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访 | 宋英杰:用浪漫的方式研究天气

我是学天气出身的,做传播不是我的本行,我只是一份兼职,所以一直在路上,不断地在学习在揣摩。

|作者:孟星

1993年,宋英杰作为中国第一位气象播报主持人走上了电视荧屏,这一播就是27年。

对宋英杰来说,这27年给了他“气象主播”的标签,以及对天气的深刻情感。在微博上,他给自己的标签是十个字:“民以食为天,我以天为食。”他琢磨天气,琢磨前人曾是如何琢磨天气的,有时琢磨得很孤独。不过,他说:“云行路千条,我走一条路;云比我逍遥,我也不嫉妒。

多年的琢磨中,他也搜到不少“宝藏”。最近亮相给世人的,是他的《中国天气谚语志》。宋英杰如同一位口味别致的掌宝人,把古今中外与天气有关的谚语细细品读。

近些年,在对中外天气谚语的整理和研究中,他常被人问到,研究天气谚语有用吗?宋英杰的内心自有答案。他对人民文娱的记者说:“研究谚语,是你去追溯人类认知天气和气候的思维路径和智慧集成方式。”

在传统与现代,快与慢,动和静之间,当代人有更多的思考和选择,越来越快的生活,让人们也经常自省,提醒自己是不是该慢一点,而宋英杰选择更传统的方式,更踏实的脚步去践行自己的一些所想所感。

 ·宋英杰1999年在澳门留影。



与《天气预报》的缘份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一切都是那么快。人们追求速度,追求效率,决定是否去做某件事的标准也似乎变成了是不是“有用”,但在宋英杰看来,做一些看似“无用”的事情,是很有必要的。如同27年前,本是气象专业的他,走上电视荧屏,做起了一名主持人。在宋英杰的口中,这就是他的一份兼职,但是这份兼职一做就是27年,人们也因为这个身份认识和喜爱宋英杰。

人民文娱:第一次在《天气预报》出镜是什么感觉?

宋英杰:第一次开始出镜,我也不知道它的好在什么地方,它的后果在什么地方。到了那里就对着一张子虚乌有的蓝布比划,完全是抠像背景,是没有真实的画面的。熟悉一个星期之后,就可以相对精准地比划,后来很多网友说那你不会错吗?熟练以后错太难了,错要刻意为之。


 · 宋英杰主持《天气预报》。

人民文娱:气象主播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宋英杰:有两点吧。第一你要了解天气,甚至最好你要精通天气。第二,你要了解传播,要会聊会说。然后把这两个学科能够嫁接好,能够集成好。其实我觉得特别难,我是学天气出身的,做传播不是我的本行,我只是一份兼职,所以一直在路上,不断地在学习在揣摩。

人民文娱: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传统的《天气预报》节目会被取代吗?

宋英杰:我觉得可以没有,真的可以没有。不同年代有不同的需求,现在收视率低了,是历史的必然,是文明进程使然,大家有更多的、更便捷的方式得知天气情况。当别人需要的时候,你就好好地去做,不需要的时候,你可以用另外一种存在感去体现自己的专业性。

人民文娱:但是仍然会有很多观众对《天气预报》有一份情怀。

宋英杰:我能够感受到,有一类是惯性观众,他没有选择其他的替代方式,一直是很传统的,甚至很痴情地关注我们的节目。第二类是未必是聚焦于信息本身、天气本身,是他乡愁的一种宣泄方式,甚至很多谈恋爱的人,是为了看看爱人所在城市的天气预报,以寄托情思。


研究天气谚语,感受古早智慧集成方式

天气、谚语、二十四节气,是这些年宋英杰一直潜心研究的领域,在他眼里,研究这些古早的智慧,对于认识这个世界和认识自我是一个特别好的方法,也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在宋英杰的新作《中国天气谚语志》中就体现了很多关于天气的传统文化和古人智慧的方法论。

 · 宋英杰新书《中国天气谚语志》。

对于天气,宋英杰还有一些心底的小浪漫寄托在节气的变化之中,他会观察小动物在节气变化时候的反应,也会在不同节气拍下植物不同的样貌,这种细腻的观察,带给他更多层次的生活体悟。

人民文娱:为什么会想要研究天气谚语?

宋英杰:虽然现在的这些专业的机构,它的监测方式、它的预测方式都足以完全替代古代那些智慧了。但是我觉得研究本身是你去追溯人类认知天气和气候的思维路径和智慧集成方式。在漫长的岁月当中,大家是怎么认识天气的,由模糊到清晰。人们的表达方式和古代人的表达方式已经有很大的不同,那个时候为什么要口口相传,没有互联网那么快捷的分发和传递方式的情况下,人们怎么能做到对天气和气候的一种感知和认知,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人民文娱:研究各国天气谚语的过程中,有没有让你觉得特别有趣的发现?

