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建晋江青阳赵氏起源

常回家看看

青阳赵氏系出大宋太祖赵匡胤支脉。曾经是青阳人口五大姓之一的赵氏,且为青阳作过诸多贡献的赵氏,是何原因一户不剩?建炎南渡,南外宗正司(皇族管理机构)移于泉州。南渡迁居泉州者,太祖派有其七世孙子镠、子侁。子镠、子侁皆为泉州赵氏之一世祖。为避元祸(据族谱史料记载:泉州市舶司蒲寿庚暗中降元,杀害南外宗子三千余人)。为求生存,赵氏族人纷纷外迁隐居,或者易姓。子侁之孙师玖见青阳山之秀丽而居之,山之下旧市,为青阳赵氏一世祖。其玄孙由清登进士,为府丞、通直郎;由洁充庠生,贡入成均,擢承郎;九世孙士廉,建万石岭庵宇,造官桥;十世孙昌世,开旧市清白泉、后盛大龙井,人咸德之。四传瑞智,以八十官带荣寿;弟嗣宗,以庠生保张别驾为御史,黜充吏,后任新会巡司;崇祯丙子,瞻崖君甲谟登科,官广东揭阳知县。自师玖开青阳赵氏之后,有迁石龟、曾林、岭后、王墩、安平、安溪、仙游者,而后又有迁居双柄、漳州、潮汕地区乃至金门、澎湖、台湾、南洋者亦为数不少。自海峡两岸三通以来,先后有台湾原省长赵守博宗长、台湾苗栗县赵氏宗亲会总干事赵秋荣宗长、金门县赵氏宗亲会总干事赵国群宗长以及南洋等地赵氏宗亲社团先后莅临晋江考察青阳赵氏祖厝、安平赵氏家庙及族谱对接。

青阳赵氏后裔表示将积极把青阳发展成青阳赵氏派下寻根问祖、泉州众宋太祖后裔敦亲睦族的纽带。


青阳赵氏系出宋太祖(赵匡胤),其世系为:太祖——燕懿王——维忠——从蔼——世纲——令藕——子侁(入泉始祖之一)——伯诚——师玖(青阳始祖)——希周——与愈——孟贤——由清——宜伸——顺仲——功全(有四子,长仕雅,住青阳,又有分居安溪厚山者;次子仕廉,住青阳;三子仕道,星塔始祖,先居黄恩,即今安海黄墩,后迁居星塔;四子仕谊,居安溪郭溪。

 宋太祖匡胤兄弟五,兄及幼弟早亡,太祖匡胤居仲、三太宗光义、四魏王光美。宋太祖立国之后,亲笔为三派下玉牒(皇族族谱)各立十四字,作为排字辈之分。规定:十四字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宋乾德二年御制《宋太祖御制玉牒序》及三派字行如下:

01

宋太祖御制玉牒序

夫人本乎祖,水本乎源;水流长而派异,人分远而派疏;理固然也。夫朕之祖宗积德数百年,爰及僖祖,聿修厥德,宽裕含宏。至於四世,而及朕身,应天顺人,躬爰(受)周禅而有天下。追思上世祖宗族属众多,或游宦异邑,或散居他邦各占籍焉,今以疏远,因无统序,昭穆难分。纵然相遇,亦若途人,心实有憾。朕以祖宗,视之梦同一气。若子孙聪明,颇有能读书者,许其科第,入官共享禄位;庶乎,能悉祖宗之心。朕曾观周姬之文武,为前代之圣贤之明君。彼时奄有天下,开心见诚,大封同姓宗室,或为藩镇,或为王侯。此固不负祖宗之初心,惜乎无字派以别后世之昭穆。历至春秋战国,之间子孙相攻甚,而仇敌良可痛哉!朕恐后世子孙亦犹是也。朕兄弟有五:曹王匡济,弟岐王匡赞俱早世无嗣。朕惟与晋王光义秦王光美鼎分三派,各立玉牒十四字以别源流,以序昭穆。虽后裔历世疏远,不失次序,朕以一人之身,传至千万人之身。务同朕心以一世之近,传之千万世之远,如同一世。故曰:朕族无亲疏,世世为缌麻。俱各遵守,奉行无替,然国家之废兴,存亡何代,无之。倘天命无常,变易朕之天下,源流疏远,各自以玉牒自重。或游宦,或游商,在处相合、符合,当以昭穆分别。勿恃富而轻贫,勿恃贵而轻贱,以至怠慢无礼。若分簿,家贫无依,富盛者宜加助力,勿伎流离,有玷辱祖宗也。各宜念之,无负朕嘱。

大宋乾德二年甲子八月十二日 命太师魏国公记室臣赵普稽  普奉敕书藏之金滕玉牒三枝派字原同一铭曰:

