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条河,一段峡,一座山
特此感谢!

1

一条非渡不可的河


在组成横断山的系列山脉大河中,西南端的大相岭和大渡河恐怕是天府之国迈向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第一道屏障。这里构造复杂,地形落差悬殊,山体高大破碎,江河深邃逼仄。
被誉为“川藏第一桥”的兴康特大桥,
东西横跨大渡河(杨安文/轩视界)
任何一个不满足于原有生存环境束缚的族群
要拓展生存空间
势必要突破自然地理障碍
山脉和河流便是最需要突破的对象
因此
大渡河便成为一条非渡不可的河
一条考验勇气的河

大渡河畔安顺场是太平天国石达开的悲剧地,
却是红军的胜利场(曾幼灵 摄)
在历史上,石达开的义军和中央红军都曾经陈兵大渡河畔,面对滔滔江水,不得不面临“渡则活,不渡则亡”的艰难选择。
从大峡谷溯流而上,行80 千米,有一座翼王亭屹立于石棉县城北大渡河铁索桥畔的石儿山上,它是为了纪念石达开兵败大渡河而建。
安顺场那副著名的对联“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将石达开永远地定格为失败者。他的失败衬托出几十年后红军的英明。
大渡河大峡谷两岸山高壁峭,筑路困难。
图为乐西公路岩窝沟段(薛康 摄)
而抗战爆发后,面对日军步步紧逼,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国人也不得不在绝壁天悬、波涛汹涌的大渡河畔凿开一条血路——乐西公路
20 世纪50 年代初,举世闻名的成昆铁路,又不得不选择苏联专家认为根本行不通的西线,去穿越大渡河大峡谷这道“地狱之门”。
泸定桥下,是滚滚流过的河水(曾幼灵/轩视界)
而再沿大渡河继续溯流而上90 千米,还有另外一座悬索桥横跨在大渡河上,这就是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泸定桥
1935 年5 月29 日,中央红军溯流而上来到泸定桥畔,面对敌人和滔滔江水,又一次面临“渡则活,不渡则亡”的绝境。最终红军以22勇士飞夺泸定桥,救红军于一线!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80年后,当我们重温这首著名诗歌的时候,仍能感觉到毛泽东在写这首诗时的万丈豪情。

但当我们认真解读这首诗时,发现诗人在写其他地方时都是用“闲”“细浪”“泥丸”“暖”“喜”这样的字眼来表达红军对长征艰辛的不屑,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唯独提到大渡河时用了一个“寒”字,这个“寒”字足以证明诗人对这条大河的敬畏之情。

2

一段非看不可的峡

源于青藏高原腹地冰雪融水的大渡河汇聚了千川百河,一路蜿蜒如蛇般曲曲折折行进在3000 米以上的山原面,并在地形开阔地带形成千回百转的河曲。当地形由山原向山地转换之后,大渡河一改柔情风格,一泻千里、气势磅礴,切割出深幽的峡谷。
流淌过金川县的大渡河上游,
较为宽阔,滋养着两岸村庄(杨建 摄)
当行至横断山与四川盆地之间
最为陡峻崎岖的屏障时
大渡河开始由西而东切割开
我国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之间
最为艰险的最后一道门坎——大相岭
给这里留下一条长达26 千米的旷世大峡谷

从开凿于悬崖上的小路俯瞰大渡河,
河水青碧,奔流不息(李国斌 摄)
2001 年,该峡谷开始了系统调查和研究,研究成果迅速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2001 年,国土资源部批准大渡河大峡谷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 年,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开展的“选美中国”活动中,大渡河大峡谷成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
大渡河大峡谷,西起汉源县乌斯河,东至乐山市金口河,
其连续完整的峡谷长度和险峻壮丽程度世所罕见(辜顺刚 摄)
《中国国家地理》给出的评语是这样的:
 

