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止和观是两种不同的禅修转自维安正念小站

​维安说

今天推荐的这篇文章属于进阶篇的难度,小白可以在这个链接里面找点基础的读物来补充一下基础知识(《正念禅修攻略》)。

今天介绍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和人辩论,因为我知道止禅和观禅已经成为两种派别,很多老师也是这么教的,甚至发展出来了“止禅定”和“观禅定”。

我推荐此文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辩论,而是为了给大家指出我们可能在练习中所忽略的层面,有一些核心的内容,如果在你的训练中缺失的话,可能会影响你最后的结果。就好像,如果你自由泳的划水过中线,最后白白浪费力气,效率也不高。我们需要不断检查自己的练习效果,并且随时调整姿态,获得更好的效果。

让我们每个人都好好成长吧,共勉,ღ( ´・ᴗ・` )比心哦~

止观之道——摘錄自《圣道修行》

◆ 坦尼沙羅比丘 原著◆ 郑振煌 中译

许多人告诉我们,佛陀教导了「止」和「观」兩种不同的禅修。他们說「观」是直接的途径,但是「止」是景色优美却高风险的路线,因为你很容易陷入其中而永不得脱身。

但是当你确实去看佛陀的教导时,你会发现他从未分开这兩个修法。止观是一体的兩面。每一次佛陀解释「观」和它在修道上的地位时,他明确地说明修观的目的在于引导心进入「正定」:让心安住在稳定、自在的地方,以便如实知見事物的原貌。

「止观为两种修法」的部分议题集中在我们如何了解「禅那」一词(后代论书中“禅那”的定义与经典中的定义有什么不同?),它是「正定」的同义词。我们大多數人都听说禅那是非常深入的出神状态,行者的眼睛要凝视不动,并且要封闭跟外界的联系。这听起來一点也不像「观」。

但是只要看看佛陀对禅那的描述,就可知道他所谈的并不是上述狀态。禅那是非常愉悦的全身凝然不动,觉知全身。佛陀曾经用兩个意象來描述这种狀态:一是把水和入面团中,让水完全渗透面粉;二是湖中有冷泉涌出,遍满全湖。

现在,当你与身体成为一体时,你便是活在当下。如同佛陀所說,第四禅——身体充满清朗的觉知——即是舍念清净。所以,结合观禅和安止的全身觉知应该是没问题的。事实上,佛陀教授观出入息的前四步骤,即是止观的结合:一、知息长,二、知息短,三、了知身体在出入息的狀态,四、止息呼吸时的身体感受。

如同经典所說,这是基本的修观法门,也是基础的修止法门。你在修习「正念」的同时,你也在进入初禅——「正定」。

想要知道「正念」和「正定」如何彼此增上,我们可以从《念处经》修观的三个阶段一窥究竟。以身体为例,第一阶段是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专注于身体,放下对外界的贪婪和忧虑)。意思是把身体只看做身体,不去想它的意义或它在世间的功用。

当我们以世界的角度來思维自己时,就会生起好看或不好看、健壮或虚弱、敏捷或笨拙之類的担忧,佛陀說这些都要放下。

坐在这裡,观身体就好。当你闭上眼睛时,你拥有什么?有你用以坐下來的「身体」的感觉。身就是心的安住之处。注意力试着不離开身体,不断让心回到这个身体的感觉上,直到它收到讯息而且开始安住下來。在練习的初期,你会发觉心不断往外攀缘,所以你很容易就注意到心的混亂不堪,足以叫心放下外境,摄心,并安住在身体上。

之后,心又往外攀缘另一件事物,所以你告诉心要放下,回來,再次安住在身体上。最后,你的觉知就确实专注在呼吸上而不散亂。你继续专注在呼吸上。

从那时起,无論任何事物进入你的觉知范围中,都像是某个东西跑出來,在你的手背上搔痒。你不需要注意它,以身体为主要的专注对象。其他事物來了又去,你觉察到它们,但注意力不要丢下呼吸而追逐它们。这时候,你就真正稳固地专注在身体上了。

当你这么做时,你会增长心的三个特质。一是「正念」,意思是能够记忆,念念不忘。在修「身念处」的时候,正念就是记得于身观身。你不让自己忘记。二是「正知」,意思是如实觉知当下发生的事。你是否安住在身上?是否安住在呼吸上?呼吸是否舒畅?只须如实注意当下发生的事。

我们容易将「正念」与「正知」混淆,但事实上这兩者是不同的。「正念」意谓能够记得你的念处,「正知」是觉知正在发生的事。三是「精勤」,它有兩个意思:第一是发觉心已散亂就立刻将心带回,不任它到处吃草;第二是当心安住在适当的所缘时,如果尽可能敏锐地观照当下的现象,就不会只是在当下漂流,而是一再深观呼吸或心的微细变化。

