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带领孩子进行精读(文中附加策略)

问题

今天的问题就来自一名老师。

问:赵老师,我是一名入职不久的老师,请问如何带领孩子进行精读。

问题回答

答:首先为这位老师朋友点赞,在阅读相对来说还没太多普及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带着学生进行精度。

精度和略读是语文学习,或者说是语言类学习(英语、其他语言)的利器。

略读是横向拓展,扩大知识面;

精读是纵深延伸,发掘深内涵。

略读的话,很简单。只要孩子爱看,就多看,各种题材的可以不限制。

精读就要一定的指导操作。我们搞精读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确保孩子能够真正读懂文章,知道一篇文章到底想告诉大家的是一个什么事情,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能够通过读懂的内容回答出题人提出的各种类型的问题。所以孩子在训练精读上面其实功利性很强,说白了就是能够正确答题得分,应试。

可以说绝大多数家长让老师带着精读也都是冲着这个目的来的,这本身并没有错,在当前应试模式下,孩子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当然要有针对性地训练,才能够拿高分上高中。

首先在选书就要下功夫。要选择那些经典名著或者得过大奖的作品,那些随着时间的流逝,依旧散发着光芒的就是值得好好研读的书。

拿到一本书,我们可以从封面开始讲起。

封面,是一本书的脸。好的封面,是一本书的灵魂。我们喜不喜欢一本书,常常是从喜不喜欢这本书的封面开始的。还要读创作者的名字。

可以给孩子讲讲作者的相关故事或写作风格。什么样的人决定写什么样的文章。

上面是整体的,每个年级都可以,接下来分年级说一下具体操作。

一二年级

对于一二年级的同学来讲,字词量还处在积累的阶段。尽量不要选对孩子来说读起来比较费劲的书。

精读阅读重点要放在文章中出现的各种字词积累上,包括各种生词,要重点搞清楚它们的含义,这是读懂文章的关键。接着可以在纸上通过思维导图或鱼骨图的形式,将书里的内容画出来,梳理故事结构;

如果这一步搞定,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自己遇到书中相关情况,应该怎么去做。

甚至也可以编排一个小话剧,将书里的内容演出来;

带领低年级的孩子学习,一定要有趣。寓教于乐,这样孩子喜欢,老师也轻松。

再最后可以根据孩子情况,选一些句子或片段进行仿写。仿写的前提是先理解。

三四年级

都说三年级是个坎。这个坎是什么?简单来讲就是学习量变大、理解深度变深。

举个例子:一二年级阅读内容,基本就是这是小鸭子,这是小鹅。小鸭子喜欢什么?小鹅喜欢什么?属于知识科普和知识积累阶段。绕弯子的内容不多。

三年级起,就不一样了。很多内容就不是明着来了。比如:小鸭子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所以,对于三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精读的文章内容变多,文章中的信息量也相应增大。孩子在一二年级积累了足够量的词汇的话,那么对于文章的各种信息的输入是比较准确的,但是对于信息的筛选能力还不够,需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来提高自己对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的甄别。

你看,学习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如果到了三年级基本字词还不过关,建议先抽点时间,把字词的基础补上。否则到后面,越来越不好跟。

三四年级精读过程,除了基本的理解,要训练的一种能力是筛选有效信息。在训练孩子的时候,带领精读的家长或老师,要首先对所读的书里面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然后针对书里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

问题的设定可以是文中关键信息的查找。比如《小王子》这本书。

就可以问:

1小王子一共去了几个星球?

2是谁告诉小王子人生的哲理?

3每个星球上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

以上只是举个例子,具体大家自己定,实在不行,就上网搜一下。

三四年级的阅读题比较少出现思想、主旨这类抽象的问题,回答大部分还是基于文章内出现的关键信息,如果能够读懂文章,回答问题是没有太大难度的。

另外,就是在读的过程过程中,做标记。比如,用圈圈出动词,用横线画出比喻句、拟人句等修辞,用波浪线画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或者作者议论的句子。

最后,阅读运用到写作上,可以挑选书里一些好的句子,让孩子进行仿写。

五六年级

到了五六年级,有的地区到了四年级下册,阅读题就开始涉及到思想、主旨、表达方式的作用等相对抽象的回答,甚至还有很多开放式或探讨式的问题让孩子自由发挥。

这种情况有人就说了,我有答题模板。

问题

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板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或直抒胸臆。需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恋、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如: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对索溪峪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作者的态度,联系作者写作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文章的写作手法,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进行理解,尤其要联系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

\ | /

看完,你晕了没?总结得确实很全面。从答题的角度来说,这个答题技巧基本上都囊括全了。

但是在实际答题中,还需要孩子从文章中去把握作者到底是以上一二十种感情中的哪一种或者是哪几种,很多孩子就是卡在了这一步,无法准确判断作者的真实感情。

这就是缺乏共情的能力。一本书,一篇文章,作者就是想通过文字向你表述他的情感。如果你理解不了,我觉得就目前的情况,不是作者表达情感的能力不行,是你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问题。

反映到生活中,就是有时候别人讲的话,不能理解,听不懂。

这个在精读过程中怎么训练哪?

首先理解一篇文章的思想,除了文字本身的描述外,文章的背景也很重要。所以有一定基础常识的积累很有必要。说到这里,给大家说一下我最近写书的进展。《一本书搞定中国文学史》是我2022年的全力之作,几乎把之前所有空闲的时间,全部用来码字了。很多同学不能很好理解古诗词,其实根本原因是不了解诗人,不知道诗人经历了什么?在什么背景下写那样的诗句。如果一旦了解,很多诗句的感情就能体会了。

其次,到了五六年级,老师或家长可以从之前【讲读】的角色,转换成【聊读】的形式。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表达出了,你才能捕捉到他的卡点,然后针对性进行疏通。

另外,就是在读的过程过程中,做标记。比如,用圈圈出动词,用横线画出比喻句、拟人句等修辞,用波浪线画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或者作者议论的句子。

最后还是将精读尝试运用到写作中去。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搞精读最大的难题是找不到各年级对应相关的阅读材料,自己找一些阅读材料后,又不知道该怎么设计对应年级的问题。所以为了解决家长的这些问题,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扫码申请加群,具体我们在优质资料群里解答。

孩子的成长过程,

就像一棵树的成长过程,

最诚实,最外显,

浇灌什么,就长出什么。


匠心名师宣言

“教孩子的时候我全身心投入,因为我知道,

在这短暂的岁月里,我会对孩子产生终身的影响。

我不浪费一分一秒,我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并视自己为教师和家长兼具的角色,而非仅仅是教师!”

作文流水账与范文之间,差别只在这个技巧
作文如何才能写出新意?掌握这6个要点,离满分更近一步!
小升初古诗词专项练习+答案,有难度,给孩子做做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语文成绩不好,应该怎么辅导?
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应该怎么样学习?
三年级语文期末考真题,和二年级相比,你连抱怨题难的机会都没有
小学一二年级语文学习指北
小学生三会阅读
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家长会发言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