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柳芽五首赏读,早春柳芽不仅可做茶,而且是救荒野菜,你吃过吗?(唐·元稹、唐·路半斤、南宋·黄文雷、明·陆深、清·范承谟)

清新柳芽古诗五首:雨过条风着柳芽,淡黄浅绿嫩如花

柳树是最先感应春天到来的树木之一。柳树速生,适应性强,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自然生长吗,根系广袤,繁殖能力超强,且可以无性繁殖,插枝成活。甲骨文就有柳,显示柳树多生长在有水道的地方。上古人们利用柳树建筑房屋,做农具。其感应春天的能力超强,因为零度以上的晴日春雨,即可以让柳树发芽。

柳树枝条柔韧,诗经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就显示在周朝,柳树就已经是普遍的家园之树,行道之树。

古人送行,要折杨柳,实际有几种含义。

一是人们发现柳树容易存活种植,迁徙之时,往往会带上柳树枝,以期待落地生根。

二是作为早春就发芽的柳树,人们相信起旺盛的生命力,具有生发辟邪的作用,所以过年的时候,门庭上要插杨柳,抵御疾病阴气,这和桃木是一样,是一种原始社会的信仰和遗存。杨柳汁液苦辛,具有杀毒,利尿,清理肠胃的作用。

三,杨柳送人,一是祝福长久健康,也意味着留住客人的含义。

折柳送行的起源应该是在汉朝之前,汉朝长安郊区,有座灞桥,此路连接塞外,下连国土之南,古人远行,多有不归之患,所以人们在灞桥边送行,折柳枝祝福,想必登车上船的人手上和怀抱里,都是大把的柳枝,就算一路抛洒,想必沿路也会有柳枝落地生根,倒是非常绿色环保的送别仪式。

到了隋炀帝时期,他选用的是从四川运到宫廷的垂柳,这种柳树不仅姿态优美,有垂悬落地的长丝,而且保留柳树纳水固岸的特性,于是赐此柳国姓,叫杨柳。随着大运河的开凿流通,这种垂柳遍植水道,装点秀丽江南。

我们通常说的杨柳,就是这种垂柳,而诗经中的“杨柳”,则是更古老的品种,虽然没有垂柳落地一样的长丝,但是依然依依婀娜。

说到柳,自然就会想到春柳,贺知章名句,那“二月春风似剪刀”,剪出最清新的柳花柳叶。

柳芽,就是柳树早春萌生的嫩芽,在宋朝之前,叫作“柳眼”。

因为茁生的嫩芽,像闭着的修长的眼睛,两头尖尖。到了二月春暖的时候,小柳芽,先是变长,饱满,然后颜色从接近枝干的枯黄转成淡黄,淡青,然后绽开两三瓣清新的叶子。像睡了一个冬天的长觉的人,开眼看见了春来。

