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律师解读: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五)

办法在规定了比较严肃的兜底条款之后,对不同行为的轻重处罚做出了不同规定。

第十三条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校外培训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同一个校外培训违法行为违反多个法律规范,应当给予罚款处罚的,按照罚款数额高的规定处罚。

这一条规定就是通常所说的“一事不再罚”原则,即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给予两个以上的处罚。注意,必须满足“四同”:同人同一违法行为,同一事实认定,同一法律依据,设计该制度的目的在与防治法律规范设定冲突,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过这里的当事人,我觉得在实践中可能需要区别对待,参加培训的人目前来看没有纳入其中,进行培训者,不论个人还是组织,肯定是当事人,但组织培训者(比如说提供场地、技术支持等)就不一定是该条款的“当事人”了。根据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组织提供者,处罚权限是:予以警告或者通报批评,不涉及罚款。

第十四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实施违法行为的;

  (三)主动供述校外培训主管部门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

  (四)配合校外培训主管部门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其他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这一条基本援引行政处罚法关于应当从轻或减轻的规定。法律上,从轻和减轻是不同的概念,从轻处罚,一般是指在法律规定的处罚事项和处罚幅度内,行政机关针对违法行为进行较低限度的处罚。但从轻处罚并不意味着在处罚幅度内采用最低限度的处罚方式进行处罚,而是由行政机关根据法定或者酌定的从轻情节,进行自由裁量。减轻处罚,一般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当事人的具体违法情节,在法定的处罚幅度最低限度以下适用行政处罚的情形。综合来看,减轻的处罚力度小于从轻,能减轻,说明情况相对不严重。

具体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是主动消除,区别与被动消除,前者说明事人的主观恶性相对较小,且认错悔过的态度较为诚恳,第二款说明行为人存在一定的“认识错误”,当然要重点考察主观上受到胁迫或者诱骗是否真实存在,第三款需要说明的是供述必须是主动的,不能是被反复查证“讯问”,供述的内容为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这种未被掌握的违法行为,既包括本人的违法行为,也包括他人的违法行为。第四款则是鼓励立功表现,但立功的标准不好界定,因为配合调查本身就是义务,这种义务一般不能认定为立功,所以必须是要有一定实质性的行为,并产生一定效果。

第十五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处罚,但应当对其进行教育:

  (一)校外培训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二)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

  (三)违法行为已经超过给予行政处罚的法定期限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不予处罚情形。

  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处罚。

这一条是免于处罚的条款,并且援引了首违可不罚的制度,从字面理解,这里的免于处罚,都是可以而非应当。首违可不罚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初犯+后果轻微+及时改正。

 第十六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一)实施校外培训违法行为被处理后两年内再次实施校外培训违法行为的;

  (二)危害后果严重,造成严重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同时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的;

  (四)伪造、涂改或者转移、销毁证据的;

  (五)拒绝、阻碍或者以暴力威胁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的;

  (六)属于中小学在职教师且培训内容为学科类校外培训的;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其他应当从重处罚的。

第十六条是第二章的最后一条,和第十四条规定的从轻或减轻处罚相反,本条规定的是应当从重处罚的情形。第一款需要注意的是违法行为被处理后,而不是被发现后,两年内再犯违法行为(不在意违法行为是否相同),类似于累犯从重。第二款讲的是严重后果,包括卷钱跑来引起公愤,或者其他兜底线后果。第三款是新行政处罚法增加的内容,突发性事件应对措施,比如说新冠疫情等传染性疾病(未采取隔离、停课等措施)。第四款是企图用柔性方式逃避处罚,也要从重,第五款则是暴力抗法,更要从重,因此产生严重后果的可以直接追究刑事责任。第六款则是被广大网友尤其是老师们重点关注的内容,首先,重点处罚的对象是在职的中小学老师,这里的中学和前文一样,不区分初高中老师,也不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初高中的老师,均在处罚对象之列。其次,禁止培训的内容应当是学科类。可能有人会觉得,那在职中小学老师在培训机构进行非学科类培训是否就不属于被处罚行为?如果仅从该条款的字面意思理解是这样的,两个条件,在职中小学老师+学科类培训,没有同时满足则不能处罚。但其实,对于在职中小学老师,以及幼儿园老师,都不能在校外培训机构从业,这是《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监管厅函〔20219)第四条第五款明确规定的,换言之,在职中小学老师不能从事校外培训,不论是学科类还是非学科类!对此,我的理解是,如果在职中小学老师真的出于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在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了,区别就有了,如果从事的是学科类培训,抱歉,从重处罚,如果从事的是非学科类培训,可以不从重。这一点广大中小学老师请特别注意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确校外培训行政处罚主体 提升校外培训行政执法能力
违法行为轻微的,不予行政处罚!
正确认识并依法适用“责令改正”
教育部颁布《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在职教师参与学科校外培训从重处罚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_WOAIYYBB
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免于处罚清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