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搲米的“搲”,这个字在《新华字典》中查不到

       搲,这个字有人见过吗?有人知道这个字怎么念吗?搲,这个字在《新华字典》中是查不到的,但在日常生活中,它作为许多地方的方言,几乎人人都在用、都在说,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各地方言中的“搲”

       在农村中,能经常听到长辈们说:“wǎ一瓢米煮饭”、“wǎ一碗谷喂鸡”、“wǎ一点红薯烤来吃”,甚至有老人描述两小孩打架把对方皮肤wa伤了。

       当时听到wǎ和wa时,笔者就十分好奇这究竟是个什么字。问了大人也没人能答得上来,就以为是自家的方言土话而已,也没放在心上。

       直到长大后才发现,全国各地都有人说wǎ字,原来wǎ不光是自家的方言,也是全国通用的方言。


        搲,一共13笔,用普通人说方言的意思来理解是用勺挖、掏、舀取东西,与小时候“wǎ一瓢米煮饭”没有太大的出入。

       搲字有三个读音:wawǎ、wà,最常用的是第一声和第三声。尤其是第三声,人们使用得比较多。


       不过,令人好奇的是,这个字起源于哪里呢?人们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它的呢?

“搲”字源于唐宋

       有学者从北宋真宗时期的《广韵》中发现,文中有个异体字"攨",其外形与有些相似,注音为:"去声胡吴切",释义为:"吴人云牵亦为攨"。但这并不是人们口中说的wǎ字。

       《广韵》中没有明确记载搲字,不过却有学者在北宋仁宗时期的《集韵》中发现并且书中分三种记载了搲字的用意,分别是:平声乌瓜切,音蛙,手捉物也;上声乌瓦切,吴俗谓手爬物曰搲;去声乌化切,吴人谓牵挽曰搲,或作攨。


       《集韵》是历史上记载搲字的最早文献,依此可见,字的出现不早于唐宋。随后在不少元代、清代文献中,也能看到搲字的身影。

例如元朝的《陈州粜米》第一折:"我量与你米,打个鸡窝,再搲了些。"

清朝的蒲松龄《日用杂字·饮食》:"大瓢搲来酵子发,下手先扠二百拳。"

还有清朝张岱的《陶庵梦忆·炉峰月》:"余挟二樵子从壑底搲而上,可谓痴绝。"


       从这个搲字的用途来看,搲字多出现于戏曲、小说俗语之中不过这个搲字在古代与现代,意思有差别吗?


搲字在《集韵》中有三义。

  • 一义为

“手捉物”,意思是用手或器皿取物品,音为乌瓜切,用普通话来说是wā。

  • 一义为

“手爬物”,意思是用手抓或扒取物品,音为乌瓦切,用普通话说是wǎ。


  • 一义为

“挽”,意思是牵挽,音为乌化切,用普通话说是wà。这个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少见,用的人也比较少,只有在上海方言中才能听到一二。比如,“他去意已决,再也搲勿回来勒。”

搲字作“牵挽”这个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少见,用的人也比较少,只有在上海方言中才能听到一二。比如,“他去意已决,再也搲勿回来勒。”

搲字读音为wǎ,表示用手抓或扒取物品时,“舀”意思相近,不过两者之间还是有差别的。


舀指的是用瓢、勺等取东西,比如舀水,舀汤等等。然而,搲字的用途要大于舀,因为搲字在程度上、力度上都要大于舀。

比如搲一瓢粮食,搲一勺米,没有人会说搲一瓢水,如果硬说搲一勺水,那么相信这勺水也不会太多,而是从缸底搲出来的。

总而言之,舀和搲的用法为:薄取谓舀、起底谓搲,轻搲谓舀、重舀谓搲,流体用舀、膏固用搲。


搲字作“手爬物”时,引申出“抓挠”的意思,它的读音不光是乌瓦切,乌瓜切也有。比如,“一不小心,我的两只手被猫搲破了。”

换成“抓挠”的意思时,就是“我这会儿心里头正抓搲呢,你不要再给我添乱了。”体现出焦急、心乱如麻的感觉。

再者是“两人没说上几句话,就抓搲到一块儿,打起来了。”体现的就是吵架、打架时的情景。


还有形容东西被拿走,“好不容易攒了一点钱,都让那两个小舅子捣搲走了。”

所以,搲字在古代、现代的意思没有太大的区别,两者只是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中才有略微差异。

“搲”与“挖”的区别

字的读音为wawǎ、wà,和汉字“挖” 同音。起初也有人把方言中的搲写成挖,殊不知两者的区别是很大的。


清朝的《字汇补》中,挖作穵,其义为掘、掏,意思是用手或器具向外扒出,比如说挖坑、挖井、挖隧洞等。

搲字虽然也有用手或器具扒东西的意思,但它与挖不一样,它是向内抓取,而不是往外扒出。


并且,搲字与挖字出现年份也不一样。

搲出现于唐宋,挖则是在清朝才出现,搲字比挖字早得不止几百年

除此之外,搲字在众多文学作品也有俗写。所谓的俗写是古代下层社会民众为了简化字体笔画,用其他汉字代替,或者字体的减少笔画。

像搲字的俗写有、邷、捾、掗等,其中挖也是搲的俗写,所以挖时常被人们拿来替代搲。


说到搲的俗写词,在明清的小说中就有许多,文人墨客们皆用搲作为口语词。

例如,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你看他一个个: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邷么儿,跑沙窝,砌宝塔……”

“我相你有些儿偷生熟,被公婆赶出来的。”

“果然那锅热气腾腾的,煮了半锅干饭。就把钵盂往里一掗,满满的掗了一钵盂,即驾云回转。”


       文中的邷、、掗全是搲字的口语词,用作了俗写,生动又形象的表现了用手抓取的动作。

结语

       可见,中华上下五千年,有趣的不仅是历史,文字之中也暗藏着玄机,博大精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起认识认识这些有意思的方言字
不用字典就能很快查出一个字(词)的读音和意思,你知道吗?
“嬲”和“嫐”怎么读?分别是什么意思?
上海浦东人经常讲的方言
天天说的河南话,你能写出几个字?
拗怎么读?可是有3个读音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