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蔓萝学方言】 老北京方言土语-二 (8--11)

老北京方言土语(08)


          


    图片说明:老北京的夏天,人们的解暑冷食一般都是吃些西瓜,凉粉,杏仁豆腐还有刨冰或者喝点酸梅汤···,穷人家的孩子也只能跟随为大户人家送冰的马车后面捡些碎冰含在嘴里谓之“冰核儿(发音:冰胡儿)”。后来随着洋务运动的进入渐渐北京也有了冰激凌这一西洋的冷食品种,北京热闹的大街也竞相开办了几家纯西洋味道的冷饮店,夏天卖各种冷食,冬天经营牛奶咖啡小点心。

   虽然有了这一冷食品种,但是制作方法却没有普及开来,一些小本经营的商贩看准这一赚钱的新鲜行业就用土办法学做冰激凌,他们用奶油,淀粉,白糖,香精···各种原料合在一起,没想到作出的冰激凌和冷饮店里的味道一模一样,而且由于设备简陋,冰激凌的价钱便宜也就被广大群众所认可。

   土办法制作冰激凌很简单,一个带提梁的大木盆四周放进冰块,中间一个铜制小桶,用一根通轴上穿木桶提梁,下有轴头卧在木桶底部的坑洼里,铜制小桶里放进加了水的冰激凌原料,再有一条皮带绕过中间轴,两只手一左一右拉转中间轴带动铜制小桶在冰块中间来回飞速旋转,由于离心作用冰激凌原料被离心到铜制小桶壁上快速凝结成冰霜,待冰霜越积越厚,就用木产子刮出来装进小碗供顾客食用,由于土制冰激凌味道纯美,这种生意很是红火一时。

   土法冰激凌制作需要力气拉动皮带转轴,后来有了聪明的小贩开动脑筋利用废旧自行车的大轮盘,链条和飞轮结合起来制成了半机械化手摇冰激凌机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这种土法冰激凌直到五十年代北京各大庙会还可见到,随着商业公私合营,土法冰激凌不见了,人们想吃只能到冷饮店里品尝。

   文革以前,最为显著的冷饮店在王府井大街,百货大楼对面,音乐书店邻旁的一家。这家冷饮店采用欧洲风格全部是“火车座”,经营的品种有冰棍,汽水,冰激凌,冰砖···。当时一客冰激凌人民币两毛钱,一个冰砖四毛钱····,都是顾客点认由营业员亲临座位服务到桌。文革开始了,这家冷饮店做为西方资产阶级的代表被砸烂了······!

                  ***** 老北京方言土语(08)*****

【一】溜哒!(发音:liū dà)

   (“溜哒”的本意是指散步(北京话是:遛弯儿)或慢慢行走。后来人们把这个意思转用在

    语言上,比如:形容某人说话不加思考脱口而出,大家就会嘲笑道:“看他,又顺嘴溜哒

    出来了!”   博友《一帆风顺》提供)

【二】说话没边儿!

  (形容有的人说话不假思索信口而出,云山雾罩不着边际。    博友《一帆风顺》提供)

【三】云山雾罩!

  (“云山雾罩”本意是歌颂大好河山风光迤逦,用在日常生活中是形容有的人说话没有头绪,

    东一句西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    博友《一帆风顺》提供)

【四】瞅不冷子!(chǒu bǖ lěng zī)

  (“瞅不冷子”也同于“冷不丁子”,形容很突然,或吓人一跳,或突然而至,使人没有任

    何思想准备。    博友《一帆风顺》提供)

【五】天上一脚,地下一脚!