那么中国人出生的时候,过去由于蛋白质摄取量少,往往婴儿都是闭着眼睛的,要经过几天,才会睁开眼睛。当孩子睁开眼睛之时,这世界因他而生动。

所以柳芽被称作柳眼,还有这样一层含义。柳芽绽开,柳眼打开,才是真正的春来。

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

芽新才绽日,茸短未含风。

绿误眉心重,黄惊蜡泪融。

碧条殊未合,愁绪已先丛。

——中唐·元稹《生春二十首·其九》

写过经典二十四节气诗的唐朝丞相元稹,看看他怎么写柳芽。

哪个地方的春天来得最早?那就是柳芽,最早的春天,在柳芽上。

那崭新的嫩芽刚刚在阳光里绽放,那柳芽中的柳花还那么小,茸茸还没有经过春风的沐浴。

那么柳树是雌雄异体的,那种刚刚发芽,芽中带着黄色的花穗的,就是雌柳。

雌柳的叶芽和花芽几乎同时伴生。

所以当柳芽绽开时,也往往可以看见隐隐的花蕊,不过此时由于叶芽和花芽都非常稚嫩,呈现的是萌萌的嫩黄色,而显然花芽更娇黄。

那么元稹实际上是花叶同写。

当柳眼绽开之时,叶子像美女的眉毛,花蕊则像黄色的蜡烛泪。

那柳树还没有完全绿起来,就已经这么娇柔,仿佛含着无尽的愁思。

我其实很佩服古人的观察力。因为当代人只有借助摄影照片才能欣赏到真正的柳芽柳花,但元稹是如此细腻地写出柳芽初绽的层次美,有叶有花。

暖日当头催展菜,和风次第遣开花。

呼童远取溪心水,待客来煎柳眼茶。

——唐·路半千《赏春 》

古代的立春之后,就要吃春菜,田间地头,已经茁生翠绿的野菜和蔬菜。

这个月,都以吃最嫩最新鲜的菜肴来养生。因为早春的蔬菜,富含生机和营养,助力身体的健康。

那早春的太阳,催开了地里无数的菜叶,那暖暖的风,催开了早春的野草花。

我叫孩子去溪流的中间,汲取最干净的春水,留着等待客人来访,来给他煮早春的柳芽茶。

很多人读这首诗,都认为柳眼茶,不是柳芽茶,是像柳芽一样的早春茶芽。

但是这里分明写的柳芽茶啊。

在唐朝,柳芽不作茶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为上古人们都知道柳叶的药用价值,也就是柳叶是可以吃的,只是由于农业的进步,柳芽因为苦,不再作为常用的野菜。

唐朝是茶文化兴盛的时段,且唐宋两朝的茶,是茶粥,新茶是用新茶芽和泉水,掺入米等煮沸,清苦和暖,留人慢饮。

那么柳芽,有茶芽之清苦,风味大同小异,且和茶一样利于消化,以唐人的浪漫,取之于自然,和谐于一羹,何乐而不为?

而实际,不远之后的宋朝就已经流行柳芽茶。凡是产茶叶的地方,特地用柳芽掺进茶叶里,求得风味口感的小不同。

雨过条风着柳芽,淡黄浅绿嫩如花。

陂湖漾漾初侵路,蜂燕纷纷各理家。

带郭园林仙苑近,送春船舫绣帘遮。

芸窗倦倚何山翠,暖霭轻笼日脚斜。

——南宋·黄文雷《玉壶即事》

宋朝则不再将柳芽称作柳眼。一个时代有自然形成的叫法和说法。

柳树最初的嫩芽,就叫“柳芽”,也通俗也清新。

春雨之后,那顺和的春风吹动丝丝杨柳,春风吹入杨柳,绽放了柳芽,那浅黄淡绿的柳芽在枝头绽开,新嫩如花。

也的确,柳树分雌雄,往往雌柳树,柳叶和柳花同时绽开,像长发上缀着的黄绿可爱的小流苏,小花结,错落均匀,十分秀美繁丽。

春柳如发复如帘,此时淡黄淡绿的帘子,透风透水,透光,自成立体温柔的春意。

你看得见柳帘外,春水涨岸,蜂来燕飞。远山近水,画船游弋。

这是清新的二月春,斜阳美,柳条美,人心舒畅,如在淡绿色的仙境里。

青青杨柳树,弩眼学窥春。

春风渐暄妍,品汇一以新。

如何遭采折,捋之叶屯屯。

初疑摘早茗,尤恐识未真。

问此胡为尔,荅云疗饥贫。

芽茁本可茹,何暇辩芳辛。

连朝断烟火,持此抵八珍。

地炉酌野水,拾樵煮清淳。

幸将糠秕杂,撑腹藉轮囷。

去秋淫潦厄,今春点差频。

焉知岁年计,聊度旦暮身。

呜咽语难了,泪落如可纫。

见此三叹息,临岐倍伤神。

黎民有菜色,何况等木皴。

道路正供亿,一日须万缗。

民腹已如此,民力那堪论。

王政先茕独,汉治资良循。

天恩倘可乞,咫尺当重陈

——明·陆深《邯郸县南见捋柳芽充饥者 》节录

(注:原文只到字体加黑句,未加黑的是又复制上的。)

