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宫展览|阿富汗的宝藏你看懂了吗?

这几天,准确的说是2017年3月17日起,故宫博物院午门城楼上的东雁翅楼(就是午门的东配楼,象翅膀一样,形象吧?),正在举办一个非常难得的重要展览,展品十分精美。相信我,真得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展厅位置示意图 


用了“十分”来形容,绝不是在吹嘘。看看它已经巡展过的地方,就包括了世界最著名的“五大博物馆”中的美国大都会博物馆(2009年)、大英博物馆(2011年)。作为“五大”之一的故宫博物院,也实至名归地成为这批阿富汗宝藏在中国展出的首选地。没错!就是“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展!

↓↓↓


说起阿富汗,大家当然知道那里曾经发生过战争;而他的文化,对于许多人而言可能就不那么熟悉了。不过,在这个曾经的战乱国度出土的大批珍宝,给我们生动地讲述了他跌宕却又迷人的历史。


阿富汗战略位置重要,被称为东西方贸易、文化、艺术交流的十字路口,是多个文明交汇的重要节点。现在的伊朗、伊拉克、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区历史上都需要从阿富汗地区进口或者中转获得各类材料。阿富汗地区曾经受到古希腊、古罗马、草原文明的控制,同时又受到中国、印度次大陆、中亚文明的影响。所以了解阿富汗文化,几乎就认识了世界的文化和发展进程。


阿富汗在公元前两千年(就是距今四千年前,这可是比商代还早的时代)是一个相当富庶的地区。凭啥?他的地理位置适合做生意!啥生意?卖东西!啥东西?玛瑙、铜料、金、银、木材,不过最出名的还是他垄断的青金石(可以制作宝石,也可以作为一种珍贵的绘画颜料)出口贸易。所以,阿富汗已经发现的古墓葬和遗址出土了大量令人瞠目的金银器。


先看看这个并不完整的金碗,费了半天劲,辨认出了中间的牛腿和牛蹄(提醒一下,这个器物和炖肉没有关系)。等等!右侧有个长胡子牛,会不会是牦牛啊?这个器物的装饰好写实,不是吗?它也成为四千年前阿富汗当地文化的代表性器物。

↓↓↓

带有长胡子牛装饰的金碗(残)

公元前2200至公元前1900年


说完了阿富汗的本土文化,再来说说古希腊历史上最有名的人,亚历山大和他横扫欧亚的东征(公元前4世纪),众多学者认为一部分亚历山大远征军在阿富汗地区定居下来,并带来了古希腊和地中海文化。这个压扁的金银盘子,在西方学者看来,满眼都是古希腊元素。

↓↓↓

驾车神盘 公元前三世纪


咱们从这个盘子(还有一说是碗,反正压扁了,你咋说都行,是不是?)的左侧开始辨认:伞盖代表皇室,可能被一个巫师(好听一点就是祭司)举着;车上站着俩神,一个是古希腊的自然女神,另一个是带翅膀的胜利女神;拉车的是两个梳着大背头的狮子(好拉风,不是吗?);除了星星、月亮,你一定看到了一个酷似自由女神半身像的哥们,那是太阳神;右边有一个台阶神坛;凹凸的地面象征着山路。这些都被学者认为是典型的古地中海文化元素,自然就扯上了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了。

 

你对希腊有啥印象?神话?橄榄油?戏剧?对了,还有奥林匹克!的确,古希腊人注重在学校里教授哲学和进行体育锻炼。这个饱学诗书的大师的半身像(立柱)是古希腊风格运动场里的典型装饰,可能代表了学校里教授哲学的大师。这也容易理解,就好像很多中文学校里有孔子像,是不?

↓↓↓

运动场里的半身雕塑(立柱) 公元前二世纪


和古罗马类似,古希腊也到处修喷泉,这个就是喷泉的出水构件(通俗点就是个出水口),故宫里有很多排雨水的龙头(学名叫螭首),大概也是这个意思。不过学者的解读,一看就很有学问。这个神兽形似海豚,头部像狮子,也像戏剧里的面具。这么一解释,有品味吧?

↓↓↓

戏剧化的喷泉出水构件  公元前二世纪


前面说到了阿富汗本土文化、古希腊文化,下面要说说别的风格了。这个象牙雕塑,国内学者会用婀娜描述,外国学者则会用丰满性感来描述。啥风格?不就是印度风格!没错,相信直觉。这位婀娜的女士踩在了印度著名的一个有着鳄鱼头的神兽上面,是控制水的神。别告诉我你想到了中国的龙王,差别好大啊!顺便说一句,这个雕塑作品可能做了一个桌子腿,很难想象,这个桌子该有多奢华。

