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征地动迁审计过程中如何确定抢栽、抢种、抢建行为

王 新  于 松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征占土地补偿审计中,审计发现一些被补偿户或外来人口团伙性的恶意抢栽、抢种、抢建(以下简称“三抢”)的行为非常普遍,特别是团伙性上下、里外游串通,已经形成违法产业链。违法者有非常丰富的钻法律空子的斗争经验,常常使核量人员束手无策,眼看着大量国有资金被白白套取。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利用有效证据,依法正确判断“三抢”行为,严厉打击不法分子,规范征地动迁秩序,降低国家投资成本。

一、审计方法

一是将所有地上物补偿合同进行登记、分类(如经济作物类、房屋建筑类、企业等),筛选出每类补偿金额较大的补偿户作为审计重点;二是将外来人员作为审计重点。可以到当地公安部门索取征地动迁时的户籍,用以确定被补偿人员的身份;三是核对被确定为审计重点的补偿人的补偿款收到情况;四是计算被补偿人征占土地的面积。对外来人员要索取承包租地合同、土地使用证、企业的工商执照、税务登记证明、房产证等相关证明,如果是当地村民要依据土地及青苗补偿金额计算出实际占地面积;五是利用Google航拍图或当地国土部门提供的每年更新的遥感影像数据及勘测定界图查看当时的地貌情况,并查看核量时的影像资料,核对手工核量单中的数量与实际补偿的数量是否一致;六是找被补偿人取证,让本人证明种植经济作物的种类、时间、位置、面积等情况,建筑物的位置、面积、结构、建设时间等相关情况;七是找征地动迁的核量人员,了解核量时的情况;八是到村里找村干部和其他利益不相关的百姓了解当时征地动迁前的基本情况。

二、审计证据

(一)抢栽、抢种证据

1、从时间上有直接证据证明,种植的经济作物是在告知后的行为。

2、虽然种植的经济作物是在告知前发生,但如在设计部门的初步设计或者施工设计现场勘查之后发生,即个别的投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在得知某范围区域即将被征占后,种植经济作物的行为。

3、种植密度严重超过该经济作物行业标准和科学密度。用实际被征占土地亩数与补偿地上经济作物的棵树进行对比。认定是否超过行业标准和科学密度的依据就是农业部出台的各种经济作物种植的行业标准。如果种植密度严重超过这个标准,表明种植时没有考虑成活率及质量,是以获取国家征地补偿为目的恶意行为,司法可以裁定合同无效。

4、种植经济作物的时间违背科学种植规律,在非种植期种植。有的违法分子在得知征地动迁信息后,为了骗取补偿款,在征地范围内违背科学种植规律,在非种植期种植,这也表明种植时没有考虑成活率及质量,是以获取国家征地补偿为目的恶意行为。但这种取证要有证明在非种植期栽种的直接证据。,首先先调查百姓,对种植时间进行指证,这种证据只是辅助证据、间接证据;其次看租地合同,判断种植经济作物的时间;最后,也是最有效的直接证据就是利用土地地理信息技术,如利用Google查看航拍图,土地部门每年更新的遥感影像数据等确定公告时征地范围内的种植情况。

5、租用土地合同中有明显的获得征地补偿的意向。一是租地的租期不够经济作物的成长成熟期;二是协议内容虽约定了双方的义务,但在利益分配上,仅约定了在国家占地的情况下土地补偿与青苗费的分配,可以认定该协议的目的仅为获得征地补偿。

6、租用土地面积与施工占地面积高度吻合。首先要找专业测绘部门对被补偿人租用土地面积进行测绘,然后将测绘的GPS数据,转换到土地勘测定界图,就可以判断租地面积与征地土地面积是否高度吻合。

(二)抢建证据

有直接证据证明,建筑物是在告知后的建设的。

抢建的建筑物明显的不具备使用功能。例如厂房、牛棚、鸡舍等,没有实际使用价值,在没有生产养殖业规模的情况下大量建设厂房、牛棚、鸡舍等行为。这也需利用土地地理信息技术,如利用Google查看航拍图,土地部门每年更新的遥感影像数据来辅助审计。

以上证据有的可以单独使用,有的必须结合使用才具有有效性。(摘自锦州审计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院判例:土地征收中抢栽抢种不具有依法应予保护的合法权益,为实施抢栽抢种违法行为所投入的成本及收益等依法不属于行政赔偿的范围
进行征地拆迁的主要工作流程是什么?
2.34 契税征管审计应抓好五个环节
拆迁公告发布后抢栽、抢种的树木,征地时能否予补偿?!
村民领钱后在被征土地抢种作物,被清理后起诉赔偿
保定多地要拆迁,又有一批人要富起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