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60doc个人图书馆

看脸色,知五脏,中医面诊法

五色与五脏的相应关系是赤为心色,青为肝色,白为肺色,黄为脾色,黑为肾色。五色主病是:赤色主热,如满面通红,多为阳盛之外感发热,或脏腑实热;若两颧潮红娇嫩,则属阴虚火旺之虚热证等。

面部色诊,主要是通过望诊来观察面部各部位的色泽变化,了解内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面色是脏腑气血的外观,也是疾病变化的反映。正常人的面色微黄而红润,略有光泽,称为“常色”。有病时,皮肤的光泽发生变化,称为“病色”。 ­ 

白色 ­ 

白色主虚、寒症、虫症、常见的面白色有如下几种: ­ 面色光白,虚浮 ­ 多属阳虚,可见于慢性肾炎、哮喘、甲状腺功能减退。 ­

面色淡白无华 ­ 多属血虚,见于贫血病人。 ­

面色苍白 ­ 多见于急性病的阳气暴脱,如大出血,休克引起的血容量急剧下降,以及剧烈的疼痛。 ­

面色灰白 ­ 多见于铅中毒,肠内寄生虫 ­ 此外,若白色见于两眉之间,是肺脏有病,肝病见白色为难治之病人。 ­

面赤 ­ 

面赤主虚热,实热,血淤。 ­

高血压面部红亮;结核病两颧部呈现绯红色; ­ 心脏有病两颐呈赤色,煤气中毒时,面部也演泛出樱桃红色 ­

急性感染能引起的高热,常见面部通红并伴有口渴,甚至出现抽搐。 ­ 面部青色主寒、痛、淤血,惊风。 ­

鼻头暗淡脸色黄——脾胃不和

脸色暗淡发黄,可能是脾虚证。中医认为脾胃是营养的来源,如脾胃虚弱,便没有足够的营养滋润面部,从而出现黄色。脾胃虚弱的表现是吃饭不香,饭后肚子发胀,长期腹泻或便溏。如不注意,还会发展为体型消瘦或虚胖,甚至诱发黄疸。一些皮肤病,如痤疮、黄褐斑、湿疹、皮肤瘙痒等也可能是脾胃不和引发的。

脸颊晦暗黑眼圈——肾不好

生气时,我们常用到“青筋暴出”、“脸都绿了”这样的词。面色偏青的人,一般性格暴躁,要谨防肝病。肝不好会体现在眼睛上,常表现为眼睛灰暗无光或眼白发黄。

印堂发黑眼白红——肺不好

肺脏好不好,可以看两眉间,也就是印堂。印堂最好是白里透红,但如果特别红,就说明肺热、肺火旺;如果发白,是血虚或气虚;发青是血淤;印堂最忌讳发黑,这意味着可能患有重大疾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诊2
神奇的中医诊法(上)
中医面诊的全部资料
面诊:面部各部位的诊断诀窍
头部望诊
面相疾病总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