宋英杰:德语系的谚语让我特别惊讶。德语系的谚语有一种哲学思辨,比如说天气韵律类的谚语相对比较多;英语的谚语当中描写情景的相对比较多。可能这就有一个文化习俗的问题,就是它在不同的气候区域当中,人的那种习惯就有所不同。不同气候区域,不同的气候类型,使得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各有各的不同和精彩。

人民文娱:您对二十四节气也研究的非常精通,您会在特定的节气有一些小仪式感吗?

宋英杰:我尽可能做某种意义上的天气档案,当一个记录者,不仅仅是天气,还有众多生物对于天气的响应也会记录下来。比如入伏那一天,我会拍一下苹果的样子,出伏那一天我也会拍下苹果的样子,它们由青色到红色,记录下这段时光变幻留下的痕迹,这会让你对时光当中阴晴冷暖,寒来暑往的变化感受得更细腻一些。不见得要展现给别人看,是自己的一种体会。


 ·宋英杰于初伏、末伏拍摄的苹果。



“大家都一样的话就没意思了”

提到专业的传承,宋英杰说,气象行业也有师承制,但是不会像相声界一样有辈分之分,宋英杰更愿意把这种与后辈的缘份当作是一种同行之间的沟通桥梁,在沟通之中碰撞更多创意。

这种碰撞和沟通的习惯,也体现在他和各国同行的交流之中。气象播报,看似流程化、规范化的一个节目形式,怎么才能够更具有可看性、实验性、趣味性,各个国家的气象主播们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创作方式。

任何一个行业,只要用热情和真诚去创作,都是充满多元化的挑战的,在这个过程中,展现自己独特的一面和创造力,是传承的根本。


人民文娱:对气象播报的后辈有什么建议?

宋英杰:我特别希望,每一个人与我的不同,是你对这个行当或者业界的独特贡献。因为大家都一样的话,就没意思了。你的不同是你独特的贡献,并且无论是对于传播,还是对天气,都有相对专业的涉猎和研究,这样就更好。我很希望的是以后的这些人跟我不一样,比我更好。

人民文娱:听说各国气象主播每年都有一个聚会,你们会交流什么?

宋英杰:聚会是起源于1990年,每年一直都在进行。基本上都在聊,你做节目的时候有什么小故事,我做节目的时候有什么小花絮。

比如说以色列的有个主持人,他在90年代的时候曾经做了那么一个尝试,他正在播,说有降雨,哗一下雨就来了,泼了他一脸,然后说有雪,几个雪球就打向他了,记忆很深刻。20多年过去了,前两年我再见到他的时候,我说你记得吗,在1995年前后的节目当中,你做了这么一个尝试,我一直都没忘。然后他也很感慨,他说你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记得情景的人了。

人民文娱:现在出现了很多新的时令记录方式,比如短视频,李子柒的相关短视频就很火,您怎么看待这种新的创作方式?

宋英杰:我经常看李子柒的视频,有非常好的传播作用。因为它接地气,真实、脚踩泥土,然后又有现代感。让我们对这种农耕生活有一种羡慕和向往的一种情感。

我记得她的视频分享的水稻的一生,其实我们现代社会,依托土地生活的人也已经越来越少了,我们虽然说要尊重农耕,要敬畏,要珍惜这一汤一饭,但是粮食从哪来的?李子柒的视频从播种开始记录,最后变成了饭桌上热气腾腾的白米饭,记录了整个过程。用一种邻家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真的这一切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珍惜。


 ·宋英杰于白露节气拍摄的野酸枣。

人民文娱:您的孩子也对天气方面感兴趣吗?

宋英杰:我孩子特别感兴趣,但是对于天气他是这样,周围的人说到天气,他从来不搭茬,他从来不会说我问我爸爸是做“天气”相关的,也不会有那种额外的自豪感。他都是闷声地去跟我交流,不会去炫耀。


 ·宋英杰与儿子的温馨合照。

只有一次,他们当时幼儿园里头有一个小女生,然后跟他关系挺好的,他就想送她一个礼物,他琢磨半天,然后跟我说,爸爸我想送给这个小女生一本书,一本你写的书。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的他对于我从事的职业的一种认同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冬至一日占候,便可知来年气象如何
宋英杰:用温情与敬意读懂天气谚语
崇明老人谚语“猜天” 担忧传承后继乏人
老祖宗留下的天气谚语准不准?-今日头条
课外地理 | “天有不测风云”,这些谚语里藏着气象万千
农耕俗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