  (很形象的形容做事没有规范,也可以说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都是形容办事没

    有准谱。    博友《一帆风顺》提供)

【六】袢!(pàn)

  (“袢”是把两边的布带子系在一起。很有可能古代的服装没有扣子,都是用布带子才能把

    衣襟系在一起,所以产生了“袢”。现在虽然衣服有了钮扣,但是“袢”字却留在人们的

    语言中一代又一代传到今天。比如:“外边很冷,把衣裳袢上再出去!”就是说把衣服扣

    子扣好,以免着凉!    博友《一帆风顺》提供)

【七】关饷,扣饷!(饷,xiǎng)

  (“饷”字的本意指古代军队的薪给(读音:新几),流传到现代的今天仍是代表“工资”

    “薪水”。在很多老年人的口中仍然把发工资叫“关饷”;在单位因为犯错误被扣工资

     就叫“扣饷”。   博友《一帆风顺》《小碗干炸》提供)

【八】您,怹!(发音:niń tán)

  (你,我,他,是人们互相之间的称谓,古文里谓之“三阵”。北京方言对老年人“你”必

    须发音“您”;“他”或“她”必须发音“怹(读:贪)”表示衷心的尊重!如果对老年

    人说“你”“他”就会被人嘲笑指责是野调无腔不懂礼貌!)

【九】汗褟儿!(发音:hàn tār)

  (在北京方言中“汗褟儿”是对 内衣,衬衣和夏天薄衣的统称。)

【十】瞧瞧(qiáo qiáo)瞜瞜(lōu lōu)瞅瞅(chǒu chǒu)!

  (这三个词汇都是形容“看”的意思!其中“瞧瞧”和“瞅瞅”是一般正式“看”的说法。

    而“”是就带有朋友之间开玩笑的成分。)

【十一】淘!(发音:tóu)

  (“淘”意思是“浣洗”。北京方言中“淘”发音为“投”。比如要把大米洗干净叫“淘

    (投)米”;把衣服漂洗干净叫“淘(投)衣裳”)

【十二】瞎叽歪!(发音:xiā jī wāi)

  (“叽歪”是形容小声嘀嘀咕咕。“瞎叽歪”就是一种贬义,形容不分时宜不分地点只顾

      自己小声胡说八道说起来没完令人讨厌!    博友《服老》提供)

【十三】过节儿!(gùo jìr)

  (这里的“过节儿”不是节日,原意指竹子的节。形容亲人朋友之间由于意见分歧产生了矛

    盾发生了误会和隔阂,造成两人互不往来,就是有了“过节儿!”。博友《服老》提供)

【十四】瘆得慌!(发音:shèn dè hàng)

  (也可以写作“渗得慌”,“瘆”表示心中害怕;“慌”发轻音,北京方言发“沆”音。

   “瘆得慌”形容遇到可怕的事情造成恐惧心中打颤。  博友《华山化缘》提供)

【十五】估摸!(发音:gū mō)

  (“估摸”有猜想,猜测,掂量,估计的意思。比如:“我估摸这捆白菜大概有五斤!”

    或者:“今天您过生日,我估摸家里得来二十个客人!”     博友《碧螺春》提供)

【十六】将将儿!(发音:jiāng jiār)

  (“将将儿”有将够,正好,凑合的意思。比如:“今天公共汽车里人特别多。我将将儿有

    个站脚的地方!”    博友《碧螺春》提供)

【十七】四正!(发音:sì zhì)

  (发音“四只”,北京土话有音无字的一例。形容收拾打扮得平整规矩,穿戴的非常得体。

    也形容屋子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家具摆放的很到位。    博友《小夏慢生活》提供)

【十八】姥姥!

  (这里的“姥姥”不是指外祖母,而是北京土语中一句感叹词。表示轻蔑,不服气。比如两

    个人吵嘴:“哼!你竟敢对我指手画脚,哼!姥姥!” 言外之意就是:“哼!我就没见

    过这么嚣张的人,我实在看不起你!”   博友《南山灯火》提供)

【十九】闪了!

  (北京土话“闪了”是形容不小心扭伤了身体的某一部分。比如:工人在劳动当中扭伤了腰

    就是“闪了腰!” 另外“闪了”一词还有突然“躲起来了”或者“走开了”一层意思,

    比如:几个人要在一起商量一件事情,由于看法不一其中某某人突然“闪了!”就是说某

    某人突然走开了。 博友《熊猫老靓》提供)

【二十】五迷三道!

