苍茫,孰与同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