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你想过上如愿的人生,该怎么做?

期待我们成为朋友


我把《自尊的六大支柱》连载部分都整理完了,附在次条、次次条的位置,方便有需要的朋友一口气看完。


在我的理解中,一本有价值的书,并不是读起来很爽,而是能够在思维这个层面,给自己打开一扇窗,由衷的感叹“原来还可以这么思考问题”,并且从中找到可执行的方式,帮助自己迅速在生活中得到体验。《自尊的六大支柱》就是这样一本有价值的书。


上一篇《一份冥想时刻的清单》是《自尊六大支柱》这本书对我现实生活的影响,今天的文章是我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对“自尊的六大支柱”做个性化解读。


01


有意识的生活


我们需要问问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子,能不能用大脑想像出来,用笔描绘出来。


如果答不出来,或者无法在大脑中呈现画面,这时候就要告诉自己——生活可能是在梦游中。


我建议大家给自己留点时间,做一次思考,用画图+关键词(也可以是思维导图的模式)把当下的生活描绘出来,对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此时此刻的状态进行描绘和定义。


意识这种东西,嘴上说说是找不到的,需要通过一些方式召唤出来。


当我们对现状生活有了描绘后,可以做下一步的尝试,把未来10年自己所渴望的生活模样描绘出来,越详细越好,涉及的领域越多越好,当畅想的未来以非常生动形象的姿态呈现在眼前,你才能有一个期待感。


其实这个行为,是呼应着六大支柱中的“有目的的生活”,如果一个人真的想把目标实现,首先他需要对这个目标有清晰的认识,要能够想象出“目标实现后生活的样子”,当人沉浸在憧憬中,内心的动力会被激发,继而催生出执行计划。


02


自我接受


从理性角度看,我们承认人是复杂多面的,不能仅凭借一面印象就对别人下定义。但现实生活中,行为跟理智背道而驰。我们看问题就是非黑即白,或者只认为自己的评价体系是对的,不能兼容别人的。


这个现象跟“我们不接受自己”本质是一样的。


人是优点和缺点共存,是喜怒哀乐各种情绪融和,价值观体系是不断建造不断坍塌不断修正重建。当一个人不能包容别人的价值观,他也一定无法去接受自己的另一面(或者另几面)。


为什么自我接受很重要?因为当人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脆弱、愤怒、伪善,他知道自己就是复杂了,这样才能理解别人的复杂和多面,才不会非黑即白。


就说我吧,以前很不懂的体谅人,认为自己做起来容易的事情,别人也应该做起来容易。当我在解决内在恐惧的时候,我才体验到“艰辛”。这时候再去看其他人,就懂得每个人都会有恐惧的一面,我会想到自己体验过的艰辛,就能理解别人可能处在艰难的阶段,不再那么自以为是的要求别人了。


一个拒绝接受自己的人,永远是用半个灵魂在生活。只有当他接受了全部的自己,灵魂才会完整,也才更有动力去让灵魂得到升华。


同样,灵魂完整的人,才有能力去理解别人,当他看到“半个灵魂生存”的人,他不会用嘲笑或者鄙视的态度去面对,而是理解包容以及主动的帮助,因为他知道自己曾经也是这样的人。


心理学领域中很多了不起的大师,都是攻克了自己的心理问题,召唤出强大的助人力量。我想着就是“自我接受”后带来的馈赠。


03


自我负责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惧怕,都源自“逃避自我负责”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投资上总希望别人告诉自己买什么,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恨不得每一笔都有人手把手的指导。有这些习惯的人,可以试着找找行为背后真正的动机。


如果是因为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学习投资,有很多方式解决,比如读这方面的书,当当京东理财投资专栏非常多的选择(总有人拼命找人给自己列书单,但很少有人真的把书都读下来);也可以一份份啃公司年报,对一家公司真的可以读10年以上的年报,肯定会有非常大的收获(总有人埋怨年报难读,总想找捷径);再比如自己投入少量的钱试错总结,这些都是方式。但为何一定要找人告诉自己买什么。这就像是小学生考试,只想炒优等生的答案,却不愿意投入一点点精力去弄懂整个演算过程,那么永远也不能指望自己学到解题的能力。


抗拒“自我负责”是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执行力的根源,也是很多人面对多重选择纠结的原因之一。


有人说自己陷入困境中不知道该如何自救,他一直陷入到这种情绪中,是因为他希望有别人来帮他收拾生活的残局,希望有别人帮他去打败现实中的敌人,而他面对自己的生活,只想原地呆着。


有人说自己总有选择困难症,他一直陷入到这种情绪中,是因为他总借着“我在选择中”理由来逃避“自己不敢为任何一个决定负责”的恐惧。


看看我们自己平日里说了多少“这不是我的错,是谁谁谁做得不好”,“这不是我选的,是谁谁谁逼迫我选的”,“这不是我想要的,是谁谁谁硬塞给我”。这些说辞都是“自我负责”缺失的表现。


