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眩晕学习笔记(1)小脑眼征——三个关键的眼动区域

小脑在控制眼球运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的核心功能是优化眼球运动,使感兴趣的物体快速呈现在视网膜中心凹上,这样大脑可以有时间来分析及解释视觉场景。那“什么是小脑眼征呢?”因为小脑的连通性和功能的独特特征使这个问题很复杂。

首先,小脑与脑干,丘脑及更远处与大脑半球的紧密传入和传出连接可能会使小脑的精确定位变得十分混乱。甚至一些深部“小脑”核也移位到脑干内的前庭复合体,并接受一些与前庭-眼和前庭-脊髓功能相关的小脑浦肯野细胞的直接投射。

其次在面对正常发育,衰老以及疾病和创伤时,小脑表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能够迅速对所需的变化做出反应。除非你在病人出现神经损伤后的几秒钟内去看他,否则任何异常都不仅反映了直接损伤,也反映了小脑“修复”问题的尝试。换句话说,当小脑出现新的损伤时,之前修复的缺陷就会显现出来。

此外,小脑中的一个以上区域可能参与相同的功能,尽管可能参与的程度不同。因此,小脑的一部分可以尝试代替(并掩盖缺陷)另一部分。

最后,小脑主要的三根动脉——小脑前下、小脑后下动脉和小脑上动脉供应小脑和脑干,小脑前下动脉也供应迷路供血。因此,分析中风患者的病变位置时,传统的主要功能解剖定位由于不确定病变是否局限于小脑或也包括脑干或迷路而复杂化。

尽管存在着这些缺陷,但现代的实验和计算神经科学技术,包括对眼球运动的定量分析以及功能和解剖成像,为哪些眼部运动异常可靠地指向小脑损伤提供了临床有用的指导。小脑中与控制眼球运动相关的三个关键区域分别为绒球/绒球旁叶(flocculus and paraflocculus),小结叶和腹侧舌叶(nodulus and ventral uvula),眼动蚓部(ocular motor vermis OMV,又名背蚓部)和尾顶核(caudal fastigial nuclei,CFN)。

绒球/绒球旁叶病变主要与相对高频率的前庭反应(例如头脉冲)的缺陷有关,追踪功能障碍和VOR取消功能障碍;固视功能障碍,包括自发性(通常为下跳性)眼震和凝视诱发眼震,尤其是在水平面。小结叶/腹侧小舌病变与低频,持续前庭反应(由速度存储机制调节)的缺陷有关,包括垂直平面的自发性眼球震颤和水平面的周期性交替眼球震颤。眼动蚓部和顶核尾侧病变与扫视准确性缺陷有关:双侧蚓部病变出现扫视欠冲,双侧小脑顶核病变出现扫视过冲。

参考文献

1.Ari A. Shemesh,David S. Zee Eye Movement Disorders and the Cerebellum

J Clin Neurophysiol,2019 Nov;36(6):405-414

2.Shin C Beh,Teresa C Frohman,Elliot M Frohman Cerebellar Control of Eye Movements J Neuroophthalmol,2017 Mar;37(1):87-98.

3.Amir Kheradmand,David S Zee  Cerebellum and ocular motor control Front Neurol,2011 Sep 1;2:53.

以上是作为神经内科医学习眩晕的笔记,眩晕从既往的神经耳科,逐渐迈进到神经眼科学。如果感兴趣可留言,可继续更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枢性孤立性眩晕定位诊断及机制,这 6 种必须掌握
【眩晕专题】眩晕患者床旁检查(2)
眼颤定位太复杂?一张图帮你搞定
眼震:诊断、解剖定位及治疗
下跳性眼震相关通路及机制(2)
医海拾贝:髓母细胞瘤的位置性眩晕及垂直性眼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