  (“五迷三道”是形容有的人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   博友《文军》《熊猫老靓》提供)



老北京方言土语(09)

          

  图片说明:一句老话,这句话出自【吕氏春秋】,书上说到:“全则必缺,极则必反”。后人简化成“物极必反”

 “物极必反”的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的极端,就会像相反的方向发展。

  这是一句极具哲学道理的历史名言。中心思想是:好的东西不一定是好的;坏的东西不一定是坏的,“好”到了极限就要往“坏”的方向发展;“坏”到了尽头也就要往“好”的方向转化。比如天气变化亦是如此。

  中国北方,夏季气温炎热酷暑难当!尤其农历六、七月份正是“暑伏”时节,北京气温在最炎热时候已经到过摄氏39度的极限高温!许多人就把这样的炎热天气形容是“七月流火”!

 “七月流火”真正的含义并不是形容炎热,恰恰相反是形容天气慢慢转凉的描写,这种描写是与中国的天象有极大关联。

  中国古代科学家把天上的星宿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星宿,

  这里的“七月”当然是农历七月;“流”指“移动”;而“火”正是专指天上的“火星”(这里所说的“火星”和天文学上所说的“火星”不是一回事)。

  中国北方的“暑伏”一般是每十天为一伏,常言道:“冷在三九,热在中伏!”而且还有俗谚:“秋后有一伏!”也就是“中伏”完了以后马上就是“立秋”节气,此时虽然天气炎热,但实际上已经进入秋季,也就是热到极点开始转凉了!

  每年春末夏初的夜晚,天空南边就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的星宿,那就是“火星”,它在天边闪烁发光,随着节气变化一天天向西移动,这种“流火”人们的眼睛很难察觉,只有日子久了才发觉它确实向西移动,直到严冬来临它才落尽天涯等待明年夏天再见。这就是“知暑渐退而秋将至”,古代的人们把这种天象叫做“七月流火”!

  所以“七月流火”不是形容炎热,而是天气慢慢转凉的期待!

                    ***** 老北京方言土语(09)*****

【一】念秧儿!(发音:niàn yār)

  (“念秧儿”是形容有的人为达到自己的要求又怕别人不知道,他就反反复复强调说词嘟嘟

    囔囔说起来没完没了!)

【二】塔儿哄!(发音:tǎr hòng)

  (“塔儿哄”是形容有的人在旁边煽风点火,使得矛盾双方加剧深化分歧。)

【三】偏了您哪?(发音:paān lè nín naā)

  (这是一句老北京的打招呼语,相当于:您吃饭啦?“偏”很有可能是一句非常客气的满族

    语言,流传到今天已经很少有人使用,过去老人们在街上见面就会招呼:“您偏啦?”对

    方也回答道:“我偏过啦,您也偏啦?”)

【四】冷不丁子!

  (表示非常突然吓人一跳或形容措手不及,等同于上一集的“抽不冷子”!)

【五】不吝秧子!(发音:bú lìn yāng zī)

  (表示什么都不怕,满不在乎;也形容有的人很鲁莽任何事也不放在眼里!)

【六】压根儿!(发音:yà gēr)

  (从字面上看就可以理解“压根儿”是从“根本”上说起。是“根源”“源头”“一开始”

    的意思。生活中假如有人问别人一件事情,这个人就可以爽快的回答:“这事我压根儿就

    不知道!”    博友《碧螺春》提供)

【七】一大下子!

  (“一大下子”表示很多的意思。“一”形容很大;“下子”表示“足”,合起来就是很多

    很多的意思。比如家里的水缸装满了水就可以说道:“存了一大下子水呢!”以此来表示

    已经很足够,很多了!    博友《碧螺春》提供)

【八】五脊六兽!

  (这本是一句中国古代建筑用语,古代建筑房屋不论皇宫殿堂或者是寺庙民居,不论是恢弘

    的“歇山顶”还是普通的“硬山搁檩”,每一间房屋都有五条房脊,(中间一条,四边各

    一条)这就是“五脊”;每一条房脊上都装饰有龙,公鸡,兽类,等雕刻配件(中间房脊

    两头,其余四条房脊,共六处)这就是“六兽”,合在一起就是“五脊六兽”。日常生活

    中形容有的人很瘦,往往就会说他:“看他,瘦得五脊六兽的!”来表示这个人瘦骨嶙峋

    的样子! 后来时光推移,慢慢这句话有些意思转变了,有的老年人对于那些整天调皮捣蛋

    的孩子就会嘲笑谩骂道:“我看你整天不干正经事,一天到晚闲得五脊六兽的”表示无所

    事事,无聊打趣!    博友《碧螺春》《好兵帅克87474》《阳光杰文》提供)

【九】得儿唔!

