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本政旧居往事

建于1920年前后,欧式风格,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外有家庙480平方米



  张本政旧居。


  张本政



  ▲从外面看家庙。


  张氏家庙如今已经被保护起来。

坐落于高新园区栾金村,建于1920年前后,属欧式建筑。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外有家庙480平方米。该楼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原是政记股份公司总经理张本政私宅。

  今天的栾金村,因有两所全国著名学府而闻名于大连。然而,90年前,这里,因为一个人的“显赫”而被世人知晓,他为自己和家族打造安乐窝的时间早于两大学府落户栾金村至少20年,现在,那里被称为张本政旧居。

  上世纪20年代初,“霸业初具”的张本政把家从出生地黄泥川搬到栾金村,随后的20多年,他和家人一直居住在这里。

  1947年,82岁的张本政选择从这里逃离大连时,不知道他是怎样的仓皇。在耄耋之年,离开家,离开他发迹并处心积虑经营一生的大连,他是否想过日后的下场?

  四年之后的1951年,张本政回来了,这次,他是被人民政府从天津抓回大连的,那年的6月,他被以汉奸罪处决。

  张本政留给世间最后的影像是他在刑场上的形象:对襟长衫、花白胡子,被五花大绑,身前挂着一块牌子——大汉奸。

  世事变迁,如今,作为殖民统治时代大连历史的见证,张本政旧居被列为大连市重点保护建筑之一。记者不久前再一次踏足这里时,只见老别墅盘踞在四周的高楼中间,其外观与摄于上世纪20年代的照片相比,只有些许改变,木窗换成了塑钢窗,外墙贴着黄色的墙砖……然而,时间却走过近一个世纪,和着时光掩埋殆尽的还有那些很少被提起的陈年旧事。

  A.

  另类说明

  西式别墅建筑的前世今生

  在出版于2003年的《大连老建筑》画册上,简短地记录了张本政旧居的来龙去脉。“它坐落于甘井子区栾金村,建于1920年前后,属欧式建筑。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外有家庙480平方米。该楼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原是政记股份公司总经理张本政私宅。”

  曾经在大连理工大学学习、工作了近十年的丁先生,在第一次听说大连第七人民医院里面的那栋二层小楼是张本政的旧居时,十分惊讶。他上学时也曾经去过那里,只觉得这处欧式风格老建筑年代久远,却并不知别墅的第一任主人在日本殖民统治大连40年间,曾经是多么煊赫一时。

  从大连理工大学老校区的西门正对着的那条马路向前走,不远处就是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记者说的那处老建筑静静地座落在七院院里——一座白色的二层小楼,它现在作为院里的一所办公楼仍然在使用。1951年6月,张本政被以汉奸罪等罪名被执行死刑。他死后,这所私人住宅被政府改成第五战勤医院,专门收治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负伤的战士。再后来,这里成了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至今。

  B.

  往事钩沉

  寄生殖民羽翼的发家轨迹

  今年80岁的张老先生,是张本政的侄孙,75年前他曾经住在这里。他的爷爷张本发,是这座别墅的主人张本政的胞弟。张老先生身高184厘米,瘦瘦高高,“老了,矮了一些,年轻时更高一点。张家的男人大多是这样的身材。”他说。

  张老先生能完整地画出位于栾金村张本政旧居的平面图,今天留下来的建筑——两层小白楼和一处家庙——只是当年张家大宅面积的二十分之一。

  两年多前,张老先生曾经去过现存的张家老宅,他对记者说,如今二层小楼的对面盖起了七院的新住院部,“那里曾是张家大宅的伙房和马厩所在地。”张老先生平静地向记者指划着地图上的位置,他只是在还原历史,在他身上已经看不出,他的人生曾经因为他的大爷爷而发生过巨大的转变。

  1937年,5岁的他跟着妈妈、两个哥哥、一个妹妹搬回了栾金村的张家老宅。说是搬回而不是搬进,是有原由的。据张老先生说,张家原来住在旅顺黄泥川,黄泥川姑儿沟(也叫姑子庵沟),只与现在的栾金村隔了几座山。后来,张本政将家从黄泥川搬到了栾金村,建起一排四个大院。每个大院都有七间正房,中式的大瓦房,东西两个厢房,配有门房。每个大院都有一个大黑门,自成一体。大院后身是花园,四角还有角楼,大院的前面是一大片菜园,还有一个猪舍。

  张本政本来是兄弟两人,但是一直有“政发财”三兄弟的说法,“其实我的三爷爷张本财与我爷爷不是亲兄弟,而是爷爷的堂弟。因为三爷爷的父亲早亡,就由我的太奶奶养大,所以他们三人亲如兄弟。”张老先生说。

