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南醴陵小沩山,道教第十三小洞天
userphoto

2022.11.18 安徽

关注

湖南的醴陵市是株洲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湖南省东部,东为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上栗县,北靠湖南省内浏阳市,西接株洲市区以及株洲县,南为攸县。醴陵盛产陶瓷、花炮,是世界釉下五彩瓷原产地、中国"国瓷"、"红官窑"所在地和花炮祖师李畋故里,是"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花炮之都"之一。

沩山村位于醴陵市东堡乡,距离醴陵市区15公里,处于四面山岭的盆地中央,盘龙溪蜿蜒而过,青石板桥静静伫立小河上,溪水清澈见底,山峦郁郁葱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沩山留下了令人惊叹的杰作。村西边有双岭呈鹅交颈状,故谓之“双鹅饮水”;东边有岭成龙头状,中间一小洞,深不见底,故谓之“龙脊山岗”;溪中有石龟蹲伏于泉水之上,故谓之“灵龟故石”; 唐代大缘禅师曾卓锡于清泉边,故谓之“卓锡飞泉”;站在望仙桥中远眺可看见一池荷花,故谓之“荷池秋霁”;传说一山湾午夜子时能听见磨刀声音,故谓之“磨刀湾”;好像五匹骏马往同一方向驰骋的群岭,被称之为“五马奔槽”。

沩山古窑景区命名为“沩山洞天”。意指沩山是洞天福地,也指别有洞天。沩山有三古:古窑、古村、古洞天。

民国版《醴陵县志》记载:村内有始建于唐代的古洞天,被称作第十三小洞天“小沩山好生玄上洞天”。唐代,司马承祯《上清天地宫府图经》和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均对此地有详细描述。也许是千百年来的佛道之争,沩山这处道教的第十三洞天,现在此处道教文化是支离破碎已不成体系,有的遗址也大多是关于醴陵窑陶的。

唐代,大缘禅师在沩山建寺,宋殿元易祓书匾:小沩山寺,又名大通寺。

清雍正七年(1729),自广东兴宁移居醴陵的廖仲威,在沩山及附近广大地区发现瓷泥,即向小沩山寺住持智慧赁山采泥,并邀约同乡技工20余人,在当地招工,传授技艺,创办瓷厂,生产釉下青花瓷,是醴陵瓷业发源地。后逐渐向赤竹岭、老鸦山、王仙、大林、漆家坳、五石窑前等地扩展。兴旺时、沩山有瓷厂百余家,成为醴陵的瓷业生产经营中心,成为造福沩山及其周边地区的新兴产业基地,成为推动醴陵经济社会进步的新“洞天”,曾有“小南京”之美称。廖仲威等在小沩山寺后为先师樊进德(明朝人)建樊公庙。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日为樊公生日,大开庙门,各厂业主、技师、徒工齐来拜祭。平时各厂开窑必祭祀。

小沩山寺于1990年前后修复,1996年再建山门。樊公庙于1958年被拆毁。

古洞天位于湖南省醴陵市东堡乡沩山村,众山环绕,绵亘数十里,泉清林茂,风景秀丽,当地称“古洞天”。所谓“洞天福地”,是道教选定的仙境。“洞天”,指有山峦合抱,中虚而兼采阴阳二气的“洞室”,可直达上天,为神仙所居洞府,凡夫、道士居此修炼,即可登仙。虽是道家之说,但这些地方确实是神奇清幽,山灵水秀,有其独特魅力。沩山洞天,峡谷幽深,溪流潺潺,清澈见底。冲口截流筑坝,建望仙桥(沩山)水库。

醴陵窑是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总分布面积129平方公里,核心区位于沩山镇沩山村、新安村、望仙桥村三个村级行政区域,面积20.3平方公里。考古调查发现,醴陵窑核心区沩山村自宋元时期至20世纪80年代窑火不断,保存着各时期窑址84座,与制瓷相关的文物遗迹89处。民国《醴陵县志》记载,醴陵窑核心区沩山窑区瓷业鼎盛时期有大大小小的瓷厂480家,有“小南京”之称,是醴陵瓷业的发源地,釉下五彩瓷的发祥地,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瓷村。

沩山村于2010年被公布为湖南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

沩山,众山环绕,绵亘数十里,泉清林茂,风景秀丽,唐代道家学者司马承祯在《天地宫府图》中将其列为第十三小洞天。沩山早在宋元时期就开始制瓷。现在,沩山村保存着自宋至清代的古窑址100余座,与窑相关的瓷泥矿井、运输古道、生活设施、庙宇古塔等文物古迹100余处,是中国最大古窑群。沩山村完整地保留了原生态的自然与历史人文环境,其原始的山水、植被与古窑群、古作坊、古民居、古道、古桥、古庙等融为一体,堪称“千年古窑村”。2013年,醴陵窑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沩山位于湖南醴陵,千多年来,成为佛道胜地,与此地的奇山异水,奇特地貌有密切关系。民国版县志称:沩山群峰环绕,竟势争高,绵亘数十里,泉清林茂,风景秀丽,为唐大缘禅师占锡地,今称古洞天。这座罗霄山脉中段西沿的小山,不高,海拔最高处,也不过400余米,从南往北,山势徐徐抬升,山峦散开,溪流众多。

