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喝酒与健康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而酒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

酒在古代是豪放、思念、悲喜之情的表达,因为有了酒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如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面对着美酒,就该痛饮;有酒不喝,干吗呢?人生岁月有多久呢?好比是清晨的霜水一般,转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感叹人生的短暂,劝人珍惜时光,不要自寻烦恼。

陶渊明的“想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忽然得一壶酒,与朋友从早到晚,其乐无穷。杜甫的“酒逢知己干杯少”,老友重逢,把酒言欢,情深意长尽在酒中。......

喝酒除了情感之外,没有哪怕是一丁点的好处。喝酒伤害身体,哪怕是一滴酒对身体都有伤害。

1.乙醇在体内的代谢

乙醇(俗称酒精),是啤酒、葡萄酒、白酒及不常用的酒饮料中的有效成分。乙醇吸收的主要部位在胃和小肠,其吸收的速度非常快,饮酒后最短5分钟即可在血液中检测到,30分钟至90分钟便可达到最高浓度。乙醇进入血液后可到达机体各个器官,包括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其中约10%的乙醇以原形从尿、汗及呼气中排出,这些便是有些人饮酒后面红耳赤“酒气冲天”的原因,同时也是检验酒后驾车的依据。

乙醇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的过程是乙醇在肝细胞浆内的乙醇脱氢酶、肝细胞微粒体的乙醇氧化酶系统的催化下生成乙醛,乙醛进一步被氧化生成乙酸,随后形成乙酰辅酶A和二氧化碳、水和热量。乙醛是非常活跃的化学物质,具有多方面的毒性,是酒类中对人体有害的主要成分。其在肝脏代谢过程中可导致肝细胞膨胀、变性、坏死死,降低肝脏对脂肪的氧化能力,导致饮酒者发生脂肪肝,甚至酒精性肝硬化。

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达到0.05%时,酒精的作用开始显露,出现兴奋和欣快感;当血中乙醇浓度达到0.1%时,人就会失去自制能力。如达到0.2%时,人已到了酩酊大醉的地步;达到0.4%时,人就可失去知觉,昏迷不醒,甚至有生命危险。

2.乙醇对人有什么危害

2.1心血管系统方面

乙醇对心肌的兴奋性和传导性有直接的作用,较大量饮酒后,可引起心率加快,引起心律失常;输出量增加;血液收缩压及脉压差增高;皮肤血管扩张,而内脏血管收缩;乙醇引起脂肪代谢障碍可出现高甘油酯血症。以上情况可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可诱发、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甚至是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残率、死亡率。

2.2消化系统方面

乙醇能引起胃泌素和组织胺的释放,刺激胃腺体产生胃酸。胃粘液分泌增加,导致胃黏膜充血,引发胃肠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是大多数饮酒者可见的表现,部分人可出现腹胀、上腹不适,嗳气,其至引发胃炎、胃溃疡,严重者可引发胃出血。过量饮酒可引发急性胰腺炎。乙醇还可以引起脂肪肝、肝炎,甚至发生酒精性肝硬化。乙醇能减少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如葡萄糖、氨基酸、钙、叶酸和维生素B12等,使嗜酒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2.3泌尿系统方面

乙醇可促进肾脏排泄磷酸盐和镁离子,同时引起利尿。其原因可能是暂时性抑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引起的。饮酒可引起尿酸排泄能力下降,从而引发或加重痛风。

2.4营养代谢方而

乙醇可干扰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由于抑制糖原异生而引起低血糖,但仅见于肝糖元储存量少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明显的低血糖(如急性酒精中毒);乙醇也可干扰外周葡葡糖的利用而引起高血糖,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的发生。乙醇氧化时可促进血清乳酸盐的增加,使某些人发生高尿酸血症,增加痛风的发生及复发率。

2.5神经系统方面

乙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已普遍被人们认同。如饮酒后爱说话,好斗,活动过多等,这些现象是由于乙醇抑制了大脑皮层的活动,使皮层下结构(如脑干网状结构、脊髓)的神经元暂时失去大脑高级中枢的控制而呈现功能亢进的结果。随着摄入乙醇量的增加会出现神经系统的广泛抑制,表现为运动迟缓、平衡失调、动作不准确不协调;精神活动方面出现思维缓慢、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判断力下降,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甚至引发工作、交通事故及家庭及社会暴力的出现。严重影响家庭及社会的安定和谐。一次大量饮酒还可能引起严重低血糖,呼吸、抑制循环衰竭而引发猝死。长期酗酒可起外周神经麻痹,出现肢端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还可以可起脑萎缩。