若夫元德允克令德宜崇师古希孟时光宗良友彦士登汝必公不惟子与善之从伯仲叔季承嗣由同

    太祖派: 德惟守(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 

    太宗派: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

    魏王派: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次古光

吾宋太祖派下,惟有师玖(青阳)派下续有此字辈排行:

功士昌元复祖基  辉前映后在英俊

宋太祖匡胤所立之的三派字行,可别源流、辨昭穆、查疏远,以不失次序也。

02

另有《青阳赵氏族谱图序》

对晋江青阳赵氏

一世祖师玖公有详尽记载:

青阳赵氏族谱图序

尊祖之礼,莫过于重谱。由百世之下而知百世之上,察统系之异同,辨传承之远近,睦亲疏、定尊卑昭穆,皆取决于谱。徵而不书,则为弃其祖;无徵而书之,则为诬其祖,此谱之所以不可重也。谨按太史公作赵氏世系,以赵氏系出于高阳,其先与秦同祖。至造父,善御事周,穆王有功封于赵城,由是因以为姓。迨后,子孙昌盛,历春秋、战国、汉、唐,以下涿间有富贵而显于当世者,然其详不可得而闻也。

而我僖祖仕唐,历永清、文安、幽都三县令。再传五世,太祖仕周,累迁于店前都点检,后受周禅,而有天下。传世十六,历年三百,三代以下积功累仁,创业垂统,其所不知详、其所可考,不强述,其所难考。盖吾赵氏,先本于宋太祖余裔也,自靖康至南渡,适遭外难,皆无宁岁。

 


忠翊郎子侁之孙、宣议郎师玖将欲避祸,不善仕进,徘徊在山水之间,相其地之可隐者而迁居之。一旦,往青阳山,见其山之秀丽,乐其地之丰腴,乃可以衍振振子孙,可以其绵绵之家者。于是乔迁此山之下旧市居焉。历至五世由清公登进士第,而为通直郎;由洁公充宗学生而为承务郎。又至八世,仕廉公建万石岭山庵宇……

此序乃祖道公曾孙讳鼎公所撰,而末后不载其名,并脱去结尾处语,是未全录者,当续志之。

元慧(康熙甲辰科举人)录并志

该图序录自《安溪厚山赵氏族谱》

03

宋末元初,为避元祸

青阳族人纷纷外逃

功全公长子仕雅九世孙天祐(字延年,号肇溪)明嘉靖年间自晋江青阳迁居南安诗山后山,再迁居安溪参山虎美,后择安溪长泰里厚山(今安溪县参内乡镇东村厚山自然村。《厚山赵氏族谱》有载:厚山赵氏发祥于青阳,青阳亦吾宋之龙种)。为厚山一世祖。天祐公至今已传十九世,分为三支派系,分布于镇东村厚山、凤城镇朝阳居、下西居等。赵天祐为厚山赵氏一世祖。后裔有往新加坡、印尼等,现已繁衍800多人。古谱记,仕雅之父功全,号四十三,贡元,生宋淳祐十年(1250),卒元代至元二十四年(1287),妣张氏,继室林氏,张氏葬石壁黄堂山,功全与林氏合葬晋江十三都英井道场山。昌世即功全之孙,生元大德七年 (1303),卒至正五年(1345)。昌世“克绍先业,构墓庐于石壁,营巨坟共五首,立祭田百余亩,开旧市清白泉井、后盛大龙井,以济乡人之利。”十八世赵妈奴,为昌世堂侄,娶王氏,生三子:泰分居王墩;己分居平海;成于明初迁居金井。在明初看守英井道场山祖墓及管理当地的祭田。经过历代繁衍,现有一百多人,还有五十多人福全。

功全公次子仕廉,留住青阳,建有万石岭庵宇,建造官桥。

功全公三子仕道自晋江青阳先迁居黄恩(即今安海黄墩),从外祖姓易赵为吴,“生吴死赵”实始于此;后迁居坑呷(今安海星塔)隐居不仕。即成为安海星塔赵氏后裔的一大特色,此特色系为避元祸而产生的。据安平星塔赵氏族谱载:“德祐丙子年,杭京被元陷。都设于福州,军士失守,元兵直追下;君臣兵众驾舟停泊于泉州之港,蒲大奸寿庚自擅海泊,以私于降元,宗室一时被害,惨哉难当,移东走西,逃南迁北,变姓改名者,难以尽举也……”。仕道公子五:昌达、昌经、昌华、昌元、昌丰。长子昌达分居广东潮州;次昌经分漳州;三子昌华传星塔,生虽从吴,死则归赵;四子昌元族谱没载去向;五子昌丰族谱留有支系图,不知所向。至今星塔赵氏族裔已传有三千多人。新编字行:应、运、开、宗、绍、祖、汉、策、铭、际、泰、钦、英、贤。星塔原有宋抄族谱二本,后来两本或外地族亲借阅未还,或丢弃,皆没。《安平赵氏族谱》有载:“夫我族有宋之谱,名谓之玉牒,铁券丹书,有二本,一则明代潮州亲派有事,借去而不还;一则我朝征剿海滨迁弃。现古谱存有康熙十八年赵良琨撰的《天潢赵氏家谱》;光绪五年赵世材修的《安平星塔赵氏族谱》一套,四册;康熙十八年赵良琨撰、光绪二十三年赵世瀛重修《天潢赵氏家谱》一册,其余本或掉叶、或不全。