请记住,没有人承担着实现我的愿望的责任,别人不欠我任何东西。我们渴望的东西,请自己动手去拿。如果做不到自己负责,那就说明那个渴望并不是你真的想要的。


04


自我维护


生活中“讨好型人格”杀伤力是非常大的,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放弃自己的所有原则和底线,无限度去讨好别人。这里面藏着一个动机,“讨好型人格”的人通过先牺牲自己的方式,要求对方也以牺牲自己的原则底线作为回报。一旦他们发现对方不如此回应,那么这种“讨好式的牺牲”变成深深的恨和攻击。


虽然说“讨好型人格”是一小部分人群的特性,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讨好型特质”,类似于我们会过度迁就别人对自己做一些冒犯的事情,我们会牺牲自己的一些合法权益来避免争执的发生。


拿我自己打比方,我很不喜欢迟到(突发事情耽搁不算),但以前曾经遇到过朋友迟到一个半小时的情况,当时碍于朋友的面子,加上她一到现场就罗列了无数个迟到的原因(都是别人的错),她把自己摆在了受害者的位置上。堵的我都不好意思去责怪她,甚至如果我开口说了她不对,倒成了我的罪过,


对方应该不是故意拖延时间(不存在整我的可能性),就是时间观念不强,但是因为我自己没有很好地做到自我维护,没有表达出自己的不满,她就会认为我不在意迟到,于是下一次约又迟到了1个半小时,见面的时候同样又说了很多理由(还是别人的错),而我再一次很怂地没有维护好自己。


这就是典型的“丧失自我维护”的表现,在三番四次放弃表达不满权利时,等于我放弃了尊重自己,而对方也因为我的放弃,根本意识不到她的问题,于是同样的情况在未来会不断重演。


“不满”会不断地在内心积累,就像怨气一样,消散不了。总归次数多了,忍无可忍,这时候随便一件小矛盾都会诱发冲突,对方也许很懵逼,觉得我是无理取闹,故意找茬。你说,这是不是哑巴吃黄连。


现在我才是懂得,当我开始重视自己的权利,我才能避免别人无限度地侵犯我的权利,与此同时,我懂得了边界,也不会贸然去侵犯别人的合法权利。


切任何的“和平共处”,都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基础上。


05


有目的的生活。


有目的的生活,是对意识的生活的进一步推进。


还记得最开始尝试描绘未来的事?当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愿景的样子,就可以倒推回去,给自己定计划。


事实上,现代社会中最不缺的就是工具,网络上时刻都有各种经验分享,出版社每年都会推出非常多的工具书,我们可以去寻找最契合自己的节奏的计划方式,然后一步步落实下去。


任何庞大到自己不敢相信的目标,只要不断地拆解,就可以把大化小,把小化为微小,一直拆分到此时此刻自己能够把控的mini目标。


06


个人诚实


人的行为如果和内心的意识相冲突,怎么瞒都瞒不住。别人即便再迟钝,也能感受到不对劲。


其实我们可以回忆下自己的现实生活,朋友圈也好,职场工作也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谁是真心待人的,谁又是做表面文章。然后问问自己,当面对那些真诚对待自己的人,你是什么感觉,又是如何回应的,面对那些表里不一的人,你又是如何回应的。


然后我们进一步去观察下自己,当我们面对别人,说着客套话,做着面子上的功夫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舒服的吗?呈现在我们面孔上的笑容是真的愉悦的吗?


言行一致,落地到个人成长上,就是自己能够懂得内心渴望是什么,找到人生真正的成长方向,不去关注别人的东西,也不拿着别人的价值观来衡量自己的人生。


这些年我写了那么多心理成长类的文章,都是努力找寻内心真正动力的过程,也是我践行“言行一致”的表现。在外人看来,或许没啥意义,甚至也有人觉得这是自寻烦恼。但我的人生,不是遵循别人的评价而过的,它过成什么样子,是我自己掌控的。


以上6小段,就是我对《自尊的六大支柱》的理解。在未来漫长的岁月中,这六大支柱会时刻提醒着我,回归自己,真正把自我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为这副身躯和灵魂而好好活着。


Ps:以前有人说,修行会离开红尘。我不这么看,我觉得红尘内外,都是修行的地方,人人都是修行者。生命从诞生的那一刻,就进入到修行的轨迹中。


我们吃喝玩乐,我们结婚生子,我们面对生死离别,我们经历各种是非喧嚣,这些红尘中分分秒秒上演的事情,这都是生命修行的表现。我要在红尘中彻底释放自己的潜能,也尽可能多地感受世界的精彩,这就是我的修行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不甘的内心与油腻的现实
论一个人的体面(深度)
活法-稻盛和夫
《摆渡人》:真正的摆渡人,永远是内心强大的自己
强迫:与心魔的战争
除了性,最让男人上瘾和放不下的女人,还有这3个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