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呼和浩特这些正在消失的“技艺”,第五个许多人曾经从小就会

8090后这一代人小的时候

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

想要什么都是自己做

家里什么东西坏了

都是修一修在用几年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

可是愿意修的人越来越少

会修的人更少了

这些将要消失的技艺

你会几个?

织毛衣

♡ 以前人们穿的毛衣都是由家里的女人们亲手织的,那时候织毛衣的技术都是一代传一代,妈妈传女儿,姐姐传妹妹。胡桃君记得一到冬季,呼和浩特的女人们经常是做完一天的家务,几个人围在电视机前,一边看电视剧,一边聊天一边织毛衣。

♥ 现在的8090后中很少有人会织毛衣了,因为买一件毛衣只有几十块钱,而织毛衣从选线,选图案到织,花费的时间太久,不如买一件省事。

修鞋

♡ 以前人们穿一双鞋,要穿到烂的不能再穿了才买新鞋,所以一双鞋难免修修补补的。胡桃君小时候流行穿小皮鞋,鞋裂口子了都是拿去让修鞋师傅补一补再穿。

♥ 现在基本看不到街边的修鞋师傅了,修鞋要去专门的修鞋店。除非是特别贵的鞋,普通的鞋穿坏了就扔掉。而且修鞋的价格也在20元左右,还不如买新鞋划算。

修雨伞

♡ 以前的雨伞不如现在的轻便,虽然做工比较结实,但是也抵挡不住呼和浩特的大风,伞骨经常败在大风的手里。

♥ 现在能碰到修伞的人就是奇迹,据核桃君说,他修一把伞的费用快赶上买一把伞了。

修自行车

♡ 以前自行车是大家的主要交通工具,呼和浩特不少8090后都是从小学开始骑车上下学的。胡桃君初中时的劳动课,男生们都是学如何修自行车.....平时自行车没气了、链子掉了,车闸坏了,不用找修车师傅,自己都可以修。

▲微友@大晶晶A提供

♥ 现在开车的人多了,4S店多了,骑自行车的人少了,会修车的人更少了。为数不多的修车摊也加入了配钥匙、卖锁的新生意。

包书皮

♡ 以前开学新书发下来,同学们结伴跑到文化商城,选购自己喜欢的书皮样式,回家再让爸爸妈妈包,这可考验家长们的动手能力,当然还有一些同学会选择自己包。包好的书皮上再写上“语文”、“数学”等课程的名字。

♥ 现在的书皮是塑料做的,往课本封面上一套即可,省事是省事了,可是再也回不到全家连夜包书皮的时刻了。

缝纫机

♡ 以前家家一台缝纫机,衣服开线了,免个边,或是缝个枕头套什么的,都是自己动手。

♥ 现在呼和浩特人家里有脚踏式缝纫机的都算是“文物”了,缝缝补补的活儿都交给遍地的“制衣”店裁缝了。

剪纸

♡ 以前过年或是家里有人结婚的,老人们都要亲自剪窗花,什么“福”字、“囍”字等等。

♥ 现在都是从祥和、义乌、恒昌等商场买了,价格一般在20元以内,会动手剪的人越来越少了。

吹糖人

♡ 以前总能看到吹糖人的小贩,把糖稀熬好,用一根麦秸杆挑上一点糖稀,再对着麦秸杆吹气,边吹边捏,塑成各种造型,糖人多以十二生肖为主。

♥ 现在吹糖人只有在庙会上看到。

输液管编织

♡ 以前人们好像特别热衷DIY,连废弃的输液管都能被制作成工艺品,最常见的造型是鱼、兔子。

♥ 不知道00后的孩子们见过这个东西没有,胡桃君只见过小姐姐们做,可是自己不会.....

折纸币

♡ 以前很多人喜欢用金黄色的一分钱纸币折东西,最常见的就是这个造型,胡桃君也不知道该怎么叫......其实还有高级奢华版——菠萝。

♥ 现在......一分钱都很难见到了,更别说还有会折的人。

捏橡皮泥

♡ 以前在胡桃君小时候,捏橡皮泥是图画课的一部分。本君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的橡皮泥,颜色可没有现在这么鲜艳,捏完还一手油。

♥ 现在的图画课是不是已经不玩橡皮泥了?

叠星星 / 玫瑰 / 千纸鹤

♡ 以前默默喜欢一个人,就给Ta叠星星、玫瑰或是千纸鹤,折一大罐送给心上人,以表自己的真心。

♥ 现在......喜欢一个人会给Ta送鲜花,或者发微信红包,以表真心.....

土炉焙子 / 月饼

♡ 呼和浩特最传统的回民焙子做法,土炉、纯碱不添加任何乱七八糟的东西,这里的焙子还能吃到几十年前的味道。能够坚守这份味道,本身就值得受到尊重。

其实韩老二家不光有焙子,还有传统的月饼,制作方法不难,可是过程很麻烦,都是手工制作,而且每天限量。

♥ 现在虽然爱吃传统焙子月饼的人还是很多,可制作土炉焙子/月饼的韩师傅没有接班人,韩师傅一退休,咱们呼和浩特人就吃不到真正的土炉焙子/月饼了。

茶汤

♡ 茶汤的主料是小米面,调料有红糖、白糖、青丝、红丝、芝麻、核桃仁、什锦果脯、葡萄干、京糕条、松子仁等。盛水的大铜壶有几十公斤重,冲茶汤的手艺人不仅要有劲,而且要有熟练的技巧,否则茶汤冲不好,还要被烫伤。

♥ 现在很多人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就是为了吃口茶汤。现在呼和浩特唯一能吃到茶汤的地方在玉泉区大盛魁创业园南区的独一居烧麦门口。

手工菜刀

♡ 以前在呼和浩特玉泉区大南街附近,总能在街边的铁匠铺看到几个皮肤黝黑的壮汉,光着膀子抡着大锤打铁。制作手工菜刀没有十年是出不了师的,况且做刀是个体力活,又脏又累,打铁的声音还影响人的听觉,一般人都没耐心,呆不住。

▲图为崔铁炉正在制作菜刀

♥ 当年在呼和浩特比较老的字号里边,还有“屈铁炉”、“班铁路”、“全铁炉”,但是这几个老字号的后人都不再干这一行了,只有崔铁炉一直传承到现在。

你还知道哪些

正在或是已经消失的“老技艺”

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糖史】食糖消费及对民俗的影响
动手做复古书皮
书皮
今时中秋品赏归银堂银壶瀹饮香茗
这些中秋礼盒包装,每一款都独具设计感,好美!
教你怎么玩橡皮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