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盐城一把割倭刀


有明一朝近三百年,沿海地区饱经倭患,至嘉靖时期声势衍蔓,最为炽热。


盐城北枕黄河,东临大海,海岸千里,从庙湾至富安,有沙沟港、射阳港、新洋港等多个古出海口,虽有古范公堤隔阻海波,但倭宼少则数十人,多则上万人,出没风涛,飘忽不定,攻城掠邑,荼毒生灵,凶残贪酷,防不胜防,境内绅民深受其害。


《盐城市志》“大事记”记载:“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犯盐城,其中一股20余人,在洋麻港烧房掠物,灶户王清等杀伤两寇,余众逃逸。”“嘉靖三十八年,倭寇再次入侵,冲击盐城北城门,城上箭簇竞发,头领中箭而逃,遂从庙湾逃遁出海。”


当是时也,新洋港王家灶(今日大洋湾一带)盐丁义民争相杀贼,团灶村落广设烟墩。倭寇屡犯屡挫,最终烟消去散,海氛遂靖。


1


倭寇来袭


串场河一汪春水,日日夜夜缓缓流淌,眼看着清波向北,一阵海风吹来,又荡起一片涟漪,转头南去,在城墙脚下绕成一个大大的臂弯,默默呵护着古老的县城,只有喊着号子一步一蹬的盐船纤夫,和押船而行的水上镖师,才识得它的脾性,几分沉默,几分桀骜。


此时正是大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己未年三月,一条盐船扯满白帆,正由新兴场沿串场河向南破浪疾行,一个腰插弯刀、手持鸟嘴铁铳的七尺青壮,赤脚穿着一双草鞋,默然立在船艏,一双虎目警惕地看着两岸芦苇野花。他的身后,还有3个背着小稍弓四下张望的汉子。


那弯刀在盐城极为常见,名唤割苇刀,把长刃阔,寒气逼人,系灶户割苇烧盐之用。这持枪带刀的青壮,却不是寻常盐镖,原是4年前在洋麻港凭着一把割苇刀,一连割翻两个倭寇的盐丁王清。


在盐城发现的古银元宝和银锭


古洋河(今新洋港)在城北向东入海,于王家灶拐了个大大的旋湾,王清家在此处,惯看海船帆影。那日临近中秋节,王清独自在离盐团灶4里开外的滩荡割苇。这方圆百里的苇海,是伍佑盐场大使划拨给王家灶的烧盐草滩。


作为盐籍人家,王清早早地下滩割苇,好赶在中秋节前烧出几筐精盐缴纳官府。


晌午时分,王清正埋头割苇,忽然一股烟味呛进鼻翼。不好!他本能地心下一惊。草荡之地,最怕失火。王清拨开层层苇丛,拔腿往家急跑,远远便听见凄厉的哭喊声。奔近一看,小小村落草棚已裹入熊熊大火,七八个灶民都被砍成了血人。


母亲被砍倒在地,肚肠崩出体外,眼看活不成了。见儿子归来,母亲声若游丝,“清儿,你成亲的银子被抢走了,倭寇……”话未说话,已撒手人寰,手指死死地指往东北方向。


“杀千刀的倭寇!”王清仰天大吼,泪如雨下。他挥起割苇刀,匆匆割下一大捆芦柴,抱回来草草盖住亲人遗体,顺手抄起一根竹篙,冲往屋后的新洋港,却见那破旧的草船已被大火吞没。王清扔掉竹篙,拎着割苇刀,沿着河堤野径,撒开两腿,拼命向东追去。


王清身高体壮,吃苦耐劳,此际满腔悲愤,更是疾走如飞。沿途又见多处团灶惨被焚掠,浓烟滚滚,哭声不绝。“有胆子杀倭寇的跟我走!”王清不断招呼,陆续有青壮灶民挥泪追随,队伍从细线滚成人龙,越来越壮。


追行二十余里,但见斜对岸洋麻港方向烈焰腾空,人影纷乱。“倭寇还没跑掉,是好汉就跟我杀过去!”王清大喊一声,扑进大河,径往对岸游去。 秋水已凉,众人哪里顾得上。


明代盐城古城池图


2


割倭刀


这股倭寇20余人,系自庙湾登陆的几千倭寇匪类中的一支,一路向南抢掠烧杀,包裹里塞满抢来的金银财宝,窜至洋麻港欲夺船出海,终被王清率众赶上。


巷口警戒的年倭寇束着椎髻,手持鸟铳,突见一群汉子风也似的冲来,一脸讶异,旋即吹开火折,往火绳上一点,冲着最前面的王清举铳就射。只听得啪的一声,爆豆也似,铳口冒起一团烟雾,王清本能地一闪,一枚小小的铅丸擦着他的耳杂飞过,击中后面一个汉子的面部,啊地一声闷哼,重重地跌到在地。