↓↓↓

踩神兽的印度女神 公元一世纪


既然前面说到了希腊、印度风格,肯定会有这两种风格混合的艺术品,比如说这个象牙家具支架。找找印度风格?婀娜的女神?真棒!按照有些学者的观点,印度风格还包括举着神兽爪子的人、张嘴的神兽、左下角露出的鳄鱼爪子。


下面该希腊元素了,拥有狮子后腿(该词和饮食没关系!)的神兽、翅膀和钩子形状的鹰嘴(学名叫喙)。

↓↓↓

骑神兽的女人——家具构件 公元一世纪


这次阿富汗的宝藏展出了一批窄口的古罗马时代的玻璃容器

有鱼形的

↓↓↓

鱼形玻璃瓶  公元一世纪


海豚型的(注意那扁扁的嘴)

↓↓↓

海豚玻璃瓶 公元一世纪


当然还有这个不太容易描述的形状

↓↓↓

波纹装饰蓝色瓶 公元一世纪


干啥用的?富家女和喜爱香味男士的酷爱——香水瓶。这些香水瓶都有系(通俗地说就是把手),可以挂在腰间,颇有些显摆的意思。你带着个蓝色小瓶,她带条“鱼”,那边又来一位美女带只“海豚”,几个人散发着不同的“气味”,斗斗谁的香水瓶漂亮,谁的味道好闻。古罗马时代的社交生活“丰富”吧?此外,海豚造型的古罗马玻璃非常少见,可能是亚历山大的地中海后裔用来“乡愁”的珍贵物品吧!


顺便说一句,大英博物馆在2011年举办这个展览时,找人录制了一个鱼形香水玻璃瓶的复制过程。2000年前的工匠,能制作出这些惟妙惟肖的玻璃制品,真得很令人惊讶!

↓↓↓


前面说到了阿富汗垄断了青金石的贸易,这件产自埃及的彩绘高脚玻璃杯的蓝色部分就是用青金石描绘的。阿富汗的青金石,运到埃及用来制作玻璃杯,成品又运到了阿富汗,颇费周折的产品,是不是?棕榈树下忙碌的人物暗示了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

彩绘高脚玻璃杯 公元一世纪


这次阿富汗宝藏展的藏品,还包括一批用灰泥浇注出来的塑像,尤其是这位俊美的“男神”像。啥用途?建筑装饰?有学者认为是可能是金属工匠手里的雕塑原型,或者是洽谈生意时,给客户看的小样?你选哪个?

↓↓↓

半身青年像章 公元一世纪


这件马赛克纹饰盘,其实是个玻璃制品,国外的有些网站提供了这类制品的制作视频,我做了几个截图,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

马赛克玻璃盘 公元一世纪


马赛克玻璃盘的制作


其实还有一件破损的仿玛瑙盘也是采用类似的工艺制作。

↓↓↓

仿玛瑙玻璃盘 公元一世纪


这个有很多鱼在里面翻腾的青铜盘子,啥用途?洗脸?我从一个法国科学家那里得到的版本是,盘子装满水后,当镜子用。青铜没锈时,确实很亮,不过这么多鱼在翻腾,能看清脸洗净了吗?当然脸上的皱纹倒是看不清了,也不错,是吗?

↓↓↓

鱼腾青铜盘 公元一世纪


这两件彩石加工的容器,采用的是埃及材料。为啥?用大英博物馆的一件产品的照片,比较一下,你就相信我说的了。

↓↓↓

彩石盘 公元一世纪


彩石杯 公元一世纪


大英博物馆的埃及石像

(本图来自网络)


还有阿富汗宝藏的发现和这个柯林斯建筑柱头的发现有很大关系,为啥?因为这种装饰柱头源自古希腊文明,又由于亚历山大远征和罗马帝国的强大版图,出现在世界的许多建筑上。所以你啥时候看到这个螺旋纹加叶子的建筑构件,不妨可以显摆一下它的起源。

↓↓↓

柯林斯建筑柱头 公元145年之前


由于前面看了几个玻璃杯,这个透明杯子,要强调一下,它不是玻璃质地,是水晶的。水晶,你可能不觉得稀奇,关键是距今两千年左右什么工具加工出来的,杯子表面的叶片纹路,两个长把手,那时还没有现在自动打磨、钻孔机械,难啊!

↓↓↓

叶纹水晶杯 公元一世纪


叶纹水晶杯细部


接下来我们继续欣赏展览中最吸睛的部分——金饰!


这堆密密麻麻的嵌着宝石的小件金饰,可能是帽子、袍子和其它穿戴上的装饰。东西虽然很小,但是上面镶嵌的绿松石来自现在的伊朗北部,玛瑙来自阿富汗的西面,紫水晶来自印度,制作起来着实不容易!

↓↓↓

荷花形的衣服装饰小件 公元一世纪

 

阿富汗也受到草原文化的影响,当然会体现草原动物。这对体现游牧风格的金镯装饰了什么动物?蛇?再想想?不对,细长的耳朵和角,草原上的。。。羚羊!正确!

