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节气养生—大寒(附腊八节)

今日大寒。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

大寒养生

大寒为“冬三月之末”,又与立春相承接,在这个承前启后的时节里,大自然阴气极盛,阳气沉降到极点并准备生发。

这个阶段的养生除了要继续注重滋补肾阴之外,还要兼顾养肝,因为春天阳气生发,也是人体肝气生发的季节,饮食起居上也应考虑到季节的变换,为开春阳气生发、肝气条达打好基础。

一、起居养生防寒为主

大寒养生要继续顺应冬季“”字诀,最直接的方法是早睡晚起,每天多睡一小时,早睡可养阳气,晚起可养阴气,使体内阴阳平衡,滋养脏腑,强壮体魄。

为避风寒,应适当早睡晚起,并合理添衣。采用戴帽、包耳、护颈、健鼻、厚背、暖手脚等方法对头、鼻、颈、背、手、脚等部位重点保护。

具体来说注意以下几点:

1.保护头颈部

“头为诸阳之会”,人体的6条阳经均在头面部进行交接汇聚,是整个人阳气最旺盛的地方。

颈椎是人体的“要塞”,颈部充满血管,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头颈部位接近心脏,皮肤较薄,血管较粗,均是人体散热、消耗能量最大的地方,最先受到风寒邪气的侵袭。

冬季出门可戴帽子、戴围巾并穿立领装,给头部保暖不仅能挡住寒风,也能防止头颈部的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感冒、头痛、颈椎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2.保护腰背部

腰部为“带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

肾脏是人体先天之本,喜暖怕寒,主宰着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是人体重要的健康敏感区。腰部与背部相连,后背是人体“督脉”循行之处,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

在天气好的时候,可经常背对太阳而晒,身体吸收到的阳气能最快运送到全身,全身都会舒适通达。

若是天气不好,也可在室内双手搓腰至发热,能促进腰背部血液循环,有强壮腰肾的功效。

3.保护腹部

中医有云“背为阳,腹为阴”,腹部阳气最少,易让寒气入侵,也就容易受凉。

一旦腹部受凉,会引起胃脘不适、腹痛腹泻等症状,尤其是女性易出现痛经、手脚冰凉、月经不调等宫寒症状。

此外,肚脐位于腹部,对外部刺激最敏感,是万万不能受寒的。如果在室内衣着不多的时候,也可以多穿一件背心保暖。

还可以多按摩腹部来提高人体自身的驱寒能力,或用暖水袋外敷腹部以驱寒、固气、通阳。

4.防心肌梗塞

气温下降尤须护心护脑,寒冬是心肌梗塞的发病高峰。

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血管收缩,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重者发生心肌梗塞。

因此,冬季应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室内的温度最好控制在18℃至21℃,以防室内外温差较大,人体难以适应,也容易诱发疾病。

亦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相关药物。

5.防哮喘

大寒时节气温较低,人体肺气较弱、肾阳渐衰,人体抵抗力较弱,便会让空气中的寒气侵袭呼吸系统,从而刺激哮喘发作。

防治哮喘首要是防寒保暖,重点在背部保暖。

肩背部有一风门穴,位置正对应两肺叶,对肺的影响非常大,哮喘患者千万不要让背部受寒,即使天气炎热时也不要穿露背的衣服。

要注意的是,大多数哮喘最初也是由感冒引起的,因此预防感冒也能减少哮喘的发作几率。

6.防胃病

胃病在冬季极易复发,这是因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胃肠会发生痉挛性收缩,严重者会致胃溃疡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日常应注意胃部保暖,可多穿一件背心保护腹部;饮食上应少吃多餐,选择清淡温软等易消化的食物,戒除饮酒,防止胃病发作。

二、饮食养生

“过完大寒,正好一年。”此时自然界的阳气正处于从冬季的闭藏过渡到春季的升发中,人们的饮食也应顺应这一变化,应遵守保阴潜阳的养生原则。

平日可多食用一些滋阴潜阳切热量较高的食物,如大枣、黑豆、核桃、黑芝麻、桂圆、木耳、银耳等。大寒饮食还应重视补充热量植物的根茎是蕴藏能量的仓库,多吃根茎类的食物,如芋头、红薯、山药、土豆、南瓜等。

