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诗不如唐诗?不如看看李觏的《乡思》,28字,让人潸然泪下

中国诗歌发展到唐朝,已经到达了顶峰,紧随其后的宋朝,想要继续走发展,空间十分有限。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于是词成了宋朝的成熟文学。但终宋一代,并没有荒废诗歌,而是走上了另一条路,那就是崇尚义理。

庐山是诗人都爱写的,唐人写庐山,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而宋人写庐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写庐山,不是为了告诉读者庐山有多美,而是为了告诉读者一个道理,这里的“庐山”,换成“衡山”、“华山”、“泰山”或者“黄山”都可以,并不影响诗人表达自己的哲思。

虽说宋诗尚理,旨在启迪人们的智慧,但也有一些诗歌读起来,沁人心脾,感人肺腑,在不知不觉中引起了读者情感的共鸣。今天,我们要欣赏的这首诗,就是这种类型的,它是李觏的《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李觏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有名的诗人,他的《梁元帝》、《王方平》、《忆钱塘江》、《关僧还庐山》和《璧月》五首绝句,被王士真称为“风致似义山”。在诗歌风格上,他学习唐朝的韩愈、皮日休等人,和宋朝其他人学习杜甫不同,他的诗歌在意思和词句上往往都很奇特,是宋代在语言上最有创新的一个。

这首诗写乡思,乡思是很多诗人都写的话题,有听风思乡的,有听雨思乡的,也有登高望远思乡的,李觏这首便是登高望远而起乡思之愁的,全诗的意思说:故乡被碧山阻隔,而碧山又被暮云所遮掩,一重一重的障碍,天涯地角要算远了,可是还看得见,比家还要近一些。

诗句的前两句写诗人登高所望,但并没有写望到了什么,只是写了望远时的一些感受罢了,这种感受,就是思乡之情。诗人望远的时间是黄昏,夕阳西下处,便是天涯所在之地。诗人能够望见落日,能够看到天涯,可见所处之地是极高的,可是为什么已经黄昏,还要登这么高呢?

登高本易让人思乡,更何况是黄昏日落呢?马致远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李白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想必落日总会引起人们的一些愁绪,无论是分别还是思念。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诗人不但登高,还在日落时登高,其思乡之情,特别深刻。

晋元帝问明帝:长安与太阳谁远?明帝先是说太阳,后来改口: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太阳犹可见,长安不能望。而今诗人登高,希望站得高望得远,可是站得再高,也只见青山不见家。那重重叠叠的高山,阻隔了回乡之路,阻断了望乡之眼,可恨的是这阻隔之山,还被云彩遮蔽。

想来诗人觉得,既然望不见家乡,那青山的尽头,便是家乡,望望聊可慰乡思,而今连青山都被云彩遮蔽。这是加一层的写法。如范仲淹《苏幕遮》里“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欧阳修《踏莎行》里“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等,都是这种写法。

钱锺书在《宋诗选注》里说:“宋诗还有个缺陷,爱讲道理,发议论;道理往往粗浅,议论往往陈旧,也煞费笔墨去发挥申说。”宋诗虽有这些缺陷,但也有一些精品,比如李觏的这首《乡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位宋朝诗人写了一首《乡思》,句句皆名句
一个二三流的诗人,却写出了宋诗中最经典的思乡诗
一首凄美宋诗,写尽最沉痛的乡愁,望极天涯不见家,令人泪目!
诗 | 人言落日是天涯, 望极天涯不见家。
乡思
古诗词曲欣赏——宋诗 乡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