   (特别高兴的一种形容语句。形容高兴起来手舞足蹈不能自己,别人就会说道:“哈哈!看

    看他,美得得儿唔得儿唔的!”     博友《文军》提供)

【十】巴渣!(发音:bà zhà)

  (一个既是形容词又是动词的一个北京土语。形容双脚在泥水里踩,就叫“巴渣!”,

   “巴渣”也可以说“巴叽(bà ji)”。比如下雨天气小孩踩一脚泥回家,父母就会呵斥

    道:“你走道怎么不挑好地方,在哪儿巴渣两脚泥?”      博友《居家大笑》提供)

【十一】鼓捣(发音:gǔ dào),捣鼓!(发音:dǎo guū)

   (两个词的意思大体相同但内容稍有差别。“鼓捣”是反复摆弄研究制作的意思。比如:

   “我刚才新买了一部手机,我仔细鼓捣鼓捣,看看都都有什么使用功能。”;而“捣鼓”

    是很零散琐碎,没有整体意识的意思,比如:“我一天到晚瞎忙,整天在家里捣鼓得头晕

    脑胀忙得不可开交!”。另外“捣鼓”一词还有形容有的人手脚不时闲儿,也可以理解成

    折腾,整理、修理。    博友《凡鸽》提供)

【十二】过话!

   (“过话”是形容两个人之间的交谈。如果朋友之间发生了摩擦产生了矛盾互相谁也不理谁

    就是“不过话”。    博友《凡鸽》提供)

【十三】耳刮子!

   (北京土语“耳刮子”就是普通话所说的“打耳光”。实际上“耳刮子”并不是打耳朵,而

    是狠狠地扇嘴巴,更俗的说法就叫“抽嘴巴!”。后来又演变成了凡是打孩子的脑袋都叫

   “耳刮子!”   博友《凡鸽》提供)

【十四】苶!(发音:nié)

   (“苶”也可以写作“乜”。表示人或动物的神色呆滞,精神懒散,眉低眼慢,不说不笑,

    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比如家长说:“今天早晨我就发现这孩子发苶,赶快到医院一检查

    原来得了感冒!”    博友《凡鸽》提供)

【十五】笑婆婆尿(也做“笑老婆尿”)!

   (这是一句诙谐的开玩笑语言。如果一般友情的朋友绝不可以开这样的玩笑语言,平时都是

    两个非常要好的近友才能这样说,比如一个人笑起来没完,接连二三的大笑不止,另一位

    朋友就会疑问道:“你笑什么,难道你喝了笑老婆尿了?”话虽粗俗,而且也不可能喝什

    么“笑老婆”的尿,但是却表现了好朋友之间的热情和诙谐。    博友《老猫》提供)

【十六】跌份儿!(发音:díe fèr)

  (“跌”是下滑的意思,“份儿”是地位的象征。“跌份儿”是在众人面前降低了身份,丢

    了面子的形容。    博友《寸步斋斋主》提供)

【十七】汤儿泡饭!(tār pào fàn)

  (把刚蒸好的米饭用汤水泡起来吃口感稀淡一定不好,这就是“汤儿泡饭”的由来。这句话

    形容有的人干活松松垮垮敷衍了事,俗话说“稀松二五眼”! 博友《寸步斋斋主》提供)

【十八】冲嘴儿!(发音:chong zur)

  (“冲嘴儿”也写作“冲盹儿”。形容打瞌睡,多指坐着的时候耷拉着脑袋睡着了,一般指

    坐在一处闭眼小憩。      博友《寸步斋斋主》提供)

【十九】毛窝!