  从大院的房子分配就能看出他们三兄弟的关系。“西一院是最早的家庙所在,西二院是张本政居住的,东二院是张本发住的,东一院则由张本财居住。”张老先生回忆。

  张本政的生意发迹于20世纪初,据研究张本政多年的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的周爱民主任介绍,日本人取得了日俄战争胜利后,大连富豪德合洋行的张德禄被日本殖民当局以“俄奸”通缉,张本政在日军的支持下,将张德禄的“大德合”、“小德合”两艘轮船及其它财产廉价夺归己有。经济实力扩大后,他开设了“政记公司”,并不断扩充轮船,在大连、安东(今丹东)、天津、青岛等地设立“政记公司”支店,依靠敌势勒索民财,积极资助日本侵华。从1908年起,又陆续开办了“政记油房”、“政记铁工厂”、“政记钱庄”和“瓦房店窑业公司”,并在青岛、烟台、龙口等地银行投资。1920年,张本政依靠日本人的势力筹集了10万股,共计1千万元的资金,将“政记公司”改组为“政记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并于上海、广州、香港等地设立支店或分公司,以其拥有的21艘轮船称霸中国航运业——张本政旧居的建造年代与张本政的发家史紧密契合。

  张本政的生意越做越大,“我爷爷张本发这一房后来从栾金村搬到了金州居住,也可能是因为要照顾张家在金州以南的生意。”张老先生说,他就是出生在金州的,上面有两个哥哥,他排行老三。1937年,父亲去世,那时他只有四岁。“说起来,我们家能够搬回栾金村老宅,还是因为大爷爷张本政的一句话。我爷爷张本发爱娶媳妇,他先后娶了十房妻妾,其中还有一对姐妹,所以我的叔叔姑姑很多。我父亲虽然行三,但是他上面的两个哥哥,一个早夭,一个过继给了我的三爷爷张本财,所以按照那时的规矩,我父亲算得上爷爷的长子。我父亲去世时,爷爷根本照顾不到我们。这时大爷爷张本政就说,‘孩子们都大了,也该读书了,让他们搬回栾金村住吧。’就这样,守寡的妈妈带着我们兄妹四人搬回了栾金村。”

  回到栾金村张家老宅时,这里的居住格局已经改变了,张本政在原来大院的东北方盖起新宅,一座两层白色别墅,自成院落,院子里有一处账房,东边的院墙有一个小门通往车库,车库的东边是家庙,家庙的东边是一处三进的院落,第一进是个幼儿园,叫“德纯家祠幼稚园”,张家的孩子还有附近的孩子都在这里上学,“我在那里上学时,就有几十个孩子。”张老先生说,后面是私塾教室,最后一进是礼堂。“如今,只剩下别墅和家庙留存下来了。文物专家称,家庙是迄今发现的东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家庙。其实家庙的正殿前原来还有二块石碑,一个铜像。我父亲死后,他的画像也曾挂进了正殿之中。”

  张老先生一家五口被安排居住在原来的东一院,“西二院里住着张本政二夫人王氏夫人的母亲。”

  C.

  繁华缥缈:

  响在家庙里的太平鼓声

  每年过年和拜寿时,张老先生和兄弟姐妹们一起给大爷爷拜年时,才能进入到别墅里。在他的记忆中,这所别墅富丽堂皇,木质楼梯、暗纹玻璃,客厅里放着落地钟,地下铺的地毯一尘不染。

  对着照片,张老先生默想了一下二层小楼当年的格局,“它的地下部分是厨房和饭堂,一楼正厅顺着楼梯走上二楼就是客厅,张本政住在二楼东侧带飘窗的房间,他的原配门氏夫人住在他的楼下。这间别墅里,只有门氏夫人的房中搭了火炕,其它的卧室都是床。”

  门氏身体不好,基本不管事,所以家事都是二夫人王氏主理。“大爷爷张本政只娶了这两位夫人,这位二夫人,个子高,身板壮,脾气厉害,口音浓重,因为是山东胶州人,所以人送外号‘老胶州’。二夫人把家管得井井有条。”

  门氏夫人身体一直不好,家庙建成后,有一年门氏夫人生病,她许了愿,病好了要怎么样。后来真的好了,就在家庙里还愿。“我还记得,家里请了太平鼓,铃铛声随着太平鼓的起落丁当作响。门氏夫人带着子孙们跪在蒲团上,虔诚地祷告。”

  1947年,张本政从大连逃离时,门氏因为体弱走不了山路,留在了大连。“她搬出了别墅,与我母亲居住在了一起,就住在凌水桥头的一个宅院里,她去世是在大爷爷之后。”张老先生说。

  与张本政旧居一起被列入保护的还有家庙。在张老先生童年的记忆中,家庙的院子是玩耍的地方。每年年三十,张家都会在此举行祭祖仪式,所有张氏成员都要进入,依次站好,进行各种仪式。家庙的正殿是一溜七间正房,带门廊,红漆的柱子。祭完祖后,家庙就会开放,附近的老百姓都来看热闹,在此敲锣打鼓,说说唱唱热闹一番。

  D.

