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照片做纪录片:为了历史影像的别致再现 万文杰

 

              用照片做纪录片:为了历史影像的别致再现   万文杰

        

                        《南方电视学刊》2008年第三辑

 

  

                               

 

 

历史镜像,沙场飞影。一册交集百般结,一片凝聚千钟情。

直到今天,还经常有人向我索要电视纪录片《沙场飞影》光碟。

还是在三年前,2005年夏日,在一间非电视台的斗室里,我和一位朋友合作,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之前,完成了这部人物/文献纪录片,在广东卫视及江门电视台播出。

让我们没想到的是,这么一部简单民间小片(基本没用摄像机、没有活动影像、没用解说、仅由数百张黑白照片构成),播出后,竟陆续领受了不少高评。一位攻读美学的在职研究生说,寓宏大于细微,主题鲜明却没有陈腐味,感动全由心内生发。北京一位学者反馈说,片子感人,品味高雅,其风格让人想到了苏联早期纪录片大师吉加·维尔托夫的《关于列宁的三支歌》。广州一位本不相识者说,他是无意中在饭店里看到播放的,一看便被吸引而目不离屏。片子之后辗转到了北京业内多位专家学者手里,均赞赏有加。北京电影学院两位知名教授看过之后评价不俗,认为表现独特,并将其作为授课观摩片之一。当年广州纪录片大会后,也立即有北京及韩国有关机构主动与我们联系。

今天回忆这部片子的创作过程,仿佛还沉浸在当时的情感涌动之中。用电视的手段,将一个人和他的摄影旧作串起或许不是难事,难的是藉以从中完成对一个宏大主题的叙事(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表达对和平的追求)。我们的尝试,且不论其“成绩”如何,当中确有不少探索值得反刍及玩味。

 

契机,一尝心愿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战争摄影家先驱沙飞及其作品的介绍片或展示片,然而,又决非止于单一的介绍和展示。

沙飞,一度被淹没的名字。之前仅知道那几张著名的鲁迅照片即出自他手,还知道我们常见到的一些白求恩的照片,也是沙飞之作。2005年春,我去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拍摄一部电视片,那里是沙飞的故乡。进入镇上的司徒氏图书馆后,我才对沙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面对一幅幅令人震撼的影像,面对那一幕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不由地产生了一种冲动,用一部电视作品表现沙飞,纪念沙飞。

无巧不成书,此后没多久,广州的朋友打来电话,难抑兴奋之情,说他在美术馆获赠了一本刚刚出炉的《沙飞摄影全集》,逾千张沙飞照片呈现眼前,粗粗翻阅,一个念头顿然萌生。在此之前,我一直在做八集历史文献纪录片《根在五邑》,就一次次地涉足了沙飞的家乡。我们也曾有过数次交流,愿望日殷,只是苦于不知在何处、以何方式着笔。现手头有此大全,何不就地起灶?于是一拍即合并当下决定,在仅剩不多的时间里,用各自的业余时间,做一个简单而不简陋的片子,献给沙飞,献给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献给那个惨酷而壮烈的年代,献给我们英勇不屈的中华民族。我们各担角色,付诸行动。那边厢,一支原子笔开始了创意及文案;这边厢,一部数码相机,聚焦于《沙飞摄影全集》,开始逐张翻拍。

    

     创新,音画交融

纯粹的民间行为,独立制作,自然没有优厚条件,财力物力,自行解决。因而一开始便定下了所走路子,即全片就让《沙飞摄影全集》中的的照片作主角,以精致的构思,精到的字幕,精选的音乐,串起一段悲壮的历史,用电视的手法,让历史真实成为一种别致的映现。

我们曾闻著名电影大师法国人阿仑雷乃曾在几十年前尝试过用荷兰画家梵高的油画做成一部纪录片《梵高》,大师就是用移动、特写、变焦等电影语言,使原本静止的油画动起来,作品获得了奥斯卡短片奖。这自然给我们以启示和感奋。但面对中国的沙飞,我们如何构思?

