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乘菩萨道和儒家的相互融合

大乘菩萨道和儒家的相互融合

大乘菩萨道与儒家关系密切,无论是思想渊源或内容,双方都有深厚的交互关系及影响。

宋朝契嵩大师在《寂子解》中说“儒、佛者,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乎治。儒者,圣人之大有为者也;佛者,圣人之大无为者也。有为者以治世,无为者以治心。”宋朝孤山智圆大师也曾说“夫儒、释者,言异而理实,莫不化民,俾迁善远恶也。儒者,饰身之教,故谓之外典也;释者,修心之教,故谓之内典也。惟身与心,则内外别矣。生民岂越于身心哉?非吾二教,何以化之乎?嘻!儒乎、释乎,其共为表里乎。”

佛、儒二者的交融,正是人间佛教的基本精神,要先入世后出世,要先度生后度死,要先生活后生死,要先缩小后扩大,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精神,建设人间净土

所以大乘菩萨道提倡实证,从信仰到教理学习,从教理到实践,从实践再回到对教理的印证,这是整个大乘佛教所有宗派的实践论,大乘菩萨道的圆满以成佛为目标,修行目的是转凡成圣,转染成净,直证菩提自度度人,净化人间。

儒家则以自利利他,自立立人进而达到人立人达为目的,通过修齐治平以成圣为旨归,儒家的理想侧重于“内圣外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提倡“知行合一”的实践论也就是即知即行,即行即知,将良知和行为配合起来的实践功夫

无论是大乘菩萨道或儒家伦理,从修行的目标和修行的实践功夫上来看,两家文化皆兼具自利和利他,自度和度人的义趣,如出一辙,殊途同归,皆归于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略窥一二。

一、大乘菩萨道“普度众生”的思想是佛教传入汉地后吸收融合了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抱负后形成的。

佛教自公元前传入汉地以来的两千多年中,与汉地思想文化之正统的儒家通过不断的冲突融合,儒佛两家不断协调,为佛教的中国化开辟出了康庄大道!

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有过隋唐时期开宗立派式的辉煌,也有过宋代以后逐渐被边缘化的“衰落”,这条道路,重视发掘佛教内在与儒家文化相适应的思想要素,从而寻找儒佛两家之间的共同性。

随着历史上儒道释三教并立到援佛入儒援老入儒乃至三教合流的发展,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思想更是逐渐融入了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正是这种社会责任,成为佛教思想与儒家思想沟通的重要桥梁。 

二、大乘菩萨道“众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的“觉悟”目标与儒家“人人皆可为尧舜”的“修身”目标高度一致,只是对“生命主体”的理解不同而已。

大乘佛教倡导的“觉悟”是生命主体的自我觉悟,也就是“自性”的“觉悟”。《坛经》里讲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在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标准叫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

儒家的“修身”是生命主体的“求仁得仁”,以仁义为本,中和诚信为体,礼智教为用。《礼记·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可见,“修身”是儒家思想的基础,也是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前提条件。在儒家这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或“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表达的都是“内在超越”的修行路线。

大乘佛教与儒家,尽管二者对“生命主体”的理解不同,但就“人道”而言,却是比较彻底的“人本”立场,自己的终极解脱,依靠的是自己的主观努力,依靠自己的道德修养。

三、大乘菩萨道的生死观与儒家的生死观极为相似。

六祖慧能在《坛经》里讲:“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可见禅宗“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生死观重人贵生而轻死,注重的是精神的解脱,表现为对肉体轮回的“断灭”。

儒家认为与生命相比,还有更为重要的东西,即“德”。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任,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朝问道,夕死可矣。”(《里仁》)。在孔子看来,人最重要的是“道”,是“仁”。儒家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所谓“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儒家所追求的“三不朽”人物其实质也是精神“解脱”。不过儒家的精神“解脱”较少“宗教”的意味,更主要表现为“人文关怀”。

宋代张载所讲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仅揭示了儒家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也说明了儒家精神“解脱”的着力点所在。

大乘菩萨道和儒家学说有一个同源一致的点就是心性,心性法门,既有共同一致点。两家认为其学述皆以这个问题为核心,汉传佛教承印度大乘佛教如来藏一系学说,更是特别注重心性,这与其在中国本土化的发展过程中,与儒家注重心性的传统融合有很大的关系。

大乘菩萨道和儒家都要求克制人的感官欲望,主张人不要被身体本能牵制和奴役,回到人心灵的自然宁静。把心静定为人生的追求,一切的修行都是为了使人达到心灵的宁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儒、道、佛的生死观念
“民国四大高僧”之:太虚大师
一句话总结儒、释、道、基督的生死观,哪个教派更高级?
华夏文化
佛门绘画:释迦牟尼佛成道相
菩萨道不求速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