  后人蒙羞:

  他的子孙后来离乡去国

  据说,栾金村有一个栾家屯,还有一个金家屯,合起来叫做栾金村。栾金村里有四大姓,张氏、曲氏、栾氏和侯氏。在张先生的记忆中,富甲一方、与日本人沆瀣一气的大爷爷,处世低调,尽量与乡邻修好。张老先生的启蒙教育就是张家私塾开始的。他在栾家村学堂上到了四年级,才转入解放广场的沙河口公学堂读书,也就是现在的沙区中心小学。

  张老先生还记得,1942年,他们家就从原来的张家大院搬到了凌水桥头附近的一处宅院里居住。之所以把原来住的东一院让出来,是因为日本人在凌水湾修船坞。1942年,日本人在太平洋战场上已经泥足深陷,钢铁等战略物资紧缺,当时日本人想着建造水泥船出海,于是就在凌水湾修建了船坞,造水泥船。“当时有军队和劳工聚集在了凌水湾,有一些朝鲜人为军队开军车,东一院就被征用给这些朝鲜司机住。据说,当年,他们一共造了两条水泥船,一艘开出船坞不远,就断裂沉没了,另一艘就吓得没有出坞。”张老先生说,现在想想,那时有多么的异想天开,日本人不想失败的心情又是多么的迫切,所以才会做出那么疯狂的举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投降。大连宣告解放,被压迫了40年的大连人民走上街头欢庆胜利。据周爱民提供的史料,日本投降后,张本政并没有停止他的亲日步伐,他策划成立了“中国人会”(治安维持会),网罗一批敌伪军警组织反动武装,继续统治压迫大连人民。张本政还把国民党大连市党部匪首留住在“政记公司”,积极提供活动据点与经费。同时还与日本特高课人员相勾结,组织其儿孙参加搜集情报,藏匿枪支,企图进行暗杀活动,阴谋颠覆人民政府。

  1947年,法庭对张本政上述罪行一一进行了审问,张本政除对为日本侵华提供运输工具一节进行辩解外,对其它罪行供认不讳。鉴于当时大连的特殊情况,经请示上级批准后,以“附敌祸国”等罪判处张本政有期徒刑12年,剥夺公民权终身,对其所有财产除酌留部分维持其家居生活外,余皆没收。

  判决后,因张本政已经82岁,法庭同意了他家人的保外就医请求。几乎没有人能够想到,82岁的张本政逃了,携其家小,翻山越岭,逃出苏联人的军事范围,逃到国民党统治区沈阳。沈阳解放前夕,张本政又逃到天津,以在天津的“政记”分公司继续支持着他附逆车轮的运转,直到1951年,他被抓回大连。辗转东北、华北,关里关外,1400多个日夜的逃亡与挣扎,却终究没有逃脱历史的惩罚。

  张本政的人生终止在1951年的夏天,但是因为他的事,他的子孙蒙羞,在此离乡去国,张老先生——张本政的侄孙辈受到牵连,人生发生巨大改变。张老先生在大连一直念到高中毕业,是大连20高中的第一届毕业生,他的同班同学有后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神五总设计师戚发韧、刘长春的长子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鸿亮。张老先生与戚发韧不仅是高中同学,还一起考入了清华大学航空系,“那一年,我们学校一共有11个同学考上了清华,我只是其中的一个。第二年,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刚成立,我又转入那里上学。再后一年,又因为我的出身不好,被分流到了上海交通大学,这次,连原本的军工专业都不能学了,我只能中途改学机械。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在大连一所工厂,一直工作到退休。”

  自从上世纪50年代,张本政离开张家老宅,那里发生过很多的变化。1947年,这里做了小平岛区政府,原来的家庙成为渔网厂,后来,苏联红军利用这个渔网厂的资源生产战地防护网,用于装备军队指挥所和坦克。再后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张本政旧居,在一个月改成了第五战勤医院,收治在战争中受伤的士兵,1953年,这里一度被改成结核病医院,不长时间后,这里成了大连第七人民医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张本政,奸龄长达五十七年,可以说是汉...
昔日全国最棒疗养院藏在小平岛(12.7.24)
唐 颜真卿《颜氏家庙碑拓本》
揭阳|温情以待这世界
岭前,大连最美老街至今未列入保护
《(唐)颜真卿颜氏家庙碑拓本》 放大版 3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