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禹锡怜香惜玉,写下两首七绝,第一首《赠李司空妓》脍炙人口,第二首《寄赠小樊》鲜为人知

诗豪刘禹锡是中唐著名诗人,他才华卓越、经历坎坷,百折不挠、矢志不渝。诗人21岁蟾宫折桂,很快就成了太子府中的红人,也被当时的名士王叔文倚重,并成为革新阵营里的中坚力量。可惜由于阻力重重,永贞革新很快就宣告失败,刘禹锡也从此开始了多年的贬谪生涯。

梦想破碎、现实悲催,刘禹锡并未悲观颓废,他咬紧牙关、脚踏实地,一步步地走出困境,终于在晚年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他也活出风采,备受崇敬。

在刘禹锡苦难而又辉煌的人生中,曾经遇到过很多让他记忆尤深的事情,每次他都将其录入诗行,也让后世作者有幸了解唐代的一些文化和民俗。下面分享刘禹锡怜香惜玉,写下两首七绝,第一首脍炙人口,第二首鲜为人知。

赠李司空妓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李司空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唐代诗人李绅,很多读者都能将其名作《悯农》倒背如流。按道理说,能够写出同情百姓诗篇的大诗人,一定也会像诗圣杜甫那样的宽广襟怀,并在言行上注意约束自己。

可是李绅当了大唐的宰相后,就开始享受生活,他经常大宴宾客,笙歌乐舞。刘禹锡有一次应邀赴宴,就遇到了一件好事,不仅大饱眼福,而且抱得美人归。

李绅

原来刘禹锡从苏州刺史任上回到京城,一路风尘、羁旅疲惫,又对前途充满了迷茫情绪。李绅与他交往多年,非常理解诗豪的心情。为了消除其内心的悲戚和惆怅,于是便让歌女在一旁演唱。刘禹锡在席间喝得尽兴、聊得开心,又很久没有看见如此花容月貌的佳人,顿时感到心醉神迷。

高髻云鬟”,刻画出美女的发髻模样,颇有皇宫里贵妃的气度;“杜韦娘”,乃是当时的流行曲目。作者又用“春风”二字,形容出歌声如和煦的暖风,拂过自己的内心,立刻让才子心旌荡漾。

后两句颇有理趣,诗人说如此盛宴和歌舞,以及绝色的美人,在司空大人看来都是寻常之事,可是在我这个微不足道的苏州刺史眼里,却是一件令人断肠之事。刺史虽然是三、四的官员,但是比起正一品的司空,诗人还是觉得相形见绌。

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出对歌女的怜爱之情,读者也可从中感悟到一个朴实的道理:在别人眼里司空见惯的事情,或许自己非常陌生,所以不要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而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对待,妥善处理,否则就会贻笑大方。

寄赠小樊

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终须买取名春草,处处将行步步随。

刘禹锡在异乡度过了23年的贬谪生涯,终于在晚年回到洛阳。白居易听到好友回来的消息,大喜过望,立刻在家中设宴,为刘禹锡接风洗尘。

白居易除了邀请几位诗友前来作陪,还让自己的私人乐队在筵席上演奏助兴。同时白居易又喊出自己最宠爱的两位家妓樊素小蛮出来,亲自为刘禹锡斟酒,刘禹锡这首诗就是写给其中一位叫樊素的姑娘。

樊素年轻貌美,可谓倾国倾城;她又擅长唱歌,歌声宛如黄莺欢鸣。诗人用“花面”二字进行形容,夸赞她十三、四岁的豆蔻年华,正如花朵含苞欲放,令人赏心悦目。

绰约”二字,也描绘出这位歌女明眸善睐、榴齿含香的模样。诗人注意到她纤腰楚楚、魇笑春桃,莲步乍移、回风舞雪,让人如醉如痴。

接下来老刘带着三分醉意,开始与白居易开玩笑,“终须买取名春草,处处将行步步随。”言下之意是,樊素就像一朵娇艳的鲜花,你总不能就让其独自盛开。

所以刘禹锡又说:老白啊,你需要从口袋里再掏些银两,然后亲自挑选一个丫环,并取名“春草”,时刻跟随着这位美人,让碧草衬托春花,更能彰显出其万种风情。

刘禹锡不愧为大才子,信手拈来就是佳句,比喻恰当,表达委婉,就连白居易也要对这位好友刮目相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司空见惯的“司空”到底是谁?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唐诗人刘禹锡被歌妓所迷而创造了“司空见惯”这个成语
《悯农》诗里说李绅
刘禹锡《赠李司空妓》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司空见惯——悯农诗人李绅宴乐刘禹锡
成语“司空见惯”,见的什么“惯”?背后的故事毁三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