由于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与立春相交接,所以在饮食上与小寒应略有不同。首先,大寒时的进补量应逐渐减少,以顺应季节的变化。其次,在进补中应适当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春天万物的升发,如香菜、洋葱、芥菜、白萝卜、辣椒、生姜、大蒜、茴香等,但不可过食。

我国古代就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的说法。

早晨喝补气温阳的人参、黄芪酒,借助早上自然界生发的阳气,有利于身体阳气的生发;晚上服用滋阴补肾的杞菊地黄丸,有利于身体阴液的滋补。

三、运动养生

选择阳光较好的时候,避免剧烈运动,最好把锻炼的时间安排在下午,(心血管病的发病高峰一般是在一天中交感神经活动最强的一段时间,集中在上午6时至12时)。特别是寒冷的气候会诱发血管痉挛收缩,易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急症。

老年人锻炼时开始时多穿衣服,戴帽子、手套等。经过暖身活动后,待身体发热时再逐渐减衣服。锻炼结束后,应擦干身上的汗水,并立即换上干净衣服,避免着凉。尽量避免大汗淋漓,以免伤津耗气。

四、艾灸保健

大寒节气,养生首选艾灸,阳气初生时,就像农民育苗,女人怀孕一样,需小心呵护、精心调养,使其逐渐壮大。人只有体内阳气充足,才能达到祛病延年益寿之目的。而此时艾灸即是要将这种初生阳坚固在体内,慢慢生发生长,为体所用。

推荐选择的穴位是涌泉、太溪和关元。

涌泉、太溪位于肾经,温暖肾经可以驱散风寒,因为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膀胱经是人体接受风寒最大最直接的一条经络。你如果温通了肾脉,也就有助于祛风散寒,并且也有助于肾水的收藏。

关元,是元气的储藏之地,轻轻唤醒关元,让人体的元气准备启动。

五、情志养生

严冬之时,万物凋零,人们容易出现精神抑郁、情绪低落等“悲冬”的表现,此时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

冬主收藏,因此冬季养生要以“伏藏”为根本,使意志内藏不外露,精神清静,情绪稳定;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凡事不要过度操劳,避免急躁发怒,才能使体内气血和顺,尤其是老年人及心肺疾病患者,更应保持心情平和,避免疾病复发。

《灵枢·本神》:“智者之养神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吕氏春秋·尽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辩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

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意思是说,人们在此期间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保持精神安静,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这样才有利于安度冬季。

腊八节

今天也是传统节日腊八节,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要在中午之前赠送给亲友,最后全家人一起享用。一碗粥,讲究先人后自己,贵人而贱己的“理”,却能暖人心窝。

当下的快餐,煎炒烹炸,浓油赤酱,做的人花不了多少时间,吃的人同样花不了多少时间。人们的味蕾一点点变得越来越粗糙,神经也变得越来越麻木。因为大家的心和食客的心都静不下来、定不下来。

从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用心去饮食,才能细细品味生活的味道,升起感恩之心,所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道家所说“好好吃饭”就是细嚼慢咽。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日本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充分咀嚼过食物的唾液里会多出来13种酶、11种氨基酸,它能有效抑制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使人可以充分吸收营养。

吃饭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同的人对待吃的不同境界与态度也相应不同,天下的富翁,山珍海味未必能给他带来幸福,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一把茴香 、一道小菜,却让他快活似神仙,以及颜回之“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快乐。

健康就是一种心态,是一种习惯,它是你对自己生命质量的在乎,它也是自己和其他人之间的一种影响力和关系构成。一日日的生活中,我们的生命一直在被使用,在这个过程中生命才充满意义和价值,但它同样需要维护和保养。从热爱自己,关怀自己开始,就是幸福的起点,从这碗粥开始,好好吃饭。

愿有人与你共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

最后春节将近,气候多变,疫情再次复燃

愿大家多多保重,平平安安

没有什么比健康,平平安安更重要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了解四时八节的好处(008)
二十四节气及养生(超详细)
冬季如何养生
处暑养生谈——24节气养生系列杂录 14 转载自-心中有爱花开不败-搜狐博客
春季养生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