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连载三)

  可以看出,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在考古工作者的手中,逐渐露出庐山真面目。这就越发显出秦始皇陵厚重、丰富的历史内涵。


  其次,符合第三项入选标准:目前仍存在着或已消失或还存在有少量证据、带有独特色彩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文明。


  能被岁月留存到今天的,都是一段奇迹。在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西杨村,因为农民打井偶然挖出了陪葬秦始皇的兵马俑而出名。在兵马俑坑的遗址上建起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因保护、陈列兵马俑而出名。秦俑军阵反映的是秦始皇帝生前率领千军万马征战六国、统一天下的壮观场面。



  秦俑博物馆展出了三个俑坑。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72米,是一个长方形的军阵,坑内有步兵和车兵。前面三排是部队的前锋,每排68人,共有204人,两侧有面向外站立的侧翼部队,后面有一列面向外站立的后卫部队,从而形成一个整体面向东、由38路纵队组成的军阵。一号坑是三个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内约有兵马俑6000尊。二号坑是秦俑三坑中内容最丰富、兵俑形象最好的一个坑。它是一个多兵种组成的集团军,有步兵、车兵、骑兵、弩兵等方阵组成一个大的军阵。三号坑是一个军事指挥部,面积520平方米,面积虽小但意义重大。现代汉语中还用'运筹帏幄'来形容指挥者的智慧与镇定,因为古代的将军就坐在'帏幄'中处理军务的。秦俑三号坑就是将军的'帏幄'。


  君王之墓最早称陵始于春秋战国。陵,原指山陵,从战国中期起,因推崇皇权把君王的陵墓造得'高大若山',于是开始称君王的坟墓为'陵'。《史记·赵世家》记载:赵肃侯十五年(公元前335年)起'寿陵'。人还健在就开始修造陵墓,这陵便是'寿陵'。据说赵肃侯陵是中国古代君王坟墓称'陵'之始,也是为活着的君主建造寿陵的最早记录。


  秦惠王时,仿照三晋制度,开始修建坟墓。从此,秦国凡君王之坟也称'陵',在今陕西咸阳北有秦惠文王公陵、秦武王永陵。这之后,陵便成为帝王墓葬的专有名词了。到秦始皇时,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因此将陵改为山,称自己的陵为丽山。1958年,在秦陵东侧的按沟村出土了一件丽山园铜钟,底部有铭文17字:'丽山园,容十二斗三升,重二钧十三斤八两',这是第一件证实文献上秦始皇陵园原名'丽山园'的实物证据。近年来,秦始皇陵园中出土的铜器铭文中有'丽山园'三个字,再一次证实了这一记载的可靠性。帝王的陵墓之所以称为'陵'或'山',大概是用山陵之大显示墓主人是封建等级制度中最高的一等。在这种观念下,国君去世也称之'山陵崩'。


  秦陵是秦始皇帝死后的居住地。为了建造陵墓,他在即位初年就开始着手修陵工程,为自己在阴间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做准备。公元前246年,秦国为年仅13岁的嬴政开始建造陵墓,此后,陵墓的建设工程一直没有停止过。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又从全国征调70万人到骊山,按'事死如事生'的原则,由丞相李斯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建陵墓,至嬴政50岁驾崩,陵墓仍旧没有修成。到秦二世时,修陵工程还在继续。


  秦陵最初高120米,后来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及人为破坏,降低了很多,但即使如此,秦始皇陵现在仍然是历代帝王陵墓中最高大的一个。


  寝殿、便殿制度早在秦东陵时已经出现,形成规模却在秦始皇时期。《后汉书·祭祀志》记载:'古不墓祭,汉诸陵皆有园寝,承秦所为也。……秦始出寝,起于墓侧,汉因而弗改,故陵上称寝殿,起居衣服象生人之具,古寝之意也。'汉蔡邕《独断》中说:'宗庙之制,古者以为人君之居,前有'庙',后有'寝',终则前制'朝'以象朝,后制'寝'以象寝。'庙'以藏主,列昭穆;'寝'有衣冠、几杖、象生(日常生活)之具,总谓之宫。'类似的记录在《历代山陵考》中也有:'三代以前无墓祭,至秦始皇起寝于墓侧。'这样就把祭祀的地点由陵上移到了陵侧,形成了陵侧起寝、陵旁建庙的制度。这种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20世纪80年代,在秦始皇陵北侧发现了寝殿和便殿遗址,证实了这一记载的真实性。


  陵邑制度也是从秦始皇陵开始的。《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记载:'园邑之兴,始自强秦',说明这是中国古代帝陵设立陵邑的先例。《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十六年(公元前215年)更有'置丽邑'及'徙三万家丽邑'的明确记载。'丽邑'是专为秦始皇陵而设立的。《后汉书》的这一记载被后世的考古资料验证是基本准确的。20世纪80年代,考古人员在秦始皇陵附近发现刻有'丽邑'、'丽邑二升半八厨'和'丽邑五斗崔'的陶文。秦之丽邑故城位于秦始皇陵园北侧2·5公里的刘家村东,这一带的地面上至今还堆积着大量的砖瓦、红烧土和建筑材料等,占地面积达250万平方米。随处可见残砖断瓦和红烧灰迹,默默诉说着当年的繁华景象。