相距还有四五十步,王清趁那倭寇换药填弹的空档 ,疯虎似地飞扑过去,将至跟前,那倭寇已快速换好弹丸,刚要抬铳,王清一声暴喝:“该死的倭寇!”割苇刀堪堪递出,如臂使指,在倭寇右小腿根部一勾一带,一声惨嚎,那倭寇已如一丛秋苇向后倒去,鸟铳脱手扔在半空,一根小腿还留在原地,鲜血喷涌而出。


盐城博物馆中的大明宣德炉


王清正欲补刀,立即有一矮个倭寇举着长刀照头斜劈而下,王清急忙躲闪,嗤的一声,胸前布袄被刀尖破开一条大锋。此时,众人已与其余倭寇战在一处。青壮们虽然人多势众,报仇心切,毕竟不识行伍,乱成一团,一时竟被砍伤五六个。


王清稳定心神,左手抄起一捆芦苇砸过去,倭寇迈开大步,举刀疾削,间不容发之际,门户微开,王清身子一低,割苇刀一勾一带,又是一条小腿!


那倭寇倒地惨呼,余者凶焰立挫,拖起两倒地倭寇且战且逃。众人呼喊死追,一倭寇回头就是一铳,一麻衣汉子猝不及防,左臂中弹,痛极惨叫。追逃众人为之一滞,倭寇趁机逃到河埠,跳上海船遁走。


一群盐丁在王清带领下杀退倭寇,王清更是割断两个倭腿,缴获一支倭国鸟铳和半罐铅丸。消息报到盐城,知县方大人为之击节:“真义民也!”海防把总贾勇从庙湾平倭回城,特召王清进城表彰。


贾勇细看那支鸟铳,乌黑溜滑,极是精工,绝无炸膛之虑,非县城备倭营官兵火器可比。他很想私为己用,奈何参将刘显已明令奖给义民,只得作罢。


出乎王清预料,方大人受刘参将所请,当场勾掉他的盐籍,还将他的割苇刀赠名“割倭刀”,并奖励白米5石。其时,一县典史(类似公安局长)月米仅3石,知县年俸折米也仅90石,虽有火耗若干,终究不是朝廷正俸,众人看在眼里,羡慕无比。


王清披红戴花,刚出衙门,大盐商汪同徽抢先一步,当场礼聘王清为护盐镖头,随盐船往来串场河上,防备倭寇海匪劫掠。


3

瓢城倭警


此刻,王清默默立在船艏,丝毫不敢懈怠。这条串场水道他已行了3年,一汊一港了如指掌,一村一埠如数家珍,但倭患未靖,危机重重,一次失着就难以挽回。


前头不远处就是通海的新洋港,河面宽阔,水急流深,王清福至心灵,往左一看,忽见左岸草丛中群鸟惊飞,啾啾鸣叫。“有贼!”王清低喝一声,3个盐镖立即抽弓搭箭。


说时迟,那时快,左岸草丛突然冒出十几个倭寇,一丛箭雨飞向盐船。王清端起鸟铳,点火击发,瞬间完成,箭未到而弹先至,正中领头一个黑衣倭寇的脑门。那贼啪嗵一声栽倒河中,激起一大波水花。


此处水面开阔,船老大急转尾舵,盐船迅即贴到西岸,倭寇箭雨钉到船板,叮叮作响,两个盐镖虽然中箭,但强弩之末,加之皮甲阻隔,只受了轻伤。


王清一铳击出,又连发两铳,四十步外连伤二贼。倭寇显然没料到王清手中火铳如此犀利,气焰顿挫。此时,后面诸船已然发觉,众人急呼:“倭寇来了!倭冠来了!!”


转瞬之间,东河庄烟墩黑烟翻滚,接着新洋港向东、向南的众多烟墩上空,腾起一股又一股浓烟,铜锣声、梆子声,四下里急急响起。


盐城的城墙筑于皇明永乐年间,至此时已有一百多年,周长七里六十七丈,城高两丈三尺,虽比不了府城淮安的三丈六尺高,但与西面湖荡中的宝应县城同高。知县方大人、把总贾勇一见百里倭警,一面派出快马飞报参将刘显,一面立时紧闭全城三门,举城戒严。


盐城明清古城砖


王清安顿好盐船,带着一个手下赶在城门关闭前一刻冲进了城。方知县一见非常高兴,唤他上拱斗门(北门)城楼协守。此时,贾勇去了朝阳门(东门),县丞去了安泰门(西门),各守一面,誓拒倭寇于城外。


王清上得城楼,拜见县尊。“王义士,可知倭寇来了多少?”方知县急急问道。王清未及回答,就见城外民舍商铺突然火光冲天,大股倭寇蜂拥而至,嗷嗷高叫,追赶着几十个乡民砍杀不止。


众人纷纷跪倒,求县尊打开城门,放乡民进城躲避。方知县冷声道:“不可!这是倭寇诡计!有敢言开城者,本县定斩不饶!”