金口大峡谷(大渡河大峡谷),西起汉源县乌斯河,东至乐山市金口河,长26 千米,谷底宽一般70 至200 米,局部小于50 米,谷肩最大宽度约8 千米。峡谷出口处河谷最低海拔约580 米,峡谷北岸的大瓦山海拔3236 米,使峡谷最大谷深达到2600 余米,其连续完整的峡谷长度和险峻壮丽程度世所罕见
由于地处横断山东缘地壳强烈上升地段,又是我国一、二级地形阶梯阶坎上高差极大的部位,加上构成峡谷的基岩主要为坚硬的、层理呈水平状的白云质灰岩,使得金口大峡谷(大渡河峡谷)成为我国大型河流上最为典型的嶂谷和隘谷,其特点是谷坡直立、谷地深窄、谷底几乎全为河槽占据,河滩不发育。而两侧的众多支沟,更是呈现深不见底、窄如刀缝、绝壁深涧一线天的奇观

3

一座非登不可的桌山

大瓦山远远望去就像一座空中楼阁
或行驶在莽莽林海的巨轮(封诚民 摄)
单之蔷先生在《中国国家地理》2015 年第6 期的《探访中国的桌状山》一文中写道:
 

蜿蜒起伏是人们对山的惯有印象,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形态的山不为多见,它们四壁陡峭、顶面平展如桌,被形象地称为桌状山。
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群山中,瓦屋山、大瓦山是我国桌状山的典型代表。两座山直线距离不足40 千米,形态颇为相似:孤峰状的山体拔地而起,山顶面平坦如桌台,周边悬崖陡壁围绕。
如果说高峰低谷相间错落体现了山的曲线之美,那么桌状山奉献的则是山的直线之美,它所勾勒出的刀削般平直的天际线,就是这种美的最好诠释。

瓦山云瀑(张兵/轩视界)

大峡谷的北岸,就是海拔3222米的大瓦山。在地质结构,大瓦山与峨眉山、瓦屋山有曲异同工之妙,均为典型的断块山,且形态如桌。但大瓦山与峨眉山、瓦屋山相比显得更加巍峨雄阔。

通往大瓦山的路十分艰苦,由于绝壁环立,许多地段仅容一人小心通过。
尽管路途艰险,但沿途风光却十分迷人,纷纷扬扬的瀑布,花开各色的高山杜鹃,以及清新湿润的空气,都会让人将疲劳和危险抛诸脑后。若登上山顶,凭高望远,峨眉山、贡嘎山、瓦屋山尽收眼底,更有朝晖落霞,云涛雾……
春日的大瓦山,
高山杜鹃正在盛放(辜顺刚/轩视界)
大瓦山脚下是五池村,因区内的五个高山湖泊而得名。这里是大渡河大峡谷最为柔美的段落。
从峡谷溯流而来,一路皆为悬立的绝壁以及奔涌翻滚的江水,难免让人精神紧张,透不过气来。五大天池的出现,让人豁然开朗,心胸舒缓。
站在洼地东侧的高地远望,整个五大天池,丘陵起伏有序,土地平阔整洁,田园中各种作物形成不同的色块,与房舍、池塘相映成趣。
大瓦山天池雪景(辜顺刚/轩视界)
最美的还是湖泊,大龙池、小龙池、鱼池就像翠玉般镶嵌在花草繁茂的草甸、绿意盎然的田园,池中水色清秀。
而远处,大瓦山耸立在湖畔,在蓝天中勾勒出的天际轮廓线又平又直,棱角毕显,它就像城堡一样壮观美丽而气质高贵。


本文内容摘自《四川画报》2019年10期
《大河奇峡》中国旅游出版社
文/ 李忠东
编辑/田新怡

本文经“四川画报”微信订阅号
本文经“四川画报”微信订阅号授权转载,原文名为“大河·奇峡”,特此感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险峻壮丽的大渡河
此峡谷能抵2个长江三峡, 比世界第一峡谷科罗拉多还深542米
大渡河金口大峡谷
大渡河大峡谷,外国人看不到的风景
大渡河峡谷,不准外国人进入
大渡河上同心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