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信 7 年,5000 万中老年,你爸妈不只会发「鸡汤文」
国庆回家,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同?
你还是爸妈的小宝贝吗?还是刚和爸妈亲热三分钟就被放在一旁注视老爸老妈开始在各种群聊里灌水聊天抢红包?
当年没收你手机、打断你和女同学聊天的爸妈,不知不觉也变成了网瘾「少年」,一起在微信上「冲浪」。
大爷大妈挚爱:免话费、有好友、好用
微信的普及,是我国智能机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对于接受新鲜事物较慢的老年人群来说,互联网及科技产品都离他们较为遥远。即使互联网的春风再猛,但真的吹到他们面前的时候,新起的春风已经在席来的路上了。
2011 年微信诞生,那年魅族做出了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M9,那年小米 1 工程机横空出世,那年联通提出了千元智能机的概念,那年的 iPhone 4S 在国内被用户疯狂抢购,那年也有一堆的互联网巨头杀入手机领域,立志要做自己的手机。
太过激烈的竞争,太过拥挤的赛道,导致多个手机厂商打起了价格战。不算高的成本和智能机的便利,导致智能手机迅速普及,随之而来的才是 app 的迅速发展。诞生之初就被用户吐槽的微信,其市场占有率也是和智能机一起慢慢发展起来的。
对于老年用户而言,虽然微信需要在智能手机上才能使用,但其打电话不需话费,仅需流量也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点。虽然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有些难以想象,但是经历过物资匮乏时期的老年人其实是非常看重免话费这一优点的。
更何况,微信不仅支持文字输入,它的语音和视频聊天也是老年人群所看重的。对于老年用户而言无需拼音手写就能传递消息是个很吸引人的点。因为年代特征,老年用户的识字率和年轻人完全无法相比。而拼音也是个时代的产物,很多老年人即使会写字,也不一定能用拼音。更何况随着年纪渐大带来的老花眼等其它疾病也影响了老年人群体的文字沟通效率。这时候,功能简单的语音、语音聊天就显得十分突出了。
而微信通过通讯录就可以添加亲朋好友也是一大优势。用户无需向对方索要什么微信号,只需要打开累积多年的通讯录授权,那哪些人在用微信也就一目了然了。
而在《2017 微信用户 & 生态研究报告》中,微信第一次在官方报告指出 2017 年 9 月 55-70 岁的活跃老年用户有 5000 万人,这是微信首次将老年用户单独统计。
事实上,对于微信来说,老年用户已经成为他们必须认真对待的用户群体了。2017 年 3 月,马化腾宣布微信月活跃账户数已经超过 10 亿。
在人们为这个数据惊叹, 微信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国民性时,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增长新用户?对于年轻人而言,微信已经成为了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几乎每一个中国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微信账号。年轻市场已经趋于饱和,那么老年人市场呢?
截至 2016 年年底,中国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 2.3 亿,而我国的老龄化还在进一步发展,这个数字在今天应该更加惊人。
即使以 2017 年 9 月活跃的 5000 万老年用户(55-70 岁)计算,微信在老年用户的普及率或许也不到 25%。当然,腾讯出品的《吾老之域:老年人微信生活与家庭微信反哺》报告的调查显示,近半数(49.6%)的老者已经接入微信。尽管官方没有统一的数额公布,但老年人对微信普及率远不及年轻人却是明显可见的事实。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进一步加剧,如何攻陷老年人市场,让更多老年人使用微信,也成为微信亟需解决的问题。
除了在群里发语音,他们还……
而老年人到底在微信里干什么?有人知道吗?
除了发大段语音,在「有爱一家人」里发链接,他们还在做什么?
《吾老之域:老年人微信生活与家庭微信反哺》报告显示会使用微信的老年人在功能掌握上出现了「社交 > 信息 > 支付」的三级跳现象。
  • 第一级:社交类功能(如发语音、发文字,视频聊天),会使用该部分功能的老年人比例在 85% 左右;

  • 第二级:信息类功能(如阅读公众号,发原创朋友圈),会使用该部分功能的老年人比例下降到了 65%;

  • 第三级:支付类功能(如转账、微信支付),会使用的老年人比例再下降一个台阶,降到了50%。

而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中有提到:
网络消费成为新宠。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网络消费已经成为广大居民消费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老年人也不例外。2015 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 5.0% 的老年人经常上网,其中城镇老年人这一比例为9.1%,高于农村老年人;低龄老年人网络消费的比例最高,高达 12.7%;大部分老年人上网主要是看新闻,这一比例占到了 85%,其次是看影视剧,占到了 65.4%,聊天和炒股票各占到 21.2% 和 14%,网上购物占到了 12.4%。
总结来说,老年人上网都干这些:
  • 看新闻

