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庆嘉陵滨江生态长廊规划方案出炉!串联两江新区多个打卡点
重庆山环水绕、江峡相拥
在嘉陵江两岸
拥有生态稀缺性
生物多样性等天然优势
汇集名人、江城江镇
农耕、工业等人文乡愁……




以下视频来源于
众绘山城

为有序推进“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作,统筹嘉陵江岸线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彰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独特魅力,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近日,《重庆嘉陵滨江生态长廊规划》方案经市规委会审议通过并印发实施,这意味着,我市将再添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风景线。


















在这份规划方案中,

串联起了两江新区

金海湾公园、水土老街、悦来场、

三胜渡口等多个打卡景点。




生态长廊江岸线共长138公里
串起北碚、两江新区、沙坪坝、江北、渝中等区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嘉陵滨江生态长廊及周边区域在重庆两江四岸中拥有生态稀缺性、生物多样性等天然优势,汇集名人、江城江镇、农耕、工业等人文乡愁,以及巴渝创新基因和智慧城市建设实践,具有建设生态长廊的优良本底条件。

根据规划方案,重庆嘉陵滨江生态长廊北起北碚与合川交界的草街航电枢纽,南至朝天门,河道中心线长69公里,两侧岸线共长138公里,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河道、滩涂、林地等非建设用地及周边少量公园绿地,其中陆域面积约25平方公里(175米水位线以上计算),水域面积约23平方公里。


 嘉陵江岸线

目前,嘉陵江两岸存在自然生态有待保护修复、游览可达性不佳等问题。该负责人介绍,规划以生态优先、保护为主、修复为辅、人水和谐为原则,将嘉陵江生态长廊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修复区和生态合理利用区三大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将重庆嘉陵滨江生态长廊建成山水生态画卷、人文风景珠链、智慧游憩秀带。



构筑生态名片
营造层林叠翠滨江立体风景林带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组负责人介绍,规划通过江峡相拥、生态岛湾、曲流汇江、湿地草甸、田园风光、清江锦石、临江石崖、水鸟翔集等标志性场景构筑生态名片。

在生态保护方面

规划保护4处回水沱,6处碚石,12处碛石,3处石崖,11处江滩,17处溪流入江口等特色地貌景观,维育周边景观环境。同时,保护消落带原生态特质,确保76%的自然岸线比例不减少,逐步修复受损岸线的生态功能;保护滨江湿地生态系统中特有的甜根子草、狗牙根、五节芒等重要组成物种,保护缙云黄芩等缙云山模式植物,马尾松等野生林木,金荞麦等野生重点保护物种,防治落葵薯等入侵植物。保护与修复中华秋沙鸭、苍鹭等野生动物栖息地,为野生鸟类、鱼类提供繁衍、觅食的多样生境。

▲蒋锐 摄

在生态修复方面

结合天然林保护和植被恢复,营造层林叠翠(彩)的滨江立体风景林带。对沿江具有塌方隐患及土壤裸露区域及时进行地灾治理和生态复绿。对因工业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尊重现状微地形,保持自然起伏,鼓励运用生态技术,营造雨水花园,消减雨水径流。对现状滨江路、隧道口等硬质护坡进行柔化、绿化、美化提升。对沿江外露雨水排放口及外露排污干管进行治理提升。



布置多处望山观水山城阳台
优化完善滨江步道让市民亲水


“在生态保护、修复的前提下,规划注重生态合理利用。”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通过人气江滩、山城阳台、滨江步道、陵江驿渡等标志性场景突出智慧游憩特色。

规划指出,嘉陵江沿线将建成一个全龄友好的滨江公园示范带,满足不同人群的游憩需求。布置多处可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山城阳台。因地制宜,建设地质构造、野生动植物、生态技术等类型的科普营地。在保护与修复区之外,充分考虑市民及游客活动需要,采取对自然环境影响最小的“轻介入”方式,适度布置儿童游乐、康体运动、休闲“打望”等活动场所,以此提升滨江活力。


为让市民能够实现亲水互动,规划提出构建游览体系,对滨江步道进行优化完善,实现亲水步道贯通。同时组织生态长廊内部水陆游憩线路,延伸两江游船航线的可能性。营造智慧化场景,构建重庆嘉陵滨江生态长廊智慧管理系统

 金海湾公园的灯塔

该负责人介绍,北碚至磁器口这段长约92公里江岸线,除温塘峡区域地形陡峭,难以贯通滨江步道外,建议按照多级滨江步道进行贯通,其中金海湾公园至北碚东阳的路侧滨江步道有条件开展马拉松活动。磁器口至朝天门段江岸线长约30公里,将主要通过对现状较窄路侧滨江步道拓宽来保证大多数区段的步行贯通,同时结合高架桥、高挡墙设置悬挂结构等方式打造特色立体滨江步道。等步道建成贯通后,市民及游客可以全线欣赏沿江的风光。

