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龙游大公殿溯源:一场祭祖灯火背后的文化记忆
来源:衢州晚报 2018-05-03 10:43:06

徐金渭

龙游县城南20公里处有个灵山古镇,现属溪口镇辖区。这是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灵山”之名则源于徐偃王。

徐偃王是西周穆王时的徐国国君,因楚国出兵攻打徐国,他不忍民众遭战乱之苦,于是弃国南迁,传说就卜居泊鲤。至西汉成帝时,曾任江夏太守的徐元洎追寻先祖遗迹来到泊鲤定居,并建庙奉祀偃王。徐偃王护佑一方,颇有灵验,各地百姓都前往虔诚祭拜,泊鲤也因此改名为灵山。

一场祭祖灯火,让小山村沸腾了。资料图片

距离龙游县城东南部30余公里处的大公村,属社阳乡辖区,其“大公”村名的由来也源于徐偃王。

大公村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地形狭长,一道山溪由南而北穿村而过,村民依山傍水而居。据当地村民朱南山称,大公村原名长枝,曾名九龙谷,山溪则名为长枝源。

有资料记载,明崇祯年间,朱熹后裔为避战乱而迁居于此,到清康乾年间,这里便人丁兴旺。当地流传,朱氏族人隐居长枝后,有好事者用树木雕刻狮头,用苎麻编织狮身,一雌一雄共两只,并为之建牛角殿供奉。牛角殿香火鼎盛,四乡八邻前来祈福者络绎不绝。某年,因天灾,当地民不聊生,无人再拿贡品继续祭拜狮子。清雍正年间,当地民众将牛角殿进行改扩建以供奉徐偃王。这是因为,龙游有条竹溪(现名为筑溪),为长枝源的下游,有传说徐偃王南迁后曾定居于竹溪,期间他常到民间访贫问苦,也溯长枝源而上至九龙谷,广施仁义,故而九龙谷百姓信奉徐偃王。

如今,各地供奉徐偃王之庙宇多称仁惠庙,而居于九龙谷的朱熹后人特推崇徐偃王大公无私之品德,便将殿称作大公殿。自此,八方善男信女前来祭拜徐偃王,都称“到大公殿”,大公殿也就成了九龙谷的代称,原村名则渐至忘却。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为“破除迷信”,村名去“殿”字改为“大公”,长枝源也改称大公溪了。

现在,大公殿依然矗立,成为一座保存相对完好的古建筑。该殿位于大公溪西岸,背山临溪而建,坐西朝东,两进三开间,门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正殿分上下进,中隔天井。上进中,徐偃王居中高坐,面容慈祥而庄严,上方有“文德常昭”四字横匾,其下香炉一字摆开,有四大侍从站立于两侧。天井与正门牛腿、屏风等构件均雕刻精美。偏殿内设观音堂,也分上下进,中隔天井,观音与十八罗汉塑像居上进,弥勒菩萨、韦驮在下进。整座殿横梁竖柱所有木构件皆朱色。历史上,大公殿经多次修缮,其规模依旧。

如今,最让大公村村民及游客兴致盎然的,便是由村子每户制作的花灯展示巡游。大公清明祭祖灯会已有400多年历史,1988年恢复至今,已列入省级“非遗”项目。

清明祭祖灯会是一种用花灯编制出生活中的五彩缤纷,展示出每家每户的富有与技能,体现了社阳人民对祖先的崇拜,承载着许多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衢州记忆 民 俗]仁义鸿绩大公殿 龙游社阳大公殿祭祖灯会举行
浙江龙游纪念圣祖徐偃王大典
灵山江
【乡土兰溪】走进李家村:徐姓都奉徐偃王为祖
【兰溪老故事】大公殿的“大公”是谁
衢州龙游最美9大古村落,明清传奇龙游商帮遗风尚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