↓↓↓

 羚羊手镯 公元一世纪

 

好形象的羚羊装饰,羚羊狂奔时,角和耳朵都指向后方,两耳生风,多么贴切的装饰。绿松石装饰的羊角、躯干、蹄子,玛瑙代表眼睛,黄、绿、红色彩的搭配无比美妙。

 

这个复杂的头饰,一般有一对,戴在脸的两侧。其实画面结构并不复杂,就是表现一个驯兽大师,他的两侧各有一个怪兽。中心人物的两侧配动物的组合,按照一些学者的观点属于典型的古地中海风格,但是扭曲的龙形又代表了中国元素,怪兽的头和角又很有草原骏马的风格。

↓↓↓

驯兽人头饰 公元一世纪

 

这个嵌绿松石的带扣,特别是左侧的那个,可能是我眼拙,怎么看,怎么觉得有点中国年画——骑着鲤鱼的胖娃娃的感觉。不过专家学者的解释是,在地中海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十分常见骑着海豚的丘比特装饰图案,和这对带扣很相似。不过“丘比特”没了翅膀,海豚更像鲢/鲤鱼,东西融汇得很到位,不是吗?

↓↓↓

“丘比特”带扣 公元一世纪

 

这两个圆圆的鞋扣有着非常有意思的中国元素,找找?这要睁大眼睛看了。竹子!在圆环的里面是一个人物驾驭着兽拉战车的形象,车顶是两个竹子结构的东西支撑的圆顶。这种鞋扣是典型的古阿富汗巴克托利亚金制品,却包涵了不少中国的文化元素。

↓↓↓

兽拉战车鞋扣 公元一世纪

 

这次阿富汗的宝藏展,真是不缺金子饰品。连这个短剑鞘外装饰也是金质的猛兽浮雕装饰。上面的豹子(说猫科动物最准确)摆出“回头望月”的姿态,属于游牧文明的装饰类型,不过这豹子的身子已经是中国龙的样子了。

↓↓↓

短剑鞘金饰 公元一世纪

 

希腊金碗,这个名字听起来比较炫富。这个碗从中心圆环向外分布有32条发散状的凸棱,在碗边外侧用希腊文撰写了金碗的重量。这个象征身份地位的奢侈品从墓葬中出土时,是倒扣在墓主人的头骨上方,这被解读为草原文明中,崇尚奢华生活的表现。

↓↓↓

瓜棱纹金碗 公元一世纪

 

有富一定就要外露吗?至少对于这次展览出土金饰的墓主人来说是肯定的。这个金带扣交织了希腊与其他文化元素。骑在豹子身上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两个情侣“神仙(浪漫不?)。他们身后举着花环和羽毛,带翅膀的女士就是胜利女神(如果你还记得,这个有着翅膀的“神仙在那个压扁的金银盘装饰中出现过)。豹子身下还有一个喝得找不见北的醉鬼,虽然醉了,他的左手还死抱着一个喝酒的角杯。不过学者们总能寻找到不同文化交织的证据,豹子代表了草原文化,亲密的两位“神仙在印度装饰风格中也不少见。

↓↓↓

金带扣 公元一世纪

 

皇冠是这次阿富汗宝藏战中十分吸引人眼球的展品,也摆在中心位置。不过告诉你这个皇冠很容易拆卸,你不一定知道。实际上这个皇冠可以拆成六个部分,五颗树(注意,不是五颗松)和一条带子,从展品的后方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分散的部件组装在一起的连接部件,五个小金属棍。树上还有东西要你练练眼力,花和圆片状的树叶你一定容易发现,不过树上还趴着小鸟你能看见吗?翅膀!只要你能看见翅膀就一定能发现。

↓↓↓

可拆卸皇冠 公元一世纪

王冠背面的金属棍支撑

(箭头指的地方就是两只小鸟!)


展品太多,精品无数,无法一一赘述,记得来看世界的交叉路口——阿富汗出土的国家宝藏呦!


这么多内容看下来是不是想现在就到展厅一睹为快?

没有问题!360°展厅全景,即刻体验!


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

展览时间:2017.03.17-2017.06.17

展览地点:故宫博物院午门东雁翅楼

本展览不单独售票,凭故宫博物院门票免费参观



编辑 / 张林  美编 / 鲁婉卓  审校 / 许冰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再煽情历史了,文物自己会说话! | 讲讲阿富汗珍宝展中的文物(上)
阿富汗黄金宝藏
丝绸之路艺术(17)阿富汗蒂拉丘地遗址及黄金宝藏(一)
阿富汗国家宝藏亮相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被遗忘的阿富汗宝藏,渴望唤起怎样的文明记忆?
故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