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雪野水库的故事
 发表于 2020-5-14 21:29 来自莱芜都市网APP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雪野水库是怎么建成的?
潇洒济南
前天 23:08
“雪野水库”因何得名?雪野水库是怎样建成的?雪野湖又由什么独特魅力?笔者带着这些疑问,于10月1日拜访了美丽的“雪野湖”
雪野水库是怎么建成的?
孙 建 修
雪野湖,位于莱芜区雪野旅游区,湖水面积1200万平方米,库容量2.21亿立方米。湖光山色,风景宜人。20公里长的环湖路宽敞平坦,两边灯光闪烁,花红柳绿,湖面上游艇穿梭,涟漪荡漾。湖南岸垂钓者,沉稳不燥;这里是每年垂钓比赛的最佳处;湖西岸望湖山庄、福满楼、楼外楼门庭若市,迎来送往;北面硌石崖、五峰山,仿佛悬浮在湖面上,放眼眺望,雄伟气派。在这里举行的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暨第二届全国航空运动会,把“莱芜”两个字迅速传遍世界。
可是,50年前的雪野是什么样子?“雪野水库”因何得名?雪野水库是怎样建成的?雪野湖又有什么独特魅力?笔者带着这些疑问,于10月1日拜访了美丽的“雪野湖”。按父亲的指引将车停放在南湖堤当年合龙处,父亲环绕四周后说:“雪野变了!雪野湖太美了!我参加建设的时候……”我接个话茬说:“我们在这合影留念吧!”“咔嚓”一声,美好的瞬间变成了永久的记忆。父亲又眉头紧锁,一言不发,思绪万千。一大会儿,他才打开话匣子,向我们讲述了那段鲜为人知的雪野湖建设的艰苦岁月。
汇河是莱芜境内的第二条大河,发源于章丘市的池凉泉。由于山势很陡,水流湍急,每年汛期泛滥成灾。民间曾流传着“大雨下在了马鞍山,麻杆子冲着下泰安,如果黑夜下大雨,老婆孩子往外窜”、“河水满了槽、山口就冲没了”、“麻杆子淹进河水湾,盼着老天快晴天”的民谣,听到这样的民谣,县委、县人委于1958年8月,带着有关人员到汇河中游雪野乡一带勘察地形,选定了修大水库的地址。在当时的上游公社领导支持和带领下,沿河查看了邢家峪、雪野庄、冬暖村、北岭子、山口等十几个村庄,技术人员认为雪野庄、山口是闸水库的好地形,初步定在了这两处。后经过反复论证,认为在雪野建水库是最佳地形,库址口小肚大,储水量多,覆盖面广,可达控制流域面积444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20万亩,能解决莱芜西北部山丘地区和鲁西平原灌溉用水及长埠岭的用水。当时,县委第一书记孙明同志参加了论证会当即拍板定了下来,取名“雪野水库”,并要求呈报省地批准后组织实施。人们做梦也没想到,这块祥瑞之地将变成“湖”的世界。
雪野水库分三期修建,第一期于1958年11月10日破土动工,完成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清基排水、导流沟、平整施工场地、移民搬迁、砍伐树木、青苗补偿、勘察设计等工作),因国家压缩基本建设投资,于1959年4月停工。第二期是1959年11月4日开工,完成坝身土方工程,溢洪道、放水闸、配水塔、发电站五部分的施工任务,1960年6月20日完成。第三期是1965年12月开工,由泰安地委行署从东平、肥城、长青、宁阳、平阴五县调民工8000余人,完成坝身25米以上筑土任务,于1966年5月31日竣工。大坝为粘土心墙沙土结构,全长1752米,主坝位于南部西端,长1200米,最大坝高30.30米,底宽170.25米,顶宽6米。副坝身长552米,最大坝高8.37米,顶宽6米,溢洪道位于副坝中部,宽80米,建有10*6米平板钢启动式8孔溢洪闸。据不完全统计,完成土石方292.15万立方米,工日625.17余万个,投资2319万元。施工任务相当艰巨、生活极其困难,在这恶劣的条件下展开了决战。