功全公四子仕谊元泰定年间(1324~1327年),自晋江青阳迁居安溪县城厢员潭肇基。六世孙季治再从员潭迁徙植根郭溪,至今已繁衍二十余世。后裔遍布省内外各地及香港、澳门、台湾、还有聚居或散居在马来西亚、美国、英国等地,人才辈出,如: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教授赵建辉;英国洛桑研究所研究员、国际学术杂志《植物与土壤》专栏编辑赵方杰;马来西亚吉隆坡大学教授赵添丁;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福建分行副行长、高级经济师赵方强;开封空军师级干部(大校军衔)赵军狮;中国科学院的赵娟娟、赵旭林;南京空军司令部(少校军衔)的赵航;原安溪六中校长、书记及县人大常委、办公室主任的赵晓钟;安溪县公安局保安公司总经理的赵文法;曾任安溪县档案馆馆长的赵目古等等,不胜枚举。郭溪赵氏宗祠于2002年10月被安溪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另有安溪县金谷赵氏也是青阳师玖后裔,由于该村族谱早年遗失,没法考证确切是功全的哪个儿子传的,厚山谱只记载:“赵氏之占籍清溪也有三出焉,一隶永安里之郭溪;一隶长泰里之厚山;一隶崇善里之谷口(即金谷)。此三派者皆发源于晋江,而属有宋天潢支脉,故后先相率入安溪,居不越五十里……”。师玖公裔孙赵鼎昂之子赵世裥(字世郎,号双崖)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迁居安溪县金谷镇金谷村,至今已传十七世,分为四支派系,分布于金谷村扬美、上吟,金山村湖丘和蓬莱镇美滨村路尾等。清朝末年,赵氏一部分宗亲因生活所迫,背乡离井,远涉重洋,到南洋群岛(大部分在马来西亚)开发创业。马来西亚沙巴州的斗亚兰坡,就是侨亲赵德茅、赵德王兄弟组织华工和土民开发的,故取名“斗亚兰”,是“到也难”之谐音。当地政府为表彰赵德王兄弟开巴创业功绩,就把斗亚兰主街命名为“赵德王门街”,以作纪念。日本南侵时期,赵德王之子赵及泉积极组织领导华侨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因而赵及泉父子三人惨遭杀害。光复后,当地政府为表彰赵及泉父子,授予赵良辉(赵及泉幸存之子)“太平绅士”勋章。现赵德茅和赵德王的后裔已达100多人。

纵观青阳赵氏族谱,迁往金门、澎湖、台湾者不泛其人。翻开金门、澎湖、台湾赵氏族谱,稍微翻阅,便可看到系青阳赵氏踪迹。时于战乱、交通不便,给修谱带来诸多不便,现在台湾赵氏从宋太祖算起已经已有四十来世,可大陆青阳赵氏支脉迄今只传到三十多世,随着两岸的地三通,这两年相继有台湾同胞以及各地赵氏宗亲陆续到青阳赵氏祖厝遗址、安海赵氏家庙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族谱对接,寻亲睦族。其中有台湾省原省长赵守博、台湾苗栗县赵氏宗亲会总干事赵秋荣、金门县赵氏宗亲会总干事赵国群先生等赵氏宗长。

青阳赵氏族裔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努力,广泛地与全球师玖派下之宗亲进行联络、联谊,团结奋进,光宗耀祖。

参考资料:

       一九九四年版《南外天源赵氏族谱》

       光绪五年版《安平星塔赵氏族谱》

       光绪二十三年版《天潢赵氏家谱》

       康熙十八年版《天潢赵氏家谱》

       雍正十一年版《清溪厚山赵氏族谱》

       二OO六年金门《卯浦赵氏天源绵远谱》

       天运壬子年《台湾苗栗卯谱赵氏天源绵远谱牒》

       民国六十二年《赵氏尊祖录》

       二OOO年《安溪后山赵氏族谱》

       二OO六年《安溪姓氏志》

赵氏南外宗晋江青阳太祖派



世界赵氏宗亲联谊会官方QQ群:2552305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阳锦绣庄氏(二世)思齐公家族裔孙士宦情况暨播迁一览
湖南省赵氏宗亲字辈(一)
晋江青阳苏氏宗亲联谊会首届理监事就职典礼(第四辑)@苏耿仁
广东《紫金赵氏族谱》谱序
转载 《宋史宗室世系表考续》
搜集各地趙氏字辈(河南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