乙醇依赖引起的精神疾患包括忧郁症狂怒症狂躁症恐惧症、焦虑症性格怪异症、吸毒、精神分裂症和自杀。精神并发症与乙醇依赖的严重程度有关,饮酒过量可引起脑损害如想象力、神经功能缺损包括工作记忆缺损,感情认知处理障碍,过度表现,立体视觉障碍,平衡步态不稳急嗜酒的三大急性死因为车祸和暴力乙醇中毒和急性缺血性心脏病”。

2.6生殖系统

饮酒可造成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孕妇饮酒可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诱发胎儿先天畸形,智力低下,心脑损害,也可引发流产。

2.7 其他方面

长期饮酒可导致酒精依赖综合。出现饮酒强迫感,即人们所说的见酒比啥都亲,为饮酒不顾一切,使饮酒成为一切活动的中心;饮酒的耐受量逐渐增加,一旦停饮,便会出现戒断症状,如震颤(手、腿、躯干),恶心、呕吐、出汗;出现短智的幻觉(幻听、幻视、幻嗅等),还可视物变形;抑郁,睡眠障碍;甚至出现毁物伤人等暴力行为。

3.饮酒危害的机制

乙醉依赖因素很多并与复杂的代谢、基因、社会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有关。重复的乙醇摄入产生的依赖与通过抑制谷氨酸受体和其他神经递质如多巴胶和复合胺诱发虚幻的欣快感有关。由控制乙醇代谢酶和神经递质多巴胶、gam氨基丁酸、阿片碱和羟色胺系统信号分子的编码组成的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影响着对乙醇依赖敏感性的变化程度。对与乙醇依赖相关基因的识别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已知在线粒体的六个基因位点4,7,8,11,15和20可影响神经递质和多巴胺受体,表明这些是乙醇依赖的危险携带基因,gama氨基丁酸受体将是乙醇依赖的个体遗传、酶和环境因素中首先分离到的易感物质。偶尔狂饮类型的饮酒者冠心病危险仍比不饮者高,此外偶尔狂饮还与其他类型心血管疾病如脑卒中和猝死有关,这与狂饮后心室纤颤阀值下降、血凝度增加和低密度脂蛋白增加有关。实验表明乙醇在一定情形下引起攻击倾向,少量到中等量乙醇摄入,攻击倾向相关系数为0.22。乙醇取代大脑细胞受体和神经递质,药理效应导致攻击倾向。这是乙醇有类似5羟色氨和氨基丁酸受体效应,产生氮贰卓类,导致其行为在社会、心理和法律后果方面认知下降,结果使得一些人酒后冒险和攻击行为增加。氨基丁酸受体和攻击行为效应在动物实验已被证明。乙醇还影响认知与自控能力,在冲突中情感反应过激以至化解危机能力受损。

4.饮酒危害的权威证据

《柳叶刀》发布的多国研究文章。纳入样本量近60万人的研究,被很多自媒体报道为“喝酒减少寿命”。实际上,它给的结果远没有那么简单,对于过去争论的“酒精对心血管疾病到底有怎样的影响”,以及过去的各种误解,比如“喝酒对脑血管有好处”,它都给出了解答……

喝酒导致所有卒中发生率提高,并且不是某一种卒中受影响,而是全部从上到下,非致命性卒中,致命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未分类卒中。

除了心梗之外,其他冠状动脉疾病到每周200g酒精就会升高了。心衰发生率是随着酒量上涨的,没有什么“适量喝点”没事……除了上述几种心血管疾病,其他心血管疾病基本上也是多喝多死。

在综合各项心血管疾病的数据之后,大致上来说,每周摄入超过200g酒精,就别提什么“心血管好处”了。每周摄入酒精超过350g,全因死亡风险直接一飞冲天……喝得少也不代表没事……每周摄入酒精量大于350g的作死组的预期减寿情况,越年轻的饮酒者越受影响,40岁的饮酒者每周摄入量超350g,预期寿命减少接近5年。“适量喝点”这组,每周摄入200~350g这个区间,预期寿命减少近2年。“少喝点”这组,每周摄入量在100~200g,依然会对预期寿命产生影响。

可能有人要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少活两年没关系,可是用寿命交换来的生活也得活得有点生存质量是不是?万一因为饮酒得了卒中,或者心衰,那也够痛苦的了。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喝酒它致癌啊!