最关键的一次是第二期。1959年10月25日县委、县人委根据省委、省人委和济南市委、(1958年10月至1961年7月当时莱芜县划归济南市管辖)对“今冬明春的水利建设发出号召”的指示精神,在口镇召开了今冬明春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动员会。会议决定“今冬明春要掀起一个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劲头更足的水利建设高潮,要大干一冬春完成雪野水库等四项水利工程”的施工任务,并宣布成立了由乔树荣同志(当时任中共莱芜县委书记处书记)任党委书记、政委,高兴环同志(县委常委、副县长)任指挥,郑建栋同志(县委委员、团县委书记)任副政委等6人组成雪野水库建设(团)指挥部,从县机关抽调113名干部到雪野水库建设指挥部的政工科、秘书科、工程科、供应科、卫生科、技改科工作。按照部队编制设团、营、连、排、班(就是一个公社为一个营,一个管区为一个连,一个大队为一个排,大一点的大队为一个班),确定了雪野水库建设开工日期为1959年11月4日,要求15个公社党委书记、社长抓紧时间安排、带好工具、落实人员,带足十天的熟食务必于11月1日到达指定施工现场,做好开工准备。
按照部署,15个公社的党委书记、社长和各管区主要负责人带队,以雪野水库为中心,从四面八方,打着红旗,推出着小车、卷着铺盖,带着锨镢,扛着锤钎、背着熟食,迈着矫健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向雪野水库建设现场集结。就像当年“支援莱芜战役”时的热烈场面。是啊!这就是一场莱芜的水利建设战役,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据史料记载,雪野水库设计水位共淹没树庄16个,2317户、房屋14203间,土地10682亩,树木48397株,由上游公社民工团负责库区移民。在当时搬迁过程中,库区人民有“故土难移、愿集中住、不愿分散住”、“愿近迁、不愿远迁”的思想,通过系列工作,采取“三边”(边拆、边建、边搬)和“五结合”(生产与基建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拆旧与盖新结合、自力更生与协作结合、迁出与欢迎结合)的方法。用半年时间建成新房3719间,搬入1350户、6025人,再通过社会互助安排1021户,5040人全部搬迁到安全地区,给修建水库赢得了时间。体现了库区人民顾大家,舍小家的宽大胸怀。
就这样,各营、连、排按照指定位置安营扎寨,搭建用玉米秸扎的简陋窝棚和食堂,标准是10人一个窝棚,两个管理区一个食堂(人员少的有3个管理区为一个食堂),有各管理区主要负责人统一安排、统一指挥、统一领导,安排就绪后,营连干部到指挥部接受任务和施工位置,将任务再分派到排、班,并以营为单位召开了战前动员会,民工们斗志昂扬、情绪激动,决心早日立功。
坝身采取由东、西向中间集中的施工方法,东段从马鞍山下取土,西段从邢家峪村和库底取土,人山人海热火朝天,场面十分壮观。西面口号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东边口号是:“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甘洒汗水,造福子孙后代”,北面是“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大打水利翻身仗”。炮声隆隆,号子声、叫喊声响成一片。。