  (过去的北京冬天非常寒冷,老年人冬天穿的家做“骆驼鞍”棉鞋,鞋里絮的是非常轻暖的

    驼毛或羊毛,所以叫做“毛窝”。后来逐渐演变成凡是家里母亲手做的千层底布制棉鞋,

    都叫“毛窝”。  博友《寸步斋斋主》提供)

【二十】老阳儿!(发音:lǎo yár)

  (北京南城居民管太阳叫“老阳儿”。晒太阳为“晒老阳儿”。博友《寸步斋斋主》提供)



老北京方言土语(10)

           


   图片说明:以前每到盛夏的夜晚,北京热闹的街道五光十色灯火通明。影院门前霓虹瑞彩变换无穷,各种商店玲琅满目生意兴隆。歌声乐响拨弦弹唱悠扬悦耳,吆喝叫卖彼此起伏震耳欲聋。街上人来人往流连忘返,行路乘车各色人等脚步匆匆!

   忽然一股浓烈的花香沁入心脾,这花香淡雅而脱俗,使人立刻感到神清气爽顿觉振奋,停下脚步回头望去,原来一位卖花的老妇盘腿坐而,面前一幅蓝布摆满一串串洁白的芭兰花,玉色的花朵玲珑剔透如玉似簪,含苞微放怯羞且藏!一串花穗三五朵,细细的铅丝串连一束,长长短短错落有序,轻轻摇动响铃垂珠,真乃天造异彩,地产奇葩!

   花香随着微风飘散招来不少行步的女人围过来争相购买,花钱不多便宜可爱,不一会的工夫,老妇花朵告罄收拾摊子站起回家。买了巴兰花的女人把花束套在旗袍大襟或者插在发髻旁边,走起路来一摇一摆,这花朵也就随人而去身后留下一股烈香很久很久也不散去!

                     ***** 老北京方言土语(10)*****

【一】瞎嘞嘞!(发音:xīa lē lē)

  (形容不会说却偏要说,说的不对还要说。就叫“瞎嘞嘞!”。或者说话反复说,说的多了

    招人心烦讨厌,也叫“瞎嘞嘞!”    博友《寸步斋斋主》提供)

【二】眵目糊!(发音:chī mò hū)

  (老北京土语管“眼屎”叫“眵目糊”。    博友《寸步斋斋主》提供)

【三】憨掺!(发音:hán chàn)

  (“憨掺”也写作做“寒掺”。北京土语形容难看就是”憨掺“。这种说法可以形容一个人

    的相貌丑陋;也可以形容一件物品做工粗糙;或者形容衣着不得体;还可以形容行为不雅

    等。总之,凡是眼看不顺眼的都可以说是“憨掺”。有时候有人当众使自己难堪,不好意

    思,下不来台,也是“憨掺”    博友《寸步斋斋主》提供)

【四】巴结!

  (讨好别人就是“巴结”,有轻蔑的贬义。     博友《寸步斋斋主》提供)

【五】炸庙!

  (这里的“炸庙”并不是用炸药把庙炸掉的意思,而是形容很多人喧哗吵闹声响很大,或者

    形容有的人在谈话时候突然翻脸吵嚷,都叫“炸庙”。比如两个人谈话,由于意见不和其

    中一人大声反驳喊叫,另一人就说道:“你干嘛炸庙!”   博友《寸步斋斋主》提供)

【六】抹不丢的!(发音:mò bù dīu deè)

  (这句话可以形容很不好意思或是感到脸上没有光彩。比如:孩子在学校学习成绩不好受到

    老师的批评,家长就感到脸上“抹不丢的!”   博友《寸步斋斋主》提供)

【七】哈呼!(发音:ha hū)

  (这个词汇形容有的人说话经常强词夺理,处处数落别人而别人又极不服气,别人就可以反

    驳道:“你哈呼什么!”    博友《九天揽月》提供)

【八】掖咕!(发音:yē gù)

  (形容有的人行为琐碎,把自己的东西东掖西藏不让别人看见,别人就可以说道:“你又在

    掖咕什么?”     博友《九天揽月》提供)

【九】就手!