沙飞的作品是丰富的,他以特有的深邃而辽阔的敏锐目光及精湛技艺,为后人留下了一千多张照片,留住了民族的苦难,大众的奋起,留住了鲁迅生前的最后身影,留住了国际反法西斯战士白求恩的事迹,留住了太行山麓长城脚下铁血战场抗日军民的同仇敌忾,留住了“将军和孤女”的动人故事……。但是,照相机镜头,留下的是瞬间的场面和情景的定格,成为静止性的画面艺术。而电视作品其同步性、活动性,令声画兼备。如何运用电视元素,让沙飞镜头下的光与影动起来、活起来,赋予静止画面以新鲜活跃的生命?反复仔细览沙飞作品,有了发现:他的静止作品,与同时期的中国抗战歌曲,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感觉上,其吻合程度,可说是几乎天衣无缝、妙手天成。于是我们沉浸在一张张《抗战歌曲》CD光碟里,反复咀嚼,《保卫黄河》、《在太行山上》、《游击队之歌》、《军队和老百姓》等耳熟能详的歌曲,成为了我们片中的背景音乐,让沙飞作品画面,与词、曲的内容亲密结合,随着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变化,剪接组合。原本静止的画面,形成了律动。

我们佩服沙飞,他的眼界是辽阔的,炮火硝烟中,他置生死于度外,深入现场拍摄了大量作品,也恰为那些雄壮、悲壮的歌曲和音乐,提供了极为贴切的对应。如《保卫黄河》中“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在太行山上》中“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游击队之歌》中“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个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如在《军队和老百姓》歌曲下,我们呈现了:八路军帮老乡盖房子,割谷子,老乡为八路军送馒头,做军鞋,老大娘给伤员喂水等沙飞画面。诚然,这种不谋而合的声画对应,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在民族危亡之时,在军民奋起之际,不同的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共同的心声!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我们能够用电视的手段,把当年的光影与歌声融合在一起,让后人通过荧屏了解那段悲壮的历史,自是电视人的一种使命,也是电视人的荣幸。

我们佩服沙飞的艺术家功力,他艺术眼光下的作品既是史,又是诗。他的镜头赋予了青山、河流、蓝天、白云、青纱帐以更高远的意境,赋予了战斗在太行山麓、长城脚下抗战军民以更磅礴的气势……沙飞的作品,构图讲究,写实与写意俱全,远景、全景、中景、近景齐备,我们在运用蒙太奇手段进行画面编辑时,每感幸运。编辑制作过程中,我们运用了推拉摇移等手法,让一张张照片活了起来,同时利用分割产生不同景别的画面,再经过组接形成画面语言,使瞬间有了过程, 视觉由间断变为连续,产生了新的奇特意境。运用这些手法,沙飞一口气拍下的近十张聂荣臻将军和日本遗孤,成为片中一个最真实最感人的故事。组接在一起的鲁迅照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先生的风采。白求恩的工作和生活照以及弥留之际、去世之后的悼念、事业的延续……,让人们细览这位国际友人的崇高品格、专业精神,还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伟人之后未竟的事业。

流畅的画面是最好的述说,编辑过程尽力做到使画面流畅。所以我们全片没有使用一句旁白,仅使用了极悭吝的字幕。之所以撇开解说,也是为了避开解说对原作品欣赏的干扰。同时我们在编辑全片九个乐章中,极注意人物与史料有自然的契合,激昂与抒缓的节奏呈现韵律,使历史有细节,人物有血肉,片子有情致。

没有使用摄像机,前期一部数码相机,后期一部非线性编辑机。就这样,我们大胆地进行了一次不使用摄像机制作纪录片的尝试。

 

融情,提升品质

沙飞的摄影,大气而又细腻。看沙飞作品,既感震撼,又感亲切。

我是含着泪水完成这部片子的创作的。

我的老家在河北唐县,那里是晋察冀抗战老区。唐县和家庄,一度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抗战期间,唐县十八万人口曾担负了八路军六万子弟兵的给养。

唐县,又是包括白求恩在内的数位国际反法西斯战士战斗生活过并以身殉职的地方,是沙飞踏足并留下许多摄影作品的地方。

我出生在唐县,在那里度过了我的童年。对老家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我从小时起,就听着父辈们那总也讲不完的抗战故事:八路军战士曾在我家祖屋的房顶上击毙过日寇,我的爷爷曾给八路军送过军粮,父亲当过抗日儿童团团长,母亲十三岁为八路军子弟兵做好了第一双军鞋……老区人民为抗战的贡献,可见一斑。