坝身在一天天的长高,施工难度也在一天天加大,土方运至坝顶爬坡成了问题,用几个人都很难拉上一车土,怎么办?集思广益,组织技术人员和民工反复试验研究出了用自行车瓦圈固定在用八根木头搭建的四角架上形成简易定滑轮,再用适当长的绳子拴在小推车的前档木上,将绳子的另一端搭在定滑轮上,用三到四人就能轻松的将装满土的小推车拉到坝身上,人称“拉坡器”。有了“拉坡器”,大大的提高了功效,并在全工地进行了推广。共拆卸自行车500辆,计1000个轮子,制造了1000个“拉坡器”,为提高施工速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加快工程进度,指挥部成立了技改科,下设铁木、机修厂各一处,专门负责技改工作,民工团成立15个技改委员会(每公社一个),本着“创、仿、改、修、试,重点突破全面结合”的方针,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反复进行研究,先后共创、仿、改先进工具20余种,8500多件,如仿造的鸳鸯斗车、空中运土、活筐倒土、卷扬机等,并创制了龙头架、小拉筐、深水推砂器、离合器、动力拉坡器、倒拉滑车、铁轮斗车等。铺铁路13条,长达5000米,并改制和安装胶轮车5714辆,电绞车1部,卷扬机2台,对提高功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羊里民工团仿制的鸳鸯斗车每班8人,运土170立方米,平均每人近21立方米,功效提高19倍;创制动力拉坡器,比人工提高功效30倍,离合器提高功效12.5倍,翻斗车运土每日产28.5立方米,比胶轮车提高功效3.7倍,从而保证了工程进度。各种小改小革的开展,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在劳动竞赛中,涌现出了许多好人好事,如苗山民工营柳子连运距1300米、推土定额17车,赵洪福以20车为条件向全营挑战,姜则选不服气,自动应战,保证再超他一车,结果第二天分别完成22车和23车。该营61岁的李元同与他两个儿子(长子在炊事班、次子在运土突击队)表决心,看谁先上光荣榜,结果父子三人都被评为模范标兵,受到了党委的奖励,出现了全工地第一个“全家红”。莱师的同学吴敬圣和李延均在开挖溢洪道中两人经常抬四个抬筐,有400斤重,功效提高五倍,受到民工的敬佩。
劳动竞赛一浪高过一浪,出现了声势大,干劲足,质量好,功效高,范围大,士气足,生产一跃再跃的新局面,有人将这场面编成了打油诗“不怕地冻和天寒,不怕雨雪湿衣衫。英雄面前无困难,决心改造大自然。腰斩江河除水患,誓把高山分两边。千年穷山变富山,万载恶水变清泉。荒山河滩变果园,旱田变成米粮川。湖中鲤鱼上高山,修起水力发电站。户户都把电灯按,共产主义早实现”。在严冬清基中,牛泉民工营省庄青年突击队在“不怕地冻和天寒,困难不挡英雄汉,热血煮沸冷冰水,红心烧得风雪暖”的口号鼓舞下,个个赤身在深达1.2米的刺骨冷水中搏斗,冰块刺破了他们的皮肉,鲜血和泥巴混合在一起,并创造了深水捞砂6.3立方米的高工效记录,带动全工地提前完成清基任务。
据史料记载,为了确保坝身粘土心墙质量,制定了技术操作规程,执行“四不上坝,五不打,六不行”的制度,四不上坝(指粘土墙)即:不是粘土不上坝,水分过多或干燥不上坝,土块超过5厘米或30%不上坝,有树根、砂子等杂质不上坝。五不打即:土层超过20公分厚不打(机压18公分),土壤干燥或水分过多不打,土平不好不打,土块多或大不打,下层不经验收不打。六不行即:坝头处理不好不行,大坝不平衡不行,夯实碾压不够标准不行,有杂质不行,每层上土前不经验收不行,干燥面不晒水不行。建立了13个质量验收小组,54名工程技术人员,采取固定工段,分工包干的办法、上土一层一检查,一天一验收,对质量不合格者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返工和补救,确保了大坝粘土心墙质量。