当你以这三种质量观身而住时,心自然就能平静下來,舒适的安住在当下的身体上。此时你已经准备好进入第二阶段了——观法的生灭。此阶段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了解当下生起的因与果。

就修定而言,心一旦安住,你就会希望了解因果在修定过程中的互动关系,以让自己的修定技巧更为纯熟;在各种情况下,不管是上座还是下座,心都能更稳固地安住更长一段时间。在实践上,你必须了解念头如何生灭,方法不仅是观看这些念头,还要实际观察它们的生灭。

在佛陀教我们对治障碍的方法中,亦可見得相同的例子。在第一个阶段,佛陀告诉我们觉察障碍的生与灭。某些人误认为这是修「不拣择的觉察」——完全不去掌控自己的念头,只是单纯的坐着,无可奈何地看着任何生起的念头。然而,在实际的練习中,我们的心还没准备好那么做。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一个固定的所缘來评估念头。如同测量云在空中的移动,我们也要找一个注视的定点——屋顶的尖端或电线杆——才能够知道云是朝哪个方向走,移动速度如何。此法也可用來觉察欲望、惡念等等的生与灭。如果你想在障碍一生起或消灭的当下就立刻觉察,就必须将心系在一个固定的所缘上,例如呼吸。

假设愤怒正在干扰你的专注,你就不要被卷入愤怒当中,你要觉知愤怒何时生与灭。你要把愤怒纯粹当成一个现象,观其生灭。但是你不要停留在那裡,当你继续专注呼吸时,下一步是要认清如何使愤怒離开。有时候只要看着愤怒,就足以让它離开;有时候却不能,你必须透过其他方法來对治它,例如思辩愤怒是否合理,或是提醒你自己愤怒的过失。

在对治愤怒的时候,你必须下一番功夫。你必须尝试并理解愤怒生起的原因、灭去的原因及如何去除它,因为你体认到这是不好的狀态。这需要你实时觉知。你要做实验。你必须赶走你的自我和急躁,才能有觉知犯错的空间并向错误学习,如此才能培养出对治愤怒的技巧。这个问题不只是讨厌愤怒并将之去除,或是喜爱愤怒并欢迎它。这兩个方法可能产生短期效果,但是,它们终究并非特别善巧。这裡需要的是有能力看出愤怒是由什么构成的;你如何分解它。

当你在生气但不须立即响应对方时,有效果的对治法是温和地问自己:「你为什么生气?」听听看心怎么說,然后继续问:「但是为什么对『那个』生气呢?」

「当然我生气,毕竟……」「但是为什么要对『那个』生气呢?」假如你不停地追问,心终究会接受自己有多愚蠢,像是假设人们不应该如此这般(即使他们很明显的就是那样),或是人们的行为应该要符合你的标准,或是其他让心感到非常尴尬而必须向你隐瞒的任何假设。但是,假如你不断追根究柢,心最后会招供。

如此一來,你对愤怒就会有深入的了解,并且确实减弱它对你的影响力。在处理正念、静和定的正面质量时,你可以运用同样的过程。首先,你觉察它们何时生与灭,然后你了解到它们生起时比不生起时好。因此,你试着看它们如何生、如何灭。你要有意識地维持那种止观狀态,來观看这些正面质量的生灭。

如果你的观照力很强(这裡完全在讲观照),你就会看到一些维持止观狀态的善巧方法,不会因患得患失而丧失观照力,不会因希望心寧静而让心静不下來。你当然想要成功,但是却必须平等看待成败,以便从中学习。没有人对你打分數或评等级,你是为自己而來这裡禅修的。所以,发展念处的过程并非「只是观看」,更要參预念头生灭的过程——实际和过程玩游戏——这样,你就可以从经验中学到因果法则是如何在心中运作的。

这可以比喻为厨子对蛋的了解。你光是看着一颗蛋就可以学习一些关于蛋的事,但是不会学到太多。要了解蛋,你必须把蛋放到锅中,并且试着用它们做些东西出來。

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就会了解蛋的千差万别,蛋对热、油或奶油等等的反应。因此,实际下厨,并且试着做些蛋制品,你就会真正了解蛋。陶土也是一样:除非你成为陶匠,并实际用陶土做出成品,否则你无法真正了解陶土。

心亦然:除非你试着从心创造某种情境,试着让某种心境生起和持续,否则你无法真正认識你的心。你不知道心的因果过程,因此必须实际參预过程。如此才可以了解它。这完全仰赖观照和发展技巧。发展技巧的要素有三:第一,如实觉知现况。