  (这是一句很常用的北京土语。“就手”可以说成“一就手”,是“顺便,捎带”的意思。

    比如:家里拆被褥顺便洗洗衣服就可以说:“一就手洗衣裳!”,再比如:家里收拾屋子

    捎带擦了玻璃就可以说:“一就手擦擦玻璃!”    博友《迟开》提供)

【十】打蔫儿了!(发音:dǎ niār lè)

  (意思等同上一集的“苶”,是形容萎靡不振的样子。如果小孩子身体生病就会不玩不闹不

    说不笑;或者盆花缺水花叶疲软这都是“打蔫儿了!”    博友《迟开》提供)

【十一】包圆儿!(bāo yuár)

  (“包圆儿”表示对一些物品全部收购所有买断。比如在市场买菜的时候顾客对商贩说道:

    “这堆白菜有多少我一个人都包圆儿了!”    博友《不服老的人》《妙晨》提供)

【十二】归了包堆儿!(发音:gūi lè bāo dūr)

  (表示所有物品全算在一起包揽一堆。比如上一条“包圆儿”说道:“这堆白菜有多少我一

    个人都包圆儿了,你算算归了包堆儿一共多少斤!”    博友《不服老的人》提供)

【十三】昨儿个(zúr gè)、明儿个(miár gè)、前儿个(qiár gè)、

      后儿个(hòr gè)、大前儿个(dà qiár gè)、大后儿个(dà hòr gè)!

  (这些词汇今天在北京广泛运用长留人们口中。按顺序是:“昨天”“明天”“前天”

    “后天”“大前天”“大后天”    博友《不服老的人》《吉子》提供)

【十四】拔份儿!(发音:bá fèr)

  (“拔份儿”的实际运用比较多。有时候形容出类拔萃高人一等,比如一个孩子学校考试

    第一,就可以说他在学校“拔了份儿!”;有时候又形容有的人挺身而出抱打不平,也

    可以叫做“拔份儿!”    博友《妙晨》提供)

【十五】曝土扬场!(发音:bào tǔ ráng cháng)

  (这句话的本意是形容农村秋收时候在场院用木锨扬起谷粒让风把谷壳吹走,这样的农事活

    动漫天飞土就形成了“曝土扬场”。后来这句话流入城市,凡是天气不好刮风落叶飞沙走

    石或是打扫卫生造成的空气污染都可以说是“曝土扬场”。     博友《妙晨》提供)

【十六】旮旯儿!(发音:gā lár)

  (这也是一句老北京特定的方言土语。凡是背阴,背后,墙角,缝隙···人们不去的角落

    地方都叫“旮旯儿”。     博友《妙晨》提供)

【十七】笔管儿条直!(发音:bì guǎr tiáo zhí)

  (笔杆很直是很形象的一句形容但又包括一些贬义。在生活中一般形容孩子被管教得顺从听

    话又有些无所适从,当家长或老师教训孩子的时候孩子挺胸垂手昂首立正像笔杆子一样的

    站立,就是“笔管儿条直!”;还可以形容训练有素的军队战士在站岗执勤时也是“笔管

    儿条直!”      博友《妙晨》提供)

【十八】哈喇子!(发音:hā lá zī)

  (“哈喇子”就是流口水!    博友《5号院的美好生活》提供)

【十九】噗!(pū)

  (锅里的沸水顶开了锅盖溢出来就是“噗锅了!”。      博友《福宝儿》提供)

【二十】四衬!(发音:sì chèn)

   (中国文字含义很微妙有趣,“四”在这里并不代表数字,而是代表四平八稳全面周到;

   “衬”字是衬托、相当、得体、的意思。 合在一起“四衬”是形容一个人穿戴打扮平

    整规矩,穿戴得体,颜色搭配协调,很适合个人的气质身份。  博友《福宝儿》提供)



老北京方言土语(11)

          

  图片说明:过去北京人消夏很简单,除了极少数人家有“中国式冰箱”存放冰块冰镇水果以外,一般人家天气热了就摇摇蒲扇,静下心来喝点热茶也能心静气爽。有的人家实在热得不行就在大街上等着送冰的大车,买一整块冰用来冰镇西瓜或放在屋中起到降温的目的。

  这种冰块都是纯粹的天然冰,数九隆冬河湖结冰,专门有“凿冰”这一行业人员,在什刹海,北海,金鱼池及护城河的冰面上,用一种铁质“冰镩子”(上边插图里在车把子靠着的就是“冰镩子”)按照一定的大小尺寸把冰凿成一块块(每块冰约二尺长一尺宽),盖上稻草帘子装车,运到指定的“冰窖”存放。过去在这些水域附近都建有历史悠久的古老“冰窖”,冰块在低温的环境中可以存到夏天。

  待到盛夏时节。“冰窖”就把冰块装车出售,有的专门送往大户人家,有的沿街售卖。

  有了买主,随车的“冰把式”用冰蹿子勾过一块大冰,再用随带的“挠勾子”在冰块两边一勾,就夹住了冰块,二人担起送到买家。

  这种天然冰块买到家来由于天气太热,不到半天也就融化成水,一切皆空了!