Rehm J等在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中做出了一个统计——3.5%的癌症是由酒精造成的,同时每30个癌症死亡患者中就有一个是酒精造成。并且,酒精引起癌症的风险近年来正在增加,仅2012年一年就已经有5.5%的癌症是由酒精造成的(5.8%的癌症死亡患者)。如果这些数据还不足以警醒好酒者的话,接下来还有一堆最新的实验结果。

2015年8月,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统计了88,084名女性和47,881名男性长达30年的随访数据,发现酒精和癌症的发生具有无可辩驳的线性关系。另一项相似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酒精和一些癌症(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口腔癌、咽癌、喉癌、肝癌、食道癌)发生的相关风险为1.13(女)和1.26(男)。

另一些研究人员用队列研究的方式验证了和饮酒有关的癌症的种类,发现大量饮酒的受试者(每天大于3次)相比于不饮酒的人,更容易罹患五种癌症:上消化道/呼吸道癌症、肺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肿瘤以及黑色素瘤。而轻中度饮酒的受试者更容易患以上除了肺癌在内的其余四种肿瘤。

其他肿瘤就跟饮酒无关了?别太天真,另一项研究统计了572次实验的486538例癌症病例,结果显示,发现相对于不饮酒的人和轻中度饮酒的人,大量饮酒的人患口腔癌、鼻咽癌的相关风险为5.13,食管鳞状细胞癌为4.95,结直肠癌1.44,喉癌2.65,乳腺癌1.61,胃癌1.21,肝癌2.07,膀胱癌2.64,胰腺癌1.19,肺癌1.15。前列腺癌和黑色素瘤中也能看到相似结果。看看这个结果,几乎是一网打尽。还有多少种肿瘤能说与酒精无关呢?

对于癌症来说,那可就没有最低摄入量了——喝一点也提高患癌风险!!

总之,喝酒不光没可能“治病”,还会“致病”,心衰、卒中、癌症,再加上酒精对脑细胞的损伤,痴呆也是可能发生的……这都是大病啊,戒了吧!

5.饮酒带来的负担

全球疾病负担中有3.5%的残疾以及健康生存损失由饮酒引起,与不安全性行为疾病负担相一致,估计全球每年由饮酒引起的死亡约为75万人,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全球饮酒疾病负担各区域不同,1.3%在低消耗的最贫穷国家。

2005 年饮酒导致英国3.1万人死亡,并造成10%的残疾调整人年损失,2005年饮酒导致加利福尼亚死亡9439例,引起如犯罪和创伤等92万例,由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354亿美元,创伤造成的经济损失422亿美元,385亿是医疗费用,54亿是精神补偿,253亿是不能工作造成的损失,78亿是犯罪矫治费用,生活质量下降的损失在303亿至600亿美元中。韩国乙醇依赖者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是不饮酒的3倍。

发展中国家乙醇相关危害通常致创伤、暴力、器官系统损害、各种癌症、不安全性行为胎儿脑损伤、家庭营养不良,其中大多数与中毒有关。创伤住院病人中61%血乙醇阳性(均数100 ml血中乙醇≥0.12g,暴力受伤中的74%血乙醇阳性,交通事故受伤者中的54%、其他事故受伤者中的30%血液乙醇阳性。

喝酒不是“治病”,而是“致病”,心衰、卒中、癌症,再加上酒精对脑细胞的损伤,痴呆也是可能发生的……这都是大病啊,戒了吧!

至于要表达感情,为了生命就不要用酒了,可以用矿泉水、用一杯清茶,甚至一句话语、一个眼神都比酒所表达的情感更浓。 

毕竟,长活两年比啥都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权威机构首次发声:喝酒就是“与癌共舞”!
科普 | 每年 80 万人因酒得癌,这是为什么?
没有一口酒是有益的!柳叶刀:每天喝一小杯,一年喝出74万癌症!
白酒是“毒酒”,不仅有害健康还会致癌?白酒究竟还能不能喝了?
早读 | 多喝点没事?心肌也会醉!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这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被证明是错误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