在冬季施工中采取对土方工程实行保温措施,在取土方法上,采取暖取阳取远,冷取阴取近的方法,同时午前晒湿土、午后用干土和局部挖土法,这样可暴露面小保持湿度,取土方向一般由南向北开挖,可以吸收阳光,促进水分蒸发使土干燥。在填土方法上,采取减低铺土厚度(15至20厘米)适当增加夯碾遍数(约1至3次)。在保温方法上,不论取土或填土方面均采用编草帘子、谷草等覆盖方法或在通风处扎风帐,使之不受寒风侵袭,保持温度。在铺土和接缝上,采取插花式的接头方法,以防漏水影响坝身安全。在坝身压土上,采取了平面使用石夯夯实或采用平面磙,梭子磙,压实后整平,再进行下一道工序。对较湿的土壤进行晾晒,对于较干的土壤为保证土坯的含水率,采用喷水壶喷水后改用洒水机。对土层进行洒水,保证了土的含水率,始终达到手握成团、手松土散的程度。对于边坡采用羊角碾,椤子磙碾压。当时使用的石夯也好、羊角碾也好,都是使用附近村的碌碡和石碾改造而成的,有的大夯重200余斤,用10—15人才能提到1.2米高(最高提到1.5米)再自由落下,平均每组夯实面积35平方米,使坝身土壤密实度达到了设计要求,比重在1.6克/立方厘米以上,经过50年的使用运行情况良好。
雪野水库在建设过程中并不顺利,据史料记载,1960年5月的一天夜里,一位上级领导打来电话找乔政委,通知他:“雪野水库保坝头下马”的指示。乔政委放下电话后,就考虑怎么办?坝头已合龙两米高,传达“指示”还是不传达?如果要是传达这个“指示”,工地上的人轰一声就会散去。劳动了一冬一春的成果就会前功尽弃,汛期来了,坝被冲垮,这是个罪过,更大的恶果是下游泰莱平原,新泰铁路、泰莱公路和津浦铁路,人民的生命财产将遭受到不可估量的损失。若不执行“保坝头下马”的指示,坚持把雪野水库搞上去,就违背上级指示,下级违背上级这个“指示”,罪过也不轻。胜利了还好,万一失败了责任可就大了,有可能要坐牢。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心在县委的领导下,克服各种困难、带领全县人民坚决把雪野水库建成,并考虑了应当采取的措施。
就这样,第二天天还不亮,升政委就召集15个民工营政委和营长会议,大家会上一致表示:“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不能前功尽弃,劳民伤财,到了这种程度建不起来是对人民的极大犯罪。会上研究了具体的突击大坝的施工方案,大坝合龙继续了下去……”
几天后,上级视察组领导来雪野水库视察工作,“一不喝水,二不听汇报、先检查大坝”,从溢洪道一直看到坝西头。溢洪道正在开挖,大坝正在上土加高,合龙口上的劳动组织井井有条,个个猛虎似的推车上土。检查后有关领导讲了三句话:第一句是:雪野水库坝址、库型好、库容大;第二句是:大坝通过检查工程质量好;第三句是:合龙到六七米了,大汛前保证搞上去,保证工程质量,出了问题你们负责。这次小小的风波才算是合法化了。乔政委和他的伙伴们才松了一口气。
5月份,突击大坝上土,大坝护坡。继续开挖溢流道。对大坝合龙研究了具体施工方案,成立了运土突击队,打夯队、整平队、 检查组等,挑选精干民工10000余人,歇人不歇马,连夜施工,严把质量关,夯实和处理好两个坝头的结合部位。在大坝筑土和突击合龙时提出了响亮的口号是:“大雨大干,小雨猛干,无雨拼命干,抢坝如抢命,运土如运粮”。工效一跃再跃,常庄民工营1375人,运距1300米,日产达1495立方米。口镇民工营550人,80辆小推车日产850立方米,莱芜师范的同学们80人推斗车大放卫星,4小时推了472车平均每人5.9立方米,大坝筑土、突飞猛进。乔政委和高指挥昼夜坚守在坝头岗位上,坐阵指挥,经过13个昼夜和民工同心协力奋战,于1960年6月5日顺利实现大坝合龙,完成坝身高度25米,工地干部和民工举行了不同形式的庆贺。
乔政委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立即召开有关人员会议,分析当前形势及研究对策。他在会上说,群众生活困难,资金和“三大材”(即钢材、木材、水泥)缺乏,炸药和雷管更缺,建库所需要的技术人员和技术资料严重不足。我们不愿落后,民工上去逼着干,那时没有钱,没有材料,没有工具,没有粮食,非常非常困难,上级拨给点粮食指标还得拿钱买,省和济南市拨给点钱,主要用于购置各种材料、物资、工具和民工的生活补助。民工吃着煎饼卷子和“三合面”(玉米面、地瓜面和橡子面)做成的窝窝头,就着咸菜干活,身体能受的了吗?
