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和七次下西洋去了哪里?他死后埋在哪里?
userphoto

2023.07.06 安徽

关注

       郑和(1371一1435),本姓马,小名三保,回族,云南昆阳(今晋宁)人。生于云南省昆阳县(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早年在明平云南之战中被明军掳走,1384年进入宫中服役,次年被调往燕王府服侍。后因在燕王朱棣争夺皇位的战争中立过军功,赐姓郑。

       朱棣为了宣扬德政,与外界进行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也顺便寻找朱允炆的下落,于是派郑和率领舰队出访海外,这一年郑和只有33岁。为了尽快出访西洋诸国,南京龙江宝船厂,迅速赶制了多艘大船,每艘船长44丈,宽18米,率领27800人,带着大量的金银,钱币,丝绸、瓷器、铁器、铜器,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直奔福建五虎门,这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航海路线图1

       1405年(永乐三年)率水手、官兵2.78万人,乘“宝部”63艘,通使“西洋”,两年后返回。以后又6次下“西洋”,至1433年,总共28年间,经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曾到达非洲东岸、红海和麦加,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 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东南亚、中亚、西亚及东非、中非海岸当时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非洲的木骨都束国也就是现在的索马里摩加迪沙。

郑和下西洋航海路线图2

郑和下西洋航海路线图3

郑和宝船3D模型图,在整个动画片中,共有20多种宝船模型。

公元1435年(明宣德十年)郑和与世长辞。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航海家,然而他的埋葬之地,一直都是谜团。1956年,几个小青年(一说是当地医院的精神病人)在游览南京南部牛首山时,一跺脚,下面有空洞的感觉,后来在弘觉寺中发现一个地宫,解开了这个几百年的谜团。在这个地宫之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包括铜器、瓷器、玉器,最为珍贵的一件,是鎏金喇嘛塔,上面雕刻着“金陵牛首山弘觉禅寺永充供养佛弟子御用监太监李福善.奉施”字样。

       弘觉寺地宫,很明显的是融合佛教、伊斯兰教丧葬制度为一体的坟墓,出土的文物精美绝伦,可见其身份必定不一般。这让考古学家,非常的疑惑,一个太监为何有这样的尊崇!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历史上根本不存在——李善福,这个太监。后来经过各方的论证,最后给出的结论是——李善福就是郑和。

       另外,康熙22年修订的《江宁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宝太监郑和墓,在牛首山之西,永乐中命其下西洋,有奇功。最后一次下西洋,在古里国病逝,皇帝赐葬衣冠冢于此处。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在返回的途中,病逝于印度古里。当时已经是盛夏,郑和的遗体,自然不能长时间的保存,运回国内安葬已经不可能。根据历史资料记载,郑和的舰队,在古里停留数十日,应该就是处理郑和的遗体。印度古里,是一个佛教、回教交融的国家,郑和的遗体在这里火化,也合情合理。按照印度的风俗,将牛看作为圣兽,因此将牛牙、牛角同骨灰同时埋入地宫,也说得清楚。

       弘觉寺塔,是由南京内官监于宣德八年,也就是郑和去世当年修建的。宣德十年完工之后,如果说弘觉寺塔,是为了纪念郑和所建,那么完工之时,也就是郑和遗骨下葬之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牛首山弘觉寺塔千年变迁
王景弘(明朝宦官)
这件宝物,供奉着大航海家郑和的骨灰,明确了郑和真正的下葬之处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1405-1433年)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航海家郑和遗骨安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