沩山北有彰仙岭,背靠蜈蚣岭,三面峰峦延绵,层层丘陵拱卫,村口却面对开阔田畴。发源于江西境内的沩水一脉,破岭跳掷而来,清亮如一条白练,直牵到山脚,又分成两股溪流,时而纠结,时而分开,如两条银龙摇头摆尾奔向渌水,形成“双龙朝圣”的奇异景观。于是有洞天春晓、荷池秋霁、龙脊高岗、袈裟仙迹等“八景”之说。

“洞天春晓”是概括性的说法,峡谷幽深,宛如仙境,春天姗姗迟来,却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隆重与骄傲的态势。

“荷池秋霁”指的是寺庙前一口三五亩的荷塘,霜降之后,因为这山间温润的小气候,荷叶并不曾完全枯萎凋落,苍老中生出一层白色的粉末,在十月的阳光下反倒流露出一种久经风霜的沉着和冷静。

“折经流水”寺庙门前,山水的两条支流在此交汇,远远望去,像是折叠起来的一本经书,正慢慢打开等着有道高僧来仔细研读。

“灵龟故石”本来是寺庙对面一块顽石,因为长期和道士们一起修炼,终于也得道成了仙,超脱出六道轮回。

“钵盂山形”是寺庙对面一个独立的小山岗,线条圆润柔和,远远望去,不正是当年道士云游归来遗落的化斋钵盂吗。

“龙脊高岗”指这沩山的山势,从浏阳和醴陵交界的扁担坳宛然曲折而来,山势脉络分明,山体高峻,气氛非同寻常。

“卓锡飞泉”是寺庙西侧一眼泉水的由来,刚刚云游到此的邱真人见此地没有泉水,就随手将锡杖往地上一杵,泉水应声而出。

“袈裟仙迹”也是寺庙后面的这座山岚,南坡陡峭,北坡却平缓许多,山脚延伸到小溪河边,坡地曲折如同袈裟摆动的褶皱。

沩山佛教文化源远流长,《醴陵县志》记载,唐朝高僧大缘法师在沩山建寺,寺院名称“小沩山寺”,又名“大通寺”。距今已是1500多年。古洞天寺碑刻上则说,李世民曾下旨扩建沩山寺,任尉迟恭为监修。寺庙修成后,李世民还亲游,赐刻“开元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尉迟公监修”木匾。公元717年,东渡日本弘法的高僧鉴真和尚也来小沩山寺受戒。历代,为小沩山寺题诗题字的文人多不胜数。可惜的是,小沩山寺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毁,李世民御制木匾及易祓书匾早已不复存在。现在的古洞天寺则是90年代由当地村民倡议筹资恢复重建的,规模与历史上的小沩山寺相较差之甚远。

小沩山不仅是历史悠久的佛道名山,还是醴陵瓷业的发祥地。这座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山,它的无尽宝藏,是储量极丰的高岭土。醴瓷最初的一杯瓷土,最早的一座土窑,最先亮起的一缕火光和第一只土瓷碗盏,是在这个幽深山沟里。

沩山开始只是一座山的名字,后来成为山下村落的名字,到2015年,成为一个镇的名字。成为镇的名字后,原来的沩山村也还叫沩山村,村里的那座连绵起伏的山,也还叫沩山。沩山村,位于湖南省醴陵市沩山镇东堡乡,是一个因古洞天而兴起、因瓷业而繁荣的村落,距市区7公里,处于四面山岭的盆地中央,面积20.3平方公里。山水田畴间,古民居、古窑厂及其他110处与瓷业相关的古商店、古庙宇、古祠堂、古塔、古道、古桥、古井等布局其中,盘龙溪蜿蜒而过,青石板桥静静伫立小河上,溪水清澈见底,山峦郁郁葱葱,宛如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2017年,沩山村荣获“湖南省经典文化名村”,2018年成功入选中国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18年12月入选中国第五批传统村落。

沩山古窑,距离醴陵市区8公里,是清代南方著名的窑址之一,湖南省内少见的大型古瓷窑群。因创烧了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成为中国釉下五彩瓷的发源地,也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被列为醴陵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解密第十三洞天之小沩山洞
寻访道教的洞天福地︱2018.4.22临海西山村-迭石岩-盖竹洞环线穿越
修道圣境十大名山,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
道教修仙等级 | 《七域修真证品图》
道教仙居有10洞天36小洞天72福地,陕西秦岭占了哪8个?
道教中常提到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哪省最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