  过去穷人家的孩子没有钱买冷饮,看见车上的冰块就喜出望外,单等“冰把式”干活的空隙捡拾凿下的碎冰含在嘴里就像吃到了珍馐美味一般欢喜异常!

  有的穷人孩子为了养家糊口用荆筐去冰窖便宜趸来碎冰沿街叫卖求得一钱半文,俗称卖“冰核儿(发音:冰胡儿)”的。

  由于这种天然冰都是河湖脏水结成的冰块,包含的杂质很多非常不清洁,后来政府为了群众的健康就取缔了这种夏天“卖冰”的行业直到今天,在北京也就留下了多处诸如“冰窖口”“冰窖胡同”···多处地名。

  下图:老北京的冬天,“冰把式”用“冰蹿子”蹿冰!

              

                 *****老北京方言土语(11)*****

【一】怯勺!(发音:qiè sháo)

  (形容外行,不懂。还有嘲笑外地人说话有口音也叫“怯勺”。博友《寸步斋斋主》提供)

【二】老家儿!(发音:lǎo jiār)

  (发音“老尖儿”。北京人管家中长辈都说是“老家儿”。   博友《寸步斋斋主》提供)

【三】调腰子!

  (形容耍花招,不听话,不服从安排···都是“调腰子”。  博友《寸步斋斋主》提供)

【四】裹乱!

  (形容:添乱,起哄,干扰别人的工作都是“裹乱”。      博友《寸步斋斋主》提供)

【五】甩片儿汤!(发音:shuǎi piàr tāng)

  (形容有的人对别人的事情不疼不痒的说三道四,说闲话;或者看见别人有事不但不帮忙还

    站在一边指手画脚幸灾乐祸,都是“甩片儿汤”。    博友《寸步斋斋主》提供)

【六】边式!(biān shì)

  (在众多的中国戏曲中,演员在舞台上表现角色轻装疾走的一种表演程式叫做“走边”。

    通过演员的手、腿、飞脚、旋子、翻身、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人物的动作灵活,武艺高强

    民间对这样的高超表演赞誉为“边式”。主要是说京剧的舞台表演动作程式很准确,演员

    有范儿,动作干净利索,潇洒漂亮!后来被引申为日常生活中人们服装穿戴得整洁靓丽。

    也表示一个人,尤其形容女人打扮的俏丽美观,穿戴得体。    博友《福宝儿》提供)

【七】坐地泡!

  (“坐地泡”也可以写成“坐地炮”。形容蛮横无赖打上门去堵人家门软磨硬泡!或者形容

    泼辣妇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还形容小孩子在商店见到想要的东西由于家长不给买来就坐

    地打滚大声哭闹!    博友《福宝儿》提供)

【八】倒腾!(发音:dáo tēng)

  (形容很忙乱的翻找东西就叫“倒腾”!    博友《大象》《九天揽月》提供)

【九】这是怎么话儿说的!

  (这是一句俗语,往往包含“惊叹”“惊讶”的成分。比如看到小孩子突然哭闹,就会惊

    讶道:“呦!这是怎么话儿说的,刚才还好好的,怎么哭了?”   博友《吉子》提供)

【十】那!(发音:nèi)

  (“那”是一个“指定词”,是中国语言的常用字和词,可是在北京方言土语中往往发音很

     连贯含混不清,这个“那”很可能是“那”和“一”的连续发音,这就发出了一个特别的

     音“ nei ”读:“内”。比如:“您把内(那,一)个饭碗递给我!”。除了这个发音,

    还例如北京前门外的一条著名街道【大栅栏】北京方言发音却含混地读成:大十栏儿(dà

    shì làr),这样的方言发音只有北京人自己才懂,外地人听来却非常不理解!    