  • 看剧

  • 聊天

  • 炒股

  • 买买买

将以上 5 个要点与微信功能一一对应,发现微信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承载这些需求。
那些你觉得标题党的链接,对于老人可能是新闻;那些朋友圈或链接传的短视频,也会让他们觉得很有意思;更别提微信里浩浩荡荡的同学群能让他们记起年轻的青葱时光;群聊也能说股票(小心被骗钱)、微信也能买基金;更别说朋友圈和拼多多提供了老年人肆意消费的土壤。
你看着那长长的语音条,是不是很绝望,看着那些惊悚标题,是不是怀疑人生?
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老年人的微信社交的,反正我是觉得很神奇的。知晓君曾目睹着之前被大家评论为「更年期、有点抑郁」的阿姨在微信群聊里成为活跃分子,也看着有点严肃的阿叔往朋友圈转发了「污污的鸡汤」链接。
这让知晓君觉得,老年人的微信社交有点神奇
或许是大段语音和较慢的回复速度在别的地方都很容易得到不耐心的回复,没有受虐倾向的叔叔阿姨们慢慢也都找到了自己的圈子,小学群、中学群、大学群、牌友群、麻友群、象棋群、广场舞群、养娃交流群……你或许不知道这些群的活跃度有多高,他们很多群员会自觉在群里打卡,晒出自己的早中晚三餐。还会积极参与群里讨论,在别的地方被人避之不及的语音条在这里是个常态,群友们不仅认真打开听两三遍,还会认真回复,语音回语音。
而发朋友圈也是老年人社交生活必不可少的,评论和点赞也是被他们喜爱的。《吾老之域》调查报告显示,在「发朋友圈是否屏蔽家人」这一问题上,只有极少(2.7%)的老年人会屏蔽家人,但是有 25.8% 的青年人会屏蔽家人。
不说这些可能让部分人感到不适的数据,我们来说说老年人的微信小游戏生活。是的,老年用户们除了群聊比你活跃以外,小游戏可能也比你打的好。
我朋友告诉我,回家候发现爸爸的「跳一跳」分数 1000+,妈妈的 800+,在亲眼所见之前,他觉得 500 以上的高分都是刷出来的,谁知道这是爸爸妈妈一点点打出来的。
他和我说的时候,我想起了往群里发语音的姨妈,她不仅听两遍对方语音,自己说的语音也要听两遍,她沉溺群聊的样子非常开心,也非常满足。
五环外的市场,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
今年前有拼多多上市,后有趣头条 IPO。二者都是在微信生态「薅羊毛」的企业,一个被称为「五环外的拼多多」,另一个则是「五环外的趣头条」。两个主攻下沉市场的企业成功上市,这也说明了下沉市场无穷的潜力。而这「五环外」的下沉市场,可真有很大一部分是大爷大妈们。
即使你不看群聊,看看拼多多、趣头条,也能看出一点微信在老年人中的普及程度。推行低价团购的拼多多,最初就是用着低价吸引,提升了自己的市场占有率,随后又靠着同样的战略把自己的市场版图在中老年人中慢慢扩散开来。
知晓君就曾经应朋友的请求在拼多多上买过一件 35 元的羽绒服。朋友打给知晓君 35 元,知晓君在 3 人团中完成购买,朋友的妈妈就能以 100 出头的价格获得三件羽绒服。这种低价策略或许已经不再能吸引追求品质的 80 后、90 后了,但确实能够吸引很多从艰难困苦时期走过来的大爷大妈们。
就像多年前知晓君外婆还会为淘宝 19.9 的鞋子惊讶一样,现在更多的年轻人可能会因为拼多多 5 元一件的 T 恤感到惊讶。水果、纸巾、服装……拼多多的火爆就对应着微信中日益增多中老年用户。
而看新闻能赚钱的趣头条,知晓君则是从家人群里获知的。知晓君的舅妈每天坚持在家人群打卡,还坚持在朋友圈发送趣头条海报,除了发图片外,还要额外配上一句「真的,我已经赚了几十块了」。
「看资讯,赚零花」也成为了很多老年用户的选择,他们从微信获知这一渠道,再利用闲暇时间赚钱。
在腾讯应用宝发布的《老年用户移动互联网报告》中,也证实了老年用户在移动互联网生活中最关心的内容之一是怎样赚钱和省钱。
老年用户下载占比超出平均比例 TOP 100 app 中,金融股票证券类应用占比 42%,电视购物、特卖、积分消费类占比 15%,分享文章赚钱也占到了 13%。
分享文章赚钱?是的,就是熟悉的趣头条模式,而特卖则是用户熟悉的拼多多。腾讯入股的这两个企业,在老年群体中已经有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甚至不夸张的说,这两个大受欢迎的应用也为微信带去了很多首次使用用户。
除去在下沉市场做的特别成功的应用,还有些污污的图文链接被中老年人群传播:
  • 「看湿了,你呢?」讲的是眼眶湿了,应该多回家陪陪父母。

  • 「别带套,原来有这样的危害。」是讲手机壳对手机不好的。

  • 「禽兽大片!限制级」全是萌萌的宠物动图合辑。

  • 「来看看部队男人的床上功夫」兵哥哥们被子果然叠的很好。

对于这种链接,你家里的长辈老人们也真的是因为内容而转发的,但是他们被标题所吸引也是不争的事实。
除了这些抓住老年人兴趣,以此为卖点的内容平台,也有骗局专门针对微信上的老年人展开。
老年人小心翼翼的拥抱了移动互联网,同时也被「电信诈骗」的骗子所拥抱。
随着微信在老年人中普及率的提高,如何引导老年人、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也成为了值得被思考的问题。
《吾老之域:老年人微信生活与家庭微信反哺》报告就显示,青年人主要教老年人工具类功能(如红包),而信息类功能(如阅读公众号)主要靠老年人自学。而他们在数字知识、技能上的有限,往往就让他们成为了谣言、诈骗的主要攻击对象。
对于这一情况,家庭反哺是帮助老年人合理使用微信的重要举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QQ和微信的功能一样,为什么现在用微信的人越来越多了?
老年人微信圈里都爱看些啥?
我为什么讨厌微信:朋友圈的屎意人生 - 简书
微信淘宝拼多多竞相入局,瞄准父母年老后的孤独与寂寞催生新机会
一场由消费券引发的“战争”
微信突然更新!用户都想要的功能终于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