第二,清楚你对现况加些什么。第三,观看结果。佛陀谈到因果关系时,他說每一个现象都由过去的因和现在加入的因型塑而成。兩种因,你都需要觉知。

倘若你不觉知自己对现况加入什么,你将无法发展任何技巧。当你觉知自己正在做什么时,你也是在观察结果。如果有任何差错,你就回去改变之前的造作,并坚持下去,直到你达到你要的结果。在这过程中,你对于陶土、蛋或任何你想善巧处理的事物,就会学到很多。

对心來說,也是一样的。当然,你可以把心放在任何狀态以了解心的运作。但是,为了发展真正具有穿透力的观慧,安稳、平衡、正念分明的正定,就是你最想以心制造的最佳奶酥和陶壶。心真正安止下來而生起的喜、轻安、樂等禅支,能助你舒服沉稳地住于当下。

一旦心稳固安住,你就能长时间地观照,以便看到心的构成因素。典型的散亂心念生灭迅速,让你无法清楚观察。如同佛陀所說,当你对禅那熟練时,你可以退后一步而确实看到你得到什么。譬如說,当心安止时,你可以看到哪裡有执着,哪裡就有痛苦或甚至无常。当你看到起心动念的过程,尤其是能观及所观的分界线时,就是生起智慧的开始。

这种正念、正定的心境还有另一个优点,当你越來越能安住于这种心境时,你会了解喜樂有可能完全不需依赖外在的事物,像是人、关系、别人认可或任何世间议题。

这种了悟有助于松动你对外在事物的执着。有些人担心执着禅定,但事实上,在这阶段执着禅定是很重要的,因为你可以开始安定下來,而松开其他的执着。唯有当禅定成为你最后的执着时,你才可以把它也放下。

为何正定是观慧的必要条件,还有另一个理由:一旦心具有审察力时,它给你的基本教训是你一直是愚痴的。你一直执着,虽然你心底知道不应如此。现在,当人们饥饿疲倦时,试着告诉他们这个道理。他们会马上回你:「你也是愚痴的。」

然后话就谈不下去了,什么事都无法完成。但如果你和一位吃饱精神好的人說

话,你们就可以谈到各种议题而没有打架的风险。心也是一样的。当它充满正定的喜樂和轻安时,它就准备好要学习了。它可以接受你的批评而不觉得受到威胁或虐待。

所以,这是止在修观的第二阶段所扮演的角色,它给你什么东西玩耍,它提供一个技巧让你去培养,如此你就可以了解心中的因果法则。你开始看到心只不过是因果相续的串流而已。你的想法是因果相续的一部分,你的情绪、你的自我存在感亦同。这种观慧开始松动你对整个过程的执着。

最后,心达到修观的第三阶段——内心进入圆满的等舍狀态,这时,就不需要再加入什么了。《念处经》形容这种狀态是唯有觉知,若此时以身体为所缘,则觉知「唯有身」就足以生起正知和正念,心中不再执着世间任何事物。其他经典则称此为「无作」的狀态。这时就能够了解心中生起的任何因果过程——包括止、观的过程——都像焦油娃娃一般:若你把它们拉向自己,就会被黏住;若你把它们推开,结果亦同。那么,你该怎么办呢?你必须不再对当下有所增加,你应放掉对当下的造作。那时心就会豁然开朗。

许多人都想直接跳入第三个阶段——不对当下有所增加,但是这不会奏效。除非你有意识地改变心对当下增加的东西,否则你无法觉察到积习难改的心对当下的微细造作。当你愈來愈熟练这种方法后,你就更能觉察到之前没发觉的微细造作。你将醒悟,了解处理当下的最善巧方法就是止息当下的任何造作,即使它们只对心造成最微细的苦恼。你开始逐一放下你在第二阶段学到的作意安住,直到内心自然达到等舍的狀态,完全的放下、放开。

所以,重点是要了解修观有这三个阶段,以及作意修止的角色,止带領你通过前兩个阶段,好让你达到第三阶段。若不以正定为目标,你就无法培养出了解心識的技巧,因为在培养正定的过程当中,才会生起真正的观慧。你从牧牛过程中的失败学习,最后牧牛成功了,才能真正了解一群牛。同理,你把心中流过的一条条因果串流融入正念和正定的狀态中,并从过程中的成败学习之后,你才可能意識到内心所有的因果流动。唯有你真正了解并掌握这些串流之后(造成苦恼的贪取之流,以及形成解脱之道的止观之流),你才能放下它们,找到真正的自由。

(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察缘起(了解前世,今世,来世的因果关系)
【推荐】与证悟者相遇
無漏行─到達生命圓滿的「八正道」 耕雲先生講述
日志
法谈摘录系列︱《奢摩他》篇
[转载]摆脱心念的束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