当时,莱芜和全国一样,群众生活非常困难,而且由于计划不周,有的民工带的饭不足,导致出现断粮现象。对此,指挥部召开会议专门研究了民工生活问题,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一般都做了增加,由原来的一斤半增加到二斤半。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各公社以连为单位成立食堂,烧水炒菜,为方便民工吃上熟饭,由带熟饭逐步变到带半熟饭,待工地条件具备时(工地有了水打磨)达到全部带生食,减少了民工们带饭的麻烦,尽可能使民工吃饱、吃暖、吃好。父亲回忆,当时在矿山营食堂工作,为改善民工生活,千方百计将热汤热饭送到施工现场,对饭量大的青年人还有所照顾,尽量让民工们吃饱肚子,只有吃饱了才能有力气干活,有力的稳定了民工们的情绪,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1960年春节,为了争得时间,民工一律不回家,就地放假一天,改善一下生活。每人发放白面三斤,酒半斤、猪肉八两,民工们非常高兴的度过了一个美好春节。
运输更为困难。工地需用物资、材料,4万人的吃饭,要烧煤炭。当时没有汽车,怎么办?没有马就购置了牛,组织了一个牛车运输队,在口镇炼铁炉群(即后来的市水利建材厂)设立了一个运输转运站,在那里喝点水、歇歇脚、喂喂牲口。买的是南洋牛,腿长拉车快。路跑多了牛蹄子被砂石岗子磨得不能走了,瘸了,有的包这包那都不行,最后,有人提出给牛蹄打掌,以前给马打过掌,没听说给牛打过掌,有人坚持要试一下,结果一试成功了,在不长时间里指挥部领导安排供销社人员到内蒙古去买了马,把牛车就换成了马车,虽然是小胶轮,马拉着比牛拉着就方便了,快多了。以后又调来了两辆解放牌汽车,在运输物资上先是牛车队,后是马车队,又靠这两辆解放牌汽车解决了运输问题,保证了雪野水库建设物资的供应。
根据各营连住地划分卫生区,指定专人负责看管卫生,建立了临时厕所,并设立了肥料厂,由专人打扫、运输、统一管理。
以当地卫生所为主对民工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对出现的小伤及时进行包扎处理。设立战地医院一处,从矿山卫生院和县医院等抽调有一定业务知识的医务人员,在指挥部和卫生科的具体领导下,负责工地卫生和民工们的医疗,保证了民工的健康,共救治伤病员6000余人次。
当时是计划经济、又是国家困难时期,一切物资都是凭指标计划和各种票据供应,大到钢材、木材、水泥,小到粮、棉、油、烟、肥皂等生活用品。供应物资的同志驻济南、泰安,跑河北、东平、汶上等地方,受尽了千辛万苦,千方百计满足施工需要。
在施工过程中,政工科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利用铁皮卷制的广播筒进行广播,利用石崖、土埝办黑板报、宣传栏,利用蜡纸和油印机办起《工地战报》宣传时事政治,表扬好人好事。对工地上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指挥部敲锣打鼓送光荣匾,而送的“匾”则是用高粱秸制成的,上面是用红纸糊的“先进单位光荣”。物虽轻,但荣誉重。事迹突出的在工地记功戴光荣花。插红旗、树标兵,利用典型事迹推动工地“比、学、赶、帮、超”活动,形成了个个争先进、人人当模范的氛围。各营、连、排纷纷写挑战书、迎战书,并提出口号是:“赶火箭、撵卫星、要在工地比英雄、干起活来赛武松、誓在水库立大功”。12月29号又召开施工誓师大会,对近两个月来民工的思想不稳定、想家,修水库与我无关系等思想进行整顿,进一步明确修建水库的意义,鼓舞了民工们的劳动士气,有力的促进了工程进度。
