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寒山很著名的禅诗《无题》,连用三个比喻,最后10个字更饱含禅理

大家都曾有过自己的梦想,可是并非所有人都能顺利实现,有人即使耗尽一辈子的精力,都难以达成夙愿。一般来说,选定一个目标之后,就该持之以恒地坚持,但是如果是南辕北辙,却还要坚持不懈,就会被人耻笑。

所以如果目标不合适,或者条件不成熟,就容易造成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与其这样,不如早点改弦更张,及时转换目标,也许还能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唐代一位诗僧就在自己的诗作里,阐述了类似的观点,下面介绍寒山的一首禅诗,连用三个比喻,最后10个字更饱含禅理。

无题

唐代:寒山

蒸砂拟作饭,临渴始掘井。

用力磨碌砖,那堪将作镜。

佛说元平等,总有真如性。

但自审思量,不用闲争竞。

寒山出生于士大夫之族,从小熟读诗书,可是对他来说,科考就像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让他几次都铩羽而归。才子郁闷至极,并发誓不再参加科举考试,后来干脆出家当了和尚,最后却享年一百多岁。

作者感慨世人经常异想天开,又临时抱佛脚。他首先批评那些不切实际的构想,“蒸砂拟作 饭,临渴始掘井。”有人想把砂子蒸成香喷喷的米饭,虽然他知道蒸熟米饭的一切步骤,而且也尽心尽力地执行,但是因为材质选择不当,就从根本上走错了方向。

有人口渴了,才想到去掘井。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很多人也都有相似的经历。但是正如古人所云,好了伤疤忘了疼,还总是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令人痛心。诗人提醒人们,要早做打算,不要临阵磨枪,或是到了江心才去补漏。

接下来诗人又举了一个例子,“用力磨碌砖,那堪将作镜。”有人力大无穷,又精力旺盛,他听说过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认为只要自己锲而不舍,也能将砖头磨成明镜。

可惜这位大力士无论怎么卖力,都不可能看到想要的结果,因为砖头的材质,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明镜。所以有些人望子成龙,不惜一切代价,要将孩子打造成某一方面的精英,可惜其本质上不是那块料。

诗人又引用了佛经中的理论,“佛说元平等,总有真如性。”佛经中曾阐述众生平等,每个人皆有真如,大家都能觉悟成佛。元,本来的意思;真如,乃佛语,字面意思是真实如常,禅宗认为是永恒存在的实体和真性。

每个人都有佛性,但自己并不知晓,当自己接触到禅宗的理论时,会从心底产生一种亲近感。然后经过切身的体悟,终将激发这种潜能。

诗人以此说明,每个人都具有真如,无须外求,不必与人竞争。所以结尾总结了自己的观点,“但自审思量,不用闲争竞。”诗人告诉大家,遇事需仔细思考和研究,不要与人进行无谓的争论。

作者要求大家认真审查和思量,不必人云亦云,或者不甘人后。有时候走在后面,会观察得更仔细,也会捡到别人错漏的珍宝,甚至后发而先至。

寒山的这首诗语言质朴,道理深刻。作者用了三个比喻,蒸砂做饭、临渴挖井、磨砖成镜,表达了对世人一些不切实际做法的批判,然后又引用佛语“真如”,阐述自己的观点。参禅修炼,不可拘泥于形式,即使不在钟磬鸣响的古刹,只要内心虔诚,用心感悟,也一样可以获得真知。

最后10个字更饱含禅理,诗僧告诫人们,不要好高骛远,而要脚踏实地。凡事不可太过执着,该回头时一定要斩钉截铁,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同时不要盲目跟风和攀比,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一意孤行,反而会适得其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禅诗三百首(宋二)
中国最美的禅诗
李商隐最富禅意的一首诗,写山却不见山字,结尾10字道破禅理
和尚写了一首充满禅理的诗,只有短短的56个字,读懂了受益终生!
李商隐最有禅理的一首词,道尽红尘,悟透人生!
寒山是唐代著名的和尚诗人。他的诗大多富有禅理,令人回味无穷。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有人辱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   这首诗所表达的内容,充满了为人处世的机智。平白无故地被人辱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