                                                               博友《吉子》提供)

【十一】解闷儿!(发音:jǐe mèr)

  (“解”是“解开”的意思;“闷儿”是“烦闷,不开心”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想方设法

    让自己高兴起来打发时间。如:“找来一本小说,看看解闷儿!”。 博友《吉子》提供)

【十二】聊天儿!(发音:liáo tiār)

  (“聊天儿”大家都明白意思,不多赘言!  但需要说明一点:“聊天儿”绝不等同于“侃

     大山”。“聊天儿”指人们在一起平和的、平等的、温和的、温馨的讨论问题说东道西!

    而“侃大山”一般指市井男人论天说地、胡吹乱侃!两种词汇有不同的本质和内容。所以

    很多人把北京人在一起聊天儿说成“侃大山”是错误的理解! 博友《老张和老王》提供)

【十三】听听!

  (众所周知“听”是用耳朵感受外界的声音;“闻”是用鼻子感受物体的味道。古语说:

   “有所耳闻”却是单单形容耳朵的感觉事物,从字形上分析就是“坐在家里用耳朵感觉外界

    的声音”这就是“闻”字的来历! 而形容鼻子感觉味道恰恰是用“听”来形容。俗话

   “扰乱视听”就是形容“干扰了眼睛和鼻子的”分辨能力。 老北京方言“听听”绝不是

    容耳朵的感受,而是古语用鼻子“闻”的恰当形容,发展到今天北京人把“听”已经归

    到耳朵的感觉,形容鼻子的“听”已经弃之不用,但是目前在河北省广大地区仍在使用

   “听”来形容鼻子的“闻”。比如:“我炒了一盘菜,你听听这菜香不香!”    

                                                 博友《童心》《齐齐哈尔滨》提供)

【十四】饽饽!

  (“饽饽”是满族人对于糕点的称谓。河北省广大地区对于家常便饭“干粮、馒头、窝头、

    玉米饼子、烙饼···”也统称“饽饽”。目前除了河北省广大地区仍然这样说,在北京

    已经彻底摒弃了这一叫法,只管糕点叫做“点心”。    博友《童心》提供)

【十五】毛估!

  (“毛估”是“大约”的意思。“估”读重音。是猜重量,猜体积,猜长度···的统称。

    比如:“看这只生猪,我毛估三百斤!”     博友《服老》提供)

【十六】齁!(发音:hōu)

  (“齁”读音是“后”(一声),这个字是表示“很严重、非常、过分···”诸等意思。

      北京方言形容食物过咸或过甜造成喉咙不舒服,都说“齁”。比如:“今天的菜太咸,

      齁得我直咳嗽!”。另外除了味觉的感触对于身体其他的感觉也可以形容为“齁”,

      比如:形容天气很热就可以说:“北京这些天齁热齁热的!”,天气很冷就说:“今年

      冬天齁冷齁冷的!”    博友《服老》提供)

【十七】瓷实!

  (形容一件物品很坚固、很耐用、很厚重、很实在、很坚硬、就是“瓷实”。有时候形容吃

    饭很可口,吃得很饱很舒服也可以说是“吃得很瓷实!”     博友《服老》提供)

【十八】闹刺儿!(发音:nào cr)

  (“闹刺儿”也叫犯刺儿、炸刺儿。是形容有的人不服从管教,不顺从,不驯服。而且想领

    头出众肆意反抗!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十九】闹油儿!(发音:nào yór)

  (同“闹刺儿”,形容有的人不安分守己,时刻心想闹事穷折腾。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二十】能干儿!(发音:néng gr)

  (读音:能格儿,形容人聪明能干心灵手巧。比如见到邻居家姑娘绣花很好看,就可以赞

    道:“这姑娘做活真好,真能干儿!”      博友《小碗干炸》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北京土语词典(JKLMNOPQ)--不断的添加中
开封方言土语1.【夜隔】 yě gé 昨天。顾名思义,隔了一夜。   ...
老北京方言土语(16)
方言土语辞集
百鸟朝凤
特殊字的读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