指挥部党委按编制成立党、团组织,关心民工的政治、思想、生活。同时,也注意到民工的文化水平的提高,按照具体情况建立了11处业余党校、团校和业余文化学习班198处,参加文化学习的有7268人,经过文化学习和培训,有6254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并建立了理论学习小组276处,重点学习毛主席著作和上级文件精神,定期进行辅导,成立宣传队、电影队、业余文工团,创作近20个精彩剧目,及时巡回演出,每隔一晚一次文娱晚会,活跃了工地,稳定了民工情绪、丰富了民工业余生活,提高了生产效率。人民群众的干劲正如在工程碑文中记载的“在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莱芜人民发挥了高度的革命英雄干劲,表现了豪迈的气魄和英雄的气概。出现了许多值得歌颂和令人振奋的事迹,涌现了数以千计的英雄模范人物,体现了劳动人民集体的巨大无穷的创造力量与智慧。”这是对参与雪野和支持雪野水库建设的干部群众最高的奖赏,是对干部民工的所做的工作的肯定和认可,她将永远载入莱芜的建设史册,更将永远铭记在莱芜人民的心中。
雪野水库经过几代人和几次的续建、改建、除险加固、维护,在雪野水库管理处管理下,形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大型水库,专业配套,功能齐全,八孔泄洪闸雄伟壮观,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由当初设想的除水患、灌农田、调气候、水利发电到网箱养鱼、养虾、种稻,为莱城电厂和城市供水,再到1993年雪野水库开始使用“雪野湖景区”名称进行旅游开发,再到2007年9月8日“莱芜雪野旅游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一线连四区”的区域发展框架形成,雪野湖旅游开发驰入快车道,这是市委市政府极力打造、使莱芜融入济南城市经济圈,利用好济莱青南线区位优势的重要举措,是造福莱芜人民的大设想、大手笔、大动作。
从放水闸来到了沙滩浴场,向北望去,父亲停下脚步回忆起了“老圆”的故事。父亲讲:在施工中,发现了一口深井,相传这口井是一个“盖垫子大小”、不知道年龄的大鳖,每天在这里玩耍、劳作,不知辛苦,挖井不止,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直径一米、十几米深的水井,泉涌不止、井水四溢,在干旱时发挥了巨大作用,据当地居民说雪野水库还有它的功劳呢!不知人们为尊敬它还是怕它作怪,便形象地叫它“老圆”,就这样一时间在工地传开了。
谈话间,不知不觉来到了“文昌阁”,登阁望湖,心潮澎湃,看到熙熙攘攘的游人满面春风的样子,父亲叹道:“现在的社会真好,当时修水库时吃的是三合面,穿的是粗布衣,与现在没法比,要珍惜现代的生活啊……”
我们乘车来到了正在建设的航空体育节看台,向父亲介绍“中国国际航空节暨第二届全国航空运动会”10月24日——27日曾在这里举行。
随后,我们来到了山东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生态示范园,当看到蔬菜园、花卉园、生姜园、热带水果园和热带植物园时,父亲喜出望外,没想到足不出莱芜,就能观赏到这么多的奇花异草,无数种植物和样本,心情格外兴奋,“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啊”,老人自言。
一路边看边谈,沿环湖路南行来到了秀丽的福满楼,已是正午时分。望着窗外那清澈的湖水和远方的层层叠叠,奇峰独秀绚丽多姿,恰似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悬挂在空中,让游客驻足欣赏,流连忘返。我们品尝着鲜美的莱芜名吃雪野鱼头和可口的家常菜,饮着全家福美酒,谈笑风生,畅想着雪野的美好未来,祝愿雪野水库成为国际航空运动之湖、活力之湖,这就是她的魅力之所在。
(作者根据有关史料和父亲回忆整理)
1.5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利水电管理与实务(转)
滁州市明湖水库大坝渗流稳定分析
防汛抢险知识
在襄阳地区引丹渠道工程指挥部的日子(一)
【测量技术】探析水利工程的大坝施工中的测量
水库基本知识一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