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朝公务员考核的内幕

秦朝公务员考核的内幕 
    

秦国选拔官吏的方式,有耕战仕进、学校培养和乡里推择三种。对于刘邦来说,第三种最有晋升可能。乡里推择,顾名思义由父老推荐,政府选择,推择的首要标准先是品行,然后看文化水平和才能高低。当初韩信就是过不了品行这一关,没考入公务员。乡里推荐方面,中阳里的父老是卢绾老爸,他趁政权交替的机会,把刘邦推荐上去,又借与沛县其他里社父老多年的交情,说服他们附议自己的提案,不是什么难事。    
    

政府的选择方面,其间必有老朋友萧何的保举作用。
    

萧何、曹参这些吏一级的旧政权人员,只要不参加抵抗运动,多可量才留用。我们不妨想一想萧何日后追随刘邦进入关中,抢先保管簿籍档案的行为,即可推测他在秦军接管沛县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并因此受到新长官的赏识与信用。凭这种身份,他被吸收参与沛县乡里基层政权系统的重组工作,并且在接受父老推荐、选择录用刘邦的程序中发挥了作用。    
    

社会关系上,刘邦和王陵这样的豪桀称兄道弟,与雍齿这样的人对抗,又有樊哙、纪信、周勃一班敢打敢冲的少年听他命令。秦朝的吏,有文武之分,亭长是佩戴武器、执掌捕盗、维持一方治安的武吏,刚猛有力,震慑奸人草窃,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就社会背景和人际关系而言,刘邦完全符合要求。否则,以沛县环境风气,一般人哪能胜任。秦简《法律答问》总结过,秦政府基层官吏系由豪帅担任,一般贫民无进身之望。所以韩信没能通过公务员考试,也有其家道中落的因素。
    

原本是王陵、雍齿、樊哙、周勃等“豪桀”“少年”中的一分子,刘邦要出任亭长需得到他们的配合,等正式上任后,又必然以姑息、庇护这些人的一些日常行为作为报答。秦朝的公务员考核成了关系人脉的较量舞台,凭借豪桀襄赞、少年拥戴的社会势力支持,刘邦顺利上位。在机关单位上岗后,刘邦在沛县吏胥中广结私交、打成一片,在衙门里和一帮小吏说说黄色笑话,开个黑色幽默,个性随和的刘老四很快融入官场。他摇身一变成为管理治安的亭长后,利用这个身份,求得与江湖势力的进一步合作,这就是刘老四出任泗水亭长的左右合力。
    

这种模式在两汉时期不断地复制,地方豪强把持基层政府职位逐渐成为社会上的通行做法。历史进入魏晋年代,豪强的势力逐渐演变成阀阅士族,隋唐帝国的开创者本身也是来自世家大族;关陇集团一统江山,结束南北朝,豪门政治达到顶峰,史书称:“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当时荣盛,莫与为比。”    
    

深入一个层次分析,刘邦能够出仕来自当局内部的促进作用,还是萧何、曹参这些人。《史记·萧相国世家》有萧何动员家族成员参军,萧家父子兄弟十多人因功封侯的记录,可知萧家在当地宗亲不少。一言以蔽之,经过这次基层政权系统的调整,这些人隐然成为地方豪强在政权中的代表,刘邦成了最佳中介人。正是司马迁对刘邦及其开国功臣进行如此细致的描写,使后人从侧面了解到一个秦朝地方政府的结构,本地豪强势力渗入官场的真实情况。帝乡沛县可以视作秦朝基层政权的标本。
    

萧何、曹参为身家利益考虑,通过刘邦与王陵、雍齿等地头蛇调整关系,趁着秦国派官接管沛县创建亭长的机会,把钩挂三方来闯荡的刘邦拉进来以加固人脉威望,萧曹对推择刘邦为吏的主动与热情,丝毫不亚于刘邦本人。    
    

最悲剧的是那几位从咸阳派来的官员,他们被当地人蒙在鼓里,稀里糊涂地把未来大秦帝国的掘墓人吸纳到体制内。但是退一步讲,即便新任县令在择用刘邦之前,在沛县贴出公示,派人调查刘邦的底细;下有卢父这类乡里老人操纵舆论,上有萧何这班主事吏胥控制信息,最终写进考察报告的刘邦,恐怕依旧是德才兼备的完美形象。
    

由于古代技术条件的限制,有人想要隐瞒信息太容易了。因此,秦始皇全面实行郡县制后,中央政府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度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豪强的崛起这不单是秦朝的问题,也是后代王朝所要面临的。  
    

汉武帝也是一位力行打击地方势力,伸扬中央权威的帝王。《汉书·酷吏传》记载了一位叫王温舒的官员,他出任河内太守(治所在怀县,今河南陟县西南)时,首先准备了五十匹马,安置在怀县到长安的路途。王温舒上任后开始审理案件,将郡中的不法豪族和其他有牵连的嫌疑人定为重罪。死刑或灭族这样的重罪必须报朝廷批准,那些豪强却依然优哉游哉,若无其事。
    

因为汉朝对邮驿传书速度有具体的规定:“邮人行书,一日一夜行二百里。”怀县到京师长安的路程约为一千零七十里,加上中途的延时,常规的往返时间需要约十一个昼夜。地方豪强有足够的时间在京城动用关系,通过靠山摆平此事。
    

谁知王温舒立即使用那五十匹马接力传送,两天后就从长安取回批文执行死刑,杀得那些人措手不及,也使当地人大吃一惊。到年底,王温舒把关押的千余户人家全斩了个一干二净。    
    

像王温舒这样深知信息和效率的重要性并想出这一绝妙办法的人,在当时是非常少有的,因而被史官作为特殊的例子记录下来。但王温舒能这样做,毕竟还有其有利条件:河内郡离关中并不算远,而且这条线路又是当时一条主要的交通干道,道路良好。
    

如果让王温舒到朝鲜半岛的乐浪郡、甘肃陇西的敦煌郡或云贵高原的益州郡去做太守的话,他要准备的马就不是五十匹,而是五百匹或更多,甚至还要包括渡船。而且道路出行不便的地方有好马也跑不快,遇到天气不好,就会断绝通行。
     

驿站的普遍设立使王温舒这一办法普及化了,但这仅仅是加快了传递的速度,却并没有缩短实际距离。且不说维持全国的驿站系统本身就是国家一笔数目不小的花销(在偏远落后地区这是不得人心的弊政,许多皇帝为节省财政开支而废弃驿站,最著名的一位是明朝崇祯),就是在驿站完整、效率正常的情况下,边远地区与首都的公文往也需数十天之久。
    

社会生产力发展到15世纪时,交通传达仍然非常落后。朱元璋规定,明朝每十年一修的黄册(户籍册)都要以省为单位上报到南京后湖,据《南京户部志》记载,官方规定的“黄册到湖期限”如下:浙江二十日,江西二十二日,河南三十日,山东四十日,北直隶五十八日,福建六十五日,辽东八十五日,广西九十日,湖广九十日,山西九十日,陕西一百五日,四川一百五十日,贵州二百五十日,云南一百八十日。距离最近的浙江需要二十天,最远的云南则要半年后才能送到。在没有机动交通工具的条件下,中国作为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治实体,对于大一统的帝王来说显得过于庞大,难以驾驭。(十字桀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沛县九月纪事——刘邦艰难的起步(上)
高祥传【崔海波】
没起义前,刘邦官比萧何小,造反后,应该是萧何带领刘邦才对,为何却反过来?
楚汉系列23丨从乡野游侠到地方小吏
视界决定世界
大风起兮:刘邦的第一桶金怎么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