王清没有随众跪求。他见倭寇奔突砍杀乡民,却不一刀毙命,而是驱民进城,这与两年前宝应城下一幕类似。嘉靖三十六年五月,倭寇驱民冲城,将官不忍,开门放行,怎料倭寇早已混在难民之中,跟着涌进城来,趁机夺取城门,杀掠千余人,纵火焚烧7日,公私庐舍焚毁殆尽。教训惨案在前,县尊绝不敢因小失大。


4

  

箭射倭酋


乡民磕破头颅,鲜血淋漓,哭声震天,城上官兵咬牙忍泪,不敢开门。倭寇无奈,将乡民尽数砍杀,十几个混在乡民中的奸细也露出身来,离城一箭之地,举着倭刀嚣张高叫。


王清一声不吭,悄悄点燃火绳,关闭火门,瞄准一个灰衣奸细,轻轻扣下扳机,弹到人亡。


官兵齐声叫好,王清又发3弹,伤了两寇。但毕竟是3年老铳,铳管发热,不能再发。倭寇见势,拼命往护城河里扔土袋,试图填平河道。其时,备倭营官兵也有一些火铳,却因时有炸膛,多人手眼受伤,索性弃之不用,手中还是寻常角弓,一时难以阻挡倭寇攻势。


方知县虽携有一只铁胎弓,但他文弱之身,做做样子而已。


古盐城北门有瓮城


城上稀稀落落射下一些箭来,影响有限。倭寇更加嚣张,铁铳利箭齐发,城上官兵不断有人中弹中箭。中箭还好,中了铅弹的,弹丸在体内翻滚,一弹就是一个血洞,不死也是重伤,立时失去战力。一些悍勇倭寇,竟然飞索攀城,被官兵冒死砍断飞索,摔成肉泥。


一个身披锁子铁甲的倭酋眼看破城有望,索性收起倭刀,抄起双手,在从贼簇拥下,大步走到城下,对着城头鼓噪不已,全然不将官兵放在眼里,似乎这城池已是他盘中酒菜。朝阳门那边也已吃紧,两次派人向县尊大人搬兵。


方知县额头汗水涔涔而下,一些胆小官兵两股战战,已有溃退之象,宝应屠城一幕眼看就要重现。“王义士可有良策?”方知县看向王清。王清不但是盐镖头目,还是义民首领,更兼勇毅沉着,隐然已是城北守军主心骨。官兵一有伤倒,立即被他组织义民抬到草棚医治。


此际见听到知县垂询,王清微微一揖,朗声应道:“倭寇所贪者,财货耳。因财而聚,必是乌合。擒贼擒王,余党不足道矣。”他向知县错铁胎弓一用。此弓为方知县族叔、宣府镇保安州操守官方文同之遗物,于知县不过是一摆设,握在王清手中,却是利器一件。


城上官兵十有三伤,岌岌可危。王清蹲在垛口边,左手持弓,右手捉起一根柘木黑箭,双目锁定那倭酋,一言不发。倭酋见城上官兵更见稀少,不禁戒备全无,只顾抄手谈笑,仿佛可探囊取物一般。


王清觑在眼中,突然长身暴起,怀抱满月,一箭追命,倭寇护兵急张藤牌遮挡,已是不及,那箭正中倭酋面门,轰然倒地,箭尾兀自铮然晃动。几乎同时,一枚铅丸击中王清左臂,血透青衫。


摔倒之际,王清听到方知县声嘶力竭:“倭酋已死!好男子随我冲出去杀贼!”方知县一介文弱中年,这一刻却面目狰狞,举着一柄雁翎刀跌跌撞撞地冲下城楼,率领众官兵杀出城去。


恰在此时,一阵天鹅号声破空而来,原来是参将刘显亲率大军来援。倭寇折了主将,又见两面夹击,立时乱了阵脚,竞相溃逃。明军最喜打顺风仗,当下凭着血勇,一鼓作气,穷追不舍,两天一夜,直至庙湾。倭寇草木皆兵,乘船遁海而去。


后记

PART

FIVE

己未抗倭大捷,盐城遂安。


刘显拷问俘虏,发现个中真倭十之三,从倭十之七。从者有通海奸豪小贩,亦有逸囚、罢吏、黠僧,大抵与福建、浙东类似。刘显起于卒伍,勇谋兼具,其诉请江南总督胡宗宪,反间于倭,操之在我,于苏北沿海胜多败少。


嘉靖末年,倭寇于盐城无所乘,海氛渐靖。隆庆时期,解除海禁,从倭渐无。王清左臂伤残,扎着义勇冠带,带回县尊所赐半升玉蜀黍(玉米)种子。


盐城县正堂通过淮安府呈文南京户部,特准抗倭义民之王家灶近城之地樵地升科,此为盐城地区种植玉米之始。


缘于史实,情景演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盛泽之最】最早的抗倭
人间道| 陈王廷与太极拳(三)
历史上第一位起义军女领袖赣榆吕母
明军好窝囊!53个倭寇进攻南京还全身而退,上万官兵竟不敢出城
「影响溧阳的历史名人(29)」史际:仗义疏财抗倭寇
大明王朝:领导挖坑害你,你该怎么办?来学学海瑞的应对办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