金海湾公园

金海湾公园拥有长达17公里蜿蜒的嘉陵江岸线,以“峡江画卷”为设计理念,利用沿江石滩、崖壁、沟谷、草滩、绿谷、溪流、灯塔、工业遗址等自然和人文元素,打造出峡江风貌展示区、坡谷水上森林区、滨水活动体验区、工业花园记忆区等游憩区域。

在科技手段助力下,通过保护原生植被群落、修复受损土壤、扩大生态保育林面积、建设雨水湿地花园、恢复和改良消落带植物品种等措施,金海湾公园成为融画境、情境为一体,彰显自然之美的都市滨江户外公园。

点击导航:金海湾公园




串联岸线人文珠链
保护修复蕴含历史的老街镇、老码头


嘉陵江沿线自古以来水运发达、商贾云集,因此嘉陵江流域也成为了江镇的诞生之地。

磁器口、金刚碑、水土老街、悦来场……嘉陵江两岸不仅分布着许多历史文化街区,也蕴含着重庆不少人文历史。

对此,规划提出通过乡愁江镇、工业记忆等标志性场景,彰显城市内涵。

水土老街

水土老街,位于两江新区水土新城。这里坚守着古朴清幽、美食烟火的慢调生活,承载着人们儿时的记忆和心灵的共鸣,这也是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入围影片《白云·苍狗》的取景地。


水土老街保留着几十年的乡居印记以及诸多历史建筑。陈旧的窗户、暗淡的街道,没有任何的装饰,保持了原来的模样。这里还有开了几十年的望江楼砂锅米线、人民饭店等美食老店,空闲了带上朋友,一起去打卡吧!

点击导航:水土老街

悦来国际会展城

悦来的名字出自《论语》,《论语·子路》篇记载,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悦来始建于宋辽,繁盛于清代,1760年设悦来场,1929年置悦来镇,地处嘉陵江下游,是方圆数百里内商贾云集、货物集散之重地。这里曾留下了邓小平的“革命足迹”、 周恩来为复刊《新华日报》忙碌的身影、余光中的“乡愁文化”……

如今的悦来江湾,观景廊道望得见山与水,慢行步道流淌着智能元素……这里的自然生态底色,注入了些许诗意与浪漫,彰显着悦来江湾的独特之美。如今的悦来国际会展城,山水与城市完美交融,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点击导航:悦来国际会展城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组负责人表示,规划提出保护修复沿江磁器口、金刚碑、澄江3个历史文化街区及同兴传统风貌区,三胜渡口等码头,展现传统文化特色。对沿线特钢厂、嘉陵机械厂等有保留价值的旧工厂片区也将进行保护和改造,打造标志性的工业时尚公共空间,激发工业遗迹活力,以此串联起嘉陵江沿线的人文珠链。

 三胜渡口

三胜渡口

在两江新区水土新城的江边,有一处重庆目前唯一在航的公益车渡——三胜水土车渡,这座“江上活桥”成为了重庆新的“打卡”胜地。


▲ 视频:冯旨意 蓝天


三胜渡口1960年开渡,2011年7月停止收费。这里不仅浓缩了山城的地貌特色,更是记录了深厚的人文历史,对于生活在江畔的“老水土”而言,车渡成为其独特的人生记忆。

在繁华都市之畔,还留有这样一片天地,江上行驶着开了几十年的车渡,江边洗衣服的居民正在忙碌,码头上晒太阳的老人闲坐,这段慢时光,等你走近。

点击导航:三胜渡口
此外,规划还提出通过提升现状建筑颜值、优化天际轮廓线、控制建筑高度、控制沿江建筑面宽,加强未建未出让地块形态风貌管控,注重生态长廊内设施建筑风貌、防洪堤及其他基础设施风貌管控等,提升生态长廊沿线城市风貌。

(部分内容来源:重庆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庆高标准建设嘉陵滨江生态长廊 嘉陵江138公里岸线区域将成山水生态画卷、人文风景珠链、便捷游憩秀带
半月谈丨重庆:山水人城和谐共生
“两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间设计工作初步完成,明年春节前陆续开建 长滨路珊瑚公园片区治理提升下月启动
滨江公园:天赋江景 生态之城的魅力长廊
“两江四岸”今年将发生这些变化
这应该是金开大道之后,北区更有价值的地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