当我在编辑到八路军战士为乡亲们盖房子,割谷子,老大娘给八路军伤员喂水,妇女们为子弟兵做军鞋……这些画面时,我的眼眶便充满了泪水,泪水中便浮现出母亲讲述过的一幕:抗战一年的一个冬日,八路军住在我家,外祖母拿出了最新的被褥,铺在烧热的炕上,让子弟兵睡好觉。那一夜天降大雪,第二天一早,没等家人起床,战士们早已清扫了院子的积雪,水缸里灌满了水。战士和老百姓,军民鱼水情。

沙飞的作品,我母亲的述说,在我脑海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剪片过程中,时时让我进入物我难分状态,感到那些人物,分明就是自己的父辈,自己的家人!这种情感自然化为了一种心的投入,融入了整个工作过程。比如具体在处理“军民鱼水情”一段时,特别注意了让细节来说话,将“老大娘给伤员喂水”、“妇女们做军鞋”、“小脚老大娘为前线送弹药”等通过分割、剪裁,先化整为零,局部放大,再以蒙太奇进行组接,让这些画面随着音乐起伏而入化境,让一种感动催生一种新的艺术效果,也让更多的人通过荧屏同为感动。

 

余韵,为了真实

沙飞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沙场飞影》在展示他作品的过程中也展现了他多彩的人生历程:从沿海广东到上海十里洋场,从桂林大后方到华北抗日前线,从一名北伐军报务员到一名八路军战士,从一名摄影爱好者到中国革命摄影第一人。几十年饱受磨难,历经波折。1950年,随着一声枪响,在解放军的枪口下,官至副师级、年仅38岁的沙飞悄离人世。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名字曾经被淹没,他的死因也曾经讳莫如深。轰轰烈烈的人生,事业、艺术的高峰,真实不隐的个性,吊诡的结局,历史留下太多的遗憾,太多的雾蒙。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秉承真实不隐的信念,作为纪录片的《沙场飞影》,我们对此并未回避。

2006年秋,我有机会去河北石家庄双凤山烈士陵园瞻仰沙飞塑像,看到塑像的基座上镌刻着沙飞生前说过的、也是《沙场飞影》片头出现过的那句话:“我要像一粒小小的沙子,在祖国的天空中自由飞舞”。回想当初我们把片名定为《沙场飞影》,也正是为了寓意沙飞,这位飞舞在沙场上的沙子,那上千张无比珍贵的留影,是他用自己的生命在沙场上飞奔出来的。《沙场飞影》的杀青,也意味着我们有幸完成了一次和沙飞的神奇合作。

之前我们与沙飞的女儿王雁素不相识。当片子播出后,在友人的牵线下,她们姐妹俩走进了家庭的客厅,《沙场飞影》首次在沙飞女儿面前接受检评,我们不免心情忐忑。看完全片,姐俩第一反应是情不自禁地一同鼓起掌来。她告诉我们:之前已有不少电视台摄制过沙飞题材的电视片,其中不乏大台及名台的制作,而你们的小制作却是我最满意的。《沙场飞影》,也就随着王雁女士,送到了聂荣臻元帅的女儿聂力将军、鲁迅之子周海婴先生等沙飞照片人物的后代们手中。王雁说,她期望条件成熟时,能与我们进行一次新的合作。

 

回顾创作,不仅仅是留恋。纪录片的制作基于硬件,可大可小。然而,小并不意味其品位为低,大也不一定与优质划等号。信念、诚意、专注、尝新,恐怕是更为重要的纪录片品质。不猎奇,不虚妄,求真、求意、求美,简单而不简陋,小制作也能登大雅堂。

 

作者单位:广东江门电视台

 

 

请看电视纪录片《沙场飞影》
//v.youku.com/v_show/id_XNzExMDk2Mjg=.html

 

 

 

 

今天是父亲去世59周年的日子。

借花献佛:谨以此片、此文献给在天国的父亲!

 

分享到:
   阅读(40)评论(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光辉的历程——步兵第一九三师七十年》笔下的黄土岭战斗
王雁|异国影友:白求恩与沙飞
纪录片 > 《沙场》
1集纪录片《唐县乡野探奇》
重访《战斗在古长城》拍摄地
【每天老照片】-1万-242-战地摄影师沙飞拍,战斗在长城上的八路军 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