  在陵园建神道、立石刻也始于秦始皇陵。西汉茂陵霍去病墓前就有石刻,应该是沿用了秦始皇陵的做法。到后代,像这种墓前立石刻的做法更加普遍,存留至今的很多有名的石刻艺术品便是这种礼制的产物。


  再次,符合第四项入选标准:显现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某一重要阶段的建筑风格或表现了建筑物与建筑技术结合的完美性,或与所置身的景观相宜相称的东西。


  兵马俑坑的建筑形式是非常讲究的。俑坑为地下坑道是建筑,陶俑均站立在铺地砖上,隔梁是用土夯筑起来的,然后用袱木、立木和棚木组成一个完整的地下建筑。棚木上面铺席子,席子上面再用土夯实。地下坑道是用土铺地,之上用砖砌地,地面经过处理后,在再上面按照事先设计的样式放置陶俑。


  秦俑坑是一个完整的地下土木结构建筑,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代的建筑技术水平。在当时的生产力状况下,建造如此大的俑坑决非易事。当时的工匠是如何建造的?是不是有事先设计好的图纸?是谁设计了这样的规划图?


  从三个兵马俑坑的遗迹可以推测其建筑方法:首先根据俑坑的形制、大小挖成土圹,沿土圹周边的内侧包镶夯土,用以加固墙体,土圹的底部用填土逐层夯筑作为地基,再在土圹的内部筑成一条条的夯土隔墙,在隔墙的两侧及夯土的四周密排木质立柱,立柱的下端有横置的木头作为地拊。立柱的顶端承托着梁枋,从而构成井口式的木构立体框架。在此框架及夯土隔墙上搭盖密集的棚木。棚木上覆盖一层芦席或竹席。席上覆盖一层胶泥土,厚10-30厘米,再覆盖黄土逐层夯筑,以形成坑顶。如果将俑坑内塌的填土加以复原,坑顶似高出当时的地表2-3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砖墁铺。坑底至坑顶的内部空间高度为3.2米。把陶俑、陶马放进俑坑后,即把门用立木封堵,门道用夯土填实,于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军事营垒。


  俑坑为土木结构建筑,夯土墙起承重作用。立柱起壁柱作用,辅助夯土墙起承重作用。俑坑的立体木质结构为梁柱式构架。柱子排列得比较整齐,个别柱头与枋木的接头处有榫卯结构,这无疑是建筑上的一大进步。


  从考古发掘中可以推测,秦俑坑的建筑经过了挖坑、铺地、筑墙、架木、覆土等环节。


  最后,它还符合第六项入选标准:能够引起人们共鸣,并且具有生动鲜明的传统、思想、信仰、艺术作品,或是与文学作品有着直接的或有着实质联系的东西。


  1980年发掘的铜车马是秦陵考古的惊人发现。它是按照秦始皇御用车队中属车的尺寸缩小1/2,全部用青铜制成的,车马上配有大量的金银饰件,又施以重彩,经过多种工序、采用多种工艺铸造而成的,整套车马看起来既庄重典雅又雍容华贵。铜车马可以说是科技与艺术、雕塑与绘画、造型与装饰完美结合的典范。其巨大的形体、复杂的结构和精美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青铜之冠'。它以浓重的皇家车马的富贵气派,使中国所有已出土的古代车马黯然失色。



  这组铜车马是青铜制品,其主要成分是铜、锡、铅,总重量达到2000多公斤,由6000多个部件组成的。可想而知,其制造工艺是相当复杂的。对不同的部件采取不同的制作方法,主要采用了铸造、焊接、嵌接、插接、活铰连接等方法,制作工艺极为精细。


  铜车马的装饰富丽堂皇,不同凡响,不仅车舆、车盖、车伞上有大量的装饰花纹,而且在车篷、车舆内的四周箱板、车门、车轼、车底、车轮、车辕、车马附件上都铸有或彩绘有几何纹、云纹、夔纹等图案。图案层次分明,彩色淡雅,极富节奏感,更突出了铜车马的装饰意味,增强了铜车马的华贵效果。


  与装饰花纹并存的是它的彩绘。铜御官俑的面部和手是粉红色的,头发是黑色的,在天蓝色的长襦袖缘和衣缘上,用黑色作底,用朱红色绘几何花纹。甚至连铜御官俑配剑的剑柄和剑鞘上也有花纹。车舆的装饰花纹也是用不同颜色作底并勾勒出不同的纹样。


  铜车的确是一件工艺精致的艺术品,雕塑、装饰花纹及彩绘三者结合,华丽中显出淡雅。整个主题表现出帝王车驾的庄严、华贵,与皇帝至高无上、君临天下的气势相呼应。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铜车马魅力四射的艺术神韵。铜车马制作精细、比例准确。它不仅追求形式的逼真,例如车舆上编织的皮革、束缚的绳索、毛发、织物等,无不惟妙惟肖,酷似原物。而且更追求神韵的表达,尤其是马匹的神韵。面对着神采飞扬的四匹铜马,观众留言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这样的话:'怎么会把马做得那么像?''简直把马塑造活了!'那么,秦人为什么能把马塑得如此形象呢?(未完待续)


来源:《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小孩|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解说词
中华第一帝陵——秦始皇陵,你想知道的,不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 (绝品收藏)
【世界遗产】绝美中国世界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揭开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