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东南雄赵氏渊源

常回家看看

广东南雄天水堂赵氏本宋太祖匡胤之后。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太祖六世孙赵子崧谪居南雄州,绍兴二年(1132年)死于贬所,其子孙一支先卜居于今宾阳门地,后迁牛田坊洋坋村,再迁粤赣边陲龙头坊(今界址镇赵屋),迄今800多年,子孙蕃衍2300余户,男丁6100多人,其中居南雄1100余户,男丁3100余人,居赣南及南雄等(1996年9月版《赵氏族谱》)。南雄142姓中,赵姓户数位列20。南雄赵氏作为皇室贵胄,名门望族,就其几百年发展历史来看,却不同于一般贵胄,虽出名门而不名,虽属贵胄而不贵。第一,从聚居地来看,南雄赵氏蕃衍迁徒是由州城城厢到乡村,散居于边远山区。现今南雄赵氏聚居于三十多个村庄,除水西、苟子脑两村靠近南雄城外,其余各村散布于界趾、乌迳、孔江、新龙、油山、南亩、梅岭等边远山区。有一支迁乐昌改籍瑶族。第二,从人文方面来看,南雄赵氏几百年来安于农耕,读书的人少,外出创业的人也少。《直隶南雄州志》记载,道光四年以前,历宋,元、明,清6 0 0多年,南雄赵氏无一人中举、登进士,姓赵的贡生也只寥寥六七人,可谓历百年而出一贡生。州志采录的乡饮、行谊、孝友、儒林、文苑等人物中,亦无一赵氏。几千鸿丁,几百春秋,躬耕乡里,默默无闻,实为罕见(这里我要补充一下,本人是赣州的,不果我记得我祖上就有赵家世代不为官宦之说。但是在族谱里倒是没有这么一说)。 

广东省南雄市及江西省赣州地区一带赵姓人均为太祖六世孙赵子崧(太祖-德昭-惟忠-从蔼-世雄-令毣-子崧)后裔(有部分回迁金陵,部分迁居四川峨嵋,部分迁居广东乐昌附近改籍瑶族,还有部分迁居其他地方)。 

宋太祖赵匡胤有4子,长名德秀,次德昭,三德林,四德芳。德秀、德林早亡,无后。

德昭生有5子:名惟正、惟吉,惟固、惟忠、惟和。南雄赵氏是惟忠后裔。惟忠封舒国公,生从蔼,封韩国公;从蔼生世雄,赠太师,封淄王;世雄生令□,赠金紫光禄大夫,令□生子崧。子崧,字伯山,是太祖后裔中拔萃的一员,登崇宁五年进士,宣和间官至宗正少卿,除徽猷阁直学士,知淮宁府。靖康之乱,汴京失守,子崧起兵勤王,辅高宗赵构登上帝位,建立南宋政权。高宗乃授子崧为延康殿学士,知镇江府,两浙路兵马铃辖。

赵子崧实权在握,又使高宗心存疑虑。建炎二年,子崧政敌辛道宗向高宗告发子崧曾向人讲起“太祖后当再有天下”的传言。赵构听了,心里很是不安。那时正当宋廷南迁,天下动乱,赵构很怕自己的皇位被人夺去,盘算着如何拔去这根心头之刺。是年二月,镇江府为贼人所陷。高宗赵构遂见机行事,以弃城罪,降子崧为单州团练副使,谪居南雄州。高宗终于除去了心腹大患。赵子崧谪居南雄,历时4年,至绍兴二年(1132年),“遇赦复集英殿修撰,而子崧巳死于贬所”(《宋史·子崧传》)宋祖遗裔继德昭之后,又是“竞成燕鹿一场空”。

赵子崧之死,对其后裔又是一次打击。他们回顾祖先的遭遇,对朝廷心灰意冷,产生了淡泊功名,不求仕进的思想,乃由南雄城厢徙居乡村。宋末,文天祥招兵勤王,陈福基在南雄起兵抗元,均不见南雄赵氏积极响应的记载。赵子崧子孙为避元兵,再远徙于界址龙头坊,立祠隐居,世代农耕为业,为开发南雄东北一隅作出了贡献。他们不言门第,安分守己,遵崇“厚生”祖训,养成勤劳、纯朴、犷直之风。

世界赵氏宗亲联谊会官方QQ群:2552305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耀银作品:我是赵氏文甲后裔,我自豪
广东南雄古巷世家的变迁
孔林书院
杜湖往事
秦国为什么不是赵氏?
冯梦龙《智囊全集 》第五部 术智(下)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