在宋朝,就流行柳芽入茶,宋朝的一些本草书里记载“柳芽乃上春摘其芽,和茶作之。故今南人输官茶,往往杂以众叶,惟茅芦竹箬之类不可入。“

柳树的嫩芽在正月早春的时候,摘芽,和茶叶一起制作,现在南方进贡的官茶里,往往会有柳芽皂角芽,槐树芽,但是像芦笋这样的小叶子是不可以做茶的。

那么进贡给官方的茶叶讲究品质,难道是以劣充好?显然不是,这是宋朝茶叶发展之后,人们寻求新的口感口味。所以柳芽茶,在宋朝常见且流行。

那么到了明朝,官员陆深去往邯郸,路上看到了奇异的景色,看见路边有人采摘柳芽,且摘了一箩筐又一箩筐。他很好奇,这么新美的柳树,他们这些人是用来做茶的吗?

他有点不确定,因为这里不产茶啊。于是他好奇的停车下马去问,你们摘柳芽做什么?

对方说,是为了吃。

柳芽嫩嫩,本来就可以吃,哪里能讲究是甜还是苦。

我们这里已经好几天断了烟火,采柳芽回去,可以当作蔬菜。

用米糠杂着柳芽,可以吃饱肚子啊。去年这里发了大水,今年这里又要交租,又要服徭役,家里没有存粮,青黄不接,所以只能摘柳叶煮糠。

陆深是个实事求是的官员,这样吃糠咽菜,农民哪里有精力去完成修路修水利这样的工程。他觉得这件事,非要上报朝廷不可,重新安排此地的赈灾和水利道路工程。

柳芽苦,上古先民就已经利用柳芽的生发之力,用作驱除疾病辟邪的药物,可吃,但是不常吃,因为难吃。但是到了饥荒之年,没有吃的,柳芽成为救荒粮。

在北方,早春麦子青青,但是还远没有成熟,如果贮备粮食不够,人们就用柳芽榆树芽混合粗粮果腹,称为“苦春头”,吃过了这早春的苦,才能熬到麦子的丰收。

所以柳芽“可茹”,就是可以吃,没有毒。但是从口感上来讲,吃惯了米面的人,真可谓吃的时候,一言难尽。因为苦涩。

当代的人,采用新鲜柳芽,汆水之后,混合上等面,用好油摊成春饼,是吃的那一口别致的春味。和救荒的苦涩果腹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尝遍人间万种茶,龙团抛弃不为嗟。

年来谙尽泥浆味,翻忆清辛嫩柳芽。

——清·范承谟 《百苦吟·其七十三·柳茶》

但柳芽茶有个好处,以其苦辛,明目化积,败火生津。且柳芽有特殊的春的气息。

我尝遍了人间万种茶叶,那上等的龙团龙井,我都不再喜欢,抛弃不用。

这几年在尘世里吃尽了苦头,不喜欢那种尘世里拖泥带水浑浑噩噩的滋味,不喜欢其它的茶,味道淡且俗气,

我特别思慕从前饮用过的那味道极其清苦的柳芽茶啊。

可见柳芽之苦,那种苦味的特殊,清凉,收敛,使人安定深邃,也使人于苦中激发起新的活力。

吃一盏最苦又最清新的柳芽茶,让一切沉定之后,重新开始。

早春柳芽,不仅可做茶,而且是救荒野菜,你吃过吗?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诗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日里来吃杨柳
凉拌柳芽菜
春天的柳树芽是个宝,一斤能卖上100元,有啥用途与价值,很多人不知道
关于描写柳树的好句优美段落
阳春3月,除了野菜,树上“5芽”也别忘了吃,一年就这几天能吃到
“春吃芽、胜过肉”,推荐4种芽菜的做法,鲜嫩爽口,遇见别手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